还有那乡野间奇形怪状的水车、曲辕犁……
一切的一切,都来源于熊午良!
此人到底师承何派?
论起兵争之道,用兵如神,不逊于吴起孙武那样的兵家宗师;论起农家肥的沤制、则又堪称农家高徒。
制造的曲辕犁、水车等利国利民的精巧器械,非墨家巨子无以为之。
再看封地里对商业的出奇推崇,又似是杂家;多次对天下大势洞若观火,料各国如神——又似是专精天下邦国大势之道的纵横家。
听说这货口齿伶俐,多次将楚国令尹昭雎气得吐血……难道是以口舌之辩而闻名的名家?
偏偏现在又任用屈原在封地推行变法改革,似乎又偏向于我法家之学。
谜一样的男人!
虽然从未见过面,但是慎到早已对这个声威赫赫的曲阳侯神往已久了。
按慎到的猜想——
熊午良,想必应当是一个面容坚毅、高大魁梧的少年将军的形象,他璀璨如繁星的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辉,修长白皙的手里握着祖上流传下来的名贵宝剑,另一只手捧着珍藏的古卷……言语桀骜又不失稳重,一丝不苟梳起来的长发透着五彩斑斓的黑,上面扎着价值连城的玉石发簪……既是百战归来的威猛将军,又是运筹帷幄的文弱书生。
一时间,慎到竟有娇羞少女见到偶像那般期待!兴奋!
漫长的两个呼吸时间之后,朝思暮想的熊午良终于大踏步走了进来!
一袭黄衣,一把佩剑。
个子不高,连胡须都没长出来。
披头散发,手里没有古老的典籍,而是握着一枚泛青的梨子,一边走一边啃……
哈?!
总而言之——纨绔膏粱!
慎到最看不上的那种纨绔废物的形象,熊午良完全符合所有特点!
心中的形象崩塌了!慎到一时忘了向这个身份尊贵的侯爵问好……
反倒是熊午良看见了慎到,将手中的梨子放在一边,率先开口问好。
慎到猛然醒悟,赶忙拱手见礼,恭敬地说道——
……
第255章 屈原,你小子浓眉大眼的也学坏了!
“君侯洒脱,如天人之资,在下恍惚失神,着实失礼了,请君侯见谅。”慎到拱手致意,言语虽然恭敬,态度却不卑不亢。
熊午良很欣赏地扫了慎到一眼——这位也是史书上鼎鼎有名的法家宗师,熊午良对他的名字还是有印象的。
屈原笑着介绍道:“主君,这位便是我之前向您提过的慎到——”
“原本是稷下学宫法家宗师,如今在我曲阳书院任教。听闻山桑变法在即,故而前来助屈某一臂之力。”屈原如是说道。
熊午良笑着拱了拱手:“屈子盛赞先生之大才,芈良久仰大名,失敬失敬。”
慎到又连称不敢,但心中还是多少有些自得的。
曲阳侯熊午良的敬意,那可不是谁都能享受的。
包括屈原,虽然现在只是屈居一个小小的‘曲阳尹’,但放在以前,那也是楚国的‘大司马’,实实在在的顶尖大臣……能得到这般人物的夸赞,也确实让慎到心中暗喜。
屈原又冲着慎到一顿彩虹屁,让慎到乐乐呵呵。
熊午良不禁心中疑惑——屈原这厮,什么时候嘴这么甜了?
不应该啊,他是老喷子了。
一词离骚,把楚国上下喷了个遍,足以见其功力。
最后,屈原一席话,揭开了熊午良心中的疑惑:“主君有所不知,在下已经与慎到先生对赌,就赌主君能否顺利解决眼前的困境!”
“至于赌注嘛……若是我赢了,慎到先生便要在封地无偿工作三年!”
熊午良:?
这桥段,有点耳熟?
!
屈原,好你个浓眉大眼的,你也跟社会上的某些坏人学坏了!
慎到还浑然未觉,只是笑道:“屈子抬爱了……在下一心治学,无意仕途……屈子不要忘了,若是我赢了,还要尽快拨给我法家学宫申领的经费才是。”
屈原脸笑得跟菊花似的:“好说!好说!”
慎到又看向熊午良,一脸郑重:“四县官吏一同请辞之事,在下也有所耳闻。”
“当此之际,君侯将如何处置?”
熊午良:“请慎子教我!”
慎到长叹了一口气,真切地无奈道:“楚国宗族势力太强,变法之事难也……如今彼等结成铁板一块,形势危急,也只能暂且服输,日后再行离间分化之策、徐徐图之……”
熊午良与屈原对视一眼,都乐了。
压了这么久,也是时候亮出杀手锏了。
这些天里,也不知那些氏族宗族背地里嚣张成什么样子……说不定怎么勒索自己都想好了。
如今引蛇出洞已经成功,暗处的那些顽固分子都跳出了水面——是时候请出曲阳书院,让这帮蓄意对抗自己的氏族后悔不迭了!
熊午良笑着从怀中摸出一封早已写好的书信,在慎到面前摇了摇,随后唤来小黑:“去找两个亲兵,持我亲笔书信,送于黄歇手中。”
……
曲阳书院。
黄歇拿到了熊午良的书信,一脸困惑。
自从自己来到熊午良的封地里打黑工之后,熊午良还从未这么郑重其事地给自己写过甚么书信。
如今四县闹得沸沸扬扬,连黄歇这个在书院里闭门教书的人都有所耳闻……该死的熊午良不赶紧想法子和那些氏族求和,给自己写信作甚?
难道是问计于我?
可惜……自己也想不到什么办法,不然还能借此机会,在熊午良面前展示一下自己的智商,也扬眉吐气一把。
黄歇摇了摇头,故作老成地叹了口气,打开了书信——
片刻之后,黄歇瞪大了眼睛!惊呼出声!
“熊午良,果然老谋深算!不愧是你!”
“好深沉的算计!”黄歇震撼不已。
熊午良的信件很简单,只有两行字——令黄歇迅速遴选出书院里的杰出学子,按照平时成绩排出优劣,立刻分配上岗,替代那些入狱的或者是请辞的官吏!
黄歇震惊了!
难怪当初,熊午良突然办起了这个书院,指派自己来当书院的山长,一应用度都尽力满足。
原来提前一年,他就算计好了今天!
这个人,太可怕了!
黄歇深吸一口气,突然有种不祥的预感——感觉自己永生都难以超过熊午良的阴影,将会永远卑躬屈膝地给熊午良那厮打工……
“此计,大妙也!”黄歇又看了一遍信件,由衷赞叹了。
书院的学子绝大多数都是贫寒家庭出身——当初创办书院,为的就是‘识字’,那些稍微有些家族势力能够识字的孩童,当然不屑于和这帮泥腿子出身的同学一起来读书院。
这就保证了这些学子不可能和那些氏族一条心。
都是贫寒出身,如今毕业包分配,全都走上管理岗位,当上了他们祖祖辈辈都只能唯唯相对的官吏……学子们当然也很乐意!
而他们能有今天,全都是熊午良一手培养……再加上狗日的熊午良在封地里名声一向不错——这些未来的官吏当然对熊午良很是忠心。
书院目前三千多学生,遴选出上千堪用的人,并不难。
“真妙计也!”黄歇叹服。
若说此策唯一的缺憾——就是学子们年纪普遍较小,基本都在二十岁以下,大多数人甚至只有十四五岁,又没有为官从政的经验,骤然上任,恐怕一时手忙脚乱。
但这也不是什么大问题——识得字,懂些条理,当个基层小吏不在话下。
就算短暂混乱,也能很快熟悉环境——黄歇对自己的学生们很有信心!
再说,以往那些小吏的日常工作,本就没什么含金量可言,谈不上复杂。
这么一看,年轻倒还成好事了——没有官宦场上的臭毛病,一个个朝气蓬勃,短暂的适应之后,官府效率将会大大提升,也会极大程度上减轻勒索受贿的现状。
黄歇赞叹片刻,唤来了自己最得意的弟子:“曲洋,过来!”
“弟子在,请山长吩咐!”门外闪身进来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冲着黄歇恭敬拱手。
和一年前相比,这个聪颖的少年个子高了一些,也蓄起了胡须,看上去稳重了很多。
黄歇递过手中的信件:“去,将此信多抄写几份,张贴于各派学宫门前。”
“在书院修习了一年,也是时候让实践来检验你们的学习成果了——”
“奉曲阳侯令——书院三千学子,竞争上岗,各凭本事!”黄歇大手一挥!
……
第256章 书院学子:还有这等好事?
整个曲阳书院沸腾了!
所有学宫,所有宿舍,都在激烈地讨论熊午良的召令。
当初来到书院,只想学学读书认字,日后说不定能做个账房先生,也免了耕作之苦。
没曾想伐齐大战之后,书院‘外聘’了许多名师回来,让整个书院的教育水平大大提高。
如今熊午良一纸令下,竟要从书院中选拔官吏……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啊!
自古以来,官吏皆出于富贵之家。
朝堂大臣,非贵胄血脉不可任用;就连地方上的微末小吏,亦是出于豪族大族。
老百姓家里的孩子能当上官吏?未曾耳闻也!
前些天,书院的学子们也听说了各个地方大族抱团对抗熊午良,上千官吏集体撂挑子的故事……学子们十分愤慨,却也无能为力。
如今,却有报答熊午良的机会,而且还能给自己谋一个好前程——何乐而不为?
“在下老家便在山桑县,如今山桑县缺人,我自然责无旁贷——这山桑县的小吏,当有我一个!”某学子如是说。
“以兄之才,必能胜任!”
“我等兄弟几人皆是越地贱籍,非曲阳侯无以有今天也!今主君有命,岂能不从?”
“曲阳县的官吏最为抢手,恐竞之不易……不妨前往钟离县,谋求官吏之位。”
“是也,是也!钟离县最为贫穷落后,想必竞争颇小——有曲阳侯点石成金的本领,不出三五年,钟离县也将不逊于三县,我等也算是占了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