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阳侯,不愧是曲阳侯啊……
当初早就想好了——万万不可与曲阳侯交锋。
熊午良刚刚出山的时候,咱们就该掉头就走才是!
偏偏依仗着兵力的绝对优势,信心骤起……
耗子腰里别了把枪,就起了打猫的心思——要和熊午良碰一碰……
熊熊烈火飞速蔓延,已经烧到了居民区——不少秦魏韩士卒猝不及防,被困在了突然烧起来的房子里,浑身着火,惨叫起来。
公孙喜都快哭出来了!若是熊午良就在面前,他甚至想冲上去给后者砰砰砰磕几个响的。
曲阳侯,放我们走吧!
我不玩啦!我要回家!
……
愚钝的楚怀王,此刻终于明白了。
自己那个侄子,原来还有这么一番算计!
此刻,楚王的内心十分复杂。
一方面——郢都是楚国的王都,历史悠久,尤其是王宫中的亭台楼阁,很多都流传着先王留下的传说。
再加上历代先王祖宗的宗庙、灵位……
握草,居然就这么一把火烧了!?
若是敌国残暴放火焚城也便罢了……这火,偏偏还是咱老芈家人自家放的?
要是老祖宗们泉下有灵,还不得从坟里蹦出来,把自己这个倒霉的现任楚王和熊午良那小子绑在一起,围起来用藤条死命抽打……
咳咳!
不过从另一方面来说——
楚人兵少将寡,这是唯一有希望给二十八万来犯之敌当头重击的办法!
这场大战打到眼下这个地步,楚国已经元气大伤。
就算马上进入冬天……来年秦人若再发兵,一样是灭顶之灾。
唯有倾尽全力,将这二十八万联军统统留下——不但大大助涨了国人的士气民心、为淮南平原的无数冤魂复仇;也能让秦魏韩三国短时间内无力再战,为楚国赢取休养生息的宝贵时间!
芈槐心情复杂,脸色忽阴忽晴。
良久之后,才释然地长吐一口气。
或许,这已经是最好的办法了。
再看向已经乱作一团的司马错众将……最后一丝阴霾,也一扫而空!
你们不是狂吗?不是要打垮楚国吗?
笑啊!你再接着笑啊?
看着这一众将领的精彩表情——若不是身在敌人控制之下,咱楚怀王险些捧腹大笑!
曲阳侯啊曲阳侯,不愧是你!
若寡人还能脱困回国,必定要大大滴封赏!晋公爵、拓万户,也不在话下!
……
大火还在蔓延。
司马错的命令,仍然难以有效传递。
觉察到火势不妙的秦魏韩士卒,只是极少数……大多数人,还在兴奋地搜刮抢掠。
司马错脸色铁青,思维急速转动。
要怎么办,才能尽快重新集结兵力?
形势万分危急!
若再拖延片刻,城中火势无法控制……恐怕秦魏韩联军要死伤无数!
终于,白起突然眼前一亮,猛然伸手扯住一旁传令兵的领口,坚定地怒吼着下令道——
……
(衣见:前一段时间因个人问题,被折磨得白天晚上睡不着觉,更新一直很慢……哎,现在总算稍微调整了一些。谢谢兄弟们的陪伴,这些天你们的鼓励,我也每一条都看在眼里暖在心里,真的,有你们真好!)
(另外,更得慢我承认。但主角出山到现在,才二十几章而已,放在玄幻小说里还不够打斗起来放几个大招的……铺垫、积累情绪难道是水吗?我可以在五百字以内概括出整本书的内容,但这样干巴巴的东西真的能看得下去吗?老衣虽然生着病,也在努力给读者们写出更好的作品,拜托各位口下留情~)
第484章 金鼓齐鸣
秦魏韩联军形势危急,每一分一秒,火势都要更大。
可是三军将士散落城中各处,无论是传令兵还是旌旗信号,都无法有效传递下去。
白起急中生智!
“击鼓!击响战鼓!”
“同时……鸣金!”
传令兵愣怔,似乎没有理解这命令的意思,下意识地看向了司马错。
司马错也瞬息发懵,但很快便眼前大亮:“好!你还愣怔什么?快去!”
传令兵答应一声,匆匆跑走。
司马错瞥了白起一眼,毫不掩饰自己对这个年轻人的欣赏。
击鼓进军,鸣金撤退——这是各国在征战时,不约而同的最基础的军令。
按道理来说,击鼓和鸣金,二者代表着完全相反的概念!
任何一个将领,都不可能在作战时下达这两个完全冲突的基础命令!
让战鼓声和鸣金声同时响起,本身便是极大的不合理——或许可以让城中的秦魏韩联军士卒认识到情况的特殊,迅速归建,避免更大的伤亡!
……
隆隆的战鼓声,突然敲响。
与此同时,击打‘钲’的清亮金属声音,也迅速传遍郢都!
“击鼓?进军?”
“鸣金?收兵?”
城中的二十八万联军将士,集体懵了。
这是极寻常的命令——但是在场的所有人都敢拍胸脯保证,自己绝对没有听过这两个声音会同时响起!
鼓声愈急!
鸣金声更是敲得如疾风骤雨一般!
按照常规军令来说——击鼓和鸣金的频率不同,代表的具体含义也不一样。
譬如在两军交战之前,步卒大阵须缓缓向前推进,三军将士需屏息凝神举着盾墙、齐刷刷向前跨步接近敌军——鼓声便悠长缓慢,每一声鼓点都敲得清清楚楚,以此来统一士卒们前进的步伐。
而眼下郢都城中如此密集的鼓点,往往发生在最后的冲锋之时!
这样疯狂的密集鼓点——代表着敌军已经崩溃,全军压上发动总冲锋!三军将士们给我撒开腿狂奔!无需再考虑什么狗屁阵型了,冲上去灭了丫的!
而此刻激烈的鸣金声,也同样敲得格外凶悍——大概意思是不惜一切代价,立刻脱离与敌军的纠缠!撒开丫子大步撤退!
“发生甚么事了?”城中所有人都懵了。
原本还在争抢战利品的士卒们,更是下意识地停手,呆滞在原地不知所措。
“不对劲!”立刻便有聪明人反应了过来:“城中有变!”
两个完全相反的命令撞在一起,除非是司马错突然老年痴呆了……否则定然发生了极特殊情况!
“集合!集合!”
“莫再抢掠了!赶快随老子来!”
城中的秦魏韩将士们,纷纷揣好战利品,也顾不得再抢了……纷纷涌向鼓声和钲声敲响的地方。
那里,便是司马错之所在!
……
黑羽卫统领阴喻躲在一处高楼之上,冷眼向下看去——从家家户户涌出来的秦魏韩三国士卒汇成长龙,奔向城池中央。
虽然仍然混乱,但好歹是察觉了情形不对,正在尽快重整军队。
“倒是还算聪明。”阴喻如是赞叹一声:“反应颇快嘛。”
可惜了。
若是再迟滞片刻,火焰席卷全城,届时大火焚城,烈火之下,敌军自相践踏——至少能造成十数万的伤亡。
“统领,我等该如何是好?”有黑羽卫探子如是问道。
阴喻微微摇头:“接下来的事,便和咱们无关了。”
虽然司马错反应很快,但也无济于事!
城中多处同时起火,再加上火油的推波助澜——这场大火,已经不可能熄灭。
接下来,便要看主君的下一步安排了!
“走!”阴喻招呼一声。
数十个立了大功……也可以说是犯了大罪的黑羽卫探子齐刷刷纵越而起,几个闪烁间,身影便消失了。
……
司马错嘶声下令:“突围!突围!”
“先出城再说!”
虽然命令已经下达得很快了,但火焰蔓延得更快!
那些蠢笨些的,没有领会鼓声和鸣金声传达的意思,都困在了火场之中。
就算那些冲出来的,很多人身上也着着火,一副被烧得焦头烂额的模样。
火势太大,郢都城,已经保不住了!
只有先冲出去,再行整顿!
“报——北城门已经上锁!城门不知被谁堵死……”有骑士一路不管不顾地狂奔过来,撞翻了不少在街道上奔走的友军,死命冲到司马错面前,大声汇报——
“城门处,几十个兵卒,已经被杀!”
又一骑快马奔来:“东城门也封住了!一时间打不开!”
“西城门也堵死了!”
“报——”快马奔来,马背上的骑兵满脸喜色:“报!南城门仍然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