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云洋道:“姜辰同志,你既然提出这个问题,应该是有解决档案的吧?”
姜辰点点头:“倒是有一些想法,我先说说,两位再行斟酌。”
周新建和罗云洋都不由自主的坐直了身体,等待姜辰发言。
姜辰道:“其实这个的解决方案,和之前的三钢手法是一样的,就是制定出一套标准的东西,大家都严格按照标准来执行。”
“从前期筹备、人员配置,到转炉修建,再到炼钢流程,都有统一的要求和标准,一切按照标准来,这样能够最大限度的提升效率,减少人为风险。”
“我们只需要制定好标准,然后传播出去,并最终做按照标准进行检查和监督,即可快速完成推广工作,形成生产力。”
周新建点点头:“嗯,其实我也是这么想的。当然,我受的是三钢机床生产的启发。”
“三钢机床这么繁琐和复杂的生产流程,当时我还在担心哪一个厂子能够达到要求。”
“没想到你一个标准化,将机床拆分成为若干部件,交由不同的厂家生产,然后最终完成组装,就彻底解决了所有的问题。”
“这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啊,我已经在大会上提议,在我们基础薄弱的时候,不要着急一股脑的搞综合性企业。”
“让每个企业专精其中一个或者某几个部件的生产,然后这些部件组合起来,就能组装出很多不同的机器。”
姜辰笑道:“周老高见,等到后续我们将各种零件根据需求统一成若干规格,我们只需要按照不同的规格和需求,保质保量完成各自的零件生产,然后再统一进行组装即可。”
这种模式,便是到了21世纪,也是主流。
越是复杂的东西,越是难以单独厂家独立完成生产。
一个手机,屏幕、主板、电池等等部件,往往都是来自不同的厂家。
生产和研发,同等重要。
只能研发不能生产,产品只存在于实验室,则这个研发实际作用不大。
能生产却无法研发,要么给人干代加工,要么花大钱买技术。
但真正尖端的科技和产品,是花钱也买不到的。
不过现在刚刚起步,要达成真正的标准和统一,还有不短的路要走。
制定标准,从来都是一个繁杂且漫长的过程。
只是这些不需要姜辰操心。
罗云洋道:“时间紧迫,我们就不要展开了吧!”
“小姜,这个标准化模式,我也赞同。但众所周知,这种东西难得就是制定标准。”
“这转炉修建或许还好,因为没有很多客官因素的干扰。”
“但在炼钢过程中,不同的海拔、不同的压强、不同的原料,都会产生不同的变化,这一块你是怎么考虑的?”
姜辰道:“确实,炼钢是一个精细的过程,任何的变动都可能影响到钢铁的质量。”
“比如刚刚石景山的第一炉钢,仅仅是因为操作惰性气体的工人反应慢了一些,多可能导致钢铁质量变差。”
“罗老你说的情况,都是真实存在的,也是我们要面对和解决的。”
“我的想法是,前期我们可以尽可能的把能够想到的可能,都做成标准化的东西。”
“然后中后期我们可以广开言路,一些特定的超出我们预期的情况,大家在生产过程中遇到之后,可以把遇到的问题告知我们。”
“如果已经解决,并且效果很好,那就直接把解决方案也给到我们。如果不能解决且问题较大,我们就成立专门小组进行研究。”
“这样我们的标准化方案,就会越来越完善,并最终基本能够让所有情况都呈现在方案中。”
“时代在进步,方案也是逐步完善的。”
罗云洋点点头:“嗯,集大众的智慧,完善我们的标准化方案。”
“周老,我就说这孩子肯定有思路和想法吧!”
周新建哈哈一笑:“所以,现在我们只需要听取小姜同志的方案,并辅助完善就成了。”
“至于咱两想得东西,我觉得没有必要说了,至少我想得方案可以否决了。”
罗云洋摊摊手:“我的也是。”
第365章 专业的事情专业的人来做
不待两人再次发文,姜辰直接从布包里拿出了他之前写好的方案,放到桌子上:
“两位领导,这事我做的转炉修建和转炉炼钢的标准化方案,把我所能想到的情况,都写在了里面,非常详细。“
“转炉建设方面,大到转炉整体尺寸和结构,小到一块防火砖的大小材质和标准,都做了比较明确的规定。”
“转炉炼钢方面,标准操作流程,人员配置和分工,以及遇到各类情况应该怎么处理和调整,都有明确的规定。”
“只要相关人员全部掌握了这两个方案中的内容,并且能够灵活运用,那么转炉炼钢这事就没有太大的问题。”
“我们会在实验室留一部专门的电话,遇到了临时性事件,直接和我们沟通解决。”
“两位领导请过目!”
周新建道:“罗老,你是组长,里面很多事情都需要你操持,你先看吧。”
罗云洋也不客气,拿起方案翻看了一遍:“确实很详细,人员配置、物资需求都很明确,很详细。”
“看得出来,小姜做这个东西,是花了大心思的。”
他之死翻看了大致流程,初步了解自己需要怎么协调辅助。
至于什么参数、尺寸之类的,他之死粗略的看了看。
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来做。
不是他擅长的领域,他就不胡乱发表意见。
姜辰摆摆手:“这是分内的事情,转炉炼钢意义重大,必须要做好充足的准备。”
“当然,这个方案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而是整个三钢集团工程科的心血。”
“比如这上面的示意图,都是万里同志一笔一笔画出来的。”
周云阳看了看清晰明确的示意图,连他这个门外汉都能看懂,忍不住感叹道:
“贵工程处真是人才济济啊柳月同志、洛雪同志,哪个不是一等一的人才。”
周新建道:“人生啊,真是一个神器的东西。”
“在姜辰到四九城之前,三钢集团还是只是三钢厂,柳月还是孤儿院一个看不到希望的孤儿,洛雪还是一个刚刚毕业赋闲在家从未考虑过进入三钢集团的中专毕业生。”
“而万里同志,原领导给他的评价是生性驽钝,顽固偏执,难堪大用。”
“谁能想到,短短时间,都成了国之栋梁。所以,优秀的人是能够发现人才,并且帮助身边的人成才。”
罗云洋道:“这要是放到古代,就是帅才啊。”
周新建道:“放到现在也是帅才。”
姜辰道:“两位领导,又扯远了。”
两人哈哈一笑。
罗云洋道:“你之前说到人手问题,展开讲讲。”
姜辰点点头:“方案可以按照标准化去执行,但现在我们懂转炉炼钢的人,实在太少了。”
“这里比较懂转炉修建的,满打满算只有我、上官婉儿、苏昌明同志、吕月华老师几个人,另外一批炼钢厂的工人虽然参与了修建,但对于数据层面的东西掌握很少。”
“而且吕老师,他还是一个化学家,并不是专业出身。就靠我们几个搞这个推广,人员有点捉襟见肘。”
“至于炼钢的话,还要刨出上官婉儿同志,她之前并没有参与到炼钢实验之中。”
“虽然我们有了标准化的流程,但还是需要人去监督,去指导。所以,我们需要更多专业的人员参与到推广之中。”
周新建敲了敲桌子:“你这方法都才出来,我们上哪去找专业人员。”
“培训!”姜辰缓缓吐出两个字。
然后继续解释道:“专业的事情,由专业的人员来做。专业人员一共分为两批。”
“第一批,是专业负责转炉修建的人员,我建议从石景山炼钢厂抽调他们参与过建设的人员,他们专门从事转炉建设工作。”
“之前我看过,在准备充分的情况下,修建一个转炉需要大概十天时间。如果当地能够派出人手进行协助,参与辅助修建,那么一个转炉修建的时间,能够缩短到七天甚至更短。”
“加上路上浪费的时间,一年之内三十座转炉就可以修建完毕,从时间上来说虽然稍微长了一些。”
“但他们长期从事转炉修建工作,修建出来的转炉质量有保障,大大降低了风险。”
“初期的三十座转炉修建完成之后,这个团队也不要解散,负责现有转炉的维护和新增转炉的修建。”
“后续转炉使用寿命到了,还要负责及时的更新。”
“只是这批人一旦投入到建设工作中,可能就很少回家了,所以希望周老那边能够考虑一下,从工业部的角度给与更加优厚的待遇和福利。”
周新建看着罗云洋:“你觉得呢?”
罗云洋点点头:“我觉得方案可以。”
“不过我建议,在我们专业的修建团队到达之前,各厂家一定要按照清单,充分做好建设筹备工作,减少我们人员的时间浪费。”
“同时我们负责监督检查的同志,也要跟上,在他们修建完成之前随时监督,修建完成之后立刻展开质量检测。”
“他们到了就修,质检完就走,减少时间浪费。”
周新建道:“好,补贴的事情我来安排,反正不会让同志们白白辛苦,保障让他们满意。”
姜辰道:“除了物质上的,最好还有精神上的鼓励,比如劳动模范。”
“要是还有更加值得纪念的方式,那更好。”
周新建思虑片刻道:“我们工业部准备修建一个种花工业博物馆,把一些值得纪念的东西都放在里面。”
“比如你培训的的全套手稿、第一台合格的三钢机床、实验室的第一块合金钢、实验室转炉第一炉炼制出来的钢铁等。”
“你觉得这块有没有可能成为伱说的这个方式?”
工业博物馆?
那可是真正让种花后代能够铭记的东西。
那肯定是可以的,太可以了。
之前工业部就来收走了相关东西,姜辰还不知道这些东西是要放进博物馆的。
不过这么一个博物馆,确实有必要。
要让后代知道种花家工业的发展史,知道在哪困难的年代,我们是怎么一步一步发展起来的。
姜辰道:“那当然最好了,被历史铭记,那可是莫大的荣耀。”
“那么我们可以提前告诉他们,等到转炉修建工作告一段落,他们的某一个物品可能会被博物馆收纳,供后世敬仰。”
周新建道:“好,那就这么定。”
罗云洋问道:“好,建设的工作按照这个章程来,等会周老去和石景山的领导沟通沟通,让他做通相关人员的思想工作。”
“那么,关于炼钢呢?这个的技术含量,可比转炉建设要大多了。”
第366章 都是人情世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