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茹摇摇头,指着碗里的肉:“那倒不是,他炒得很多,起码就十个这么多。”
“但他说,小孩子吃不了多少,这点就够了。”
秦淮茹可以强调了小孩子,就是希望婆婆记得这肉是给棒梗要的,别自己又吃掉大半。
贾张氏一听,顿时就不乐意了,恶声道:“这混账东西,炒那么多一个人吃,我们家四口人只给这点?也不怕吃独食烂肚肠。”
“哼,这么小气,早晚成为死绝户!那生姜头就整天关着个门,肯定也是在吃好的,活该客死异乡,尸骨无存。”
“乡下人就是乡下人,一辈子都吃不上四菜一汤。”
说这话的时候,他浑然忘记了自己和秦淮茹,实际上都还是农村户口。
秦淮茹没有接话:“这里面肉挺多的,我们加点白菜土豆,从新炒一下,等东旭回来大家一起吃。”
贾张氏没好气的道:“不然还能怎么办?但凡你要是有点出息,找个班上,咱家日子也不至于这么艰难。”
秦淮茹叹了口气,现在农村户口根本找不到工作。
之前三钢厂倒是大量招工,不限户口,但那个时候她大着肚子,也不方便上班。
机会错过了,就不会再有了。
只是他们都不知道,按照原本历史,60年大精简,现在这些人从哪里来的,都会回到哪里去。
各位大哥,给个收藏,给点推荐票吧,跪谢!
第6章 造梦空间初体验
吃过饭,休息了一会,姜辰便躺在床上,准备睡觉。
此时天色还没有全黑,好些工人也才刚刚下班回家。
原因之一,是这个年代没有夜生活,也没有什么娱乐项目,大家晚上没事只能搂着媳妇睡觉造人,这也是出生率比较高的原因之一。
姜辰没有媳妇,只能睡觉。
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便是造梦空间。
入住四合院,激活了造梦空间,但要在睡觉的时候才能使用,他早就等不及了。
大概是有了空间的加持,他入睡超快,刚刚躺在床上就进入了深度睡眠。
但思路却异常清晰,且可控。
这种选而又玄的状态,很难理解但却真实存在了。
姜辰打开了空间。
一级空间,4倍时间加成倍数,每个小时消耗1任务点(现实时间1小时)。
激活空间时候奖励的一百任务点,够他用一百小时。
空间是一个10*10*5的长方体,里面空空如也,啥都没有。
姜辰下达了指令:“帮我找三钢厂生产流程培训相关资料。。”
这半个月来,姜辰对于这个时代做了深入的思考。
现在国家开展大炼钢,并制定了1070目标,力求比57年产量翻倍。
于是遍地起高炉,全民大炼钢,全力追求钢铁的产量。
盲目追求数量,质量往往就不会太好。
记忆中,今年全国钢铁产量达到1300多万吨,但合格的只有800多万吨。
这种情况下,作为钢材加工的下游轧钢厂,最需要的同样还是提高产能。
轧钢厂的技术含量,比炼钢厂高了不少,不是有两把子力气就能干的。
所以现在的轧钢厂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新招的工人,在较长一个时间内根本无法掌握生产技术,无法形成生产力。
现在技术的传承,实行的是师傅带徒弟的模式。
新工人进厂,往往要去找个师傅,然后由师傅教会徒弟操作手法。
这样的模式弊端实在太多。
首先,技术保守思想严重。
一部分工人,将自己的技术当成宝贝,不愿轻易传授给别人。
虽然这个行业根本不存在教会徒弟饿死师傅,但大家还是心有余悸,不愿轻易传授,就算传授也会留一手。
哪怕签了师徒合同也没用。
其次,收徒弟的高级工人,文化水平有限,心里有东西但倒不出来,让他们把技术传递给徒弟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
大家都没有系统的传授技术的方法,传授技术的时候动一下西一下,师傅教得懵,徒弟学得更懵。
到最后,师徒都不知道学了多少,还有哪些没有教。
再有,现在的工艺技术,也没有标准,每个人的操作手法都不一样,突出一个个性化。
个性化的师傅传授个性化的技术,个性化的徒弟再在学习过程中适当的个性化,突出一个乱。
然后,为了扩大产能突然招入大量员工,在高级工有限的情况下,一个师傅要带多名徒弟。
一对一还勉强,一对多彻底懵逼,他的无助肉眼都能看得到。
成天被一群徒弟围着,他却不知道怎么有效传授技术,尴尬窘迫。
顺带的,自己的生产效率也比之前更低。
最后,一个学徒上岗需要掌握的技术,零零总总加起来并不少。
在缺乏有序教学的情况下,学习进展缓慢不说,在无人引导复习的情况下,往往后面的还没有开始学,前面的已经忘记。
一般的工人,进入车间之后,打杂至少都要一年!
因此,姜辰来到这个世界,准备要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搭建企业培训体系。
提供系统入职培训,帮助新员工快速上岗,形成生产力。
提供固定进阶培训,让中级工人有学习进步的机会,加快他们的技术提升速度。
而培训体系的搭建,姜辰首先要掌握的就是标准化的操作手法,这也是最基础的。
哗啦啦,几本册子出现在姜辰的面前:
《轧钢厂常用工具识别及使用手册》
《轧钢厂工程图理解入门手册》
《轧钢厂生产操作手法标准》
《轧钢厂安全生产规范》
《企业培训体系搭建指南》
这几本书差不多就是一个新员工上岗之前必须要掌握的知识。
姜辰大致翻看了一下,里面的信息都非常详细且全面。
比如工具手册中,出现的几种平时很少使用但一定会用得着的工具,即便是他有过三年工作经验,也没有见过。
或许见过,但没有注意过。
而操作手法标准,则是将现有工种的操作手法进行了更细致的划分,以便分段培训。
其中钳工的手法是最多的,达到了18种。
册子不厚,但内容很细致。
比如锻工篇,不仅包含了握锤手法、发力方法、捶打技巧等,甚至还有平日营养搭配建议、简单损失自我处理等内容。
总得来说,这基本册子内容不算很多,但没有一个字是多余的。
翻看之后,姜辰首先拿起最简单也是最基础的《轧钢厂常用工具识别及使用手册》开始学习。
在翻开书籍的瞬间,他便进入了空明状态。
心无旁骛,脑无杂念,所有精力都集中在了书籍内容上。
在这种状态下,学习的效率会呈几何倍数的提升。
想要进入这种状态很难得,寻常人可能一辈子都体验不到一次。
但在梦里排除了外界干扰,加上系统加持,姜辰秒进。
单单这种状态,哪怕没有时间加速,他的学习效率也是其他人的数倍。
这个工具手册,图文并茂,只需要单纯的记忆即可。
翻过之后,相关内容就像刻在脑海中一样,记忆深刻。
即便姜辰可以放慢速度,但学习的速度很快。
现实时间半个小时,他便掌握了这本册子的全部内容。
然后,他拿起了第二本书《轧钢厂图纸理解入门手册》。
这书的内容,算是技术人员的基础知识,他早已掌握。
现在要做的就是再自己再次学习的同时,思考怎么和工人讲解更好。
由于思考的时间比较多,这本书用了一个多小时。
然后后《轧钢厂安全生产规范》,这种植需要记忆的书籍,同样只用了半个小时,便已全部掌握。
兄弟们,作者君一定加油码字,每天两更保底!如果推荐书收藏过得去的话,作者君会自觉加更的。所以希望大家点点收藏,偷偷推荐,不要逼我求你们.
第7章 三钢厂报到
剩下的两本册子内容,是最难的。
不管是操作手法,还是培训体系搭建,对于他来说都是陌生的,也要从零开始学习。
他首先打开了《轧钢厂生产操作手法标准》。
这本册子,讲的是第三轧钢厂现有项目的标准操作手法与注意事项。
看完之后,姜辰发现是自己观看了太多蜀川轧钢厂高级工人的操作方式,把这件事想得太复杂了。
其实每个工种的操作手法,经过系统划分之后,罗辑清晰,手法简捷,学习起来也不会太慢。
在姜辰开始学习具体的操作的时候,他就发现了一件更加惊喜的事情。
空间不但能够提供各种模拟工具供他练习,还能提供一个全能模拟工人,进行面对面、手把手的教学。
同时也会对他的动作精准度进行判定,及时指出动作不标准的地方。
在这套指南中,系统分解之后的所有工种的工序一共有66个.
嗯,很不错的数字。
这66个工序,基本每个都是一个单独的生产过程,手法也相对比较简单,单独掌握起来一点都不难。
在学会分解手法之后,再将根据需求将手法衔接到一起,就是一个工种完整的生产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