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始的时候,这些傲娇的高级工人非常不喜欢这种方式。
但慢慢也就习惯了,而且他们发现这种一边生产一边沟通的方式,能够有效的缩短零件试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认知偏差,让研发更有效率,也就不再说什么了。
部件检验合格之后,再进行下一个部件的研究探讨。
有了姜辰的保底,进度倒也不算慢。
这天下午,库房内发出一阵欢呼。
秦凯由衷的感叹道:“洛雪,你太棒了。”
“怎么样,我就说按照这个参数,是能够生产出来的。”
这段时间,秦凯倒也算是认可了姜辰,融入了团队。
姜辰对他的印象也有所改观。
此人虽然大局观不够,思维也不够灵活,但理论知识和基本功都不错。
他总能在工人生产零件的时候,提出一些合理的意见。
而每个零件生产出来之后,万里就会根据零件的数据,全方位多角度画出示意图。
清晰明了,只要拿到示意图基本就能照着生产。
最难的传动装置,是第一个完成的部件,而且比想象中的还要顺利许多。
毕竟经过讲解和探讨,这传送装置,实际就是数十个零件的集合。
生产出来组装在一起,就形成了传动装置的最初形态。
从第一个部件开始,姜辰的要求就比较严格。
模数、压力角和齿数,都做了清晰且明确的要求,不容许超出误差范围半毫。
想要标准化,这是最基础的。
就在刚刚,大家在生产一个精密性要求比较高的零件时,遇到了难题。
所有人都尝试过了,利用现有工具,想尽办法也达不到预定的精度。
最后,非工人的洛雪提出试试,并在大家难以置信的目光中顺利达成,立刻引起了大家的惊叹。
又一难关被攻克,其他人也一脸兴奋,不吝夸奖:
“没想到啊,我们这群专业钳工都搞不定的事情,被洛雪给搞定了。”
“我就说过,这种精细的东西,还得靠女同志,他们手巧一些。”
“确实,我们这些大老粗干不了这么精细的活,刚刚柳月就是差了一点点,洛雪这个是完全达标的。”
洛雪一脸傲娇,故作谦虚:“我也就是试试,得亏之前培训的时候,我认真的学习过手法。”
姜辰笑道:“干得不错。”
他发现了洛雪的又一有点
然后他拍拍手,示意大家安静。
等众人都安静下来,姜辰才道:“难关是攻破了,但是大家有没有发现其中的问题?”
众人一愣。
秦凯不解的道:“能够攻破难关不是好事吗,怎么还有问题呢?”
之前探讨的时候,就是他一再坚持高精度,在高效能的诱惑下,好些人都支持试试看,才有了后来的尝试。
姜辰道:“高精度的要求,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微量的提升机床的性能和能效。”
“但你们想过没有,我们几个八级工人,加上两个天赋出众的年轻工人,都无法在目前的条件下,制造出这种精度的部件。”
“那么,机床研制完成之后的生产怎么办?我们又能找到几个洛雪这样手巧的人来完成这个部件的生产?”
“如果这个部件没法量产,我们的机床就只能停留在实验阶段,而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实际上在
听了姜辰的姜辰,大家瞬间明白过来。
在实验室通过,并不表示能够批量生产。
机床的精度要求,略微超过种花家的工业基础,工人们细心一点倒也能生产出来。
但超出太多的话,这就会导致生产困难,从而使机床无法量产,就算强行生产产量也会极低。
姜辰继续道:“所以,在必要的时候,我们不能抛开现在的工业基础,过于追求完美,那是耍流氓。”
“只有等我们这一批机床普及了,生产精度便高了,下一批机床研发的时候,我们才能追求更高的精度。”
“工业就是这样,只能一步一个脚印。想要跨越式发展,那就需要进口完整的产业链条,这是我们国家目前根本无法承受的。”
“好了,调整参数,哪怕牺牲些微的效能,也要保障机床能够量产。”
第116章 勇敢者的奖励
有了前期的引导,大家已经熟悉了姜辰的研发流程,配合起来也愈发的得心应手。
虽然这只算是姜辰把机床从空间copy出来,但走的也是正常的研发流程。
有探讨,有实验,有试错,当然最终会回归到正途。
姜辰估计元旦前,就能够拿出第一批的样板机床。
一个半月的研发周期,这绝对实现相当炸裂的。
由于工业基础的限制,姜辰没有完全追求极限,整体功效会比空间提供的样机稍差一下,但生产率在阉割版老大哥机床的基础上翻个倍,问题应该不大。
就是对比西方的常规机床,生产率大概会高上20%-30%。
这天,姜辰刚开完会,小杨过来了:“姜主任,工业部的人过来了,厂长让你去他办公室,沟通点事情。”
姜辰点点头:“好!”
他心里在寻思,这个时候工业部的人来干啥?
这项目启动也才20天时间,他们不至于这么着急。
不过培训部第一批学员的培训工作,已经进入了尾声,现在除了让工人们练习手法之外,重点在传授工业部同志的培训技巧。
这个时候工业部的人过来,多半和这个有关系。
姜辰将工作简单安排一下之后,来到了厂长办公室。
过来的人,是钱程。
钱程看到姜辰,笑道:“小姜同志,实在不好意思,知道你研发工作忙,还来打搅你。”
姜辰道:“钱处长您客气啦,有什么事打个电话,我过去一趟就成。”
钱程道:“那怎么行,伱在做大事,我的时间没你的宝贵,还是我来跑这一趟比较合适。”
“今天我来找你,是有事情要跟你咨询的。”
姜辰道:“钱处长请说。”
钱处长道:“行,我就不耽搁你时间,有话直说了。”
“现在第一批学员的培训工作,马上就要完成。之前我们问了工业部前来参加培训的同志,他们都说培训效果很好,工人同志们的进步很大,这充分说明了这套体系的巨大作用。”
“但这套模式一旦铺开,就会面临一个巨大的问题,那就是工人同志们的等级提升过快,这不但会给财政带来巨大的压力,也会对现有的八级工体系造成冲击。”
“不知道小姜同志在搭建培训体系的时候,对于这个问题是怎么考虑的?”
工人等级的快速提升,就意味着高工资。
但拿了高工资,却未必能够产生与之相匹配的结果。
当然,这不是因为大家的技能不够熟练,而是原材料不足啊。
原本工业部就按照1070吨钢材的加工,有计划的给全国轧钢厂配备了对应的工人。
有了培训体系和新手法的支撑,生产率提升,这批工人预计能够加工1500万吨的钢材。
但现在1500万吨就别想了,质量合格的只有800万吨,差了几乎一半。
大家成了高级工人,拿着高工资,却被限制,这是巨大的浪费。
同时,你一个月的培训之后,就是2级3级甚至更高级别的工人,你让那些在岗位上奋斗了数年的工人怎么想?
再有就是当大家能够快速的提升等级,那么现在的8级工人制度定然会受到冲击。
8级工人制是底线,是绝对不容触碰的。
所以,他们这才找上姜辰这个培训体系的创始人问计。
姜辰看了钱程一眼:“这个问题,实际上在当初我们沟通的时候,就已经给出了答案。”
钱程一愣:“已经给出了答案?”
姜辰道:“当时在试点的时候,我不是就提了条件,作为试点的那批孩子,和这正是培训的第一批工人,他们是这种模式的先驱。”
“所以,他们在登记评定的时候,可以不受工龄的限制。这工龄,就是我给出的答案。”
姜辰本以为工业部早就应该意识道这个问题,然后早早给出解决方案。
所以当时他才提了这个要求。
可是现在钱程还跑来问这个问题,显然当时并没有注意到姜辰的这句话。
钱程想起来了,当时不知姜辰还是陶源,早和工业部沟通的时候,确实提过这么一嘴。
钱程缓缓的道:“所以,你的意思是以工龄限制等级提升?”
姜辰点点头:“你可以这么理解。”
钱程道:“能具体说说吗?”
姜辰沉吟片刻:“那我就按照我的思路讲讲,最终怎么执行还是工业部来决定。”
“我的想法是,培训结束之后,工人只具备考取一级工人的资格。1-3级之间的晋升,距离上一次晋级至少间隔一年;晋升4-6级,至少间隔两年;晋升7-8级,至少间隔3年。”
“这样一来,工人从培训结束开始,至少也要十五年时间,这是一个相对比较合理的时间点。”
钱程点点头:“这样倒是合理了许多,对于现行制度的冲击也比较小。”
“但同样也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个别天赋出众的工人,明明已经具备五级六级的水平,却因为工龄被卡在了低级,这对他们似乎有些不公平。”
姜辰笑道:“特别优秀的工人,可以特事特办,破格提升嘛!只是需要满足什么条件才能破格提拔,就是你们需要考虑的问题了。”
“这件事不需要用章程规定公布出来,只需要在工业部内部通过,然后按照这个规则去选择合格的人才破格提拔即可。”
钱程道:“这样会不会影响大家的工作积极性,出工不出力?”
姜辰道:“这一点其实我以前也说过,那就是限制每年计划晋级的人数,计划晋级时代,工人等级也是计划提升嘛!”
“在多人通过考核的情况下,选取过去一年或者半年内工作最为积极,生产效率较高的同志获得晋升,其他同志就只有等来年了。”
“这样,就能始终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尽自己的最大努力投入到生产建设当中。”
“当然,这种方式的风险就是存在工人同志为了晋级,协同作弊的可能性。工业部要考虑怎么杜绝这种风险。”
姜辰用生产建设,来规避可能的剥削工人这种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