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96:从幼儿园开启妖孽人生 第40节

  指着张一行骂了几句,郑万龙便与张一行商量具体细节,一个小时才把事情完全敲定。

  至于新闻媒体,由两人依靠自己的关系网各自联系。

  郑万龙联系罗城县电视台和县领导,张一行负责联系岳山市电视台和岳山日报社,计划一周后就宣布此事。

  离开前,张一行忽然想起一件事。

  “对了,我刚才从楼下看到几辆小巴车,是惠城的吧!”

  郑万龙点点头,“没错,刚到没多久,还要贴外饰广告。”

  张一行兴奋道:“那记得到时候在张家堂设个站点,以后来这边也方便。”

  郑万龙面容古怪,沉吟好一会儿才看着张一行叹道:“一行,我有时候真想扒开你的脑袋看看,是不是比别人多个脑仁儿,你是怎么猜到我要在乡下设站点的。”

  张一行呵呵笑笑,“猜的。”

  记忆里惠城百货的崛起,很大一部分就是这些小巴车的功劳。

  如今下面的村子生活水平在逐渐提高,但是交通并不便捷,很多人就是想去城里都要骑很久的自行车,又有农村妇女连骑车都不会。

  后来,惠城的小巴车开始在县城下面穿梭,基本上三四个相近村子就有一个站点,进城后不停站,直达惠城百货。

  当时他们那边的站点就在韩家集,这个村子很大,每周都有集市,离张家堂也就三公里多点儿,李红玉经常带着俩孩子走着去那边赶集。

  “行啊,绕一下就绕一下,谁让你是代言人呢!”

  看到郑万龙点头答应此事,张一行便嘿嘿笑着离开。

  郑万龙忽然提醒道:“对了,最近进了一批新自行车,没有梁,你去看看推一辆吧!”

  “送我吗?两辆行不行?我还有个妹妹!”

  “滚蛋,你缺那点儿钱!”郑万龙鄙视地对张一行挥了挥手,就像是在赶苍蝇。

  张一行撇撇嘴,嘴里碎碎念,“越有钱越小气!”

  “保安,保安,把这个兔崽子轰出去!”

  外面的秘书闻声而来,看到张一行从董事长办公室跑出来,不禁摇头苦笑。

  轰是不敢轰的,郑总只恨这孩子不是自己的崽儿了,哄着还差不多。

第52章 莫欺少年穷

  1998年3月25日上午,一场温暖的爱心捐助仪式在罗城县东山镇赵家村小学举办,知名儿童作家张一行、惠城百货董事长郑万龙,为赵家村小学捐赠一百套爱心课桌椅。

  面对记者采访,惠城百货董事长郑万龙表示,接下来,会继续为全县农村幼儿园捐赠课桌椅,用实际行动回馈父老乡亲,将爱心进行到底。

  赵家村小学校长赵军义,代表学校全体师生,向爱心人士张一行、郑万龙表达了感谢。

  县委副书记、县长刘明硕出席仪式并做重要讲话,对张一行、郑万龙不忘家乡、回馈家乡,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

  等到事情结束所有人都走后,张一行总算松了口气。

  校长赵军义则一副意犹未尽地痴汉模样,盯着自己的手掌仿佛在回味着什么,嘴里念叨:“嘿嘿,都和县长握手了,光宗耀祖喽!”

  转过头,赵军义看看旁边站着的张一行,感慨道:“一行啊,有你是我的福气!”

  张一行忍不住将赵军义的脸换成周讯,不禁一个哆嗦。

  看到张一行落荒而逃,赵军义疑惑地挠了挠头皮,摇摇头便回到办公室。

  坐在新换的办公椅上,赵军义满足地哼哼起了小曲儿。

  心里则感慨着:这要是自己的孩子该多好哟!

  其实早在昨天,赵家村小学全体老师的纯木头硬椅子就换成了舒适的软办公椅,只是没有让媒体拍摄,因为全县只有赵家村小学有这个待遇。

  毕竟亲疏有别。

  学校里的事情忙完后,张一行再次请假,因为接下来还有村里的事。

  胡老师对此也无可奈何,请假条都没让他写,反正已经习惯了。

  当天下午,郑万象就带人拉了一车货来到张家堂村委会。

  绕是已经提前知道了消息,村长还是瞪大了眼睛。

  这年头,就算是一桶油,也不是家家户户都舍得吃的。

  一想到张光宗家里以前的落魄样,再看看现在和郑万象说说笑笑的张一行。

  村长也忍不住感慨老话说的好啊: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

  张家堂村委的大喇叭响了起来。

  “都注意啦,都注意啦!全村六十岁以上的哩,全村六十岁以上哩,都来村大队,都来村大队,张一行,张一行,给大家每人准备了一桶大豆油、十斤挂面,一人领两样,一人领两样,免费领,免费领,都带着身份证,都带着身份证,六十岁以上哩,六十岁以上哩!”

  喊完话,村长关上喇叭,看着旁边站着的张一行和郑万象嘿嘿笑笑。

  张一行道谢一声:“叔,麻烦你了,这次买的豆油和面条应该多几份,等他们领完了,剩下的你看着分分就行。”

  村长挠挠头皮,脸上顿时开了花儿一样,“那多不好意思,我还不到六十哩!”

  张一行笑笑:“嗨,也差不多了,就当提前领了!”

  “行,那我就领啦!一会儿我给伱看着点儿,把事儿给你办的明明白白哩!”

  “那就麻烦啦!”

  “不麻烦,不麻烦!”

  郑万象对张一行伸一个大拇指,便跟着张一行来到村委大院子。

  外面等候的摄影师已经准备好了摄像机。

  不到两分钟,就有人陆陆续续走进院子,有疑惑有兴奋,也有一些年轻的来看热闹。

  “听着说发油和面条,真哩假哩!”

  “我六十啦,我六十啦!”

  “五十九能领吗?”

  “在哪里领?怎么领啊?”

  “行行,你给买的油和面条啊,你也太舍得啦,这么多人捏!”

  村长这会儿也走了出来,一边指挥所有人在院子里排好队,一边大声喊道:“六十周岁以上的才能领,没拿身份证的回去拿身份证,户口本也行,不满六十的等六十以后再来,以后每年都有,行行出息了,给村里做好事,大家要记好,都别光想着占便宜,都排好,不够年龄的都滚回去,新闻拍着呢,别丢人!”

  村长的威信还是很强的,喧闹的人群顿时安静下来,虽然也有窃窃私语,但总算把队伍排整齐了。

  村长满意地点点头,一挥手,“好,一个一个进屋,领油领面条!”

  村委会的屋门这会儿才打开,里面都是郑万象领着来送货和发货的人,算是给张一行帮忙。

  排在第一位的老人忐忑地走进门,被发货人员检查身份证并记下姓名后,就领到了一桶豆油和十斤挂面。

  后面的人群顿时又骚动起来。

  “哎呦,真领到了!”

  “真发了啊!”

  村长咳咳嗓子,很尽责的嚷嚷道:“乱什么,乱什么,行行咱们村里的孩子,还能骗大家不成,今年是补的去年的,以后每年过年前就能领,都记着行行的好,这是自家孩子,外人谁舍得给你们油给你们大米!”

  张一行笑笑,不愧是当村长的,会说话。

  就这样,人一个一个进去,然后一个个提着油和挂面出来,有张一行熟悉的长辈,也有后村不认识的老人,全都喜气洋洋就跟过年一样。

  张一行数了数,一共三十八个老人。

  等到这边全部忙完,已经是一个半小时后。

  郑万象带着员工离开,县记者和摄影师也一起离开了。

  张一行与村长招呼一声,便施施然离开村委大院。

  走在路上,忽然有一个驼背老太太颤颤巍巍迎了过来。

  张一行知道她,因为村里就这一个驼背,是个独居老人,听说孩子是当兵没的。

  自从电视剧《宰相刘罗锅》播出后,村里小孩子们看到她都会偷偷称呼她刘罗锅。

  “行行是吧!”

  “昂,我是!”

  老太太盯着张一行,一边咧着嘴笑,一边将一直捂在手掌心的手绢递了过来。

  手绢打开,里面是三个鸡蛋。

  “行行,我听他们说你爱吃红鸡蛋哩,刚煮哩,家里没红纸,你别嫌啊!”

  张一行愣了愣,见老太太一直举着鸡蛋,连忙接住。

  鸡蛋热腾腾的。

  老太太见张一行接住鸡蛋了,就高兴地走了,嘴里还念叨着,好孩子哟,好孩子哟。

  在路上站了好一会儿,张一行才拿着鸡蛋回家,一边吃一边走。

  走到家门口时,鸡蛋都吃完了。

  心里的一些情绪,也全部都消失了。

  其实,他现在已经不太爱吃鸡蛋了。

第53章 盖新房

  只用了短短两个来月,张耀祖家的新房就落成了,墙上刮的大白还没干,烧一把火,人就住了进去。

  这个时候可没有什么甲醛这种说法,都是一边住一边晾房子。

  张光宗李红玉特意买了礼物前去温锅,庆祝老二住新家。

  房子都是平房,正房两层,偏房就一层,和以前的尖顶瓦房相比,晾晒粮食会非常方便。

  如今收完麦子,基本都是在路上晾晒,为了防止有人偷麦子,还要在路上搭床睡觉彻夜看守。

  只是这样晾晒的麦子很脏,容易混进去尘土,入缸的时候还需要扬麦清理。

  而有了平房就方便很多,直接在房顶晒麦子就好了,又安全又干净。

  刘英明显心情很好,拉着李红玉一个屋一个屋的转,还劝李红玉也赶紧把老房子拆了盖新房。

  李红玉显然十分心动。

  外面虽然有新房子,但他们总觉得外面不如家里。

  家里有地能种粮食,有院子能种菜,能养鸡养猪,还有邻居能随时串门聊天。

  市里啥都没有!

首节 上一节 40/27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