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赵红霞上课,一节课提问自己三次,外加一次爬黑板。
以前被提问最多的是学生是赵金麦,而他一节课被提问一次就算不错了。
但这节课他被提问的次数,已经和赵金麦不相上下了。
赵红霞一到提问环节,就用鼓励的眼神朝他看过来,那意思只要你举手,你就有优先回答权。
他有不好的预感。
果然,第二节课,孙兰提问了他四次。
这是老师对喜欢的好学生的优待。
可张一行不想要这项优待。
于是下一节赵老师的课,再提问时他就不装样子举手了。
就连赵老师眼神鼓励示意他,他也装作看不懂,就是不举手。
赵老师对此一点也不介意。
这也是好学生才能得到的优待。
快要放学的时候,赵老师又把张一行叫到办公室,递给他一张演讲稿。
张一行丝毫不意外,他打开演讲稿看了看,十分简短,就一些要“好好学习”、“不辜负老师教导”、“明天学校以我为荣”的口号。
赵老师和蔼地说:“一行,看看哪些字不认识?”
张一行点点头,为了几年后夺气运的谋划,他是要造早慧人设的,况且本来就没多少字。
于是回道:“都认识。”
赵老师有点意外,想想又觉得应该的,又勉励一番后便让张一行回了。
赵金麦见张一行回来,好奇问道:“老师找你什么事啊?”
张一行摆摆手,“大人的事情,小孩子少打听。”
赵金麦翻个白眼,不想搭理他。
等到放学去往校门口这一段路上,刘波又拦住了张一行。
刘波给了张一行一块香橡皮。
张一行手里拿着彩色的橡皮,心里嘀咕,“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一行,今天赵金麦都说什么了?”
旁边张秀秀垂涎欲滴地瞧着那块彩色橡皮,因为有外人在又不敢问话。
张一行笑笑,随手把香橡皮给了张秀秀。
张秀秀顿时乐开了花,她只有臭橡皮,看到同桌的香橡皮她可羡慕了,将橡皮放在鼻子下使劲儿闻啊闻,一副恨不得吃一口的样子。
刘波也不介意,这玩意儿他不缺。
曾经的张一行,是在二年级时与赵金麦成为了同桌,那时的刘波就天天与张一行打听赵金麦说了什么话、做了什么事。
有人要做舔狗,伱挡不住的。
可这也是童年里的可爱事。
张一行回想一番,发现好像真没什么可说的,便随便扯了几句给刘波讲。
刘波听得津津有味,一边听一边问还有吗还有吗,等到了校门口才意犹未尽地告别回家。
仅仅三里的回家路,一路上有追人咬的大白鹅,有院墙内突然响起的狗叫,有不时飘来的饭香气,有路边小孩子打瓦打纸宝。
不时有三年级学生骑着大梁自行车呼啸而过,因为个头不够,只能套腿骑车。
张秀秀心情很好,一手拿橡皮一手拿着树枝“嘟嘟嘟”。
张一行心情也很好,树枝像宝剑一样,将路两边的长草削去头颅,劈成光杆。
“妈,我回来了!”
李红玉正在厨房里烧土灶,听到声音连忙喊道:“马上就做好饭了!”
张一行走进堂屋,将那封杂志社回信放在桌子上,又觉得摆的太正了,便又调调角度,就当是随意丢在桌子上。
张秀秀则打开了电视机看《海尔兄弟》,只是看了两分钟,电视机就画面一闪变成了雪花。
张秀秀叫道:“哥,电视坏了,你修修!”
张一行走到电视旁,对着那个黑白电视机就“啪啪啪”几巴掌。
画面顿时就恢复了。
“来端碗!”
随着外面厨房一声喊,张一行张秀秀都走出屋子去厨房。
干活抢着干,吃饭让着吃。
这是从小到大兄妹两人被灌输的相处理念。
那时候两人总是打架。
打架自然是张一行赢,但每次被打哭后张秀秀就去告状,然后李红玉就会拧张一行腮帮子,直到张一行也哭个不停才罢休。
粥是糊豆,也就是玉米粥。
菜是炒白萝卜。
张一行以前很挑食儿,遇到不喜欢的菜,就宁肯倒点酱油沾馒头吃也绝对不动筷子,可小时候哪有什么菜,经常一天三顿炖白菜。
所以那时候张一行很是营养不良,身材瘦小。
如今他可不敢挑食儿了,毕竟还要长个子。
父亲张光宗不在家,两个孩子上学,加上家里原本的欠债,让他终于感到有点儿压力,去刘家村烧砖厂干活去了。
只是烧砖厂工资很低,干满一个月也就几十块钱。
如今的农村,最不缺的就是廉价劳动力。
张一行和张秀秀趴在桌子上吃饭。
李红玉则照常去干别的家务活儿,在张一行的记忆中,李红玉吃饭时去干家务似乎都成习惯了。
直到两人快要吃完饭时,李红玉才擦着手进屋。
然后她就发现了大桌子上的信。
“怎么有信?你姨的?”
张一行不说话,只是斜眼用余光盯着看。
李红玉边问边把信拿起来,一看信封上写的是张一行收,顿时有点懵,她看看张一行,“这是什么?”
张一行淡定地回头扫了一眼,然后便转过头,淡定地回道:“信啊!”
李红玉皱皱眉,打开信封,抽出里面的信件一看,就看到一张稿件录用通知,还有一张稿费单。
李红玉只觉得手都哆嗦了,她的眼睛扫了稿费单一眼便罢,然后盯着那张稿件录用通知单看个不停。
她一边看一边念,声音都有点颤抖。
《妈妈》
张秀秀忽然看着张一行,指指他脸上,“哥哥,你怎么……”
话未说完她便不敢说了,转头继续扒饭。
因为哥哥瞪了她一眼。
“我家行行(hang)要当作家了,我家行行要当作家了。”
是的,我要当作家了!
张一行脑子里,回放着曾经那年那个画面,父亲卑微又为难地抽着烟,母亲则坐在凳子上沉默不说话。
那个属于前世的心结,如今在这一世终于彻底解开了。
张一行手指快速在脸上抹了抹。
8.第8章 姥姥
8.
发表文章挣稿费这件事,李红玉知道了,于是半个村就知道了。
小小的张家堂不过豆腐块大小,平日里谁家两口子打架都能成为街头巷尾的谈资,没事一群妇女拉个马扎坐门口家长里短,算是平日里为数不多的消遣。
张一行发表文章这件事,算是一件大新闻了。
一连好多天,每天都有邻居跑到家里来看稀奇。
李红玉毫不厌烦地向邻居们炫耀那两张单子,一天都要拿出来展示好几回。
“红玉,你家行行真出息了!”
“哪里哪里,也就那样儿!”
“红玉,听说行行当作家了,这孩子行,打小就聪明!”
“哈哈哈,瞎猫碰到死耗子!”
“红玉,还是你有福气啊!”
“福气啥,平时净惹我生气!”
“……”
放在以前,张一行是很讨厌母亲大喇叭的。
如今,他不在意了。
张一行的姥爷曾经是个铁路工人,所以李红玉小时候的生活相对来说是很富足的。
后来姥爷做了个决定,那就是寻根,带着全家回到农村老家。
从工人家庭到农民家庭,再加上张一行的姥姥后来常年患病,这个家慢慢也败落了。
所以几乎文盲长得也一般的张光宗,娶到了有文化样貌也不差的李红玉。
如今的李红玉,除了孩子,似乎也没什么可以拿出来炫耀的了。
李红玉送走一波邻居,对正在写作业的张一行道:“一行,想姥姥吗?周末带你们去姥姥家!”
张一行一阵恍惚,“好啊!”
他忽然想起,姥姥似乎也就这两年了。
在村里声名鹊起的同时,因为学校表彰大会的举办,张一行也在全校八个班级前露了一次脸。
所以走在校园里,总是迎来各种指指点点。
“那个就是张一行!”
“真厉害,人家才育红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