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京城的特有的现象。
这也更加坚定了楚阳想要在京城里买一栋四合院的想法。
此时的京城四合院,充其量最多卖五十万左右。
而到了二十年后,京城的四合院一平米已经到了三十万。
甚至到了有价无市的地步。
所以他趁现在还便宜赶紧入手一套,绝对能大赚一笔。
众人走进大门,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座占地极大的院落。
整个院落富丽堂皇,雍容华贵,花园锦簇,剔透玲珑。
后院满架蔷薇、宝相。
一带水池,沁芳溪在这里汇合流出大观园。
有一白石板路跨在沁芳溪上可通对岸。
穿过院落,便到达了正房。
只见正房两边矗立着八根大柱子。
这些大柱子名叫蟠龙金柱。
每根大柱上盘绕着一条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
端的是相当的气派。
楚阳心中也是感叹。
以他现在的身份地位,见过的豪宅也算是数不胜数了。
但是跟眼前的宅院比起来,差得简直不是一星半点。
就算是周天林的别墅跟这里比起来,照样是逊色不少。
因为那些豪宅和别墅差的就是这份历史的底蕴。
跟这里比起来。
住在别墅里的有钱人,简直就是暴发户。
杨雪依带着楚阳一路来到了杨老爷子的书房。
只见一个头发花白,但是精神矍铄的老人正坐在那里。
这个老人尽管看上去已经有九十多岁了。
不过他坐在那里,依旧有一股强大的气势。
这是久居上位所蕴含的强大气场,令人心生压抑,不敢直视。
这个老人正是杨雪依的爷爷杨庭恩。
这可是一个从战场上出生入死活下来的狠角色。
所以哪怕他已经九十多岁了,依旧没有人敢小瞧他半分。
在杨庭恩的旁边,坐着一个五十多岁的中年人。
这个中年人跟杨庭恩的相貌有七分相似。
坐在那里,同样十分的有气势。
不过他的气势要比杨庭恩要弱上不少。
这个中年人,自然正是杨雪依的父亲,杨家的家主杨德。
除了这两人之外,叶浩也已经赶到了这里。
叶浩看到了楚阳,脸上顿时露出了一丝冷笑。
“爷爷,爸,这位就是楚阳。”
杨雪依指着楚阳说道。
“杨老爷子,杨伯父,二位好,我是楚阳。”
楚阳走上前,满脸笑容地打着招呼。
“我年纪大,就倚老卖老直呼你的名字了。“
杨庭恩缓缓地说道。
“您是长辈,这是应该的。”
楚阳立刻说道。
“楚阳啊,你在魔都做的事情我都听说了,你很不错。”
杨庭恩缓缓地说道。
叶浩闻言,脸色顿时难看了起来。
楚阳在魔都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踩着他办成了。
杨庭恩现在提出来,这不是妥妥地打他的脸吗?
不过对方德高望重,京城世家之中可以说无人敢惹。
所以他心里再怎么不舒服,也就只有忍着了。
“老爷子过奖了,只是运气好罢了。”
楚阳谦虚地说道。
“年轻人不要太自谦了,到了我们这个层次,已经不相信运气了,信的只有实力。”
杨庭恩缓缓地说道。
他本来是想问一下楚阳关于赚一百亿的事情。
但是此时叶浩在这里,这件事情自然也不好问出口。
于是他看向叶浩问道:“小浩,你今天有空过来了?找我有什么事情吗?”
“杨爷爷,我今天刚刚得到了一幅王羲之的《十七贴》,您不是最喜欢王羲之的字吗?所以我直接买下来了,过来孝敬您老人家。”
叶浩满脸笑容地说道。
“哦?是吗?那赶紧拿出来我看看。”
杨庭恩闻言,顿时迫不及待地说道。
叶浩不敢耽搁,立刻将画拿了出来,摊开在了一旁的桌子上。
杨庭恩戴上了老花眼镜,仔细地看了起来。
足足看了十多分钟之后,他才终于抬起了头:“果然是王羲之的真迹,小浩啊!这幅字你破费了不少吧。”
“杨爷爷,这幅字也就八千万,小钱而已,只要您喜欢就好。”
叶浩满脸笑容地说道。
“你有心了。”
杨庭恩满意地说道。
杨雪依见状,脸色顿时变得有些难看了起来。
要是杨庭恩真的因为这幅字而对叶浩好感大增的话,对于她而言就是灾难了。
“老爷子,你不要被他骗了,这幅字就是一件赝品,撑死值八千块。”
楚阳的声音突然传了过来。
“乡巴佬,你懂什么是古董,尽在这里胡说八道。”
叶浩脸色一变,神情阴沉地瞪着楚阳。
“楚阳,你这是在质疑我父亲的鉴定水准吗?”
杨德信也满脸不悦地问道。
“没错,杨爷爷可是出了名的古董鉴定专家,你这样在他面前就是搬门弄斧。”
叶浩立刻附和道。
“爸,楚阳没有这个意思。”
杨雪依立刻为楚阳辩解道。
“雪依,你不要维护他了,像他这样的乡巴佬,只会哗众取宠,杨叔叔,您应该把他赶出京城,让他永远不得再踏入京城半步。”
叶浩满脸冷笑地说道。
“叶浩,你闭嘴,杨家的事情,还轮不到你来插嘴。”
杨雪依满脸愤怒地瞪着叶浩。
“行了,不要吵了。”
杨庭恩平淡的声音响了起来。
第179章 那是你的眼光太矬了
杨庭恩的威望很高。
他发话了,吵架的人立刻就闭上了嘴。
“爷爷,楚阳不是那种喜欢说瞎话的人,或许这幅字真有可能是假的。”
杨雪依缓缓地说道。
“楚阳,你说这幅字是假的,到底有什么证据吗?”
杨庭恩淡淡地问道。
“老爷子,您可记得这《十七帖》的原本内容?”
楚阳笑了笑问道。
“当然记得,我对王羲之的字研究是最深的。”
杨庭恩的脸上,露出了一丝自得的表情。
“老爷子您看到这十七帖中的《知足下帖》。”
楚阳缓缓地说道。
十七帖不是单纯的一个字帖。
而是一共由十七幅字帖合并在一起,组合成了十七帖。
《知足下帖》便是其中一个幅。
“这知足下帖的内容我记得,乃是知足下行至吴,念违离不可居,叔当西耶?迟知问。”
“意思就是知道您行将出任吴郡之守,想其地离家太远,不适合居处。叔是否将有西行?希望您能回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