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接着营里退伍后的第二天,他这个营长铁定是闲不住的啊。
至于说去老丈人家里的事.
这东西搞得营里人尽皆知,纯属就是意外。
陈钧哪里能猜到,这其中曲折的缘由啊,就算他问何应涛也没用。
老何自己也说不上来,消息是从哪传开的。
消息爆炸的速度,甚至在整个集团军师旅级,或者营级干部人群中都传开了。
至于原因嘛,倒是不复杂。
起因是179旅政委徐文生,最近有事没事,总是提着自己私藏的“文房四宝”,过去找军政委聊天。
意图明显的去要茶叶。
咱徐政委手里也不是没有好玩意,主要他那东西,不适合让陈钧拿着过去啊。
文房四宝,笔墨纸砚,陈钧这年龄带着这些东西上门,太违和了。
所以,老徐很是干脆的,就惦记上军政委私藏的茶叶了。
那家伙,一天两次雷打不动的去磨嘴皮子。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政委的嘴,那开口就是胸中自带百万雄兵。
霹雳吧啦的能说一天都不带停的,说是决胜千里,张嘴就是一门大炮都不为过。
军政委平时那点茶叶,可都是宝贝疙瘩啊,军里各单位的一号谁不知道?
可又有谁,能有福气享受?
平时隔着坛子闻两下,都要被训斥,理由是影响茶的香味。
嘿!
就这么宝贝的东西,最终硬是被徐文生给换出来两罐。
茶叶本身是没有太多吸引人的地方,好东西是不假,但又不是所有人都喜欢。
大家最好奇的是,老徐下这么大本究竟为了啥。
又是凭借什么本事,竟然能从囤囤鼠手里换来东西。
这一来二去的打听,陈钧这事本身就不是什么秘密,可不就打听出来了。
179旅本就因为试点的缘故,比较受关注,如今他们旅里又搞这么大的动作,自然在各个首长那里传开。
只不过因为一些原因,传到下面单位的人耳朵里,版本就不同了,但只有一点是通的。
那就是试点营的陈营长,要去老丈人家了。
陈钧忙着在办公室整理明天的工作。
营里的战士送完老兵后,就开始被各连长催着取掉绶带,从步兵排里面开始抽调人员,补充各连缺失的人员编制。
反正步兵排人比较多,陈钧当时分配也是考虑到了这些问题。
第一,步兵很容易培养,并且撒在战场上,凭借现在的单兵火力,那破坏力加上战车协同,在近距离不亚于一辆坦克的火力。
第二,步兵容易培养的同时,呆在营里时间久了,对各连作战以及具体担负的火力任务,都很熟悉。
可以最快速度的上手。
就比如这次,营里退了近百名士官,但他们空下来的编制,步兵排就很容易补上。
反正新兵训练中心,还有一批正向往着下连的新战士,嗷嗷叫着成长呢。
到时候补过来的话,再分到步兵排呗。
还是那句话,步兵这个兵种好培养,陈钧这种布置,对营里各方面的影响都会降低许多。
下午。
营里战士开始打扫整个营区,依旧是净水泼街,黄土垫道。
虽说口号打着为明天晋衔大会,迎接首长做准备,但实际情况,各连长心里都清楚。
就是要趁着这次大扫除,将所有战士集合一起工作,晚上再组织开班会相互熟悉。
以此来抵消,退伍带来的影响。
营里正干得热火朝天时,谁也没注意李海瑶一个人,在营区逛了一圈,听着战士们都在讨论明天授衔的消息后。
她默默的回到宿舍,从自己包里拿出手机,可能是有些紧张吧。
也可能是,她不知道这事该怎么去开口。
总之,李海瑶将手机握在手里半天,她才下定决心打开通讯录,翻到备注“哥”的那一栏里。
播了过去。
“瑶瑶?!!”
拨通后,对面很快传来一声略显惊讶的声音。
“嗯,哥,是我。”
“我,我明天要回家。”
“一个人还是两个人?”
对面接电话的人,似乎了解一些事情,很是平静的问道。
“两,两个人。”
“好,我知道了,明天几点到发个时间,我好让人去接你。”
“好,谢谢哥!!”
李海瑶道了一声谢后,赶忙挂断电话,将手机扣在床铺上。
那姿态好像是生怕对面的人,多问什么似的。
第350章 晋衔中校,都是好领导啊
“营长,旅长叫你去旅部一趟。”
陈钧站在营区监督着大扫除工作时,文书邓嘉伟跑过来告知。
“好,我知道了。”
回应一声。
陈钧心里也清楚这时候,旅长让他过去干啥。
但他却不清楚自己明日的行程,已经被京都那边掌握。
就等着他过去呢。
抬头看着周围深秋的冷风吹过,营区道路两旁的枯叶不断飞舞着掉落,陈钧深呼一口气的同时,神情也有些恍惚。
十二月了,入冬了嘛?
应该是入冬了。
又是冬天要去京都,距离强军计划考试那年,如今四年已过,再去京都情况却大不相同。
时间过得真快啊!!
记得那是12年的冬天,在京都真正知道了李海瑶的名字,从认识到熟识,再到几年断了联系。
没想到一晃眼的功夫,就要登门去人家家了。
陈钧恍神的这会功夫,邓嘉伟已经将车开了过来。
“营长,车放这了。”
“要出发了。”
邓嘉伟是除开那个去学车的勤务兵李武界之外,对陈钧事情最了解的人。
最近营里传得沸沸扬扬的事情,他都知道。
毕竟大家又不是瞎子,营长和代表团的女上尉走得近,全营都知道这事,加上外面稍微有点风吹进来。
可不就立马升级为全营最大的瓜。
陈钧裹了裹身上的军装,走到副营马红杰跟前简单交代两声后,开着车直接离开。
瞧着车辆走远。
一旁的教导员何应涛对着文书招招手,一张胖脸笑眯眯的问道:“旅里咋说的?让老陈过去具体干啥说了没?”
“报告,没有!!”
邓嘉伟摇摇头回应。
“嗯,回去忙吧。”
没从文书这找到八卦的话题,老何转身又走到马红杰身旁,朝着陈钧离开的方向努努嘴:“老马,你觉得这次老陈去京都,把握有多大?”
“我怎么知道。”
马红杰性子没那么八卦,白了老何一眼:“你个狗日的天天正事没有,打听人家这个干啥?”
“有那功夫赶紧做好明天的准备工作吧。”
“你懂个蛋!!”
何应涛闻言,他双手叉着腰,瞧着已经跑远的车辆道:“我是管生活的,那老陈的生活也是生活啊。”
“再说了,老子就不信你不好奇这次去京都的结果?”
闻言,马红杰斜了他一眼没吭声。
好奇啊,这事谁能不好奇?
可再怎么感兴趣也没用啊,营长自始至终没跟他们商量,也没跟他们说。
营里的战士也都知道这事,大家很默契的不在营长跟前提,这种好事却全营都在沉默着。
从另一個角度来看的话,已经代表大部分干部的意思了。
以前李海瑶家里的事,也只是在几个干部之间传,可下面的兵只要不憨批,稍微根据风吹草动就能猜出一些。
这事,他们也实在没啥经验。
另一边,旅部。
五楼旅长办公室。
陶旅正在一根接着一根的抽烟,政委徐文生则是坐在稍微远点的地方,目光盯着面前桌子上两个坛子,两个陶罐,专心致志的研究。
“啪嗒!!”
听着又是一声打火的声音传来,徐文生立马抬头,语气不善的骂道。
“老陶,你抽抽抽,抽个没完了?”
“多大点屁事,你个堂堂旅长还能被难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