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XG的店面已经从年前的8家扩张到了48家了,平均每个月开设10家店铺,锦鹏实业计划今年之内在全国各地开设总计100家GXG专卖店。
“老张啊,你们开店的速度还是慢了点啊,上半年之内剩下的52家店铺得搞定啊,夏装销售不能错过。”
檀锦程对于开店的速度有些不满,这效率真的有点慢了,后世瑞幸咖啡开店的那种速度就不说了,一个月平均下来才开10家店铺,又不是没钱!
总计100家店铺而已,去掉去年的8家店铺,也只有92家,能买就买,不能买就直接租,租期可以长一些,10年20年都行。
再不行就跟银泰还有万达这样的商场合作,找他们的商管,看看哪座城市可以快速开店,尽最快的速度把店铺铺开,尽快开业。
五一这么好的时间段,才只有48家店铺营业,怎么完成一年1个亿的销售量?
GXG今年的目标是总计开100家店铺,年营业额达到1亿元,这个目标对于锦鹏实业来说,已经算是非常的宽容了,算下来一家店铺一个月卖个8万块钱的货就够了。
作为中端服装品牌,产品的定价在300元以上,按最低标准计算,一家店铺平均下来一天只需要卖八件衣服就能够完成KPI。
这么宽松的KPI,就是考虑到开店的速度还有团队的经验,如果这都完不成的话,那就说不过去了。
“好家伙,这速度还慢啊?我一个月要跑10座城市啊,平均两三天就一座城市,52家店两个月之内开完,我这也吃不消啊。”
张旭鹏可以说是全国各地的跑了,不至于说每座城市都得去,但是重点城市肯定要去亲自看看的。
老实说,如果按传统企业稳扎稳打的思路,平均一个月开设10家店铺确实算不上慢了,但是檀锦程要做的不是传统企业那样的企业,讲究的就是一个效率。
慢吞吞的开店模式肯定不适合锦鹏实业。
“那我不管,1亿的年销量KPI已经很低了,如果今年1亿的销量都卖不出去,那也就不用做了,再说了你现在是总经理,不用事必躬亲啊,团队成员都派出去,还有可以跟银泰万达这些商场谈合作,利用他们的资源谈合作。”
52家店铺,如果跟大型商场的总部谈好合作的话,可以一次性布局下去,根本不需要太过麻烦。
不过这些商场的店铺基本是不卖的,这点有些麻烦,不太符合店铺房价上薅羊毛的理念。
自有店面,是锦鹏实业面对未来出来膨胀抗风险的重要战略,这一点只是出于服装企业利润下滑的风险考虑,并非什么为了薅房地产行业羊毛。
买房的话,今年跟明年是最好的时间段,等到4万亿政策出现之后,房价会快速上升,到时候哪怕是普通老百姓也知道房价上涨的趋势了,再布局就有些迟了。
07年跟08年其实房价表现挺一般的,虽然经济高速发展,但房子似乎没有那么好卖,印象当中2008年上半年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北仓好像出现过一段时间0首付买房的时期。
4万亿政策出台之前,买房子还是挺合算的。
“伱当我不知道啊,问题是这些商场他们的店铺都是不卖的,租期也不好谈,这帮商场太强势了。”
“那也没办法啊,你得加快速度啊,这已经五月份了,100家店一半的目标都没完成,真按现在这个速度,年底的销售目标肯定是完不成的,到时候就别怪我辣手无情了啊。”
定了KPI就得完成,年底KPI完不成,包括张旭鹏在内的所有锦鹏实业负责GXG项目组的成员都得倒霉,这一点是没得商量的。
“行吧,我知道了,我会加快速度的。”电话对面的张旭鹏叹道。实际上他对于开店的速度也有些焦虑,太慢的话确实是完不成KPI。
小檀的风格他是知道的,交待下来的任务不会很过分,都给员工留了空间,但如果这样都完不成,那就别怪他翻脸了。
就是跟自己也是如此,完不成任务就该骂的时候一点情面都不留。
说实话,有时候挺尴尬的,但他从来都是对事不对人,事情过去了也就忘记了,还是可以跟员工们没心没肺的聊天。
再有一个就是他给的实在太多了,不拼点命都对不起这待遇。
拿张旭鹏自己来说,他不仅持有锦鹏实业49%的股份,在总公司还有股份,此外他锦鹏实业总经理的职位还有工资的,年薪60万,这待遇放眼全国也是牛逼大大的了。
“那就这样,只给你们两个月时间,七月份100家店铺必须开业,少一家都不行,GXG项目组全员降绩效,年底1亿的销售额如果达不成,我就要考虑你这个总经理合不合格了,需要什么帮助可以跟我提。”
第414章 梳理财务之后的准备
“你平时工作上就是这么跟鹏伢讲话的?”
檀锦悦在家里跑来跑去的,书房的门檀锦程就没有关起来,说话声音大点儿,被路过的张素芝听见了。
“我只是把完不成任务的后果告诉他们,再说我还能真开除他不成,顶多是扣他点钱。”
“那就不能委婉点?你这样他万一心里不舒服怎么办?”
“不用委婉,工作还是直接了当一些的好,我跟清清都是这么安排任务的,他是成年人,心里不舒服也要学会自己调节。”
檀锦程一直觉得有什么事儿简单点,直接点更好,或许当时心里会有点不舒服,但事后很快就过去了,不至于在心里留下疙瘩。
不过一般来说檀锦程也很少会像今天这样严厉,实在是觉得如果不说严重一些,GXG项目组的进度是真的跟不上来,花高额费用拿下品牌经营权。
又是成熟的品牌,衣服款式也只需要微调成适合国人的身型,审美就行,这么好的条件如果不能快速进入市场,将品牌知名度打出去,那简直就是浪费资源。
07年与08年这两年怎么着都得把GXG在全国市场的知名度打出来,品牌知名度怎么着都得提升到美邦那种级别,这样才有可能在2009年网购双十一到来时节迎来大爆发。
开店,做广告,请明星代言,这些都得跟得,明星代言请的不是什么娱乐明星,奥运会要来了,什么明星都不如运动员人气来得高。
这次GXG选择的代言人是郭嘉篮球队的孙悦,2008年的奥运会郭嘉篮球队的血性十足让人印象深刻,孙悦有好几次飞身盖帽卡梅隆安东尼的亮眼表现。
孙悦在奥运赛场上的表现不是最好的,但敢打敢拼,同时长得也比较帅气,作为代言人来说,他不是最好的,但一定是性价比最高的。
刘飞人就算是不出意外,檀锦程也不会请的,他的代言费用太特么贵了,性价比老实说不怎么样,而且他身背的代言太多了,知名品牌一大堆,以GXG的品牌地位,根本排不到优先位。
其他的运动员嘛,形象上来说又差了那么点儿,小运动种商业价值又一般般,作为三大球的篮球队后卫孙悦则是刚刚好。
孙悦的代言费两年150万元,这还是因为入选了郭嘉队参加奥运会有点涨了,不然估计有个两年100万就够了,贼便宜。
反正在这个年头,有机会跟奥运会蹭那就绝对要跟奥运会蹭,热度绝对比起明星强。
最最重要的是运动员除了顶级的那一批,代言费是真的便宜,除了规矩多了些之外没别的麻烦,奥运会期间虽然不能直接用奥运会的形象,但可以
07年,08年两年代言时间正好,过了奥运周期也就不用续约了,性价比真的是没得说,此外这家伙在09年还混了个NBA总冠军戒指呢。
你就说合不合理吧?到时候让老张惊掉下巴,同时又能给GXG品牌形象增加一点谈资。
今天是五一假期的第一天,檀锦程主要在家里处理公务,也没什么别的活动,顾清清则是回了趟家,她现在的身份毕竟还是一名学生。
学生放假回趟家本就在情理当中,不过估计在家也呆不了几天,上个月檀锦程回老家祭祖,那叫一个热情,整得都有些吃不消了,就连县里都派了人试图联系他。
比起檀锦程,顾清清的经历如果不看橙子科技背后的控股人,她要更加传奇一些。
大二自修计算机,跨专业创办橙子科技,凭借老爹投资的300万元,成为橙子科技的法定代表人以及CEO,仅仅过了一年时间,橙子科技的估值就让她身家过亿了。
1987年出生,大三学生,自主创业,女性,亿万富翁,号称互联网最美CEO,这么多标签集中在顾清清一个人身上。
甬城大学自家的孩子,宣传起来那是要多卖力有多卖力,可以说加在顾清清身上的光环比檀锦程这个野路子出身的还要耀眼。
这就是有编制跟没编制的差距。
野路子檀锦程想提升名气,除了不住的提高自身实力之外,没有任何的途径,甚至还要招来暗处的觊觎。
而顾清清则不需要如此,橙子科技有几家大型投资机构站台,其本人是甬城大学在校大学生,之前攻击闪驰的根本不敢说橙子科技半个不字。
不要小看在校大学生的身份,这个身份很多时候是绝对的护盾,没有谁敢轻易招惹。
以顾清清现在的名气,义乌比起檀锦程老家不知道要发达多少,消息传播的力度根本不是一个量级,回家的顾清清估计得不到安生,没两天就得跑回来了。
还是太年轻啊,走之前檀锦程就提醒过她,回家注意点儿亲戚甚至还有街道办区里的热情度,没有经历过这种场面的顾清清甚至以为还跟她上次去檀锦程老家过中秋差不多。
今年跟去年能一样么?
实体红火的年代,是真的挺赚钱,闪驰,锦鹏,锦逸这三家自己创立的企业财务状况非常的好,去年底开始并表的八方电气虽然是下游供应商。
但由于是核心零部件,财务状况也非常不错。
今年首次并表的得先电子,表现来说还不错,不过目前来看已经不容乐观了,钱是越来越来赚了,粤省的3C数码产业非常的发达,最早要追溯到1980了,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了。
发展到现在已经进入到一个高速发展的末期阶段了,如菊花厂,中新这样的硬件制造企业,甚至还有腾迅这样的软件开发企业也算在内。
市场发展到了巨头纷纷出现的时候,就是高速发展的后期了,接下来追求的就已经不再是简单的规模,而是质量了,高质量发展才是下一阶段的目标。
粤省也在这方面出台了不少的扶持政策,赵伍能够这么痛快的接受出售其实也有这方面的原因,有政策又有钱,他再找个方向重新创业并非什么难事儿。
3C产品在当下极其依赖渠道商,迪信通,鸿图三包,国美,苏宁是他们的重要渠道商,而随着家电利润的下滑,国美苏宁这样的强势渠道商已经开始准备插手3C零售业务了。
当下的渠道之王国美已经宣布要成立了通讯公司,引发起行业动荡,此外移动,电信也加入了3C产品的零售行业。
简单来说就是线下渠道已经进入到一个混战模式,由于电子产品价格的不透明,谁都想来分一杯羹,对于电子厂的利润来说是一个极大的威胁。
不过檀锦程收购得先电子也不是为了做3C产品的,而是从事手机锂电池终端的代工厂,3C产品只是一个附带,渠道商带来的利润下降其实无所吊谓。
有锦逸实业的出口渠道,自产自销的3C产品哪怕是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之下,也有一定的生存空间,此外如国美这种线下渠道,檀锦程并不是很看重。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他们的好日子没几年了,网购才是3C的未来渠道,大不了全砍了,学大嘴砍定制机业务的断臂重生。
品胜的王牌产品也不是什么电脑配件之类的3C产品之类,而是他们的充电宝,这玩意儿才是品胜最终被市场认知的重要产品。
将充电宝的原型全力开发出来,再搞一些什么手机壳之类的玩意儿,才是得先的另一现金流业务。
说起来闪驰系所有跟电商网购有关的业务,比如今很多店铺都要赚钱,天猫没出现之前,淘宝店的店主绝大多数是个人,渠道上就要弱很多。
檀锦程这种以公司形势开设的淘宝店铺,直接省去了中间商,跟快递对接也有集团公司的支撑,无论是从效率还是利润上来说,都要高出很多。
集团公司大了,单单只是看看这些财务报表都需要花费好几天的时间,不像之前只有闪驰科技一家公司,檀锦程就是不用看财务报表,都知道公司的经营状况。
“人才啊,真的是缺人才。”
在家看了两天财务报表之后的檀锦程最大的感受就是这个,每家公司都有独立的财务,最后再汇总到总公司财务总部梳理,就这如果集中处理都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儿。
平时还有很多签字啊,决策啊之类的,可以说闪驰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之前中高层管理人才的缺失,发展得太快人员素质根本就跟不上。
等津门工厂,望江产业基地以及庐州的动力电池工厂全面投产之后,那数据就更庞大了。
看样子节后得跟猎头公司合作合作,去一些企业挖一些管理人才了,顺带着给自己再找两名专业性比较强的助理,组成一个助理团队。
不然就这样的工作强度,早晚得ED。
更不用说,檀锦程这一次对于财务的梳理是为了汽车事业做准备,也是时候跟众肽建立起更多的联系了。
最近没有太多的时间关注众肽,也不知道他们新款车型的研发到了什么地步。
搞研发?檀锦程可想错了,车子卖得好,发了财的众肽可没想过搞什么研发,应建人正到处买买买呢。
第415章 坑人的老应
众肽2008以贼便宜的价格获得市场青睐,甭管质量被怎么吐槽,也别管被嘲笑成杂牌子,但人是实实在在的卖得好。
杂牌子怎么了,我便宜啊。
其实论起风光程度,众肽在去年一年是要远超闪驰的,两轮电动车这玩意儿除了当地相关产业链还有同行们会关注之外,剩下的也就消费者本身。
买车的也只是说关心一些价格还有质量等等问题,不足以构成大规模的话题,这也是为什么电动车企业喜欢请代言人的原因。
明星本身能够把话题度带起来,让行业还有品牌能够被更多的人认识,从而提高产品的知名度以及销量。
而汽车则不一样,汽车本身就是一个话题度相当高的产业,足够大的产业链养活了很多人群,而消费群体当中,无论是买得起的或者是买不起的,都特别关注。
汽车的赋能跟电动车又不一样,它不仅仅只是一个交通工具,更多的时候更像是一个社交工具。
一家“杂牌子”车企,之前是做配件的民营工厂,就连资质都折腾了一年多才走了狗屎运才最终解决,车型纯抄的,质量是一言难尽。
但是因为他这个定价还有选对了风口,卖得特别是的好。
应建人:“无所谓,我会出手。”
众肽2008卖得好,钱也有了,但是一家牛逼的汽车制造企业怎么可以只有一款车型呢?
但是自主设计那是不可能自主设计的,自主设计那得花费多少时间,大好的赚钱机会都浪费掉了,应建人的想法就是买买买。
左右他也不缺钱,从去年开始应建人就打听到了作为四大奥拓生产商之一的江南汽车正在面临破产重组,应建人于是就盯上了江南汽车。
经过多方的努力动作,应建人终于在今年三月份收购了江南汽车70%的股份,获得了江南汽车的控制权,众肽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启动复活江南奥拓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