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见重生儿子的心声在南洋建国 第105节

  此刻,坐在一旁的刘言不禁回想起了前世的淄博,那个凭借着烧烤和优质服务而声名远扬的地方。

  刘言仿佛能够看到人们围坐在烤炉旁,大快朵颐地享受着美味的烧烤,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他甚至亲自去体验过那里的独特风味,尤其是为烧烤专门搭配的小饼,那味道,堪称一绝,让人回味无穷。

  刘言心中暗下决心,有机会一定要再次去体验一番,感受那独特的魅力。

  同时,刘铭华脑海出现儿子关于淄博烧烤的画面,对这种形式感到十分好奇。

[厌世小说中 转站一⒈ ㈦ 玖 玖 四 З ㈠ б 四]

  这想法着实有趣,不禁让人跃跃欲试。

  刘铭华突然想到烧烤摊的旁边竟然就是卖面饼的。

  心念一动,我便赶忙招呼服务员帮忙买些小面饼。

  在等待的这段时间里,刘铭华和另外两位开始畅谈起了文学。

  聊天中,朱广潜和胡适被刘铭华广博的阅读量震惊了。

  从古代文学到现代文学,从国内到国外,刘铭华都能如数家珍般娓娓道来。

  就连朱广潜所擅长的美学,在刘铭华这里都有独到的见解。

  聊天中,胡适和朱广潜完全被刘铭华的才气和智慧所折服。

  刘铭华不仅能从文学的角度看待问题,更能从人生、社会、历史等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让人感到他的思想深度和广度都超过了常人。

  “陛下,真是名不虚传啊,外界都传言,陛下博学多识,真是闻名不如见面。”

  交流后,朱广潜对刘铭华叹服道。

  “哈哈,过誉了,朱先生,铭华上学少,只是自己闭门造车。”

  几人说话间,小面饼和点的烤肉,烤海鲜等,都上桌了。

  “来,两位先生,尝尝我们这里的烤鱿鱼,还有生蚝,这可是好东西啊。”

  刘铭华亲自给两人递上烤串,笑道。

  接着刘铭华拿着面饼按照儿子的记忆中的样子试了试。

  嗯。。。

  确实别有一番风味。

  一边的刘言看着老爸的这种吃法,很疑惑,难道南洋现在有这种吃法了吗。

  “老爸,你在哪里学的这种吃法啊。”

  听到刘言的疑问,朱胡两人也很疑惑的看向刘铭华,对于这样吃烧烤,他们也是第一次见。

  “嗯,你一直把自己困在实验室,对外面了解太少了,星海有不少地方都有这种吃法,好像最先开始的是从一家鲁省人开的烧烤店。”

  刘铭华一点不心虚的说道。

  以他对儿子的了解,肯定不会有心思去查这些,只要自己回去,将这种吃法,宣扬出去,也就不怕了。

  “奥,原来是这样啊,那就对了。”

  刘言心想这鲁省人肯定是来自淄博一带,也只有那边有这种吃法。。

  看到儿子不再追问,刘铭华放下心来,热情的给在座的几人分享起一种独特的吃法。

  他详细地描述着这种吃法的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细节,那种专注和热情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为之动容。

  众人听着刘铭华的讲述,纷纷开始尝试这种吃法。

  一时间,欢声笑语此起彼伏,场面十分热闹。

  这种吃法不仅新颖有趣,而且味道独特,让人回味无穷。在座的每一个人都被这种吃法深深吸引,仿佛找到了新的味蕾盛宴。

  刘言也被这种氛围所感染,他不自觉地加入了其中。

  他吃了个发现和自己记忆中的虽然有所差别,但烤肉换成海鲜也别有风味。

  他们这一桌的独特吃法很快引起了其他桌的注意。

  其他客人纷纷要求服务员提供面饼。

  服务员见状,忙不迭地去买面饼了,店主看到这种吃法如此受欢迎,当然不会错过这个商机。

  他当即向隔壁的店铺订了大量面饼,以满足客人们的需求。

  刘铭华看到这种吃法这么受欢迎,心想也不用去星海传播了,说不定还没回去,这种吃法就已经传过去了。

第181章 华语

  愉快的相遇后,让朱广潜和胡适都有不虚此行的感觉,后面几天里,俩人逛遍了整个新加坡。

  直到一周后,所有的参会人员都到齐了。

  俩人才意犹未尽的参加粤语标准化大会。

  大会当天,会场布置得庄严肃穆,气氛热烈而庄重。

  刘铭华作为发起人,亲自站在台上,向与会人员发表了讲话。

  他的声音洪亮而有力,每一个字都充满了坚定与信念。

  他阐述了粤语标准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表达了自己对于推广和保护粤语的决心与期望。

  朱广潜和胡适惊愕地发现,今日的刘铭华与他们先前所遇到的那个温文尔雅、和煦的人简直判若两人!

  先前的刘铭华总是面带微笑,言语间流露出亲切与关怀,让人如沐春风。

  此刻的刘铭华刘铭华的眼神却变得深邃而锐利,仿佛能够洞察人心,让人不寒而栗,身上散发出一股威严而强大的上位者气势,仿佛是一座高山,令人仰望而不敢直视。

  这次是刘铭华该有的样子,这次是一代雄主该有的气魄。

  两人不禁相视一眼,同时想到。

  刘铭华在参加完开幕仪式后,便匆匆离开了,现场只剩下了来自各地的专家。

  他们怀着对粤语的热爱和使命感,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对粤语标准化的改进工作中。

  在这个过程中,专家们充分展现了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敬业精神。

  他们认真商讨着每一个细节,积极交流着各自的见解和想法,不断地进行着尝试和改进。每一个音符、每一个声调,都经过了他们的反复推敲和精心打磨。

  所有人都明白,这不仅仅是一项工作,更是对粤语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能参与这份工作本身就是一种荣耀。

  经过近 3 年的漫长时光,在所有人的不懈努力下,粤语的标准化工作终于圆满完成了!

  在这个过程中,专家们不辞辛劳,根据文字的演变规律,精心地对一些字体进行了简化,旨在保留原有文字的内涵下,降低学习难度,让更多的人能够轻松掌握这门美丽的语言。

  改编后的粤语,得到了多数人的认可和赞同,经大多数人的同意,新的语言被赋予了一个崭新的名字——华语。

  华语是以粤语为框架,结合普通话、闽南语等方言的一些特点融汇而成的。

  所以,掌握华语后,能很快学会普通话和闽南语等方言。

  随着华语标准化的成功实现,专家们同时编纂了第一部现代华语词典——《皇家华语大辞典》。

  这本辞典的诞生,犹如华语发展历程中的一座里程碑,见证了无数人的智慧与心血。

  同年,它正式在全世界发行,为全球华语学习者提供了权威的参考,让更多人感受到华语的魅力和力量。

  华语的标准工作中,这么多的语言学家汇集在新加坡,当地的大学肯定不会放过。

  从会议开始的时候,新加坡大学、南洋理工、南洋大学等新加坡本地学校就不断对他们发出邀请,希望能到他们学校任职。

  随后,星海大学、铭华大学、雅加达大学等南洋名校也先后在新加坡加入抢人大战。

  直到会议结束,这次参加粤语标准化的一半以上的专家,都被南洋大学邀请去了,这其中就有朱广潜和胡适分别被铭华大学和新加坡的南洋大学聘为教授。

  这两年,南洋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各地对人才的需求开始逐渐凸显起来。

  人才的不足,开始限制经济的腾飞,因此南洋各地开始对大中院校的教育上不断加大投入。

  尤其是经济较为发达的新加坡、雅加达、星海市等地区,对教育的投入那是毫不手软。

  高校对经济的推动是显而易见的,为了不使自己落了下风,南洋各地的高校从各个领域展开激烈的竞争。

  从人才引进上,南洋的高校们都在不遗余力地招揽世界各地的优秀人才。

  他们纷纷设立丰厚的奖学金、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以期吸引更多的杰出学者前来加盟。同时,这些大学也在努力培养自己的青年才俊,通过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平台,让他们能够在学术领域崭露头角。

  在生源方面,南洋的大学在国内、华人地区通过各种手段不断招纳顶级天分的学生。

  他们通过举办各种招生宣传活动、提供丰富的奖学金和助学金等方式,吸引了大批优秀的学子前来报考。

  而在学术成果方面,南洋的大学们更是你追我赶,争相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申请各类科研项目。他们希望通过这些成果来展示自己的实力和水平,从而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这其中对于计算机这个新产物,更是成为各个学校展现实力的平台。

  南洋的计算机产业也借助这股势头,迅猛的发展起来。

  到今年南洋的计算机水平已经与美国平齐,成为世界上发展计算机最好的两个国家。

  在众多高校中,星海大学无疑是南洋独一档的存在。

  这所大学凭借其卓越的教学质量、雄厚的师资力量和丰硕的学术成果,成功跻身亚洲最好的大学之列。

  虽然星海大学目前是南洋地区最好的大学,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就能够高枕无忧。

  相反,星海大学需要继续保持其优势地位,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实力和水平。只有这样,它才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而在星海大学之后,第二档的大学们不断对他挑战。

  新加坡大学、南洋理工、南洋大学、雅加达大学以及铭华大学等高校都在不断增强自己的实力,努力提升自己的排名和影响力。

  像铭华大学和南洋理工的计算机就比星海大学强,南洋大学的船舶制造、海洋专业是南洋第一,新加坡大学的港口管理专业在南洋是最好的,苏拉威西大学的政法不用说了,是南洋行政官员的摇篮。

  等等各学校不断加强自己的优势专业并对星海大学形成挑战,因此星海大学的压力也是很大的。

第182章 杜鲁门来访

  刘铭华之所以如此急迫地离开新加坡,是因为一份紧急的外交部报告如火焰般传递到了他的手中。

  报告的内容令他震惊不已——美国总统杜鲁门即将访问南洋。

  这一消息来的很突然,一时间让南洋没反应过来,同时也让刘铭华毫无准备,听到这消息后,刘铭华不得不加快步伐,紧急离开新加坡。

  刘铭华回到星海市后,与相关人员推演了下杜鲁门这次访问南洋的目的,发现一切都在情理之中。

  关于美国总统为何如此急切地访问南洋,背后的原因并不复杂。

  首先,就在1949年8月29日,哈萨克斯坦大平原上空突然绽放出一朵蘑菇云,那是原子弹爆炸的震撼景象。

  这一事件无疑向世界宣告,苏联的原子弹研制成功,美国的核垄断地位被彻底打破。

  世界舞台上的两强争霸格局,自此正式拉开了序幕。

  美国,这个曾以核武器垄断的超级大国,此刻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与挑战。

  其次,苏联在非洲的侵蚀太强了,到现在,尼日利亚、纳米比亚已经被苏联势力控制。

  另外乍得地区,苏联控制的势力也在不断侵蚀法国和南洋控制区,侵蚀速度越来越快,相信用不了多久,苏联的乍得控制区和尼日利亚地区就连成一片了。

首节 上一节 105/16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