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两场毫无进展的谈判后,六国的代表们已经对英国代表团的目的了如指掌。他们明白,这一战是无法避免的了。
各国代表纷纷将这里的情况向国内进行了详细的汇报,要求国内做好应对英国军队的准备。
在接下来的谈判中,各国代表们开始心照不宣地采取了一种新的策略。
他们不再亲自出面参与谈判,而是派出副代表代替自己进行周旋。
随着时间的推移,连副代表也渐渐地不再参与谈判,只剩下几个工作人员在谈判桌上磨炼谈判经验。
与此同时,远在千里之外的索马里等国也收到了各自在南洋的代表传来的谈判情况。
所有独立军的行动竟然是如此的一致,那就是不再对谈判有任何期盼了,而是开始准备武力独立。
第 234 章 独立
得知英国殖民政府的种种行径后,东非各国的独立组织不再等待谈判的结果。
而是果断地组织起部队,对英国殖民政府控制的城市发起了猛烈的攻击。
他们知道自己单个拿出来都不是英国人的对手,于是,六国就组成了战略同盟。
同时利用非洲大陆的纵深不断与英军进行长线作战,拉长英军的补给线。
经过一系列艰苦卓绝的斗争,独立军逐渐从英国殖民政府手中夺回了对国家的控制权。
在这个过程中,虽然英国政府也多次派出了军队进行镇压,但在南洋方面的暗中帮助下,独立武装借助地势之利,一次又一次地瓦解了英国军队的袭击。
最终,英国在付出巨大的损失后,英国最终从放弃了继续对东非独立武装的镇压。
这也代表着英国放弃了东非各国的殖民地。
……
历史的洪流滚滚向前。
1962年5月,一个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年份,英国最终完全失去了对六个国家的殖民统治。
在此之前,英国一直试图通过军事和外交手段维持其庞大的殖民帝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各殖民地国家的独立运动愈发高涨,英国的力量逐渐显得力不从心。
在完全失去对这六个国家的控制后,英国谈判代表们终于坐回到了谈判桌前,开始正式与这些曾经的殖民地国家进行谈判。
此时的谈判桌上,气氛已经与过去截然不同。
英国代表团团长劳伦斯·史密斯阴沉着脸,他的目光扫过对面那六位谈笑风生的团长,心中充满了无奈和失落。
他清楚地知道,大英帝国曾经的辉煌已经成为历史,如今的英国已经不再是那个能够随意支配世界的帝国了。
与此同时,主持这次谈判的丹尼尔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会场上的所有代表加上他代表的南洋,竟然清一色的都是英国贵族,他不得不感叹,这有多讽刺。
丹尼尔不由回想起大英帝国曾经的辉煌,那个时候,英国的舰队航行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帝国的旗帜飘扬在无数国家的土地上。
可以说英国当时有多么荣耀,现在就有多狼狈。
现在,大英帝国已经沦落到这种地步,成为了困扰英国人的枷锁。
丹尼尔不禁开始反思,是不是英国的殖民体系真的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了?
如果英国想要在未来重新崛起,就必须摒弃过去的殖民思维,寻找新的发展道路。
感慨完,丹尼尔回过神来,看时间差不多了,轻咳一声,整个会场全部安静下来,丹尼尔很满意的看着安静下来的众人。
“诸位,这次的七方谈判,由我来主持,再过去的两年里我想诸位相互都很熟悉,我也就不再多此一举的一一介绍了。
那么由我来宣布,谈判正式开始。”
丹尼尔笑着对场上众人说道。
劳伦斯·史密斯,这位英国代表团的团长,此时也调整了自己的状态。
他清了清嗓子,率先开口:
“关于各国独立的事宜,我们当然可以进行商量。但请诸位明白,英联邦的利益必须得到保障。这是我们谈判的底线,也是我们的原则。”
六国代表们相互对视一眼,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他们似乎早已预料到英国会提出这样的要求,但他们也早已准备好了自己的应对之策。
于是,他们纷纷站起身来,一一阐述自己的观点和条件。
谈判桌上的气氛开始变得紧张起来,英国代表团试图维护自己的利益,而六国代表团则坚持自己的独立诉求。
虽然殖民地独立这是历史的必然,是大势所趋,但作为英国的代表,他仍需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维护英国的尊严和利益。
双方你来我往,互不相让,劳伦斯·史密斯的面色越来越难看,两年过去了,这些家伙越来越难缠了。
不免想到,未来当这些人回到东非后之后,他们或许将摇身一变,化身为另外一群“丹尼尔”,成为各个国家外交部门的中坚力量。
劳伦斯脑海里浮现出这样一幅画面,不禁转头看向坐在主位上那个长袖善舞的南洋外交部部长丹尼尔。
与此同时,他心中也涌起一股深深的挫败感——因为大英帝国正面临着严重的人才流失问题。
近年来,越来越多从英国牛津、剑桥等顶尖学府毕业的优等生选择前往美国谋求发展。
而处于中等水平的许多学生则纷纷投身于南洋地区,寻求自己的机遇。
至于那些相对较弱的毕业生,则只能留在英国本土,或者去非洲大陆也能谋取一个好的职务。
如今,这种现象已逐渐演变成英国大学校园里的一种潮流。
......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间,各方在星海之滨的谈判桌上又经过了三个多月的激烈拉扯。
每一个日夜,谈判室里的灯光都亮如白昼,各国的代表们唇枪舌剑,为了各自国家的利益而争执不休。
终于,在1963年2月27日这一天,历史性的时刻到来了。
英国与索马里、肯尼亚、坦桑尼亚、马拉维、赞比亚以及津巴布韦六国的代表齐聚一堂,在星海之滨共同签署了《七方星海和平协定》。
这一刻,不仅标志着六国正式获得了独立,也象征着大英帝国在东非的统治真正的终结。
协定中明确规定了双方的权利与义务。
第一,英国正式承认六国的独立地位,这意味着六国将拥有自主决定国家命运的权利。
第二,英国与六国将施行最惠国待遇,这意味着在贸易、投资等领域,双方将享有最优惠的待遇。
......
同时,协定还规定英国在六国的资产必须得到保护,这体现了英国对于过去殖民行为的反思和对于六国未来发展的尊重。
随后,英国与六国分别签订了详细的条约,对协定中的各项条款进行了具体的规定和解释。
这些条约不仅包括了政治、经济方面的内容,还涵盖了文化、教育等多个领域。
这些条约的签订,为六国与英国之间的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六国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第 235 章 建国
随着英国的正式声明,承认了东非六国——肯尼亚、乌干达、坦桑尼亚、索马里以及赞比亚和津巴布韦的独立地位,这片古老东非的土地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
然而,在王一民看来这些国家还远远达不到建国的条件,并未急于建立新的国家政权。
现在东非六国都处于军阀割据的趋势,国内的不安定因素如同潜伏的暗流,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滔天巨浪。
对六国来说利用建国前这一混乱阶段时机,大力清除那些可能破坏国家稳定的隐患,是最好的办法。
因为建国前独立组织不用纠结于法律的约束,可以最大程度上清除所有的反抗势力或有反抗意图的组织。
要说这些反抗势力大部分都是殖民时期英国留下的各种暗手。
这些暗手如同英国在东非大地上的隐秘根系,深入各个角落,影响着当地的政治生态。
在独立战争阶段,英国为了维护其在东非的利益,扶持了众多地方势力,这些势力在英国投降后仍然活跃在东非大陆,对新生政权构成了威胁。
以肯尼亚为例,经过重组后的肯尼亚包含了原来的肯尼亚地区、乌干达地区以及南苏丹超过150万平方公里的广阔区域。
在独立战争期间,英国在乌干达和南苏丹地区分别扶植了亲英势力。
像乌干达的达达尼组织,由达达尼地区的黑人组成的反政府武装,现在控制着整个乌干达西部包括卢旺达地区。
同理在南苏丹苏菲尼亚地区就被当地的武装牢牢掌控着。
这些地方势力把控着当地,成为名副其实的国中之国。
如果肯尼亚独立不加以清除,这些势力很可能在建国后成为肯尼亚局势动荡的根源。
类似的情况在坦桑尼亚、索马里、赞比亚以及津巴布韦这些大国中也普遍存在。
英国在这些国家里布下了2-3个不等的亲英势力,这些势力如同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引爆。
因此,对于各国的独立政权来说,清除这些反动势力成为了他们建立一个稳定政权的前提。
经过王一民的一番解释,各个独立武装充分认识到了这些地方势力巨大的威胁。
最终在王一民为代表的皇室资本的暗中支持下,肯尼亚、索马里等各国独立政权发动了了长达近一年半的内战。
这场内战超乎想象的残酷,但内战也为新生政权清除了所有的不安定因素,通过清除反动势力,各国独立政权得以稳固地建立起自己的统治地位。
同时,通过内战各独立武装清除了大量不法庄园主,收取了大量的土地,这都为建国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在历史的长河中,1963年9月18日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
在这一天,马拉维率先完成了马拉维境内的统一大业,独立政权牢牢地掌控了国内的每一寸土地,这是一个国家重生的开始,也是民族团结的象征。
随着国家统一的完成,紧锣密鼓的建国筹备工作也随之展开。
仅仅一周后,即当月的9月25日,在马拉维的首都利隆圭,一个崭新的国家——马拉维民主共和国正式向世界宣告成立。
此时华人作为马拉维的主体民族,独立政府为了稳固政权,必须寻找一个有分量的靠山。
怎么说马拉维对于美国苏联这两个庞然大物来说,还只是一个小的不能再小的小国。
在王一民的措施下马拉维的独立政府自然而然地投向了南洋,尊刘铭华为国家的皇帝,这样刘铭华再次成为马拉维国家的名义上的领袖。
此时,早已完成了对各国的访问回到星海的刘铭华无所事事;于是为了表示皇家对新加入的马拉维的重视。
刘铭华带着皇后伊丽莎白来到利隆圭,共同出席了马拉维的开国典礼,这可是莫桑比克等国没有的待遇。
为此刘铭华还收到大量来自莫桑比克、刚果等国的投诉。
这也没办法,谁让那时候正处战乱,刘铭华还必须坐镇大后方呢,哪能轻易涉险。
马拉维的开国典礼虽然比较仓促,但是喜庆气氛一点没减。
在开国典礼的喜悦还没消散,刘铭华就宣布了一个重要决定。
他代表皇室将向马拉维提供2亿星币的投资,旨在帮助马拉维尽快走出战乱的阴影,重建家园,振兴经济。
对于马拉维这个小国来说,2亿星币可是一笔巨大的天文数字,有了这些钱,马拉维的很多工程都能实施了。
马拉维的建国热潮很快蔓延到了整个东非地区。
一时间独立如同感染一般,紧随马拉维之后,赞比亚、津巴布韦、坦桑尼亚、索马里以及肯尼亚等国家也纷纷在1963年前宣布建国。
大家可不要以为建国是这么容易的,所有国家都是经历了血与火的考验,这其中肯尼亚尤为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