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见重生儿子的心声在南洋建国 第16节

  占领雅加达后,标志着刘铭华此次行动的终结。短短一周的时间,刘铭华从苏拉威西岛一路打到雅加达,完成了对南洋主要岛屿的占领。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军事奇迹。

  ......

  由于特战队破坏了几个岛屿的通讯,革命军成功在南洋打败日军的消息并不为外界所知。

  直到7月15日,刘铭华率领革命军一举夺回了苏门答腊岛、加里曼丹岛及爪哇岛等南洋诸岛的消息,被新加坡的南洋报社头天刊登出去,才被外界知道。

  报纸发行后,新加坡的华人半信半疑,纷纷前往南洋报社求证。得到确切答复后,他们欣喜若狂,喜极而泣。

  南洋光复的消息如旋风般传遍华人圈,对于刘铭华在新加坡华人圈,还是很有名的,尤其是他独到的眼光,让一众新加坡华人称颂,直到此时,新加坡和马来亚的商界还在流传他几年前的那一波操作。

  南洋光复的消息,很快从新加坡流传到整个东南亚的华人圈,迅速传遍整个东南亚。

  在马来亚的日军上将山下奉文端坐在庞大的指挥部中,他的脸色铁青,双眼中闪烁着愤怒的火焰,手里拿着一份南洋报纸,作为这片土地的统治者,他习惯于掌控一切,这样的消息在他的领地传播,是他不能容忍的。

  “查抄南洋报社!”山下奉文一字一顿地命令道,每一个字都仿佛是从牙缝中挤出来的。

  他的目光凌厉地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那眼神如同利剑,似乎要将违抗命令的人刺个对穿。

  “谁再敢散播谣言,就是扰乱军心,破坏圣战,绝不姑息!”

  随着他的命令,日军宪兵队迅速行动起来。他们如同一群饥饿的狼,冲出了指挥部,分成了两路。一路在城市的各个角落设下障碍,见人看谈论就直接扣押。

  另一路则直奔南洋报社而去。他们的行动迅速而有力,仿佛在展示着日军的绝对统治力。

  然而,正当日军紧紧包围南洋报社之际,天际突然传来一阵阵震耳欲聋的飞机轰鸣声。

  那声音由远及近,越来越大,随着飞机身形的出现,所有人看到飞机上那陌生的标志,紧接着,城外日军营地响起了连串的爆炸声。

  这时华人革命军在轰炸日军基地,瞬间整个新加坡沸腾了,不顾阻拦的日军,新加坡居民奔走相告。

  这突如其来的爆炸声引起了城内日军的恐慌,他们原本正在抓捕南洋报社的人员,但现在无心再继续下去。恐慌在日军中蔓延,他们纷纷放下手中的任务,赶往营地应战。

  起初,山下奉文认为这只是游击队的骚扰行动,并没有太在意。毕竟,在战争时期,骚扰行动是常有的事情。

  然而,副官的报告让他震惊不已。副官告诉他,营地遭到了空军的袭击,情况十分危急。

  山下奉文意识到这并非简单的游击队骚扰,而是真正的军事行动。

  拿起电话,拨向日军的加里曼丹岛指挥处,依旧是一片盲音,再给爪哇岛拨去,也是盲音。

  这段时间一直没联系上,之前以为是被游击队破坏了线路,怎么说曾经这样的事不止一次出现过。

  但是十多天依旧联系不上,就有点太不正常了。

  ......

第27章 各国看法

  难道外面传的消息是真的,不是他们为了破坏稳定造的谣?

  山下奉文不自觉的怀疑,心里的想法动摇起来。

  拿起桌上的南洋报纸,仔细看了看上面的报道。再结合这段时间南洋各岛的失联,山下奉文意识到不好。

  没有犹豫,山下奉文匆忙穿上军装,与副官一同赶往城外查看情况。他们的步伐急促,脸上满是严肃的表情。

  他们知道,如果消息是真的那么后果不堪设想,是关乎整个东南亚战局的重大事件,甚至直接影响到整个国家的战事。

  没过多久,山下奉文一行人,来到了日军在城外的基地。

  走进基地,发现损失还不小,虽然伤亡不足20人,但是有个油库被炸了,此时已经失去加里曼丹岛,日军的石油是用一点就少一点,更不用说,整个油库被炸。

  山下奉文安抚好伤员后,迈着沉重的步伐回到了宪兵队。

  路上他也想过派兵夺回加里曼丹岛,可是现在大军都在英帕尔与英军大战,手上仅有的兵力还要压制马来亚的游击队。

  无军可用的山下奉文陷入尴尬境界,此时不得不佩服华人革命军的领导人战机抓的准了。

  ......

  ——麦克阿瑟在菲律宾,同一时间收到刘铭华光复南洋群岛的战报,再三确认后,先是如释重负,随后又是惊讶。

  松一口气的原因是,失去南洋群岛,日军就失去了最大的油仓,没有石油的日军已成为待宰的羔羊。

  然而,他惊讶的是刘铭华的发展速度。对于刘铭华的实力,麦克阿瑟始终捉摸不透,每次以为摸清底细,却总会带来意外之喜。

  ——与此同时,英国东南亚总指挥韦维尔在英帕尔刚刚取得对日作战的胜利,看到南洋报纸的新闻后,愤然扔下报纸,怒骂道:“这个混蛋,竟然坐享其成!南洋早晚是我们大英帝国的,先让你得意几天。”

  ——日本本土的东条英机,此时也知道了南洋的变故,看着电报,默默瘫坐在地板上,失去了南洋,这场战争已经没有了胜算。

  ——英国首相府穿着一身红色外套,嘴里叼着雪茄的丘吉尔,看到报纸上的消息,并没有喜悦,反而是满满的担忧,对,东南亚的殖民地安全的担忧。

  ——英国伦敦的切斯特广场旁的一栋小型的连体公寓里,荷兰的威廉明娜女王看到报纸,瞬间失去了往日的端庄优雅,不顾侍卫官在场,歇斯底里的大骂起刘铭华及他的革命军。

  ——美国华盛顿,白宫罗斯福看到新闻,十分诧异,不过也只是稍微重视了一点,因为作为世界最强国家的总统,他有这个资格无视任何一个对手。

  ——德国柏林,元首府小胡子,听到手下的回报后,不断摇头,对日本人的战斗力打心里看不起。同时也为能有这么一支华人势力崛起而高兴。

  ......

  很快刘铭华的名字出现在世界各国领导人的桌子上,对于这个新玩家,众人的评价不一而足。

  底层的民众可不管那些政治家的小道道。

  当新加坡的民众看到日本人的反应时,他们知道刚才确实是华人军队对日军的轰炸,从他们的表情看日军的损失还不小。

  这真是喜上加喜,新加坡民众一片欢腾。他们开始继续庆祝,因为他们知道这是华人军队的胜利。尽管日本人还在附近,但他们已经顾不上组织抵抗了。

  在加里曼丹岛上,刘铭华正忙碌地处理着各种文件。他并不知道外界对他的革命军行动有何反应,因为他深陷于繁忙的政务之中。

  占领新地区总是伴随着大量的公务需要处理。每天,刘铭华都会接到一大堆的文件,涉及各个方面的事务,需要他一一审阅和决策。从军队的调度到物资的分配,到基础设施建设到民众的生活安排。

  虽然,李明轩已经处理掉了大部分的政务工作,将一些重要的文件交到了刘铭华的手中。这些文件涉及到战略部署、人事任免以及重大政策的制定等,需要刘铭华亲自拍板决策。

  然而,剩下的大部分事务是关于军队的事务,这是必须经过刘铭华批阅的重要文件。他仔细阅读每一份文件,审慎地考虑各种因素,以确保军队的建设和后面的军事行动。

  其实这次革命军的行动,具有很大的侥幸,事后反应过来的日军肯定会夺回南洋各岛的。

  南洋群岛对日军太重要了,尤其是加里曼丹岛,是日军的主要石油供应地。

  而石油一直是日军最紧缺的战略物资,他们绝对不会允许失去对加里曼丹岛的控制的,后面肯定会出兵夺回。 刘铭华必须将胜利果实保存下来,稳固内部统治,建立起防御。

  对于大家一直担心的日军的反扑,刘铭华并没有放在心上。

  因为他知道,正在进行的菲律宾大海战和即将到来的莱特湾海,日军将失去大部分海上力量和空中力量,那时即使他们想反扑也有心无力。

  其实现在他要面对的最重要问题是,在各岛上残存的反抗势力,他们有日本人,也有土著,这些必须隐患尽快去除,否则留到以后必定后患无穷。

  对于他们,必须施以雷霆手段,完成占领后,刘铭华第一时间命令对三岛军管,同时让军队清剿所有对于100人以上的武装势力,包括雨林中的部落,乡村土著。

  当然这里所谓的清剿不是把他们杀光,而是收缴他们的武器,清算其中的反动分子。

  至于这样做会失去民心,这些不在刘铭华的考虑内,因为,身为华人的这一重身份,刘铭华就不会获得这些土著的民心。

  百年来南洋的华人一直扮演着荷兰人统治印尼土著的工具的角色。

  受到南洋土著的仇视比之荷兰白人更甚。

  这个问题在荷兰的殖民中心,也是土著最多的爪哇岛尤为突出。

  所以至少在这一代人,刘铭华不会考虑获得南洋土著的民心。

第28章 来自土著的隐患

  1944年8月10号,加里曼丹岛和苏门答腊岛的清算行动早已落下帷幕。

  而在爪哇岛上,革命军的战士们依然面临着不明的袭击。

  尽管李开带领的20万大军已经多次清扫整个岛屿,无奈的是,爪哇岛上的人口众多,地形复杂,总有一些地方是军队难以触及的。

  李开深知,这些袭击背后是那些支持今村均的土著民主人士。

  他们利用爪哇岛的复杂地形和当地人的帮助,一次次避过军队的搜捕。

  即使特战队出动,面对当地人的掩护和提供错误信息,也常常无功而返。

  为了逼迫当地人配合,李开曾想过利诱,拿出巨量悬赏,但效果甚微,当地人依然选择帮助叛匪,不愿与革命军合作。

  这使得李开深感无奈,通过一次次行动的失败,他看出了,这些失败后面隐藏的巨大隐患。

  他们华人革命军与爪哇土著之间存在着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两者之间的关系仿佛天生就是对立的。

  不解决这个问题,哪怕是清除了今村均一伙人,他们也很难长治久安的统治爪哇岛。

  对于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李开感到束手无策。

  他知道,单纯的武力镇压无法解决根本问题,这些不是李开一个军人所擅长的。

  于是便将自己遇到的问题和未来的担忧写了报告,派出空军当天交给刘铭华。

  ......

  刘铭华看完李开的报告后,十分重视这个问题。

  连夜召集李明轩等重要人员开会商讨方案。

  人到齐后,刘铭华拿出李开的报告让他们一一传阅,等众人看完,便问有没有方案。

  “其实这个问题,不只是在爪哇岛存在,在加里曼丹岛,苏门答腊岛,甚至苏拉威西岛都有这个情况。即使没有李开的报告,这两天我也打算说的。”

  “这是个历史问题南洋各个岛屿由于一直交通不便,由于长时间缺乏交流,同时为了生存,人们便以各自的岛屿为单位,形成自己的民族,自己的风俗习惯,以及自己的语言。”

  “这些土著特点是:族人很团结,领地意识极强,极其排外。

  对我们的管理造成极大的难度。我们必须想办法解决,否则十分不理由以后得稳定。”

  “这个问题,其实荷兰人也遇到过,他们的方案是,让我们华人成为这条鲶鱼,帮他们管理这些土人。这个方法我们不能用,荷兰人只是把南洋作为他们攫取利益的地方,并不要求发展,而我们不同,我们要在这里建立政权,要发展这里。”

  李明轩说道。

  听到李明轩的话,众人沉默了。

  包括刘铭华,没想到问题比想象的还要棘手。

  如果仅仅是爪哇岛,以雷霆手段,伴有一些利益诱惑,刘铭华还有把握解决。

  现在所有岛屿都这样,那可就行不通了。

  最后会议没有得出一个可行的策略,这个问题只能暂时搁置。

  临散会时,第一师师长王平宇叫住众人,说道:

  “现在我师有1,7万日军俘虏,加上二师、三师应该至少有5万人吧,这些人要怎么处理,不能总是关在那里,好吃好喝的伺候。现在每天为了看他们。就得用一个团的兵,生怕被人救走了,就是放虎归山。”

  “确是,这是个问题,这还只是加里曼丹岛,我相信李开和龙天那里都有不少俘虏。我们必须好好处理,怎么说还有个日内瓦公约在,不要给人留下把柄。当然也不能便宜他们,大家一起想想法。”

  刘铭华说。

  “还能怎么着,我觉得不如直接毙了,这些不是人的东西,留着早晚是祸害。”

  这时二师的罗平贵,十分不爽的说。他是从大陆逃难来到南洋,老家曾被鬼子扫荡过,对于鬼子无比痛恨。

  “我记得咱们在日军的战俘营里救出了不少白人,刚看到时他们一个个瘦骨嶙峋,全身没块好肉,再想想他们几年前在南洋耀武扬威样子与眼前这些骨瘦如柴的俘虏联系起来。真是一言难尽。”

  三师长宋河一边摇头一边说。

  “咱说的是东洋鬼子,你扯西洋鬼子干嘛。”罗平贵不耐烦的说。

  “看把你急的,我说的就是这些小鬼子。我的想法是,咱将这些日军俘虏,交给这些荷兰人,澳大利亚人看护。我想他们很乐意接受这个职务的。”

首节 上一节 16/16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