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见重生儿子的心声在南洋建国 第66节

第110章 四合院齐聚南洋

  “许大茂,你也住这里?”

  何雨柱没想到在南洋还能和许大茂一家做邻居,俩人现在虽然有些不对付,但关系还是很好的。

  “是啊,大茂,你这是去上学是吧,快去吧,下午天再和傻柱玩。”

  何大清看到许大茂知道他到了上学的时间。

  “好的,何叔,傻柱我上学了,下午找你玩。”

  许大茂听到何大清叫何雨柱“傻柱”,眼睛一亮,也跟着叫起来。

  “嘿,我说你这傻茂,找揍是吧。”

  何雨柱听到许大茂叫他外号,上去就要揍他,许大茂见此立马跑了。

  留下何雨柱无能狂怒。

  唐心莲没心思管何雨柱了,开门后急忙走进家里,在家里转了一圈,不住的惊讶。

  何大清的房子也是120平,正H房型,三室一厅,正好够一家四口人住。

  屋子里明亮的地面上铺着瓷砖,干净的厨房一尘不染。走进卧室,大大的衣柜,双人床柔软舒适,半边墙大的窗户让阳光洒满了整个房间。

  唐心莲看完房子后,不敢置信的问何大清:

  “大清,这真是我们的家吗?这也太好了吧”

  何大清对媳妇的反应十分满意。

  “是的,这就是我们的家,怎么样,这可是我花了近一个月的时间,装修的,还满意吧。”

  在美食节结束后,何大清没有立刻回去,而是留在了这里重新装了下房子。

  他知道自己媳妇刚生产完,不能太操劳,于是花了近一个月的时间,用比赛的奖金,将房子里里外外重新装修了一遍,又买了些家具日用品,保证接回媳妇后能直接入住。

  她的目光慢慢扫过房间的每一个角落。从天花板到地板,从墙壁到家具,每一处都散发着温馨与舒适的气息。

  阳光透过落地窗洒在地板上,照亮了整个房间。她走到窗前,感受着阳光的温暖,窗外是一片美丽的景色,可以看到城市的天际线和远处的山脉。

  他希望等到他们搬来时,能直接住进去。

  在这点上,不得不说何大清对自己媳妇那是没的说。

  何大清一家人走后半年,楼振华也来到南洋考察,之后发现这边机会更大,慢慢将四九城的产业全部转移到了南洋。

  随着轧钢厂搬离,原来四合院的居民,一部分骨干随厂子一起到了南洋,一部分不愿离开的,留在四九城寻找其他活计。

  易中海、刘海忠、贾富贵这些何大清的老熟人作为轧钢厂的技术骨干,自然跟着一起移民到了南洋。

  到南洋后,轧钢厂作为优质企业,自然受到当地政府的欢迎,便在星海周边给划了一片地,并且还特意从幸福家园小区分出不少住房,来安置一起过来的轧钢厂员工。

  易中海、刘海忠、贾富贵等作为轧钢厂的骨干,都被安排到了幸福家园小区,而且和何大清他们都住在一栋楼上。

  后来,闫埠贵一家也来到了南洋,老师,一直是南洋急需人才,所以也被安排在了幸福家园小区。

  当唐心莲和何大清说起这事后,何大清听后真是五味杂陈。

  尤其是何大清本来这辈子不会和这些人有交集了,所以才临走时坑了他们一下。没想到他们也到南洋了,那这钱怎么也要还了,好处没沾到,说不定还要搭上一笔。

  所以不同于唐心莲的高兴,何大清就很郁闷了。

  这不还没等吃完饭,易中海、刘海忠、贾富贵、何大清、闫埠贵带着许广德找到了何大清,让他解释解释为什么当时不告而别。

  何大清没法,只能承诺再请他们一顿,算是赔罪了。

  所以说不是冤家不聚头,没想到易中海、刘海忠、贾富贵、何大清、闫埠贵、许广德这些人在南洋竟然也聚到了一起,上演不一样的故事。

  何大清的例子在南洋各地重复发生。

  很多人独自来到南洋闯荡,他们在这里打拼、奋斗,终于安定下来。然后,他们会毫不犹豫地回家接妻儿,与家人团聚。

  这些人回到老家,不可避免的被问及南洋的境况,然后通过宣传,会有一大批老家乡亲,跟着来到南洋。

  等这些人安定下来后,又会重复同样的操作。

  在南方靠近南洋的一些地方,村子都荒废了,全村都全都下南洋了。

  近年来,下南洋成为了大陆的一个潮流。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怀揣着梦想和希望,来到南洋这片陌生的土地上。

  其实不只是大陆,印度、西亚都有很多难民来到南洋来实现自己的南洋梦。

  南洋就如同一个黑洞一般,不断吸引着周边各国的人前来闯荡,他们渴望在这里实现自己的梦想,追求更好的生活。

  这些年轻人来自不同的地区,他们有着不同的背景和经历,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在南洋创造属于自己的未来。

  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到来,让南洋有了充足的劳动力,各地上马了大量工程,一时间整个南洋变为一个大工地。到处是修路、浦桥、建楼,建厂房。

  在烈日下,一群群工人挥舞着锄头和铲子,他们的汗水浸透了衣衫,却依然不停地劳作着。

  在工地上,有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工人。

  他们有的是为了逃离贫困的家乡,有的是为了寻求更好的生活。

  他们在这里辛勤劳作,每天都要面对繁重的工作和艰苦的生活条件。但是,他们并没有怨言,他们知道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改变自己和家人的命运。

  他们用自己的汗水和心血繁荣了这个国家,同时回报给他们的是南洋安定祥和的生活。

  当然,在南洋大建设的主力肯定还是南洋本地人,有农闲时进城务工农民,也有生活在深山雨林中的土着,来城里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南洋的当地人也发生了变化,他们从原来的农民和渔民,变成了工人和商人。

  随着南洋的建设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人来到了这里。他们带来了不同的文化和风俗,也带来了不同的机遇和挑战。南洋开始变得更加繁荣和美丽,成为了一个让人瞩目的地方。

  

第111章 公主和皇室教育

  1947 年新年刚过,整个南洋还沉浸在欢快的新年氛围中,人们还没有从假期的放松状态中缓过来。

  在办公室里,刘铭华忙碌了半天,却发现没有什么事情需要处理。

  于是,他决定早早回家,这种情况对于一直敬业的他来说是非常罕见的。

  然而,在过去的半年多里,这种现象逐渐变得正常了起来。

  那是因为去年伊丽莎白为刘铭华生了一个可爱的小公主。

  对于这个小女儿,刘铭华格外疼爱,她的每一个微笑、每一个眼神都能让他的心融化。

  所以现在他一空闲下来,就迫不及待地想回家,陪伴在她的身边,看着她一天天长大。

  回到在家里,小公主正在熟睡,伊丽莎白则在设计服装,有道理一年的春天,伊丽莎白打算推出新款式的服装,正好卸货后,灵感爆发,就亲自上阵设计起来。

  看到刘铭华提前回来,伊丽莎白一点没感到惊讶,这段时间已经习惯了,虽然她也理解丈夫,但刘铭华对女儿的疼爱有时过来头,连他都有些发酸,更不要说儿子了。

  “亲爱的,小语儿呢?”

  刘铭华一回到家就问伊丽莎白,刘铭华给小公主取名为刘语,是跟着儿子刘言取的。

  “在里屋睡着呢。”

  “你怎么又这么早回来了,你可是皇帝,要国事为重。”

  伊丽莎白看着刘铭华最近越来越放松,不由劝说。

  “嗨,你放心,我有数,不会因为小语儿耽误国事的,再说我这个皇帝,和别的不一样,不用勤政爱民,我是越惰政,越奢侈对国家越好。”

  刘铭华笑着对伊丽莎白说,这两年他慢慢找到了自己的定位,那就是做好南洋的吉祥物。

  平时忙忙自己的事业,非关键时刻不要过多干涉政务。

  所以从去年开始,刘铭华将自己的工作重心慢慢转移到了皇室产业的发展上。

  刘铭华轻轻地走进女儿的房间,坐在床边,静静地看着她。

  她的小脸红扑扑的,嘴唇微微张开,像是在做着什么美梦。

  他忍不住躺在床上,将她小小的身体抱在怀里,感受到她的体温,不知不觉睡了过去。

  伊丽莎白忙了一会,看到刘铭华好一会没出来,忍不住过来看了下,看到刘铭华和女儿的温馨场景,心中充满了感动。

  不忍破坏美好的画面,伊丽莎白轻轻关上门,退出了房间。

  刚坐上没多久,就看到儿子鬼鬼祟祟的跑了进来,往女儿的屋子潜去。

  “唉,言言,你怎么也回来这么早,是不是逃学了。”

  伊丽莎白看到,刘言还没到放学点,就回来,十分生气,拿起戒尺一把逮住刘言。

  “老妈,没有,我怎么可能逃学,今天是开学第一天,还没开课呢,就是发新书,发完书就可以回家了。”

  刘言看到伊丽莎白的架势,自己再不说清楚就要挨揍了,赶紧解释。

  “好吧,算你过关了,不过我和你说,要是让我知道你逃学,你就死定了。”

  伊丽莎白放下戒尺,最后还不忘威胁一句。

  刘言怎么也没想到两世加起来快100岁的人了,还要上学,而且还是幼儿园,和一群乳臭未干的小家伙做过家家的游戏。

  而且从伊丽莎白对他的态度来看,西方贵族家庭从小经历的精英教育,其强度一点不比前世的应试教育差。

  在上学之余,伊丽莎白还给他安排了很多课程,有礼仪、书法、绘画、音乐等等,反正把他的课余时间排的满满的。

  好在这一世刘言有着过目不忘的能力,在超强的记忆力,和远超常人的逻辑思维,学习任何东西都是手到擒来。

  对老妈安排的这些课,刘言轻松拿捏,毫无压力。

  并且在这基础上,刘言根据自己的兴趣,主动学向陈清泉学习中医和国术。

  中医和国术作为华人的两大瑰宝,南洋对他们十分重视。

  从初中开始,学校就可以分流一部分对医学感兴趣的学生,成为专业的医学生,分为中医和现代医学,被分到专门的班级着重培养。

  当然初中阶段由于心性不定,中间如果后悔了也可以转出来,但进入高中后,就不能随意转了,就要进行专业的医学学习了。

  之后根据高考成绩,成绩好的可以进入专业的医学院校,成绩差的只能到护士院校,以后成为护士。

  这就是南洋的医学培养体系,相对其他专业,医学生从初中开始接触,高中大学进行专业学习。

  这就保证了医学学习的专一性,医学生不会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对未来没用的学科上,并且,从初中开始对医学生进行医德教育,很好的避免未来医疗腐败问题。

  南洋的这种医生培养制度,为以后南洋医学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制度上的支持,并且南洋的医学产业一直占据全球的主导地位。

  对于国术,比之医学更早的进入学校,从小学开始,学校就会教一种拳法当做课间操,每天上午,下午各一遍,持续整个小学阶段。

  到初中时,根据学校的不同,也会教授一种拳法,一样每天一遍 ,高中与初中一样。

  这样经过十多年的学习,每个人都成为个中好手。

  想来要不了多久,随着南洋的影响力扩大,南洋人走出去,功夫可能就成分为南洋的代名词了。

  当然,刘言学习中医并不是为了成为一名医生,而是出于自己对人体奥秘的探索兴趣。

  他对国术兴趣之余,很大的原因也是基于这个目的。

  自从重生以来,刘言对人的身体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深知生老病死的无常,只有经历过才能真正理解其中的无助和无奈。

  最近,刘言又发现了一个新的方向,那就是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无疑是延续生命的另一个重要方向。

首节 上一节 66/11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