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娱之花瓶影帝 第166节

  大型剧组,一贯如此。

  当然,事情可以简单一些,毕竟,这是“蜘蛛侠”、而不是“苏菲的抉择”,演员只需要在恰当的时刻表现出准确的情感即可——

  悲伤?喜悦?幸福?苦涩?懊恼?

  诸如此类等等。

  只要情感正确,画面呈现出来的状态就不会突兀,哪怕无法百分之百契合,也不至于让观众察觉。

  但是,安森不这样想。

  人物弧光和情感脉络,这些看似简单实则复杂的表达,恰恰是区分商业电影好坏的关键,一部优秀的商业电影,也许不需要思考人性提拔深度,却需要保持一个流畅的观影感受,这些看不见的脉络就扮演这样的角色。

  看看“泰坦尼克号”,看看“阿凡达”,看看“复仇者联盟”,这些电影能够引爆票房炸弹,不是没有理由的。

  前世,“蜘蛛侠”取得巨大成功,毋庸置疑的辉煌,一直到多年后,依旧被认为是超级英雄电影里程碑的作品,安森自己也非常喜欢。

  但是,“蜘蛛侠”完美吗?

  并不。

  至少在安森看来,并非如此,其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三位演员的表演。

  托比-马奎尔也好、詹姆斯-弗兰科也罢,还有克里斯滕-邓斯特,三位演员的表演都太过偶像化了。

  以托比为首,他赋予彼得-帕克腼腆青涩的特质,却在数次情感转折以及心理转变的时候流于表面。

  其实,这也是他一直以来的表演习惯,从后来“了不起的盖茨比”、“奔腾年代”等等作品就能够看出来,不同角色之间的特质如出一辙,对情绪的呈现也始终停留表面,没有层次也没有力量,他的演员生涯更多是在重复同一个角色——

  也许存在些许区别,但非常有限。

  结果就是,人物弧光是完整的,但更多来自剧本,没有缺失却也不够饱满。

  最终,“蜘蛛侠”也就成为一部偶像式电影,尽管剧本给予彼得-帕克完整而立体的成长空间,但托比-马奎尔版本的蜘蛛侠却始终无法像克里斯蒂安-贝尔(Christian-Bale)版本的蝙蝠侠一般带来冲击。

  当然,这里存在一个疑虑:

  不止托比,詹姆斯和克里斯滕也有同样的问题。

  这让安森不得不猜测,要么这就是山姆-雷米的初衷,有意识地保持故事的轻盈,避免情感太沉重;要么这就是索尼哥伦比亚的意思,他们希望保持电影的娱乐效果,票房第一,没有必要深入挖掘。

  于是,他们制作出了一部“偶像电影”。

  很大程度上——90%左右,安森赞同这种观点,“蜘蛛侠”的票房成功就是得益于如此策略,苦大仇深着实没有必要;但优秀和经典之间就存在一张薄薄的窗户纸,如果可以捅破的话,电影能够迎来脱胎换骨的变化。

  安森想,如果能够在不影响电影剪辑以及份量的情况下,在一些情感爆发、剧情转折的场面里赋予彼得-帕克心理变化的层次,是否能够让这个具有成就经典资质的故事模版真正释放出应有的魅力?

  所以,在电影开机前,安森就一直在研究剧本研究角色,研究人物关系研究心理状态,不止为了角色,同时也为了进入拍摄阶段,他能够准确捕捉任何一个场景呈现出来的状态,并且尝试丰富演绎。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难题。

  而且,这也是安森首次如此尝试,还是首次担纲男主角,和“老友记”、“公主日记”的情况截然不同。

  是骡子是马,只有拿出来遛遛才知道。

  转眼,“蜘蛛侠”剧组就已经在纽约开拍半个月,从最初的兵荒马乱安到现在的渐入佳境,剧组终于找到了节奏。

  然后,今天剧组就即将拍摄一场关键戏份——

  在安森看来,可以说是整部电影的核心,同时也是成就整部电影与众不同的关键。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这句经典台词,就是出自这里。

  同时,剧组选择在纽约实景拍摄,就为了真实捕捉纽约的光线,地理位置位于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门口——

  纽约另外一个富有地标意义的建筑。

  于是,也就出现了剧组脚不沾地却乱中有序的这一幕,繁忙与喧闹、混乱与激动,在空气里碰撞出火花。

第261章 情感酝酿

  所谓大型剧组,指规模,小型剧组可能三十人五十人,然而“蜘蛛侠”剧组的纽约拍摄团队就多达三百六十人,这还不包括正在洛杉矶伯班克摄影棚搭建布景以及负责后期电脑特效的庞大团队。

  也特指阵仗,每周每月在纽约拍摄电影的剧组数不胜数,却几乎没有人会选择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这样的场所拍摄,因为剧组都知道维持现场秩序多么麻烦,人力物力之外还需要无数的精力。

  “蜘蛛侠”剧组整整提前三个月向纽约市政厅申请了拍摄许可,并且在剧组度过拍摄初期的磨合阶段之后再投入这场戏的拍摄,然而实际情况的混乱与嘈杂还是让整个剧组如同陀螺般旋转起来。

  压力,数不胜数的压力,蜂拥而至,全部堆积在演员身上——

  如果拍摄顺利,他们就可以尽快收工,早早结束这场折磨。

  但如果一直NG?

  事实上,剧组已经NG了三次。

  每次NG,现场就需要重新调整,因为山姆-雷米希望采用自然光,而三月的纽约,自然光线并不充足,间隔五分钟十分钟的光线感觉就可能出现微妙变化,以至于剧组也不得不反复调整拍摄的参数。

  他们可不希望演员在大屏幕上看起来如同丧尸一般。

  NG三次,依旧在剧组成员的忍受范围,但压力确实正在一点一点上涨;而且,现场围观群众也没有帮上忙。

  年初索尼哥伦比亚工作室遭窃,蜘蛛侠战服丢失的新闻着实热闹了一把,以至于媒体和狗仔全部投来视线;索尼哥伦比亚的守口如瓶反而激起媒体的兴趣,狗仔熙熙攘攘地围堵剧组,爆料持续不断。

  就在剧组即将开机之际,安森即将扮演蜘蛛侠的新闻终于再也捂不住了,媒体瞬间爆炸,蜂拥而至。

  今天现场也不例外。

  无孔不入的狗仔散落地隐藏在围观群众里,煽动热闹、围观好戏,这也为拍摄制造没有必要的麻烦。

  剧组,难,真的太难了。

  克里夫-罗伯逊(Cliff-Robertson)坐在汽车驾驶座里,闭上眼睛,乖乖地等待化妆师为自己吸油补妆。

  “抱歉,我就是一块油田,在镜头上看起来像是一颗雪花球。”

  噗。

  化妆师一下没有忍住就笑出声。

  克里夫自己也不例外,嘴角轻轻上扬,化妆师忙碌完毕后,睁开眼睛,然后就注意到副驾驶座里的安森,眼底和嘴角也同样露出笑容,他眨了眨眼,“抱歉,我不应该开玩笑的,破坏你的感情酝酿。”

  安森轻轻耸了耸肩,“如果我想,我总是可以责怪别人的,比如今天纽约这糟糕透顶的天气。”

  克里夫直接笑出声。

  车厢里紧绷的氛围,稍稍放松些许——

  克里夫-罗伯逊,本-帕克(Ben-Parker)的扮演者,也就是彼得-帕克的叔叔。

  年轻观众对克里夫并不了解,包括安森也不例外,新生代对他的了解就是蜘蛛侠的“本叔叔”,然而,今年七十七岁的克里夫曾经在好莱坞也拥有自己的辉煌。

  1952年首次出演舞台剧,1955年大屏幕首秀,能歌善舞,曾经提名托尼奖、赢得艾美奖,并且在1968年凭借着“查利”的精彩演出登顶奥斯卡最佳男主角。

  也就是说,早在三十年前,克里夫就已经拥有了无数演员梦寐以求的地位。

  然而。

  1977年,克里夫被卷入哥伦比亚公司的贪污丑闻,演艺生涯被迫中断,一夜之间从主流视线里消失,只能出演一些独立电影里面的配角,勉强糊口求生,一直到九十年代,才重新被主流厂牌接受。

  在“公主日记”的时候,盖瑞-马歇尔坚持使用朱迪-安德鲁斯,让朱迪时隔十年重新回到主流大制作里。

  此次“蜘蛛侠”也是一样,因为山姆-雷米的坚持,沉寂多年的克里夫终于再次得到主流电影的演出机会。

  眼前这位慈眉善目洗尽铅华的老人,再次出现在摄像机前面,也就多了一些从容和淡然。

  此时此刻,克里夫和安森正在拍摄的这场戏,至关重要——

  彼得-帕克得到超能力之后,少年心气渐渐蠢蠢欲动,一直在学校里被霸凌欺负,终于找到机会反击,这让他欣喜若狂,自信心膨胀。

  一方面,他想要向玛丽-简告白;另一方面,准备依靠自己的超能力前往地下拳击赛一显身手,赚取零花钱。

  然而,本叔叔注意到了这些变化。

  本来,本叔叔以为只是青少年的荷尔蒙变化而已;但听到学校消息之后,本叔叔担心彼得走上歪路,于是在护送彼得前往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时候,试图劝告彼得,然而彼得满心满脑都是前往地下拳击赛,根本听不进去。

  匆匆地,两个人不欢而散。

  万万没有想到,这却成为他们的最后一别。

  当晚,彼得为了报复地下拳击赛组织者而故意放走的劫匪,在逃跑的过程中,杀死了前来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接彼得回家的本叔叔,因为彼得的一念之差,他和叔叔就这样阴阳两隔。

  也就是说,这一场戏,在亲情、青春、成长等等方面带给彼得一次冲击,他不得不开始正视自己的超能力。

  拍摄,并不容易。

  三次NG里,安森两次、克里夫一次。

  等待化妆师以及其他工作人员离开,克里夫看向安森,也没有遮遮掩掩拐弯抹角,直言不讳地说道。

  “你还是太紧绷了,怎么,有压力?”

  安森一愣——

  的确,他有。

  和此前任何一次拍摄都不同,不要说“老友记”和“公主日记”了,即使是“蜘蛛侠”前面的拍摄也不一样,今天,安森的肩膀上承载着巨大压力,并且需要用表演赋予角色层次和深度。

  前世,托比马奎尔在这场戏的表演,还是太单薄太直接,流于表面,完全偶像派,面对克里夫这位老戏骨,没有能够在你来我往的对手戏里碰撞出火花,以至于克里夫传递出来的情绪也不够厚重。

  不是说不好,只是略显平淡。

  对手戏,需要两个人配合才能够精彩。

  安森希望自己能够拿出更好的表现。

  但显然,这并不容易。

  克里夫没有等到回答,但不需要回答,从安森的表情就能够看出来,眉宇和眼睛里有着错杂的情绪在汹涌。

  克里夫继续说道。

  “我相信伱的脑海里已经构建出整个画面,并且有着自己希望达到的效果,但表演这件事,越是用力就越是可能无法达到效果。”

  “不如放松一些,交给自己的直觉,顺其自然。”

第262章 顺其自然

  “顺其自然?”安森有些意外。

  克里夫点点头,“对,顺其自然。”

  安森自己琢磨了一下,“怎么顺其自然?”

  克里夫直接轻笑出声,“放松,相信自己,交给直觉。”

  安森没有开口,而是陷入沉思。

  克里夫有些意外,他以为年轻人都不喜欢老人的唠叨,毕竟时代不同了,想法、观念和价值也都不同了,不是特指安森,而是年轻一辈普遍如此,所以他开口之前,有些犹豫,担心自己多管闲事。

  却没有想到……

  是他多虑了。

  克里夫又继续说道。

  “进入剧组这段时间,根据我的观察,可以看出你对角色对剧情深入研究,总是恰到好处地把握状态。”

  “我相信,这一场戏也是一样。你知道台词,你知道情绪,也知道状态,所以,不如相信自己一把。”

  “不要刻意思考那些情绪那些台词,而是沉浸到角色里,跟随自己的直觉走。”

首节 上一节 166/40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