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噢,威廉-莫里斯有一个杂物间,里面不只有赞助商的产品、一堆杂物,还有经纪人暂时没有兴趣的剧本项目,丢在那里积灰,如果你愿意花费时间的话,也许可以淘到一些宝藏,但机会渺茫。”
“总之,我看到这个剧本,我和同事有不同的想法,我反而认为这样一个剧本这样一个项目非常适合你。”
“这是一个爱情故事,看,我们需要延续你梦中情人的形象;但同时是一个科幻故事,这意味着你可以挖掘角色,完成表演,向观众展现你的不同特质。”
“所以,我想应该把剧本给你看看。”
“你在哥伦布采风的时候,抽空翻阅一下打发时间。”
“如果你感兴趣的话,我们就联系导演或者编剧看看情况,但如果没有兴趣的话,我们就再继续寻找。”
“不用担心,也不用着急,我们有足够的时间慢慢寻找。”
原来如此。
说着,埃德加就准备转身离开,“事情就是这样,那么我就不打扰你们一家度假了,好好享受假期。”
“埃德加,剧本。”安森无奈地呼唤一句。
埃德加拍了拍脑袋,显然今天上午被伍德一家闹得晕头转向,一直到现在也没有能够回过神来。
“抱歉,我的记性。”埃德加拍了拍脑袋,停下脚步,从随身公事包里掏出厚厚一叠剧本递给安森,“不用担心,剧本没有那么长,只是还有一些拍摄的企划,显然导演对结局还有一些不确定。”
安森接过剧本,低头一看,封面之上赫然写着——
“蝴蝶效应”。
(本章完)
第561章 科幻电影
蝴蝶效应,亚马逊的一只蝴蝶扇动翅膀可能引发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这是一种混沌现象。
尽管已经记不清这是什么时候地理课的学习内容,但安森能够记得,真正对这种现象有着深刻体验的时候,就是来自这部电影:
“蝴蝶效应”。
电影讲述一个叫做埃文的年轻人,他拥有一个糟糕的童年,他曾经闯下大祸,以至于童年充满不堪的回忆;但事实上,他只是依稀记得一些可怕的场面,这些场面一直纠缠着他,影响正常生活。
在心理医生的建议下,埃文开始把琐碎生活记录在记事本里,却无意间发现自己可以通过记事本回到过去。
慢慢地,他才记起来,自己童年的时候犯了不少错。
于是,他幻想用现在的意识,潜入童年的身体,去弥补种种过失给人们带来的伤害,尤其是希望能够和当年暗恋的女孩走到一起。
然而,他发现,自己一次次跨越时空的更改却只能导致现实世界越来越糟糕,如同蝴蝶效应般。
所以,他应该怎么办?
尽管在之前、之后都有一系列电影围绕蝴蝶效应做文章;但这部电影真正事无巨细地展现蝴蝶效应可能产生的后果,却是诸多作品里非常出色的存在。
在电影上映的时候,正如埃德加的同事判断所见,因为电影太烧脑太深奥,没有能够唤醒观众共鸣,严重影响电影的市场反应,和历史上那些领先于时代以至于不被理解甚至被扭曲被批判的科幻电影一样,“蝴蝶效应”的票房表现不值一提。
“银翼杀手”、“机械战警”、“黑洞频率”、“十二只猴子”、“前目的地”、“罗拉快跑”、“这个男人来自地球”等等等等科幻电影都是如此。
然而,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经过时间打磨和沉淀,也经过资深影迷大浪淘沙,那些优秀的作品终究会赢得属于自己的光芒。
“蝴蝶效应”也是如此,尽管票房表现令人失望,但电影在影碟租赁市场大受欢迎,那些小众科幻影迷纷纷惊呼相见恨晚,并且对电影极力推崇。
得益于电影的后续收益以及出色口碑,电影公司看到了商机,居然又重启电影,相继拍摄了第二部和第三部。
尽管后面两部续集都是狗尾续貂,质量惨不忍睹;但系列电影能够发展到第三部,可见第一部的深远影响。
一直到二十年以后,当人们细数“小众”科幻电影的时候,依旧少不了“蝴蝶效应”的名字。
现在,这部电影来到安森手里——
有一点点激动。
在数不胜数的电影类型里,科幻始终占据一席之地,也许是对过去也许是对未来、也许是对精神世界也许是对外太空宇宙的一种探索,展现想象力的同时,也是对人类自身的一种挖掘和延伸。
安森也非常希望能够出演科幻电影。
更何况,“蝴蝶效应”和其他科幻电影稍稍不同的地方在于,这是对自身的一种挖掘。
“异形”是对外太空怪物的恐惧,“终结者”是对人工智能世界末日的恐惧,“银翼杀手”则是对克隆人科技发展的思考。
诸如此类等等。
“蝴蝶效应”呢,视角往内,没有聚焦人类命运以及科技发展,而是聚焦在个体上,思考个体的命运——
你是否后悔过?你是否曾经想要改变一个过去的错误?如果当初没有说那句话、当初做出另外一个选择,人生是否会走上截然不同的道路?
这样的想法,恐怕每个人都至少在某个时刻想过一次。
安森,也不例外。
事实上,不止一次。
前世,在父亲消失之后的日日夜夜,辗转反侧彻夜难眠的时刻,他瞪着眼睛看向天花板,就忍不住这样想。
也正是因为如此,人类对于时光机器总是格外执着。
而“蝴蝶效应”里,埃文拥有这样的机会并且这样做了,那些情感的反复与拉扯、那些经历的冲击与折磨,不止是悔恨而已,往往是一种错杂而复杂的滋味。
安森现在依旧记得,热情影迷们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解读这部电影,其中一个讨论聚焦在埃文的动机上:
如果埃文真的如此疯狂地喜欢那个女孩,不惜一切地一次又一次通过记事本回到过去,甚至不惜粉身碎骨,那么这些年他始终不曾找过那个女孩,并且看起来也拥有幸福的情感关系。
安森想,也许那就是一个执念。
如果没有机会改变过去,那段情感没有实现的可能,那么就保持距离、默默祝福,保留年少时光的那一份美好,定格在初恋的青涩与纯真之上。
但拥有机会之后就忍不住把那份美好和潜在的幸福可能放大,仿佛那就是自己拥有理想生活的全部可能,于是飞蛾扑火般的孤注一掷,最后演变为一种执念。
所谓执念,往往是没有理由的,至少表面看来没有理由,真正的因果关系隐藏在内里;却成为一个人行为的准则,并且彻底摧毁一个人的理智。
就好像“蝴蝶效应”一样,不管不顾地走火入魔。
也许,唯一可惜的地方就在于,电影没有能够呈现这样的情感脉络,也没有能够呈现角色的心理挣扎。
一方面,是因为导演必须把精力放在叙事节奏上。
毕竟电影依旧是瞄准票房的商业作品,电影本身的思考与探讨已经富有哲学意味,不能再冒着赶跑观众的风险继续牺牲节奏,所以导演把真正的思考空间全部放在了电影结尾上。
自然而然地,给予角色情感弧光的发展空间非常有限。
另一方面,则是演员对角色的理解。
在这样一个专注于蝴蝶效应并且落脚于人类自身对悲剧、对命运、对生命思考的故事里,如果演员没有能够理解这份复杂和悲怆,自然而然就无法在镜头面前的有限空间里通过表演赋予层次。
其实,“蝴蝶效应”这个角色的偏执,让安森想到奥斯卡多项提名作品“血色将至”里丹尼尔-戴-刘易斯扮演的那个被贪婪被欲望蒙蔽双眼以至于走火入魔的角色,深入挖掘的话,他的灵魂是复杂而多样的,可以展现一个普通人最后演变为魔鬼的模样。
区别在于,“血色将至”里的魔鬼双手沾满了血腥,“蝴蝶效应”里的魔鬼则最后将利刃瞄准了自己。
可惜,这部电影没有能够像“血色将至”一样让角色闪闪发光。
(本章完)
第562章 挖掘角色
安森认为,“蝴蝶效应”的角色拥有发展出堪比“血色将至”一般的狰狞、深刻和复杂,并不代表就真的能够发生。
毕竟,这需要取决于导演的发挥和剧本的空间。
从一开始,“蝴蝶效应”和“血色将至”的侧重点就不一样;但不可否认的是,埃文这个角色拥有更多挖掘的潜力。
前世,“蝴蝶效应”的男主角是阿什顿-库彻(Ashton-Kutcher),这位1978年出生的男演员是典型的偶像派。
但毫无疑问,阿什顿拥有一段传奇的职业生涯。
最早,他是通过模特登场的,不仅拍摄大量杂志海报,而且还接拍了CK广告、前往巴黎和米兰走秀。
二十岁的时候前往洛杉矶,没有花费多少时间就凭借俊朗阳光的外貌拿到了剧集“70年代秀”的演出机会。
阿什顿的职业生涯可谓顺风顺水,几乎没有遭遇太多波折,随后就依靠“新婚告急”、“谁来吃晚餐”、“情人节”、“整编特工”、“不求回报”等等一系列小妞电影成为大众情人,随后又接替因为场外负面新闻被剧组开除的查理-辛(Charlie-Sheen)出演“好汉两个半”,事业可谓是一直平稳。
然而,在超过十五年的演员职业生涯里,阿什顿始终没有能够打破形象框架,糟糕透顶的面瘫演技和略显浮夸的肥皂剧表演让他无法挑战其他角色,和喜剧届的亚当-桑德勒(Adam-Sandler)一样,三十年如一日地不断重复同一个角色。
重点在于,2019年,亚当-桑德勒凭借小成本独立电影“原钻”完成大翻身,一跃成为演技实力派;但阿什顿-库彻在2013年传记电影“史蒂夫-乔布斯:灵光乍现”的演技大变身却以口碑惨败收场。
同年十一月,阿什顿入职联想集团,担任产品工程师——
这一转折,也是没有预料到的。
事实上,尽管阿什顿是一位天赋平平的花瓶演员,私底下却是一位出色的产品经理,他在硅谷拥有自己的风投公司,投资了包括Uber、Airbnb、Skype等等,短短六年时间,将手里的三千万美元演变为两亿五千万美元净资产。
也许人们吐槽他的演技,也许人们八卦他和黛米-摩尔(Demi-Moore)相差十六岁的那段婚姻,也许自2013年和米拉-库妮丝(Mila-Kunis)交往之后就渐渐淡出好莱坞,但他拥有自己的生活,并且一直都过得逍遥自在。
视线,重新回到“蝴蝶效应”上。
在这部电影里,阿什顿规规矩矩地完成了他一贯的表演,几乎没有给予角色能够延伸以及挖掘,如同牵线木偶一般完成导演给予的任务。
从成品来看,电影焦点本来就没有试图放在角色的成长弧光上,情节自身的戏剧张力完全吸引观众视线,这足以让观众忽略阿什顿的面瘫演技。
阿什顿没有出错,但同时也意味着掐灭了可能。
不由地,安森开始思考:
如果由他来表演,他会如何表演?又应该如何表演?
心态上,安森完美契合,他想应该没有人比他更加适合这个角色——
前世,他确实不止一次幻想如果自己能够改变过去。
同时,他也确实赢得了第二次书写人生的机会,尽管不是前世人生推翻重来,但他现在的一举一动确实正在产生蝴蝶效应改变自己曾经熟悉的世界进入一个全新的平行时空,他就在经历电影里的一切。
自恋一点、大胆一点地说,这部电影根本就是为安森量身打造的——
尽管目前为止应该没有人知道这具皮囊底下的灵魂是穿越而来的,否则他现在也无法安稳地坐在这里了。
但这里有一个关键:过犹不及。
不止是“大象”的表演经历,目前为止安森参与的几部商业电影也都是一样——
一部商业类型电影,如果想要赢得市场的广泛认可,节奏至关重要,如何在塑造角色、推动情节以及挖掘深度等多个方面寻求平衡点始终是难题。
演员一心一意为了挖掘角色展示演技而拖累情节的话,结局就是破坏电影节奏,打破电影的整体平衡,届时就将得不偿失。
也就是说,安森相信自己百分之百契合这个角色,太过试图展现自己、太过试图发出声音、太过试图挖掘角色,最后的结果反而可能毁掉这部作品。
没有人喜欢“无所不知先生(Mr-know-it-all)”就是这样一个道理,像阿什顿那样对角色没有想法完全按照导演的构想扮演一个牵线木偶的情况,有时候反而是一件好事——
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Alfred-Hitchcock)就不止一次公开表示他痛恨方法派演技,他要求演员就按照自己的要求表现到位即可。
所以,安森需要在剧情的有限空间里尽可能避免破坏电影框架以及叙事结构的前提下,对角色展开挖掘,并且恰到好处地控制自己指点江山的冲动。
此前,在“公主日记”、“蜘蛛侠”里,安森都成功做到了这一点,那么,“蝴蝶效应”应该也不是难事。
不,事情并非如此。
“蝴蝶效应”的情节非常密集,一个情节推动一个情节,环环相扣、毫无尿点,没有给观众思考的时间,同时也没有给演员留下表演空间。
安森想要抓住角色特质的话,他就必须理解每一个情节每一个时间点上,人物的状态,并且依靠自己对角色的理解串联起来,最后通过表演完成串联,构建弧光。
一旦安森像“猫鼠游戏”那样完全入戏甚至无法自拔,又或者像“大象”最初那样发力过猛,他可能就会打乱导演的节奏。
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