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哈利看来,活动可能到芝加哥亚特兰大附近就会陷入瓶颈,然后断崖式下坠,可能转眼就无人问津,最后只剩下一下虚与委蛇的客套与官方。
届时,才是真正的难题。
毕竟,正如好莱坞专业人士所说,能够带动票房刺激票房拯救票房的,还是那些人口密集的大城市;撇开小城市人口数量有限不说,在乡村、郊区生活的人们愿意买票进入电影馆的观众又有多少?
毕竟,现在是二十一世纪,娱乐手段多样,电影院早就已经不是打发时间的首选了。
事实上,根据数据统计,电影真正的“黄金时代”在跨入彩色电影时代之前就已经结束。
1939年,“乱世佳人”以首部彩色电影大型制作之姿成为划时代的作品,宣告彩色电影技术的成熟;但彩色电影的真正全面普及要等到六十年代,在那之前,电影的市场占有率就已经开始出现下滑了。
二十年代、三十年代,北美大陆进入电影院的观众占据人口总数的75%;但六十年代,这一数字已经滑落到50%,并且一去不复返,一路下滑一路减少,在千禧年之后已经低于20%,依旧看不到止跌的趋势。
换而言之,尽管进入电影院的人数在上升、票房数字也在上升;但事实上,从人口比例、通货膨胀等等因素切入考量,过去半個世纪以来,电影的市场占有率是一路滑坡的,所谓好莱坞的黄金时代并不是六十年代七十年代——
而是更加遥远的二十年代三十年代。
眼前,也是如此。
为什么电影公司的宣传重点都放在大城市?
因为人口密集聚集在这些城市,更因为愿意买票进入电影院的人口绝大部分都生活在这些城市里。
所以,“猫鼠游戏”的宣传计划,确定不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吗?
如果东海岸人口密集区的重点城市全部不买账的话,怎么办?
哈利看出来了,安森会看不出来吗?
其实,避免疲态的最好方式就是速战速决。
在新鲜度和讨论度依旧旺盛的时候,选择五个到十个大城市,现身、惊喜、互动,然后吊着大家的胃口,宣布活动结束,让流量和热度缓缓下沉到二线三线城市,以重要市场为核心去拉动周围市场。
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拉长阵线让自己陷入困境。
当安森出现在博伊西的时候,哈利就隐隐觉得奇怪。
本来,哈利认为,这只是一个姿态——
波特兰也好,博伊西也罢,都是一个幌子,告诉普罗大众,安森可能出现在小城市,吊胃口燃希望,把小城市的观众吸引进入电影院再说。
如同钓鱼一般。
但实际上,安森依旧以大城市为主,在进入东海岸线之后,再做样子一下拜访一到两个小城市即可。
这,也是高明策略。
然而,并非如此。
安森没有在钓鱼,说到做到,确确实实出现在中部地区人烟稀少的一系列小城市,整个快闪活动的节奏就慢慢拖了下来。
奇怪,越看越奇怪。
哈利不认为安森会那么愚蠢,看不出来其中的利弊。
那么,安森依旧选择这样做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难道是安森这次失算欠缺考量吗?
不,哈利不这样认为,他和安森打过交道,他知道安森的能力。这次宣传计划是梦工厂和环球影业想出来的,那还有可能,考虑不够周全;但这是安森的构思,哈利就坚定不移地相信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要么,快闪活动里后续隐藏变化,又或者是全盘布局。
要么,安森留有后手。
观察,捕捉,联想。
哈利在数不胜数的照片之中抓住了联系:
造型。
一个念头一个灵感瞬间迸发,哈利一个激灵抓住了真相。
每一座城市,每一次亮相,安森都更换一个造型!
等等,此时专业人士百分之百会吐槽。
“切,少见多怪,这有什么值得感叹惊奇的?这就是宣传期的基本要求,演员们必须时时刻刻更换造型,如果被媒体报道演员同一个造型穿了两次,这才是新闻,即使是男演员也会窘迫地挖洞逃跑。”
当然,这里也有特殊情况,除非是特立独行的演员,T恤牛仔裤始终如一地保持人设,这又是另一回事。
不要忘记了,安森最初引起广泛讨论的“GQ”,就是依靠时尚出圈的。
所以,安森的经纪人造型师不可能犯错,这就只是常规套路而已。
但是,哈利不这样认为。
每一场宣传更换造型?这是正常操作。
每一次登场更换一个造型,不止电影院见面会,每一次露面——机场、车里、影迷见面会之前和之后,字面意义上地,如同变色龙一般,每一次登场都更换造型?这不正常。
每一个造型都从细节和风格入手,呈现出一个演变的脉络和时尚的趋势?这更不正常。
一切,如同面包屑一般,一点一点收集起来。最后拼凑出一个恢弘计划,窥见安森隐藏策略的全貌。
砰。
大脑,直接爆炸。
(本章完)
第695章 技术含量
“一次冒险,一次旅程:专属安森-伍德的时尚之旅。”
一篇专题报道出现在TMZ官网首页,悄无声息地登场,却牢牢占据门户网站的中央,抢走所有焦点。
其实,说是专题报道,真正的专业记者可能会嗤之以鼻,既没有围绕一个主题横向纵向地全面展开报道,也没有以一个主题为起点深入挖掘后续可能,TMZ的所谓专题更像是一个图片合集而已——
实习生也能够完成的工作。
对此,哈利-佩西也没有打算否认:
时尚,他不专业。
本来,哈利准备寻找一位专业人士,至少是目前在时尚专业或者设计学院学习的高材生,以专业视角深入剖析安森的造型,什么风格什么潮流等等。
但哈利很快掐灭了这个想法,TMZ的定位就是独家爆料,抢的是时间,他们只需要丢出爆点即可,至于那些专业工作以及后续深入报道自然有人跟上。
他没有必要偏离主题。
所以,这篇所谓的专题报道非常简单也非常粗暴——
剪贴画。
在美国,不少女孩在中学的时候开始构想自己的完美婚礼,于是从不同杂志不同报纸剪下自己喜欢的主题、场地、配置、婚纱等等,剪贴成为自己的日记本,等待筹办自己婚礼的时候再拿出来参考。
现在,哈利就正在做这件事。
从圣诞节早晨洛杉矶的快闪活动开始,将安森每次出现在镜头面前的造型,不管是公开场合还是私下行动,只要狗仔拍摄到的照片全部都不放过,一一按照时间顺序张贴起来,完成这個专题。
简单,确实简单。
粗暴,也的确粗暴。
但是,冲击与震撼同样直接。
一套一套地,完美展现安森的个人时尚风格与品位。
这,不是第一次。
此前,“纽约时报”曾经撰写过一篇专题报道聚焦安森的真实,那一篇报道引起轰动,广为流传。
后来,“时尚”和安森合作一个特别企划,聚焦安森的个人时尚,推出之后大受欢迎,引发热议——
顺带一提,安森和“时尚”的合作被认为是一次富有创新和冒险精神的出色尝试,在业内赢得一片掌声,安娜-温图尔完全没有掩饰自己对安森的偏爱,于是二者合作的主题毫无悬念地延续下来。
从冬天到春天再到夏天最后以秋天画上完美句号,一年四个季节的不同搭配展现安森的个人品位,匪夷所思地将影响力一直延续到了合作的最后。
一步,再一步,稳扎稳打地,安森已经悄然在时尚领域建立口碑,品位和气质得到越来越多认可。
然后,又一步——
TMZ的这篇专题报道,尽管不够专业,甚至显得业余;但哈利抓住了核心,以照片和造型说话。
于是,文字和言语反而显得多余,摆在眼前的造型就是最好的信息。
造型,不拘一格,从正装到便服,从西装到运动服,从皮衣夹克到套头卫衣,展现丰富的元素。
气质,千变万化,打破设计打破色彩打破常规,仿佛小弗兰克-阿巴贝尔打破第四墙进入现实一般,却又更进一步地展现安森的个人棱角和锋芒。
每一次登场,就是一次惊艳。
本来,也有影迷隐隐约约注意到了安森的不同;但在2002年的当下,人们对于具有强烈个人风格时尚标志没有概念,时尚潮流也往往是以品牌为标准,几乎没有人跟随一位时尚偶像的日常搭配建立自己的时尚风格,自然而然就无法产生联想。
一直到TMZ——
的确,这篇专题报道没有技术含量,最多就是中学生剪贴画的水准;但这篇专题报道完成了最重要也最关键的一步:
整合。
所有信息全部整理集合起来,徐徐在眼前铺陈开来,灵感碎片也就全部聚集起来,碰撞出了火花。
轰!
这下,就热闹了。
通过过去两年的累积,安森的时尚风格已经奠定基础,接下来就在等待量变完成质变的关键时刻。
比如,现在。
TMZ再次站在风口浪尖上,并且制造出前所未有的狂潮,比过去半年任何一次独家任何一个八卦都更加轰动更加震撼,横空出世地站在所有人面前。
好莱坞也惊呆了。
在他们看来,TMZ就是一个草台班子,一群什么都不懂的狗仔聚集在一起胡闹,根本成不了气候。
然而。
事情就这样发生了。
从好莱坞茶余饭后的小小谈资渐渐在网络之上不同论坛引发讨论,再到成为年轻世代人人热议的潮流话题,最后进入主流媒体视线全面引爆焦点。
TMZ,实时更新安森的造型,跟随安森由西往东的脚步,一点一点地把这场时尚潮流的大火烧了过去。
线上和线下,安森每次出现的造型变化无形之中验证TMZ的观点,并且聚集越来越多视线和讨论,以至于安森的每次快闪现身又增加全新期待。
接着。
当安森以一袭黑色特工装扮出现在芝加哥快闪活动现场,军靴、肩挂以及夹克的搭配,全身上下的黑色不带任何一丝杂质,宛若路西法一般登场,再次重新定义时尚,彻彻底底引爆了热议狂潮——
在2002年,这也是第一次。
“时尚”,终于下场。
和TMZ这个半吊子的业余选手不同,作为业内权威,“时尚”史无前例地拿出八张内页展开深入分析。
时尚风格、造型特点、配件选择,还有每一个部件的品牌出处;甚至推测时尚搭配的最初灵感来源。
详尽,全面,专业,这才能够称得上真正的专题报道。
“时尚”杂志没有抢时间,而是保持耐心保持专业,一直到收集足够多资料,甚至和安森方面取得联系,展开深入采访,最后才发布了这篇专题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