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刚刚解缙这番话,算是彻底把人点燃了。
没办法,解缙说的话,虽然句句在理,但他们这些人,现在想要听到的,是“在理”吗?
解缙那些话,简直就是在他们伤口上撒盐啊。
句句在理,但句句都是在戳人心啊!
这特么还能忍?
于是,应天府中,出现了格外让人“奇怪”的一幕。
一众穿着学士服、儒生服的读书人,一个个跟疯了似的,疯狂的追逐着前方另一个看起来年轻一些的读书人。
而且,一边跑一边还要高声大骂几句。
那模样就跟不死不休似的!
可最关键的是,甭管前方的那个年轻读书人还有后面一众追逐的,似乎体力都不咋地。
想想其实都知道,固然儒家讲究君子六艺什么的。
但传到明代的儒学,早就成了一帮子只会嘴炮的弱鸡了。
更何况,但凡能读得起书、参加科举的,那至少都是家里多少有些实力的。
那时不时去一去青楼就成了应有之意了。
这种情况下,你能指望这些人的体力有多好?
后世虽然常说什么亚健康、职业病什么的。
但这个时代难道就没有了?
说白了,这帮人论身体素质,可能还比不上后世的白领呢。
至少后世人多少还知道身体锻炼和养生的重要性,多多少少还偶尔能锻炼一下。
或者说,吃饭用餐什么的,注意一下营养均衡之类的。
也正因为如此,应天府的百姓们今儿算是开了眼了。
平素里压根见不到的新科进士以及至少也是个举人的读书人,今天一个个半点不在意风度的在街上狂奔。
最要紧的是还疯狂骂街!!!
这可太好玩了啊!
大乐子啊!
谁会不喜欢看乐子呢?
经过半个时辰后,疯狂喘息如同风箱一般的解缙,迈着沉重的双腿大汗淋漓的自大明周报社后门,偷偷溜了进来。
看着终于出现在自己面前的方孝儒,解缙勉强扯出一点笑容冲着他摆了摆手,而后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任凭周遭人好奇的看着自己,解缙也顾不上了。
他本就不太在意这些,如今这模样就更加的不在意了。
“可算是逃过这一劫了!”
“方兄,太谢谢你了!”
“要不是上次跟你走了一趟这个后门,我怕是今天就要遭大难了!”
方孝儒虽然不知道解缙到底是怎么弄得这么狼狈的。
但想必至少应该不是跟衙门对上。
毕竟跟衙门对上的话,绝对不敢跑到他们这儿来的,因为这儿实际上也是衙门啊。
那既然不是惹上了衙门而是其他事情,那就无所谓了。
其他人可没胆子在这儿撒野,哪怕对方家世再厉害都没用。
毕竟,这儿可是胡大老爷的地盘啊,如今当家的还是太子爷,真当谁都可以上来碰一碰的?
不过,等到方孝儒扶着解缙来到一间偏僻的会客室,给对方连送上三杯茶水,听完解缙的解释以后,方孝孺沉默了。
娘的,这个逼貌似是真该死啊。
而且,这种天天去青楼的叼人,怎么就能中会元呢!
方孝儒此时真有些感慨,难不成这就是天道无常嘛?
不过,看着此时一脸庆幸的解缙,方孝儒忽然想起了一件事来。
这厮若是参加殿试的话,岂不是要跟“陈近南陈兄”重逢?
就是不知道,那时的解大绅又会如何呢?
想想都好玩啊!
248.第248章 胡大老爷小课堂准备开课
248.
说来也是巧,按照原本的历史当中的记载。
本应当是方孝孺中榜,解缙打酱油的!
如今,两人的命运不仅变了,似乎前途反而更加明亮了。
这也让人不得不感叹,有时候,命运真的是神奇莫名。
而此时的皇宫之中,朱元璋坐在谨身殿内,看着眼前的奏折略微有些出神。
一旁的宋利默默的站在一旁,眼观鼻鼻观心一言不发。
可实际上,他却竖起耳朵,随时等候着朱元璋的召唤。
但是,他也有些疑惑。
皇爷这是咋了?
这都楞了半天了,难不成有什么棘手的问题一时无法解决?
或者说,与刚刚让他去通知的胡大老爷有关?
朱元璋其实并不怎么经常叫胡大老爷进宫。
毕竟,皇帝嘛,该摆的架子还是要摆的。
总不能一有麻烦就去找人胡大老爷解决吧。
那岂不是显得他朱元璋太过废物了?
更何况,朱元璋其实也非常注意臣子之间的平衡。
这要是对胡大老爷过于“亲密”了,那胡大老爷若是“恃宠而骄”那又咋办?
这种事儿,牵扯的东西实在太多,一句两句的还真说不清楚。
但……有一点朱元璋非常肯定,那便是如果有什么事儿,他实在理不清头绪。
那么,这时候把胡大老爷叫来,绝对能有所收获。
这不,之前朱元璋其实就是在琢磨殿试的事儿。
毕竟,自有科考以来,殿试,作为科举的最后一关。
同时也是授官前的最后一次考核,试题,都是皇帝亲自来出的。
若是往常,朱元璋出题就出题,那又什么大不了的。
他固然文化水平比一般的大臣低了点,但他不会写难道还不会看嘛?
写得好不好,他看不出来就怪了。
因此,往年的科举殿试,朱元璋其实干的挺顺畅的。
只不过嘛,这回有些不一样了。
问题还是出在了胡大老爷身上。
这不,胡大老爷这两年当主考官的过程当中,出的考题放在外边那叫坑死人不偿命。
可放在朱元璋这里,那叫别具一格。
也正因为这样,朱元璋心里有点毛毛的。
毕竟,胡大老爷干得那么好,他这当皇帝的,总不能比臣子差太多吧!
因此,胜负心略有些强的朱元璋,打算把胡大老爷直接叫来商量商量。
这商量商量之后,自己不就有灵感了嘛!
趁着胡大老爷还没来,琢磨了半天的朱元璋,随手拿起了一份奏章看了起来。
作为老工作狂,他是真心闲不下来。
但凡有点空,他总得干点啥,不然心里空落落的!
可刚翻开奏章,他就看到了一封让他格外不爽的奏报。
说的是,沿海一带有商人进行海上贸易,被官府抓捕了,被判了斩首。
按照大明的规矩,判斩首这类死刑,是必须要上报刑部乃至皇帝这里核准的。
并不是说,县太爷一声令下就能让谁家无了。
当然了,规矩自然是这么个规矩,可实际上,地方上有的是手段能把人不声不响的弄死。
破家的府尹,灭门的县令,可不是一句玩笑话。
平素里,朱元璋对于死刑的核准还是非常谨慎的。
毕竟大明缺人口,对于各种人,能不杀自然还是不杀好,哪怕送去服劳役也是好的啊。
但朱元璋此时看着这封奏折,却想都没想的就核准了。
这是因为朱元璋本身对于商贾之流格外的厌烦。
在他看来,商贾不事生产、锱铢必较,就该死!
更何况,还敢违反禁令进行海贸,那就更该死了。
而恰在此时,胡大老爷来了。
胡大老爷来宫中也不是一两次了,行完礼走完程序之后,大大咧咧的就揍到了朱元璋跟前。
看着朱元璋今日这脸色似乎不大对,胡大老爷猛然间一个激灵。
妈耶,老朱今儿情绪不对?
这特娘的又是哪位大哥发功了啊?
胆子真大啊!
朱元璋都敢得罪!?
这是半点不担心九族消消乐还是怎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