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会友馆那里头小额的牌局输赢啥的,锦衣卫保持关注就行了。”
“最重要的,不是他们借着这个机会贿赂了多少钱。”
“真正重要的,乃是哪个商贾勾结的官员最多。”
“但凡忙着跟一应官员打交道的商贾,那绝对不是普通人。”
“那锦衣卫就得顺着他,在背后慢慢盯着。”
“最好能摸清楚,他到底想干嘛,然后能联络上哪些人,想要干什么!”
“这才是锦衣卫真正要干的!”
“而对于牌局上那点不疼不痒的银钱输送,还是别在意了!”
“你们得明白,真要是大笔贿赂或者其他交易,他们压根就不会放在这会友馆的牌局之中!”
“所以啊,你们更多的还是把这地方,当做一个发现线索的线头为好!”
胡大老爷这话一出,别说朱元璋了,连朱标都受不了了。
这尼玛说来说去,岂不是这意思就是,这事儿就这么过去了?
以后会友馆这胡家的买卖就能正大光明的干了?
甚至,将来里头的官员时不时的能从商贾身上弄点好处,那自然买单也更加积极不说。
那光是这买卖,胡家都得发一笔大的啊。
朱元璋得承认,他眼红了!
还是特别严重的那种,眼珠子都快红了。
娘的,他之前那些年,为了些许银钱又是克扣官员,又是到处想办法捞钱。
可以说,脸都不要了!
但结果呢?
结果还不如胡大老爷这随手摆弄摆弄。
瞧瞧如今胡大老爷搞出来的买卖吧。
不说别的,摆在明面上的三样。
玻璃工坊、茶叶铺子、会友馆!
这三样,哪个不是生意兴隆?
玻璃工坊那儿,朱元璋可是有账的。
这玩意儿简直就是个金山啊。
一时间,朱元璋真不知道说什么了。
他只能死死地闭上嘴,不然的话,他怕自己憋不住。
相比之下,朱标就从容多了。
他可是从小就没苦过的,锦衣玉食的日子过惯了,对钱财固然看重,但绝对没到朱元璋这程度。
相反,他对于方才胡大老爷提到的这些建议更加感兴趣。
“伯父,您方才话里的意思,怎么反倒是那些商贾比官员更需要盯着呢?”
“商贾毕竟只是商贾,纵使有些钱财,也不值当伯父如此看重吧?”
胡大老爷惊讶的看了朱标一眼。
“太子,你这番话是真心的还是玩笑话?”
朱标被胡大老爷这话问的一愣,但当即理所当然的点点头。
“那自然是真的啊!”
“怎么了,伯父,有什么不对麽?”
朱标是真心没觉着自己哪儿说得不对来着,他只是觉着被胡大老爷那眼神看得浑身发毛。
胡大老爷深深地看了朱标两眼后,这才摇摇头道。
“倒也不能说你完全错了,只是你的出身,就决定了,你跟陛下看到的东西是不一样的。”
“陛下出身农户,走遍民间,见识过民间疾苦,所以他能跟普通百姓共情,能知道普通的百姓会是个什么想法。”
“可太子你,从小被当做继承人培养,固然学识、手段、能力各个方面都足够好了,但偏生这方面,你是不可能赶上陛下的!”
胡大老爷这番话直接把朱标说得沉默了。
而胡老大爷还在补刀。
“太子你方才觉着商贾造成的影响比官员小?”
“那这样,我给你举个例子吧,让你见识见识,商贾若是发起狠来,会做到何等地步!”
胡大老爷这话一出,朱元璋和朱标都来了兴致了。
朱元璋固然是看不起商贾的,也是提防商贾的,可他实际上也没觉着商贾能折腾出什么乱子来。
但胡大老爷既然这么说,那自然是有他的凭依的。
胡大老爷喝了口茶水润了润喉咙,然后慢慢开口道。
“假设,我现在就是哥应天府下面县里头的粮商,本本分分经营,倒也没什么囤积居奇、以次充好的事儿。”
“甚至,县里头、乡里边有什么修桥补路、赈灾募捐的事儿,我总会掏上一笔钱。”
“如此一来,是不是我在当地的名声会不错,哪怕县太爷见着我了,也会挺客气的?”
朱元璋父子思考了片刻,而后不约而同的点了点头。
显然,哪怕是他们也得承认,若是辖下有这么个‘人才’,那至少很多事情都要方便很多。
毕竟,绝大多数时候县衙的库房里都是存不下银子的,那若是遭灾了、遇事儿了,就只能靠当地的乡绅了啊。
第587章 钱和时间的力量
眼见着朱元璋爷俩都同意这观点了,胡大老爷玩味的笑了笑,而后继续说道。
“好!”
“对于本县县令来说,这等知情趣的商贾,对于自己的政绩无疑是有大大的好处的。”
“只要这县令还有上进心,那总得依靠着我这位老实本分的粮商刷政绩吧?”
“那不说跟着我贪赃枉法,但至少打个招呼,让人不欺负我,让我安稳经营,这是绝对没问题的。”
“陛下、太子,我说的可对?”
老朱家爷俩这会儿面色已经有些不对了,可他们还是点点头表示承认。
毕竟,哪怕他们站在县令的位子上也会这么干。
何况,这么干朝廷实际上也是满意的、得利的。
胡大老爷见此,再次笑了笑,而后点点头。
“好,我这商贾,这辈子也就这样了,顶多挣点臭钱就算了。”
“可我有个子侄,天生聪慧品行也不错!”
“那么,我带着礼物找到县令,拜托这位正经科举出身的县令大人介绍一个合适的老师,没问题吧?”
“县令考核完我那子侄以后,觉着确实挺不错的孩子,于是写了封信,推荐了自己一位学问不错但没有入仕的师兄。”
“好,我带着束脩陪着侄子去拜会了这个老师,老师看在县令的面子上,再加上我那侄子也不错,于是收下了我那侄子。”
说到这儿,胡大老爷在桌面上轻轻敲了敲。
“至此,我这个商贾之家,暗戳戳的多了一条路!”
“当然了,这事儿我们暂且放在一旁不管,我们回到日常的经营上。”
“因为我侄子拜入县令师兄门下的缘故,我跟县令的交情深了一点。”
“这时候,我发现了一个好机会!”
“我发现县城里头,我那老对头,同样做粮商买卖的另一家居然在以次充好!”
胡大老爷冲着老朱家爷俩玩味的一笑后,笑着说到。
“这不巧了麽?”
“我也是干这买卖的,我可太知道里头的鬼蜮伎俩了。”
“因此,我悄悄的搜集好了一应证据,然后找了个机会,送到了县令手上。”
“县令能怎么办?”
“他正好要政绩升官,毕竟我大明的洪武皇帝,最恨这种以次充好、囤积居奇的商贾来着。”
“同时,下面的胥吏也需要这样的机会,才能捞上一点收入。”
“更何况,这些证据都是板上钉钉的东西!”
“至此,县令在吏部那儿被记上一笔政绩,县衙里的胥吏发了个小财,而我呢?”
“我躲在背后看着老对头倒下,然后规规矩矩的拿下了整个县城的粮食买卖!”
“一切都是规规矩矩的,不曾有半点逾距之处!!”
朱元璋和朱标听到这儿,不由自主的打了个冷颤。
他们也不知道为何要如此,可偏生听着胡大老爷这些话,他们就觉着头皮发麻。
因为这一切,太顺利了。
而且,没什么好遮掩的地方。
县令甚至可以把一切都摊开放在上官面前说啊。
没什么金钱往来,也没弄什么贪赃枉法的事情,这样的官员、这样的事迹,哪怕朱元璋知道了,也只会说一声“干得不错”!
但偏生胡大老爷的笑容,越看越诡异。
“好了,这时候,我基本上在这个县城也算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了。”
“这时候呢,我也不嚣张,还是如之前一般,修桥补路、扶危济困!”
“然后呢,我干了个事儿!”
“我把那位在家里教我侄子的那位县令师兄,给请到县里来了。”
“然后,我出钱出地方,给弄了个牌子都没有的学堂。”
“然后,但凡本县本乡的士子,都可以来读书。”
“甚至有些家境困难的,我还会资助他!”
“这些,同样是可以放在明面上的,甚至哪怕传出去也不怕,大家只会说我造福乡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