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等到看了两筐还沾着泥土的实物,再一听胡惟庸的讲解后,朱标一张胖脸当即涨得通红。
“好…好…好…好!”
“胡公,好啊!”
“好!太好了!”
朱标这会儿满心欢喜之下,已经啥都不会说,只会喊好了。
他虽然不同于他父皇干过农活放过牛,但他小时候可没少跟着朱元璋的大军走南闯北。
所以,他是真正见识过这方世界的真实模样的。
因此,他跟他父皇一样,一眼就看出了土豆的重要性。
甚至他可以拍着胸脯说,任何帝王,都对这玩意儿抗拒不了!
“神物啊!”
“有此神物,我大明再无饥荒之虞!”
朱标白白胖胖的大手小心翼翼的捏着一枚土豆,一边放在眼前细细打量,一边夸张的感叹着。
可朱元璋却一边听,一边不断的点头。
显然,自家胖儿子的话,说到他心坎上了。
他自己就是造反起家当了皇帝的。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饿肚子的人,是何等的可怕。
在饿到极点的人眼里,那没有什么不敢干的。
造反?
连吃人都敢,造反又算啥?
所以,让老百姓填饱肚子,那老百姓就不会造反。
老百姓不会造反,那他老朱家的江山,才能永存!
这道理如同大白话一般的简单,却是他们父子俩都清楚的一点。
因为当初朱元璋就是没饭吃左右是个死,反正活不下去了,奋力一搏才造反的嘛。
等到朱标感叹完毕,情绪稍稍平稳一些后,君臣三人终于讨论起了正事来。
安排其实非常简单,之前朱元璋和胡惟庸其实已经差不多说好了。
此事由朱标出面,调派人手、安排工作,全面负责土豆试种一事。
朱标也毫不犹豫的接下了这项工作。
而胡惟庸则拉着朱标到御座上,毫不避讳的让他坐在龙椅上,拿起御案上的朱笔往他手里一递,看着满脸迷茫的朱标笑着道。
“殿下,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臣来说,你来记,臣跟你说说臣摸索出来的一些细节!”
对于胡惟庸拉着朱标坐龙椅、动朱笔这等僭越之事,朱元璋不仅视而不见,反而笑眯眯的连连点头。
“没错,标儿,赶紧记下,总不能你平日里忙活到一半还得去请教惟庸吧!”
反正也不是第一次坐这儿了,朱元璋没少拉着朱标在这儿批奏折,索性朱标就安稳坐下了。
而听着胡惟庸条理清晰、娓娓道来的各项事宜。
朱元璋父子俩此时看胡惟庸的眼神,简直温柔到了骨子里。
“此乃我老朱家肱股之臣呐!”
65.第65章 马皇后登场
65.
跟朱标的沟通还是很顺畅的。
朱标为人处事可比老朱客气太多了。
不过不光朱标拿毛笔听着认真,一旁的朱元璋同样竖起耳朵认真听着。
最好玩的是,问问题最多的,居然不是朱标这个既要做记录,又确定要执掌仙粮种植一事的主人公。
朱元璋此时格外的抢镜。
他这会儿虽然还是挺激动的,但多多少少已经缓过来了。
这其实也是最让人无语的一点。
三人之中,身份最高、最尊贵的老朱元璋,反倒是三人之中务农经验最丰富的。
所以,朱元璋问这时候问的格外详细。
耕地、育种、栽种、施肥、浇水、除虫……
可以说,朱元璋真就如同一位乡下老农一般,一点一点的抠着里面所有的细节。
不过,土豆这玩意儿,如果是现代农业大规模种植的话,或许讲究很多。
可在这个时代,纯人力、畜力种植的情况下,真就没法太讲究。
所以,所有的内容归拢到一起,也没耽误多长时间,不到一个时辰便已经把种植以及育种、试种、推广的大概事情全给说完了。
胡惟庸好久没跟人叨逼叨叨逼叨的说这么多了,他可没客气,直接吩咐一旁的宋利道。
“宋利,给咱弄杯茶来,这说了半天嘴都干了!”
“是,胡大人!”
宋利瞟了朱元璋一眼,见朱元璋笑眯眯的没有半点反对的模样,赶忙答应后叫小内侍去准备去了。
不过他这会儿算是反应过来了。
妈耶,这位胡大人才是真的厉害啊。
除了他,还真没有哪位臣子能在宫内、在皇爷面前这么自在呢。
这宫里的内侍都是专门伺候人的,办事就是靠谱。
这不,明明说的是茶,可送到手上的却是一大碗温热的蜂蜜水。
胡惟庸冲着宋利点了点头,而后连干了两碗,这才终于松了口气。
朱元璋背着手走到胡惟庸挑来的竹筐前,拿起一个土豆放在眼前仔细打量了半天后,忽然问到。
“惟庸,这仙粮,你说亦菜亦粮,那吃起来如何?”
胡惟庸本来之前说得嘴都干了,不打算说话了的,可偏生朱元璋提到了美食,那他的兴致瞬间又上来了。
“陛下,你要说这个,那臣可就不困了!”
“臣这土豆收获以后,没敢多吃,就切了两个炒了一盘试试味道。”
“但是呢,有好些个作法,其实臣已经琢磨好了,就想着试试呢。”
“有荤的、素的、凉的、热的……煎烤炸煮怎么着都行。”
“这土豆啊,能做出来的玩法,太多了!”
朱元璋虽然不是个贪嘴的,但他巴不得这土豆的作法、吃法越多越好,索性大手一挥。
“这样,宋利,去御膳房把徐兴祖叫来。”
“惟庸,待会儿你教徐兴祖怎么做,然后咱几个中午一起吃!”
胡惟庸笑着点点头,这事儿好啊,宫里指不定有什么好材料呢。
而且,徐兴祖这人,作为少有的能在史书上留名的厨子,他也确实好久没见了。
不多时,徐兴祖来了以后,作为老厨师,听胡惟庸那么一介绍,他大概就知道怎么弄了。
几人也没舍得多吃,就弄了四个,打算做成一荤一素两道菜。
徐兴祖抱着朱元璋千叮咛万嘱咐让他小心对待的四个大土豆小心翼翼却又哭笑不得的去忙活去了,
而胡惟庸则抱着膀子站在那儿看着内侍们先一步去后殿收拾。
这是要为待会儿的“御宴”作准备。
虽然平日里朱元璋自己吃饭其实挺糊弄的,但有了胡惟庸这么个外人,那就有些不一样了。
该有的规矩还是要有的。
“惟庸,咱们可有日子没坐在一起吃饭了吧?”
朱元璋也不知道想起了什么,忽然冒出了这么一句话。
胡惟庸理所当然的点了点头:“那倒是,陛下未登基前,那时候臣也还是个毛头小子,没少在陛下的吴王府里蹭饭。”
“哈哈哈哈,那是,那时候咱记得皇后还跟咱说呢,说这么多家里吃饭的老兄弟,就惟庸胃口最好!”
或许是因为说起了以前的日子,朱元璋的谈兴意外的高。
朱标此时也掺和了进来。
他跟他父皇当年这些老臣子,那都是老关系了,所以说起那些年的事情,他还真知道不少。
不多时,一大帮人帮着打下手的徐兴祖,亲自拎着食盒走了进来。
胡惟庸原本都已经为要入席开饭了,不曾想,一位他前身很熟悉他却从未得见的大人物,来了。
“臣胡惟庸见过皇后!”
“惟庸,跟咱还有啥客气的!又不是刚认识,伱那时候在吴王府吃饭的时候,一口一个嫂嫂,还让咱给你偷偷多准备点肉的时候,可没这么客气!”
马皇后的到来,只是一出场、一开口,便让气氛变得温馨了起来。
老朱性子暴、大朱性子倔,这父子俩要不是有马皇后在,早不知道惹出多少事儿来了。
而听她跟胡惟庸这番对话,就知道,朱元璋能在臣子,尤其是以前的老臣子当中那么高的威望,其实跟马皇后的手段、性情,那是有很大关系的。
这不,马皇后一开口,朱元璋、胡惟庸、朱标都笑了。
马皇后不是朱元璋叫来的。
她是听到内侍禀告说自家重八和标儿要宴请胡惟庸,她才特意过来的。
对于她来说,什么母仪天下、一国之母,都是虚的。
她从成为朱家主母的那天起,到了眼下成为当之无愧的国母,她其实在意的都是家里的丈夫、孩子。
她这么急匆匆的赶来,也是为了朱元璋爷俩。
胡惟庸本就是老关系、老交情,能力什么的都不用说,那马皇后岂能无视。
胡惟庸也能明显感受到马皇后的善意,总不能马皇后特意赶过来就为了找人聊天的吧。
这摆明了就是替这父子俩拉拢人啦了。
而他也乐意跟马皇后多聊聊家常。
毕竟,这位才是大明真正的压舱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