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眼前这玩意儿到底是几个意思?
一应考生现在就想知道,这题到底还是不是胡惟庸胡大老爷出的。
若是胡惟庸此时在他们眼前,他们怕是拼着前程、仕途不要,也得跟他掰扯掰扯。
这玩意儿,你到底怎么想出来的?
这玩意儿,他到底是个什么考题?
这玩意儿,伱就不怕陛下怪罪?
这玩意儿,到底咋下手啊!!!
一众原本信心满满的学子,此时真是哭诉无门、满心悲愤。
他们是真没想到胡大老爷会玩这么一手啊。
这尼玛六个字个个都认识,但放在一起,鬼知道什么意思?
这会儿一众学子,哪里还有半点进入贡院之前的趾高气昂?
他们所有的骄傲、自信,都被眼前这六个字给彻底粉碎成了渣渣。
可以说,胡大老爷用这道题,再次唤醒了一众考生前两关痛苦回忆的同时。
也让这些考生明白了一个道理。
你大爷永远是你大爷。
别以为看了几本书,就觉着考官拿你没辙了。
恐怕他们还不知道,就这,还是胡大老爷收着来呢。
不然的话,他们该面对的会是更加刁钻、古怪的题。
至于说一众考生对于胡大老爷的吐槽、愤懑……
呵呵,且不说胡大老爷最开始的想法就是想败坏自己在士林之中的名声,压根不在意这些。
就算是胡大老爷在意名声的话,这些考生又能拿胡大老爷如何?
别看胡大老爷平日里好像咸鱼一条,被人戳两下都懒得翻身的那种。
可你若是真拿他可以随意折腾的咸鱼,那你可就大错特错了。
若你是朱元璋,那没话说。
哪怕你是朱标,反正你背后站着朱元璋,那胡大老爷也照样老老实实认栽。
可其他人?
哼,真当胡大老爷那些门生故旧只能蹭点茶叶了?
真当礼部那些平日里巴结着胡大老爷的官员们,会拒绝胡大老爷某些“小小”的吩咐?
想都不要想,但凡胡大老爷开口。
别说礼部官员、门生故旧了,哪怕是明面上已经跟胡惟庸切割开、老死不相往来的李善长都会给胡大老爷面子。
真当胡大老爷没牌面啊。
知不知道当初在一众猛人当中一跃而出,最终抢得丞相之位,成为真正的一人之下是何等的惊险?
能做到这等“成就”的猛人,暂时当会儿咸鱼而已,怎么了?
老虎再怎么打盹儿,那也是老虎。
真要是有哪个猴子跑来以为自己能占便宜的话,那绝对一口咬死连皮带骨吃下去不带半分犹豫。
而胡惟庸也正是因为早就明白了这些事情,因此才安安心心的躺平的。
不然的话,这天下会杀人的可不仅仅是朱元璋一人。
可为何胡惟庸只用提防老朱家父子?
因为在他心中,除了这爷俩,其他人不说是土鸡瓦狗,实际上也确实很难威胁到他而已。
朝野之人胡大老爷尚且不惧,那更何况如今这帮子叫苦连天的学子呢?
不过,此时的考场之中,解缙和方孝儒这两位早就“间接”跟胡惟庸认识了的学子,此时也遇到麻烦了。
解缙一直以来都以为自己无论如何都不会挨整来着。
毕竟他自幼饱读诗书,这段时间还特意来了个“特训”。
按理来说,但凡能出现在考卷之上的题目,他都有信心面对才是。
可实际上,此时他也头疼啊。
连神童解缙都是如此,那本就比解缙解大绅还要略差一筹的方孝孺就更是傻眼了。
娘咧,他本就不以机巧、多变见长。
他擅长的乃是实打实的经义好不好。
这题,他是真不会啊。
而且,还不仅仅是会不会的问题,而是一时之间连一点思路都找不到的那种。
看着这题,方孝儒牙根都在痒痒。
仿佛前两关的题在向他招手;
又仿佛胡大老爷正笑眯眯的看着他,得意的说道:“做啊,你不是厉害嘛!”
“你不是自诩学识过人嘛,上啊!”
一想到这场景,方孝孺就觉着一股子邪火直冲脑门。
可他却清楚的知道,这些愤怒其实屁用不顶。
与其在这儿生气,还不如先把考试考完再说。
此时,一众学子基本上不分先后的都清醒过来了。
他们此时老老实实地翻到了最前面。
他们此时已经把所有希望都放在这些考题上了。
118.第118章 求求了,放过我们这帮学子吧!
118.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明各地的贡院里,一应考生基本上都把前面的题做完了。
他们神色复杂的看着最后那道题“君夫人阳货欲”,迟迟不知如何下笔。
按照学堂所教的规矩,拿到一道题,尤其是策问题。
最重要的便是破题。
破题破不好,那么你可能后面写得花团锦簇、妙笔生花也是白搭。
因为你的思路都是错的,写地越好反而在错路上偏得越远。
所以,如何破题,就成了每次科举之时,考生们最纠结的关键了。
而眼下,一个个考生咬牙切齿的一点,便是他们似乎找不到破题的思路。
没错!
跟之前两次一模一样,压根不知道从哪儿下手。
似乎你随便写都可以,可傻子都知道,若是随便乱写,那十有八九就是一头撞上一条死路。
他们中间有些人是凭着幸运过的前两关,但大多数人可是实打实的凭借着真本事过关的。
但哪怕过关了,他们想起之前两次考试之时,那种挠破头皮都想不出来的感觉,都觉着脑浆都快沸腾了。
可眼下,灾难再临了啊!
这题,特么到底该怎么做啊!!!
君夫人阳货欲???
这题,一眼看上去,妥妥的不正经。
可但凡稍微有点脑子的都知道,若思他们真敢往不正经的方向答题的话。
呵呵,伱就看考官到时候会不会收拾他们就是了。
可这会儿最关键的是,这题有正经思路吗?
一众考生抓着头发,思考着,恨不得将头发都薅光了。
可惜,并没有什么思路。
不得不说,真不能小看这帮子考生。
中间有些人,其实在学识方面已经不比那些科举成功的前辈差了。
等到他们冷静下来以后,忽然发现这事儿,似乎也不是完全不能下手。
之所以这题看起来很不正经,而且显得压根没法破题的模样。
完全是因为这是一道截搭题!
一想到这个可能,一应聪明、机灵的学子顿时松了口气。
有了这个思路,至少寻到了方向了,那剩下的就是干活了啊。
按照他们脑子里的思路,既然是截搭题,但首先就是要分析出,这里面到底是截搭了什么内容。
只不过,经过简单的排列组合以后,众人就明显发现了。
君夫人和阳货欲是两句话。
同时,也只有这个答案,才是最合理的。
这两句若是压根不是一句话里的,而是凑在一起的截搭题,那么就正常太多了。
紧接着,就是要琢磨着两句话的出处了。
找到出处以后,那么破题的思路便成了。
毕竟,剩下的就是看如何把两句话的出处联系在一起。
届时真正的题面就出现了,也就可以正儿八经的思考一下如何写这篇策论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明各地的贡院里,考生都被分成了两批截然不同的人。
那些学识足够扎实,脑子也足够活的,这会儿干脆埋头嘎嘎写得正欢。
而那些一时之间还没找着思路的学子,那是真的一个字儿都憋不出来。
于是,众多考生分成了两批,会的在嘎嘎写,不会的是真不会了。
而随着时间推移,一些考生干脆破罐子破摔。
左右反正想不出来,干脆直接就按照原本的题面直接写了一篇夫人跟阳货之间不得不说的故事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