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末:朕才是真命天子 第36节

  廖永安闻言张了张嘴,没想到鲁锦突然问起这个,不过他之前也想过,当即说道。

  “我打算学大帅诱左君弼出城那样,将巢县守军调出城外歼灭,再去攻城。”

  鲁锦听完立刻摇了摇头,“这不可能的,巢县只有地方官在守,城里也无精悍士卒,都是从当地招募的百姓为兵,这样羸弱的守军,怎么可能会出城跟你浪战?

  “我上次能诱左君弼出城,那是因为敌军骄纵,不拿我们当回事,轻视小看我们,才会主动出城浪战。

  “现在我们先杀左君弼,又擒朱亮祖,还破了庐州城,巢县元军对我们忌惮还来不及,他们肯定只会死守城池,不论你怎么诱,都是诱不出来的。”

  廖永安闻言想了想,好像还真是这么回事,顿时皱眉问道。

  “那该怎么打?”

  鲁锦心中叹了口气,廖氏和俞氏这几位,还是基础太低,在军中地位属于元老级别,但能力稍微差了点,只能想办法给他们提升一下了。

  不然到时候被新人超过去,他们心中肯定会有怨言的。

  人事就是政治,怎么搞平衡也是要费脑子的。

  鲁锦当即提醒道。

  “永安兄别忘了,你去打巢县最大的优势,其实就是你的籍贯,你也是巢县人啊。”

  今天还有一章

  (本章完)

第49章 断了他的后路

  据鲁锦所知,古代攻城战,真的靠蚁附攻城,强攻破城的,可能都不到一半。

  其他的破城之法那就多了,诈城的,招降的,派细作做内应的,围困的,还有许多匪夷所思的破城之法。

  强攻伤亡大,要是短时间攻不下来,还会顿兵坚城,非常伤士气,所以能不强攻,最好还是不要强攻。

  此时听到鲁锦的提醒,廖永安顿时感觉抓住了什么,但让他说又说不上来。

  鲁锦见状只能干脆说道。

  “永安兄是巢县人,那除了你们这些刚开始起义的这一批,巢县还有没有想要起义,却又犹豫不决的?就像为我们诱出左君弼的郑用那样的人?”

  廖永安回忆了下,还真有类似的人,他认识的,但双方关系并不相熟,只能说认识而已。

  “有倒是有,可大帅刚才不是还说,诱敌之法用不了吗?”

  “同样的人,可以有不同的用法。”鲁锦闻言笑了笑,又说道。

  “你若真有可靠之人,可以让永坚兄带水师去巢县转转,吓唬吓唬巢县守军,然后让此人带兵入城,就装作要投奔巢县县令,说是帮他守城。

  “你与此人约好信号,到了攻城之日,让永坚兄携水师佯攻,伱带三团主力从另一侧突袭,再让那人在城中做内应。

  “烧屋也好,造谣也好,临阵倒戈也可,他若独守一门,甚至可以直接给你打开城门,到时来个声东击西,里应外合,这城不就破了?”

  廖永安听的眼前一亮,“妙啊!此计可行!”

  鲁锦见他兴奋的样子,当即又警告道。

  “此计关键,就在那个内应身上,他与你约定信号,定然知道你要攻城,此人知道你所有计划,万一他假意投靠,转头又将此事告诉了元军,甚至还能将计就计,在城内设下埋伏,让你全军覆没。

  “因此这个人一定要可靠,你能确保他不会骗你吗?”

  廖永安刚才还在兴奋,听到鲁锦的警告,顿时汗都冒了出来,还真不能排除这种可能。

  人心隔肚皮,谁知道别人心中怎么想的呢,再说廖永安确实跟那人不熟,要是真熟的话,当初起义的时候就拉上了,就像俞廷玉一家那样。

  廖永安想了想,才下定决心道,“那人比我小三岁,跟永忠同龄,有妻有子,我可以让他把家眷交出来作人质!”

  鲁锦没有反对,而是继续帮他完善计划,“还未成功,就让他交出家眷,恐怕他会多心。”

  廖永安闻言却笑了笑,很是自信地说道。

  “那要看谁去劝说,俺肯定是能说服他的,只是需要大帅提前给个许诺,若他助咱们破城,能给个什么位子。”

  想了想廖永安那高超的情商,鲁锦便对此事有了信心,廖永安虽然打仗的智谋差了点,但接人待物的能力还是不错的。

  于是他当即说道,“此人跟永忠兄一样大,那也不小了,若真能破城,我先许他一个千户营长,以后若是扩军,优先让他升指挥使。”

  廖永安当即以拳击掌,高兴道,“那这事就成了,我今日就去联系此人?”

  “不急。”鲁锦摇了摇头,“等六安的捷报传来再去也不迟。”

  鲁锦算着时间,从俞廷玉出发,到现在已经第四天了,有朱亮祖在手,破城应该不难,只要不出意外,六安应该是稳了,传信的骑兵再跑上一天,今天肯定是能到的。

  果不其然,鲁锦说完这话不到半个小时,庐州城西门外就传来一阵报捷之声,那骑士身插一面三角背旗,入城后沿街高喊。

  “大捷!大捷!俞指挥九月十一攻破六安,俘获敌军三千余,六安已在我圣武军治下!”

  骑手所过之处百姓纷纷避让,在街上巡逻的圣武军士卒听到这个消息,顿时发出‘万胜’的高呼。

  城中百姓们听到这个消息,则是喜忧参半。

  自打鲁锦占了庐州城,城内粮价倒是迅速降了下来,这是好事。

  而且圣武军军纪森严,将领们三令五申之下,也没有士卒欺负百姓的事情出现,将士们买东西也是价格公道,并无强买强卖。

  现在鲁锦又以工代赈修城墙,还大肆招揽工匠打造器械,瞬间提供了无数工作岗位,让城内一些没有生计之人也有了吃饭的地方,乞丐更是直接绝迹。

  大家人人都有事做,连治安情况都好了不少。

  说实话,要是鲁锦一直掌控庐州,城中百姓是非常乐意的,他们担忧的是,如果朝廷大军打来,鲁锦能不能守住,要是守不住,还不知到时候是个什么光景,万一鞑子官军屠城咋办?

  蒙古人又不是没干过这事.

  听到府衙外士卒们的阵阵高呼,直到那骑手来到府衙门口,亲耳听到那报捷之声,廖永安顿时和鲁锦对视了一眼,两人都笑了起来。

  “大帅真是料事如神,刚才还在盼着六安的捷报,结果这么快就来了。”

  鲁锦也笑着说道,“有朱亮祖在手,只要不出意外,那日子便该是准的。”

  听到鲁锦提起朱亮祖,廖永安顿时又惋惜道。

  “就是可惜了那朱亮祖,大帅欲招降他,可这人却没一点眼色,如今又放了他,大帅就不担心他再与咱们作对吗?”

  “哈哈哈哈。”鲁锦闻言当即大笑起来。

  “跟我作对?他没那个本事!我为什么让他去诈城,还让他亲自劝降自己的部众,就是为了断绝他的后路。

  “他拱手将六安送出,便算是交了投名状,若此事传开,元廷定然对他欲杀之而后快,怎么可能还让他领兵?

  “他那几千士卒都被我们俘虏,只要扣下这些兵不还给他,再让俞老哥开仓放粮,赈济百姓,减免赋税,你看到时候民心向着谁?

  “我们能给百姓多少好处?朱亮祖又能给百姓带去什么?我敢保证他今后在六安连一个兵都招不到,他拿什么跟我作对?

  “如今他只剩两条路,要么老实在家待着,要么就来投我,跟我作对那是绝不可能的,就算他想,元廷也不会同意。”

  廖永安恍然大悟,听完也跟着笑起来,“原来大帅早有打算,那这朱亮祖还真有可能来投。”

  鲁锦笑了笑没说话,他当然想朱亮祖来投,但不投也没关系。

  他不来,那朱亮祖这个人就直接退出历史舞台,这个时空的元末估计就没他什么事了,他要是来投,那鲁锦无非也就多一个猛将而已。

  来不来都行,只要心态放宽,那就无所谓了。

  这时报捷的士卒也被带了进来,掏出军情文书递给鲁锦,鲁锦大致看了下攻城过程,没出什么意外,不过俘虏只有将近两千,刚才外面喊得是三千余。

  这很正常,报捷的时候都会稍稍夸大一些,用来提振士气民心,至于夸大多少,那就随你心意了。

  随手将看完的战报递给廖永安,鲁锦当即让人把包衡喊来,吩咐道。

  “立即起草一份露布捷报,贴于城内四处,我要让所有人都知道,是朱亮祖拱手将城池送给我的。”

  “是!”包衡看到六安被拿下,也是大喜,为自己当日的果断投靠而庆幸。

  正当他转身要走时,鲁锦又吩咐道,“城外也要贴,肥西码头也要贴,我要让朱亮祖送六安之事人尽皆知!”

  “是!”

  包衡瞬间明白了鲁锦的意思,这就是要断朱亮祖的后路,只要此事传开,你看元廷干不干他就完了,他想重新回去都不可能,这事一做,哪还有回头路可走。

  看着包衡领命离去,廖永安也将军报递了回来,起身道。

  “既然六安已克,那我现在就去筹划巢县之事?”

  鲁锦这次终于点了点头,“去吧,此计重在内应可靠,永安兄选人当慎之又慎。”

  “大帅放心,俺心里有数。”廖永安答应一声,当即抱拳告退。

  待他离开之后,鲁锦终于靠着椅子坐了下来,忍不住揉揉眉心。

  六安拿下了,巢县在准备了,杨璟去安丰招兵了,张温这边准备演死赵普胜,该做的安排似乎都安排好了,他这才长舒一口气。

  只是让他没想到的是,捷报传来的这天下午,杨璟也跑了回来,这小子还真从安丰乡下招到了几百个兵,而且还给他带来个大宝贝。

  原历史上的大明宣宁侯,负责镇守北平,用疑兵之计吓退北元主力的安丰人,曹良臣

  (本章完)

第50章 儿童教导营(求追读)

  曹良臣这个人,鲁锦也不认识.

  不过元末这个年代,能有个如此有意义的正经名字,就已经不是一般人了。

  更何况曹良臣还自带兵力加入,人又读过书,会写字算数,还会骑马射箭,懂得武艺,不论怎么看,都已经满足担任军官的资格。

  鲁锦当即就将他任命为第四团的千户营长。

  此人原历史上在安丰结寨自保,抵御阜阳方向的刘福通部红巾军,后来不知什么原因,被元廷收编,派到了江南,曹良臣是在朱元璋渡江打下南京之后才投靠的。

  这回不一样了,提前好几年被杨璟拉到了义军阵营,如今才22岁,和杨璟差不多大,正是敢打敢拼的年纪。

  他在村中结寨自保,手下有三百多青壮,杨璟找到他后,又跟着杨璟沿途招募壮士,总共凑了七百多兵,再补充几十人,正好编一个战兵营。

  第四个军官到位,鲁锦当即把庐州招的濮英,梁县来的吴复也叫了过来,正式赋予其第四团的番号。

  杨璟为团指挥使,自领一个战兵营,濮英、吴复、曹良臣,各领一个战兵营,再编一个辅兵营,满编4250人,整编后立刻开始训练。

  杨璟兴奋不已,鲁锦许诺给他的这个团指挥使终于落实了,但听到辅兵营还缺少一个军官,当即就向鲁锦推荐道。

  “大帅,我还有个亲兄弟,名叫杨换,虽然年龄不大,但也还算机灵,能不能让他也来军中效力,来管这个辅兵营?”

  “哦?”鲁锦端起茶碗抿了一口,这才问道,“年龄不大是多大?读过书吗?”

  杨璟立刻介绍道,“舍弟年方十四,也跟着在下读过不少书,掌管兵册粮草已能胜任,就是年龄小了些,于是才想让他在辅兵营历练。”

  鲁锦闻言沉思了片刻,才说道。

  “你既读过不少兵书,想来令弟学问也不差,管辅兵营有点大材小用,而且年龄也偏小。”

  杨璟闻言顿时紧张起来,虽说举贤不避亲,但直接给亲兄弟要个营长,还是有点贪权的意味,关键是才14岁,的确有点小了。

  就在杨璟以为没戏的时候,谁知鲁锦又是一个转折。

  “在军中效力倒是没问题,这样,也别让他管辅兵营了,不如跟在我身边,我准备组建一个教导营,可以让他来做执掌。”

  杨璟闻言一愣,不明所以道,“教导营?”

  鲁锦笑了笑才解释说,“是这样的,军中将领家中多有子嗣亲眷的,他们年龄尚幼,又不方便跟着打仗,但留在庐州放任不管,又恐其难以成才。

  “于是我便想把这些军中子弟编练起来,暂时也不让他们打仗,先放到一起读书学习,我再教他们些别的本事,将来便可独当一面了。

首节 上一节 36/8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