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末:朕才是真命天子 第72节

  嗯,鲁锦的屏幕壁纸是一张彩色的‘元素周期表’,然后他编的那本公输化学是‘原素周期表’,改这个字,一是为了表示和元朝没关系,二是原字其实更符合元素的定义。

  原,开始的,最初的,本来的样子,这才是原素!

  “我说这是天书,你信不信?”鲁锦逗着她说道。

  张芸绣见鲁锦那坏笑的样子,就知道他在骗人,顿时摇了摇头,“不信,这应该是人造的吧?”

  鲁锦点了点头,“的确是人造的,你还记得我那天跟你说的墨子天志篇的小孔成像吗?”

  “嗯,记得,在一个不透光的板子上,钻一个小孔,映过去的影子就是倒着的。”张芸绣立刻回忆道。

  其实她上午还看过鲁锦的物理书稿,正好看到了光学那里,里面还有折射,反射的定义,还有一些草图,她还按书里的方法,往水杯里插筷子,看筷子折射变弯的奇妙现象。

  以前就觉得奇妙,原来这种现象是‘光的折射’!

  古人见过的东西也不少,只是以前没有人给这些东西系统的总结和定义罢了,这些最基础的东西,张芸绣还是看得懂的。

  于是鲁锦又指着手机上的前置镜头,说道,“那你看,这里有个小孔,能把咱们的影子映进去,如果能把这影子留住记下来,不就和画像一样了吗?”

  张芸绣好奇道,“那该怎么把影子留下来?”

  “怎么留下来?那你就要去书里找了,今天咱们不学书本,咱们学照相。”

  鲁锦点开前置摄像头,两个人的样子顿时出现在屏幕上,惊得张芸绣又捂住了小嘴。

  “这是镜子还是那个什么小孔成像?”

  “反正都差不多,都是光学现象而已。”鲁锦懒得解释。

  严格来说一个是反射,一个是均匀介质内的直线传播,还是有区别的。

  “那这怎么把影子留下来?”

  “按下面那个白点就行。”

  “哎呀,真的可以,诶?那张画去哪了?”

  鲁锦教着古代少女用手机自拍,很快就发现了不妙之处,原本他只是想拍个‘婚纱照’而已,顺便记录一下生活,还有自己的英姿!

  他可不想几百年后被人画成鞋拔子脸,还硬说那就是鲁锦.

  可谁知女人这种动物,天生就无法抵抗拍照的魅力和乐趣。

  当张芸绣学会用手机拍照后,顿时觉得刚才吃饭时,自己的妆被鲁锦弄花了,然后又要整理仪容,又要重新化妆,然后还要让鲁锦换上昨天的新郎服跟她合照,等一切都收拾好了,天更黑了,蜡烛也快烧完了。

  张芸绣急得不行,于是鲁锦又去车上找了个之前钓鱼带的露营灯,这下有了照明设备,两个人又在屋子里拍起了婚服写真

  等这小妮子终于看着‘古装结婚照’满意点评时,鲁锦一把将手机夺了过去。

  “嗯哼,小娘子,为夫陪你折腾那么久,你满意了,也该让我满意了吧?”

  张芸绣顿觉不妙,但再想跑已经来不及了,被鲁锦一把抱起来放到了床上,然后鲁锦就开始一件一件的拆她的首饰。

  这古装的婚服,脱起来还挺有意思的呢。

  张芸绣害羞的闭着眼,鲁锦突然道,“我教你公输机关术吧?”

  “什么机关术?”

  “就是机械活塞气缸什么的。”

  张芸绣闻言,好奇的睁开眼睛看着鲁锦,见他一脸坏笑的样子,顿时羞红着脸娇嗔道,“不学,肯定不是什么好东西!”

  “那可由不得你,不好好学习是要挨板子的,今日为夫就要给你传道授业,让你明白机关术的厉害。”

  一个时辰后,被鲁锦强行拉着学了一堂机械课的张芸绣,彻底没了力气,慵懒的躺在鲁锦怀里,然后掐了他一把,闭着眼睛感受鲁锦身上的味道。

  (本章完)

第96章 伏羲电报,约法三章(求订阅)

  卧室里,鲁锦把玩着张芸绣的长发,突然说道,“你想不想名流青史?”

  “嗯?不来了不来了,你又有什么鬼点子?”张芸绣脑袋摇的跟拨浪鼓似的。

  鲁锦顿时严肃道,“我说认真的呢。”

  “嗯,那你说。”

  “伱知道伞是谁造的吗?”

  张芸绣闻言立刻道,“以前不知道,但夫君那本《公输子》不是写的,是公输家先祖,公输般之妻云氏造的雨伞吗?怎么突然问这个,莫非夫君的意思是,让我也造个东西,名流青史?”

  “是有这个意思。”鲁锦点点头。

  张芸绣却道,“可我又没学过工匠技艺,如何创造那些精巧之物呢?”

  “那可不一定,黄帝造车,嫘祖织布,仓颉造字,舜帝凿井,那可不一定都是工匠才会造的东西,比如造字。”鲁锦解释道。

  张芸绣想了想,还是道,“可这世上已经有了布,有了字,我还能造什么才能广传于世呢?小女子哪有那个本事,夫君也太高看我了。”

  鲁锦循循善诱道,“我那些书稿里,有一篇三码、四码、五码电报的对比分析,你看到了没?”

  张芸绣点点头,“看到了,但是看不懂,前面不像是中国文字,后面好像又跟算卦一样,那是写的什么?”

  鲁锦这才跟她详细解释什么是五码电报。

  电报,不是什么高科技,最原始的有线电报,只需要满足三个条件,木头电线杆子,电源,金属裸导线。

  导线连绝缘层都不需要,只需要直径0.5毫米的镀锌钢丝即可,甚至都可以不用铜。

  电源可以用铅酸蓄电池解决,稀硫酸和铅板并不难找,用来中继信号的继电器其实就是电磁铁,用导线缠绕铁芯可得,有了这些东西,想发电报,就差一部密码本了。

  从工程技术上来说,电线杆子肯定不是问题,电池只要把稀硫酸搞出来就行,这并不难,因为古法炼硫磺的副产品就有稀硫酸,铅金属的冶炼古人也早就会了。

  然后是金属拉丝技术,宋朝就有拔铁丝的技术,先锤打成铁条,再从金属拔丝板上钻孔,逐级拉细,最后可得细铁丝。

  不要以为古代的针都是铁杵磨的,起码宋朝就已经是用拔丝法做铁针了,到了元朝,已经出现同时拔四根铁丝的技术。

  而鲁锦只需要把拔丝的动力换成蒸汽的,再把钢材质量提一下,最后来个热镀锌,连电镀都不需要,把钢丝除锈后,放在锌锅里蘸一下就行,这样就能做出满足传递电报要求的细钢丝。

  这些都不算太难,连爬科技树都不算,只算是踮了踮脚。

  其实电报最困难的不是这些硬件,而是软件,也就是‘输入法’。

  电报只能发嘀嗒两种信号,如何用两种信号传递中文才是麻烦事。

  众所周知,电报是欧洲发明的,然后被一个丹麦人偷摸用跨洋海底电缆接到了上海,当时的大清知道此事后,一怒之下,就怒了一下.

  毕竟是我带清,主权随便侵犯,带清又能怎么办呢。

  大清其实也知道电报是好东西,被强行接入国际电报网后,总不能直接拆了吧,大清也想用,但他们突然发现,自己用不了。

  因为摩尔斯电码没法发中文

  后来是一个旅居在大清的法国人,根据国际通用的摩尔斯电码,帮中国设计了一套三码电报码。

  这种三码电报由三位英文字母组成,每三个不同的字母组合,代表一个汉字,英文字母有26个,所以三码电报就是26的三次方,总共可以表达17576个汉字,是够用了。

  但是这套三码电报,每个字都要用三个字母组合,还是太麻烦,于是后来有中国人自己又搞了一套四码电报。

  四码电报也是基于国际通用电报码,使用四位阿拉伯数字的不同组合,来表示不同的汉字,因此从0到9,10的四次方,就能表达一万个汉字。

  虽然能表达的字数少了,但中文常用字也就几千个,勉强也够用了,关键是这种四码电报更好记,比三码电报比起来,效率并不低。

  一直到现在,邮电总局的国家电报统一标准,还是用的这两种。

  但鲁锦不可能拿来直接用,这回都自己重头搞了,总不能还用人家的英文字母和数字。

  而国际通用电报码中,每一个阿拉伯数字,都要用五个嘀嗒来表示,也就是说,用四码电报发汉字,你得像手抽风一样,连敲20下电键才能发一个字

  于是鲁锦打算自创一个五码电报出来,其实就是重编一套输入法。

  对于古代中国人来说,什么是最熟悉的呢?那当然是易经八卦了。

  八卦本来就是一种数学符号,比如乾卦就是‘通通通’,坤卦是‘断断断’,震卦是‘断断通’,巽卦是‘通通断’.

  这些符号很容易就能用‘嘀嗒’来转化,通是嘀,断是嗒,如此一来,只需用三个嘀嗒,就能表示一种卦象。

  然后再用五个不同的卦象组合,也就是五位数字,8的五次方,就能表达32768个不同的汉字。

  为什么不用四位数,因为8的四次方只有4096个,不够用,古代文言文常用字最少有六千个,四千个字符连常用字都装不下。

  别看数位比四码电报多了一个,但是效率比四码电报更高,因为五码电报表示一个汉字,最多只需要敲15下电键,三个嘀嗒一组,敲五组即可。

  以前是四五二十,现在是三五十五,五位数更快!

  只要把这套电报码搞出来,将来再推广到全世界,洋鬼子想发电报,他也得先学易经八卦!

  连名字鲁锦都想好了,就叫《伏羲电报码》。

  这套五码电报的数学原理非常简单,就是编写起来比较枯燥,要先阅读大量的书籍,朝廷邸报,公文,圣旨等文字内容,然后再挑出其中的常用字。

  根据汉字的常用和不常用,划分到不同的电报区间,这样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鲁锦能设计原理,但具体编写太浪费时间了,这完全是个枯燥的体力活,而他最缺的就是时间,他哪有空编什么密码本啊。

  于是就想到了张芸绣。

  皇后嘛,给天下女子做个榜样,女子也能学习科学!

  “你若将这部伏羲电报码编出来,绝对名流青史,堪比仓颉造字的功绩,今后只要世上还有人用电报发消息,就能一直记住你。”

  张芸绣有些傻眼,没想到鲁锦说的是这个。

  “这东西真能万里传信,瞬息而至?”

  “对。”鲁锦很肯定的道。

  “要是汉朝有电报这种东西,只需从长安拉一根铁线到西域,汉武帝就能跟张骞实时通信了,汉武帝在长安这边说一句话,远在西域的张骞立刻就能收到,哪还用得着等十三年才收到张骞的消息。

  “还有唐朝的安禄山造反,朝廷六天之后才收到消息,唐朝若是有电报,那边刚造反,这边立刻就能收到消息。

  “朝廷中枢至少能多出六天的时间召集勤王兵马,集结平叛大军,又怎么会被安禄山打到长安。”

  鲁锦这么一举例子,粗通史书的张芸绣立刻明白了电报的重要性。

  “那这电报岂不是成了镇国利器?”

  “不仅利国,还能利民,商贾之流也能用得上,传递买卖消息;普通百姓,比如进京赶考的士子,也能给家乡传信,不管多远,当日都能传到。

  “还能用来赈灾,哪里出了天灾,趁它还不严重的时候,朝廷就能提早准备救济物资,调拨过去,这一来一回,能节省多少时间,能救活多少百姓。

  “功在社稷,利在千秋!”

  张芸绣闻言顿时踟蹰道,“听夫君这么一说,如此重要的东西,我要是做不好怎么办?”

  鲁锦鼓励道,“没事,不是还有我帮你,不懂的地方就问我,而且此事又不着急,你编个十年八年的,把它编出来就行,反正我现在也搞不出电报来.”

  “那,那我就先试试看。”张芸绣听到有这么长时间,这才答应下来。

  翌日一早,十月初八,距离鲁锦制定拿下无为的期限还有两天。

  鲁锦刚起床不久,庐州就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廖永安带着李普胜,从无为乘船过来了。

  历史再次出现巨大的偏差,本该于1355年南投徐寿辉的李普胜,这次似乎要铁了心的留在鲁锦这里。

  主要是那天鲁锦以两个团的兵力,击败康茂才的上万主力,让李普胜看到后,感觉太震撼了。

  而他师傅彭莹玉,从江西造反失败,再逃到淮西,二次造反,再次失败,现在又跑去了湖北,继续第三次造反,怎么看都不像是能成事的样子.

首节 上一节 72/8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