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把朱元璋恶心的够呛,但人家说的是事实,他也不好说什么,于是朱元璋自己拉的部队,兵权却被夺走,给了郭天叙。
朱元璋当时心里郁闷的不行,还说出了明史上那句‘大丈夫焉能受制于人耶?’
如果历史就这么继续走下去,说不定当皇帝的就成郭天叙了。
然而妙的地方来了,等郭天叙和朱元璋他们渡江攻下当涂后,开始向南京进攻,打到南京城下时,就是陈野先这个货,战场上临阵倒戈,降而复叛,跟南京城里的元军勾搭,直接坑死了郭天叙和张天佑。
郭子兴派系的两个大将,被陈野先一波带走,兵权再次回到了朱元璋的手中.
后世有人说这是朱元璋的阴谋,故意坑死了郭天叙和张天佑,然而那次朱元璋也差点死在南京城下,还是他亲兵里一个叫宋国兴的小将,披上了朱元璋的白色战袍,给他当替身引开了元军。
最后宋国兴被俘,元军发现他不是朱元璋,顿时气得将他乱枪刺死。
那次朱元璋能活下来,全靠这个替身,还有常遇春杀出一条血路,才将他救了出来。
所以阴谋论是站不住脚的,只能说,这可能真就是运气吧
事后朱元璋为那个替他引开元军的替身十分痛心,于是提拔他的弟弟当了总管,这个给朱元璋当替身的宋国兴,他弟弟,就是日后威震西域的西宁侯宋晟!
元末历史上,唯一一个差点搞死朱元璋的,只有这个陈野先,又怎能不让人印象深刻呢。
不过陈野先现在也只能望洋兴叹,他没有船,只能眼睁睁看着廖永安率领江防水师离去,一点反制办法也没有。
面对这支庞大的水师,陈野先还不是最担心的,毕竟鲁锦现在还没打算渡江。
真正该担心的,当然是马上就要挨揍的无为县。
无为的守将韩庆禄,还有无为的蒙古总管艾彦,两人面对廖永安和廖永坚两兄弟,从上下游同时的夹击,心里慌得要死。
等到廖永安率大军来到城下,二话不说,就让士卒竖起了缴获的康茂才中军大纛,然后旗杆下面依次摆出五颗人头。
康茂才,卢昌义,汪汝亨,丁中瑞,邬向荣,五个人的脑袋整整齐齐,下面还挂着白布,用毛笔写着头颅主人的名字。
此举顿时给无为守军造成一万点心理暴击,士气直接荡然无存。
然后廖永安又派出白广泰前去招降,有这位成功投降,还没被杀的降将做表率,韩庆禄也麻溜的降了。
这个结果倒是在鲁锦和廖永安的预料之中,比较让人诧异的是,那位蒙古总管艾彦也跟着降了。
廖永安有点不知所措,决定把人送去庐州,让鲁锦来处理。
至正十一年,十月初九,无为县开城投降,圣武军几乎占领庐州路全境。
为什么说是几乎呢,因为六安的西南方向还有一个英山县,这个县在大别山深处,而且紧挨着徐寿辉的大本营黄冈不远。
鲁锦目前已经推到了大别山脚下,就先不跟他抢这个山里的小县城了。
与此同时,就在鲁锦这边攻占无为的这天,徐寿辉在蕲州称帝复宋的消息也传了过来。
十月初,徐寿辉占领蕲州,黄冈等地,击败元军的反扑,提出均富益贫的口号,正式称帝建国,国号‘宋’,建元‘治平’。
此举顿时震怖天下,有人造反是一回事,有人造反朝廷剿灭不了是另一回事,有人造反剿灭不了,还称帝建国,这可就是真正的天下大事了!
这国号一出来,但凡有点见识的都知道,这大元药丸。
同时,徐寿辉称帝,也给南方无数的义军提供了一杆大旗,数不清的义军纷纷向他投奔。
人家都已经称帝了,你想不想封侯封公啊?想还不赶快去?
在这些投奔徐寿辉的义军中,还有一个不太显眼的小头目,此人名叫陈友谅!
庐州城,十月初十,当鲁锦在元帅府收到这个消息时,顿时玩味地看向面前的李睿忠,好奇问道。
“你有没有后悔?那徐寿辉这个时候称帝,你要是再晚几天投奔我,等收到消息去投那徐寿辉,凭借你与彭莹玉的师徒关系,不说封公,怕是也能封个侯吧?”
李睿忠顿时噗通一声单膝跪地,忙说道,“小人不敢,绝没有这样的心思。”
还不等鲁锦说什么,李善长正好抱着一堆文件进来,听到鲁锦和李睿忠的对话,顿时冷笑道。
“哼,这个时候谁先忍不住称帝,谁就要面对元廷的全力打击,那徐寿辉真是昏了头啊,利益熏心。”
差一章,明天补上
(本章完)
第99章 五院一阁(求订阅)
“起来吧,先去跟着一团好好训练,若有南边的人来联系你,记得先向我报告。”
“是!”
鲁锦故意提点了一下李睿忠,有些话就是不如直接摆在明面上讲,说开了也省得君臣之间互相猜忌。
刚才李善长那番话,其实也是故意说给李睿忠听的,告诉他就算徐寿辉称了帝也难成大事,让他考虑清楚,别做了傻事。
鲁锦和李善长没有事先安排,却一唱一和,极为默契。
等李睿忠出去,两人这才对视一眼,互相笑笑,没过片刻,冯国用也过来了。
李善长和冯国用这两天熟悉了一下元帅府的架构,以及圣武军的编制,现在准备开个三人小会,正式确定一下将来的制度。
早点理清管理关系,才好开始做事。
鲁锦将提前准备好的几张纸递给两人,这才道,“两位先生先看看吧,这是我准备设立的五院一阁。”
两人一听这个简称的名字,就是眉毛一跳,这听起来似乎变化挺大啊。
等他们翻看了一会,似乎又觉得变化没那么大。
所谓的五院一阁,说的是枢密院,政务院,督察院,这三个很好理解,分掌军事,民政,监察大权,和宋朝差不多。
宋朝是枢密院,和中书门下省,后来简称中书省,并称二府,分管军政大事,这里只不过改称两院而已。
督察院和御史台也没啥区别,反正都是监察百官。
最让他们诧异的是科学院和工程院两个,这玩意听都没听说过。
李善长皱眉道,“大帅,这科工两院做何解?看名字似是掌管科举和太学,还有工部的事务?”
“非也。”鲁锦当即解释道。
“科工两院为技术探索和研发部门,是以公输秘典为基础的学术机构,只负责研究学问和工匠技艺,并向中枢提供科学技术顾问服务,没有决定军政大事的权力,但有建议权。”
两人闻言对视一眼,全都皱起了眉,这听起来,似乎,就是一群技艺高超的工匠啊.
冯国用当即道,“大帅,若只是探讨工匠技艺,那放到工部也是一样的吧,何必另设两院,这岂不是会有冗官冗员?”
鲁锦心心念念的科工两院,当然不能就这么被他们否了,当即再次解释道。
“其实不然,你们太小看工匠和技术了,儒生总以为工匠技艺就是奇技淫巧,岂知这也关系到军国大事。”
怕两人听不明白,鲁锦又说道。
“我举个例子,你们可知元廷每年北运的漕粮有多少,海运和漕运各占多少?运一次需多少日?”
这个问题李善长还真知道,“听说总计约六百万石,海漕各占一半,若漕运畅通,从杭州至大都,一趟约18日,海运亦18日。”
鲁锦当即道,“那我若是告诉伱,凭公输家的学问,可以将海船改造的航速提升一倍有余,原来18日的航程,现在只需七八日,你用不用?
“如果海船走的又稳又快,还要不要保留漕运?元廷为了挖运河,致使淮黄水系错乱,天灾不断,水灾频发,若是海运能堪大用,何不先停了漕运,好好治理黄淮水患,也免得生灵涂炭?
“此非工匠技艺之于军政大事耶?”
“这”
此话一出,两人都是哑口无言,因为鲁锦说的有道理,要是海运堪用,只靠海运就能满足北方的吃喝,那确实可以把漕运停了好好治理一下水患问题。
见两人无话可说,鲁锦又继续道。
“还有军事方面,若是能造出一种大火铳,置于车上,以马匹或人力即可牵引,发一炮能糜烂数里,洞穿铁甲,破敌军阵,砸烂城墙,此非军国利器耶?
“难道不靠工匠,凭儒生能造出这种器物吗?”
“这”
两人再次哑口无言,互相对视一眼,“大帅说的这些可是真的?”
鲁锦闻言顿时认真道,“你们看我像是在说戏言吗?”
李善长当即问道,“如何将海船航速提高一倍?若真能改造成功,是否船只造价高昂?”
“你看过公输秘典物理篇吗,力学的阻力那一节,只需要把现在的尖底平头海船,改成尖底圆头或者尖头,就能有效减小阻力,提高航速,船还是木头帆船,造价能贵到哪去?”鲁锦当即解释道。
“那糜烂数里的大火铳?”冯国用也眼冒精光的问道。
“也是真的,等拿下庐江县,我们自己炼铁之后,便要造这种.火炮。”
“那我没问题了,看下一条吧。”
李善长当即不再反对设立科工两院,反正只是一群工匠,又不能决定军政大事,而且还的确有些用处,那还反对什么。
冯国用也点头通过,这个科工两院,在鲁锦的描述中,就是一群不能参与政事的技术官,其实宋朝也有单纯的技术官,只不过是给皇帝画画搞音乐等艺术类的技术官
接下来两人又看到文武两院,枢密院下设军政司,军令司,军备司,后勤司,军教司,一共五个司。
军政管兵籍,升迁调任,募兵,退兵,军功审核等工作。
军令司有点像总参,负责制定,发布作战命令,同时掌管信符印章,有调兵之权,但无统兵之权。
军备司负责研发制造武器装备,这没啥好说的。
后勤司掌管军资武库,平时给将军士兵发放俸禄,战时负责指挥输送后勤粮饷,顺便还管一下军事屯田。
军教司负责掌管军校,还有各地驻军的教育,军队内部的宣传工作,也归军教司负责。
两人看完之后,又开始皱起了眉头,其他的倒是没什么,主要争议点是军政司和后勤司。
一个武官人事任免权,一个军饷发放的财权,这是抢了吏部和户部的权啊?
李善长当即问道,“大帅,若枢密院军政司掌管军籍,升调,任免,军功,那这岂不是分走了吏部一半的职责?”
“对啊。”鲁锦点点头。
“文官为什么要管武官的任免?一群不知兵事的儒生,又怎知哪个将军擅长打什么仗?前宋为了解决唐朝的藩镇割据,矫枉过正,以文御武,致使屡战屡败,而致亡国,这教训还不够深刻吗?”
李善长却当场反驳,“那由武官任免武官,若军政司结党营私,任人唯亲,排除异己,导致藩镇重现,尾大不掉怎办?”
鲁锦当即又说道,“先生先别急,且细看再说,这枢密院的文官,他也是文官啊,只是不和政务院的文官交叉而已,再说藩镇割据,只需用流官武将即可。”
于是两人又仔细阅读说明,在鲁锦的筹划里,军队分为三种,分别是直属于皇室的禁卫军,主力野战军圣武军,地方驻防的内卫军。
其中内卫军采用征兵制,也就是义务兵制,强制从每个村征募壮丁,服役期三到四年,没军饷,但可以免限定额度的粮税,就像明代的士绅优免一样,只不过这是给士兵免税。
而且不是终身的,只在服役期间才能免税,还是固定额度的,比如一个士兵最高上限是一百亩,以免发生别人投献土地,主动当佃户逃税的情况发生。
内卫军为地方驻防军,假设一个百户村出十人,一个县几十个村,就能出一个营,这个营平时就负责出衙役,看监狱,军事屯田,还有城池驻防,管吃管住,没有军饷但是家里免税。
如果需要调动,调动多大规模,出县,出府,出省,都要向上报备和允许,只要外出打仗,就给一定的行饷,或者叫外勤补贴,平时不出所在的县,就不给军饷。
主力野战军的圣武军采用募兵制,也就是志愿兵制,这个是有稳定军饷的,服役期三到四年,可以民间直接报名,也允许退役的内卫军报名,军饷由国库发放。
禁卫军同样是募兵制,军饷由皇室内帑自己发,属于皇帝的绝对私兵。
同时不限制三军人员流动,内卫军退役后,可以报名参加圣武军或者禁卫军,同时还可以把禁卫军的基层军官,下放到圣武军做中层军官,野战军的基层军官,也能下放到各地内卫军升任。
如此一来,皇帝就能通过禁卫军,还有三军的军官流动,掌握全国的兵权,还不至于发生藩镇割据。
其实元朝也是这种玩法,元朝的禁卫军叫怯薛军,每一任皇帝登基,就会把怯薛军下放到地方夺权。
但元朝的怯薛军是军政大权一把抓,权力太大,比如宰相脱脱,就是元顺帝的怯薛军出身。
鲁锦这个版本的禁卫军下去夺权,只是为了把控全国的军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