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第45节

  莫伸用手肘轻轻碰了下他。

  “激动啊,怎么不激动,我激动得灵魂都出窍了,差点没给我送去地府见阎王。”

  方言脸上不动声色,还开起了玩笑。

  “哈哈哈!”

  铁甯、王安逸、莫伸、古桦等同窗好友哈哈大笑,羡慕归羡慕,但替他由衷地高兴。

  方言嘴角疯狂上扬,余光里注意到蒋紫龙神情有些落寞,眼神仿佛流露出一丝懊悔。

  “岩子,你最近是满面红光,喜事连连,小说马上要在《收获》发表不算,现在又能得到茅公的亲自指导,是不是该庆祝庆祝啊?”

  莫伸冲着其他人挤眉弄眼。

  “对,请客,必须请客!”

  古桦、蒋紫龙等人立刻嚷嚷起来。

  方言爽快地答应下来,且不说《暗战》的小说稿费,单单话剧改编就有一两百块钱。

  但光有钱没用,还得有票才行。

  正琢磨带他们上哪里搓一顿,铁甯却笑眯眯道:“休想一顿饭把我们打发了,这样吧,马上就到五一了,你是不是尽一尽地主之谊,当个向导,带我们欣赏一下燕京的风光?”

  “可以啊!”

  …………

  夕阳的余晖,照在复兴门外大街的小楼。

  “小琳姐,欢迎欢迎!”

  万芳打开了门,把李小琳请进屋。

  两人边在走廊走,边相互寒暄。

  “我这一趟是来燕京公干的,找人改稿。”

  李小琳笑吟吟道。

  “谁啊?”万芳一问。

  李小琳道:“方言,认识吗?”

  “是不是写《牧马人》的那个作者?”

  万芳看她点头:“认识认识,这次他又写了什么?能不能把他写的稿子借我看看?”

  “别急,等我先见了万叔叔。”

  李小琳和她走入了一楼的书房。

  就见万佳宝放下手中的书,语气慈祥地让她坐在自己的身边,聊起李尧堂的身体情况。

  “万叔叔,我这回是给我爸爸当信使,这是他给您的信。”李小琳把信递了上去。

  万佳宝让万芳陪着她,自顾自地看起信。

  面色越来越凝重,尤其是看到末尾时。

  “我记得屠格涅夫患病垂危,在病榻上写信给托尔斯泰,求他不要丢开文学创作,希望他继续写小说,我不是屠格涅夫,你也不是托尔斯泰,我又不曾躺在病床上。

  但是我要劝你多写,多写你自己多年想写的东西。你比我有才华,你是一个好的艺术家,我却不是,你得少开会……

  多给后人留一点东西,把你心灵中的宝贝全交出来,贡献给我们华夏的文化事业……”

  (ps:来自《随想录》)

  “唉!”

  看完之后,万佳宝整个人像失了魂,久久地望着这封信不出声,最后无力地叹了口气。

  正在他无比郁闷时,耳边却传来惊叹声。

  “这个开头我还是第一次见到。”

  “对吧?这是用的是魔幻现实主义的时空叙事的手法,把过去、现在和将来结合了。”

  “………”

  “小琳姐,这篇《暗战》,写得真好。”

  “可不是嘛,你再往下看,后面更精彩。”

  看到万芳和李小琳叽叽喳喳,万佳宝注意到她们手里的稿纸:“你们俩在看什么呢?”

  “爸爸,就是你有次在家里提到的那个‘方言’,我们在看他的新作。”万芳说,“这篇还是李伯伯代表《收获》向方言约的稿。”

  “喔,小方?”

  万佳宝萌生了兴趣。

  “万叔叔,我爸爸也希望您给看看。”

  李小琳如实地转告了李尧堂的话。

  万佳宝拿来一看,敏锐地瞧出《暗战》有改编成话剧的潜力,也猜到了李尧堂的用意。

  “你爸爸这是想拿这个激我啊。”

  “万叔叔……”

  李小琳张了张嘴。

  万佳宝伸手一拦,“你爸爸也是好心,其实我自己心里也急,想写出不亚于《雷雨》、《日出》这样的作品,这不,一直在构思。”

  接着拍了拍纸稿:“这个《暗战》很不错,适合改成话剧,交给人艺的话……”

  “万叔叔!”

  李小琳急忙打断,说已经征得了方言的同意,把《暗战》交给沪市话剧院。

  “好,好,不跟你抢就是了。”

  万佳宝笑眯眯道:“不过你怎么没有让小方来写这个《暗战》的话剧剧本?”

  “他说他对话剧一窍不通……”

  李小琳隐约听出他的弦外之音:“您是说他可能在话剧创作上也有天赋?”

  “这篇稿子明显用了电影的蒙太奇手法。”

  万佳宝不吝言辞地夸奖一番,“从《暗战》里,我能看到一股创造力的朝气,真没想到这个小方,不但在文学上是个大器之材,在话剧上,竟然也是个难得的可造之材。”

  “如果让您收他为徒,您会收吗?”

  李小琳半开玩笑地说,讲习所正在满世界地给方言找老师。

  “收他?”

  万佳宝沉默了下来。

  在万家呆了一会儿,李小琳回到招待所。

  一五一十地汇报给李尧堂,果然不出所料,李尧堂不同意当方言的老师,但也不反对指导写作,至于导师,只能另请高明了。

  李小琳带着遗憾,把电话打到讲习所。

  出乎意料地得到这么个消息——

  沈雁氷要当方言的导师!

  “天呐!”

  李小琳难以置信地睁大了双眼。

  方言这一个半老师,纵观整个文坛,也是独一份!这个年轻人!文运昌隆啊!

第45章 年轻的朋友来相会

  4月30日,所里放了三天假。

  原因无他,让学员们到各自的导师家认门,毕竟,以后的创作要指望老师的指导了。

  方言回了趟家,便马不停蹄地直奔《燕京文艺》编辑部,把《芙蓉镇》和《听风》交给王蒙、周雁茹他们,两篇稿子被来回地传阅。

  “岩子的《听风》就不多说了,先前大家也都评价过了,说说《芙蓉镇》吧。”

  王朦环顾四周,拍了手。

  “用反思文学的理念,重新赋予乡土新的意义,简直是乡土文学一个全新的突破。”

  “把政zhi风云融入风俗民情,用人物命运表现历史变迁,结合得相当自然。”

  “这个古桦是湘南人吧?怪不得,隐隐约约透着一股沈老文章才有的湘西味道。”

  “………”

  看着众人的高度评价,王朦作为古桦的指导老师,脸上觉得很有面子,笑吟吟道:

  “这篇稿子就算投给《人民文学》,也一定能发表,但偏偏被我们《燕京文艺》抢到。

  这个首功,非岩子莫属,多亏他先下手为强,竟然能第一时间想到找讲习所的学员约稿,从中发掘出古桦和这篇《芙蓉镇》!”

  “啪。”

  “啪啪啪啪。”

  众人纷纷朝方言鼓掌,掌声交织着笑声。

  “嘿嘿,这叫近水楼台先得月。”

  方言建议说,趁着现在其他期刊还没有意识到讲习所学员的价值,《燕京文艺》索性多搞几期反思文学的专题,向有意的学员来一个集体约稿,正好他们的作品有发表的需求。

  你情我愿,简直双赢。

  甚至还可以发展谍战小说专题,自从《暗战》明确会在《收获》发表,“谍战”概念就在讲习所里风靡了起来,不少学员纷纷跟风。

  “岩子的这些建议,值得考虑!”

  周雁茹等人赞不绝口。

  商量以后决定,到时候让小说组去一趟讲习所,抢先把学员笼络到燕京文艺。

  “岩子这趟讲习所没白去。”

  王朦不得不感慨:“才一个月吧,不仅创作水平一日千里,编辑的能力也是进步神速。”

  李悦笑着夸奖道:“可不是嘛,岩子简直就是我们《燕京文艺》的千里驹。”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如果我是千里驹,那也多亏了各位伯乐老师,当然,最大的伯乐……”

  方言半开玩笑道:“还得是小王老师。”

  “这还差不多。”

  王洁双手叉腰,翘起下巴。

  “哈哈哈,没错,小王是岩子的伯乐!”

首节 上一节 45/26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