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第52节

  “我们燕京文艺的标准是,新人作家稿费最高是每千字4块钱,你哥这篇小说的字数大概在5000多字。”方言点了下方格纸的页数,简单估算了下,“估计能有个20多块吧。”

  “20块!?”

  石铁生和石岚惊喜交加。

  “不过能不能给到这个标准,我做不了主,要看周雁茹老师的意思。”方言语气和善道,“但你们放心,我会尽力替你争取看看。”

  “谢谢小方老师!”

  石铁生情不自禁地喊了出来。

  20多块钱虽然少,但比自己一个月的工资还要多,更重要的是,小说竟然能在《燕京文艺》发表,这一切,都多亏了小方老师!

  “你看你,都说了多少遍,不是工作场合,叫我‘岩子’就好了!”方言拍了下他的肩。

  “岩子。”

  石铁生哽咽了一下。

  眼见气氛有些不对,方言把话题转移到午饭上,“时间也不早了,你们干脆留下来,尝一尝讲习所的伙食,相当地不错。”

  “不用,不用,我们回去吃。”

  石铁生摇了摇头。

  “没事,你们不用担心钱和票,我包了!”

  “这怎么行呢!”

  “这是我们《燕京文艺》的规矩,将来你如果要到编辑部改稿,也是我们包中午这顿。”

  方言也不容石铁生两人推脱,在铁甯等人的配合下,把他们带去了食堂,出手大方。

  《燕京文艺》的饭补,自己还领着呢!

  一顿饭的工夫,石铁生越来越松弛,说的话也越来越多,本来就健谈,这下更健谈了。

  “可惜了,今天是周日,不上课,要不然,你可以和我们一起听讲。”铁甯摇头道。

  “也不可惜,课上不了,咱们就打球。”

  方言一拍大腿。

  宿舍后面是一个操场,有乒乓桌,也有篮球架,从器材室回来的蒋紫龙,抱着个足球。

  “篮球没气了,就剩个足球。”

  “足球?可是没有球门啊!”

  莫伸、贾大山等人面面相觑。

  “这还不简单,就以篮球架为球门。”

  方言指了指两边,在分好了组之后,转头看向石铁生,“至于铁生,你能力强,当后备,等我们打不过了,再叫你上!”

  石铁生听了,哈哈大笑。

  要论方言的脚法,跟文学成反比,比将来的国足还臭,但现在的国足可一点儿也不差。

  正儿八经的亚洲一霸!

  踢了一会儿,赛况着实一边倒。

  方言立马推着石铁生走到篮球架底下,对着古桦等人说:“你们待会往这踢,太用劲了,就会把他踢死,看你们还敢不敢进球!”

  说完,伸出手跟石铁生击掌:“铁生,一定要完成任务啊!”

  “放心,包在我身上!”

  石铁生激动地甩着手。

  “哥,你推慢点!慢点!”

  石岚在一旁看得紧张,大声喊着。

  万万没想到,她在喊慢,王安逸、铁甯、王世美等人充当的啦啦队,一个劲儿喊加油。

  “哇,岩子,你这脚传得比我昨天没洗的袜子还臭!臭不可闻!”

  “紫龙,大哥就别说了二哥,你临门那一脚更臭,不行,你晚上必须得洗脚!”

  “都说臭棋篓子跟臭棋篓子下棋,越下越臭,我跟你们俩踢一队,我特么脚也臭了。”

  “………”

  看着自己这队几乎惨败收场,石铁生非但没有半分沮丧,笑得满脸通红,连声咳嗽。

  “铁生,你球技不行啊!”

  方言对着石铁生摇头叹气。

  石铁生开玩笑说:“你踢得臭,还怪我守不好!下次我不来,你也没有守门员了!”

  “那可不行,这门还得你来守!靠谱!”

  方言竖起了大拇指。

  石铁生咧着嘴发笑,刚才卖力地推着轮椅,额头上渗出一滴滴汗珠,顺着脸颊流下。

  风轻轻一吹,很冷,但心头热乎乎的。

  整个人的血液,在沸腾,在燃烧。

第52章 约稿风云

  6月初,《十月》编辑部。

  “像《暗战》这样的稿子正是《十月》需要的,今后我们也要多多留意谍战方面的小说。”

  在编前会上,苏予作为主编,环顾着张仲锷章守仁等编辑,讨论起期刊未来的大方向。

  在场的所有人热情高涨,议论纷纷。

  日日盼,夜夜盼,终于盼到《十月》得到了正式期刊号的消息,就在10月1日国庆节的那一天,最新一期的杂志就可以交邮局全国发行,再也不用被局限在燕京范围。

  针对10月的那一期,商量着组稿计划。

  “我们要不去一趟文学讲习所吧?”

  张仲锷语气认真地提出建议。

  “去文学讲习所?”

  苏予等人把目光纷纷投向他。

  张仲锷点了下头:“之前对接《蝴蝶》的时候,我曾经去《燕京文艺》编辑部找过王朦,无意间听到方言现在就在讲习所。”

  “张老师的意思,我们找方言约稿?”

  苏予投去问询的目光。

  “不只是方言。”

  张仲锷笑道:“今年讲习所招收了一大批优秀作家,王朦前不久跟我分享了一篇叫《芙蓉镇》的小说,绝对是反思文学的上乘之作,而小说的作者,就是一个叫‘古桦’的学员。”

  “那我们还等什么,赶紧去吧!”

  “没错,去晚了,恐怕好的稿子就要被别的出版社抢先了。”

  “择日不如撞日,明天就是周日,趁着其他出版社休息,杀到讲习所,打个措手不及。”

  “………”

  编辑们一个比一个性急,你一言,我一语,商量决定派张仲锷、章守仁当先锋,到文学讲习所打第一战,争取拿下个一两篇稿子。

  正当他们以为占得先机,却发现其他出版社已经捷足先登,编辑络绎不绝地前来约稿。

  毕竟,伴随《暗战》的爆红,方言算是给恢复办学的文学讲习所,打响了开门红!

  不仅仅是讲习所外的编辑慕名而来,所内的学员里,也有不少和方言一样,也是当地期刊的编辑,纷纷向方言、蒋紫龙等人约稿。

  肥水可不能流外人田!

  等张仲锷来到食堂,意识到来晚了。

  整个屋里闹哄哄一片,堪比菜市场,认识的、不认识的编辑,一个个缠着学员交流。

  “岩子,说说看,为什么要刊登这篇《没有太阳的角落》?”

  周雁茹放下了稿子。

  方言道:“周老师,我是这么觉得的,时代在前进,但也不能忘了那些被撞倒、被冷落的人,我们知青有伤痕文学、有反思文学,那么,是不是也该有为他们而写的作品呢?”

  “看来你跟在茅公身边,长进了不少。”

  周雁茹露出心满意足的笑容。

  方言嘿然一笑,“跟着老师身边耳濡目染,就算什么都不做,我感觉也能受益匪浅。”

  “你啊!”

  周雁茹笑着白了眼,“这篇稿子我收下了,回去我再找王老师议一议。”

  方言知道这事基本成了,于是压低声音说:“周老师,我还有件事要跟您商量。”

  “伱说。”周雁茹道。

  “是关于这篇小说的作者的稿费。”

  方言大致介绍了下石铁生的情况。

  周雁茹沉吟片刻,“我明白你的意思,可以酌情考虑,把稿费定到每千字4元。”

  “周老师,我代石铁生谢谢您嘞。”

  推荐完石铁生,方言紧接着又把铁甯和她的《哦,香雪》,推荐给周雁茹和王洁。

  “周老师,我写这篇小说,还是希望读者从这个平凡的故事里,不仅看到乡村的姑娘们质朴、纯真的美好心灵,还能看到她们对新生活强烈、真挚的向往和追求……”

  在铁甯感激的目光下,方言深藏功与名,把空间留给她们单独相处。

  没想到刚在人群里一露头,立刻被如狼似虎的编辑盯上,一窝蜂地涌了上来。

  别说方言手头的长篇小说,现在没写好,即便写好了,到底在什么期刊上发表,也不是自己能说了算的。

  方言婉拒了一个又一个约稿,最终受不了这股汹涌的热情,偷偷躲到角落寻求僻静。

  “安逸,你干嘛躲到这里?”

  “我、我……”

  王安逸吞吞吐吐了半天,才难为情地说没人找她约稿,到现在无人问津。

  “把你手上的小说拿给我看看吧。”

  方言把手一伸。

  “我没什么本钱,写的不好,你看完可不要笑我。”王安逸犹豫地递上去。

  “不会吧,之前贾大山跟我聊天还说,他在《冀北文艺》看过你的小说,写的不错。”

首节 上一节 52/26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