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红年代:四合院里的吃瓜群众 第31节

  “老阎、老何,

  你们俩也知道林五爷不只是咱们北平青帮的老大,还是北平保密局里的头目,

  是那种杀人都不需要证据的大人物,

  于大肚子这个所谓的粪业协会会长,之所以敢跟政府衙门对着干,

  那还不是因为人家袁长官是从国外留学回来的书生,

  会跟他讲道理,

  可你们觉得保密局会跟于大肚子讲道理吗?

  要是不顺从,上来先给你两枪,你说于大肚子怕不怕?

  更何况我这两天在牢里头听那些当兵的说,

  蒋公子自打金圆券改革一开始就亲自带着保密局的人跑到淞沪坐镇,

  这两天更是枪毙了不少不愿意配合金圆券改革、囤积居奇、想要坐地起价、破坏【8.19限价令】的商人。

  北平保密局肯定也接到了命令,

  你们说于大肚子敢不敢和林五爷顶牛。”

  原本林文华在北平就凶名赫赫,听王麻子说现在还有可能拿到了蒋公子的密令,

  行事自然更加的肆无忌惮,

  于德顺这种原本就一屁股屎的著名土豪,肯定不敢反抗,

  不然连罪名都是现成的,

  听到这些,又想起于德顺以前经常带人殴打那些上街的老师,阎埠贵此时说话都有些不利索,

  “你们说得对,

  于大肚子再怎么蛮横,靠的也只是手上那些掏粪工,只能对付对付我们这些平头老百姓、欺负欺负文化人,

  遇到保密局的林五爷肯定得歇菜。

  不过就算把银行里的钱换成金圆券,对于大肚子来说也不是什么大事,

  既然蒋公子亲自坐镇淞沪主持金圆券改革,更是把那些囤积居奇的商人全都镇压了下去,

  想来限价令肯定能好好的执行下去,

  美钞换成金圆券对于大肚子来说也没什么损失。

  更何况他的根基在于他手上那36条日进斗金的粪道,

  只要这东西在他手上,

  就算金圆券变得一文不值,也能很快东山再起。

  比起有这些钱,命才是最重要的。”

  “嘿嘿对喽,

  阎老师,人家蒋公子自然想搞好金圆券改革,这样蒋总裁才有钱发饷,

  咱们也要好好支持。

  万一要是打不过对面,让八爷进了咱们北平城,

  到时候可什么都要晚喽,

  那可不是一点钱就能解决的事情,你们说对吧!”

  听王麻子说起这个,

  何雨柱知道这是旧夏政府多年来抹黑造谣、从而造成的老百姓在认知上有很大偏差,

  让一些人直到现在都很支持光头。

  他也不好跟王麻子争辩,

  万一说了不该说的,立马就会惹上大麻烦,他虽然不怕,但会暴露自己的秘密。

  好在阎埠贵胆子比较小,

  听王麻子提到对面的八爷,刚刚嚷嚷着要来西交民巷的他,此时又开始催促起来,

  只不过这一次他是想着快点离开这里,

  “赶紧的,咱们赶紧走吧,

  于大肚子这时候估计是一肚子火,他对付不了林五爷,但弄我们还不是手拿把攥,

  要是他把这些邪火儿撒到咱们身上,不死也得脱层皮,

  还是别在这儿看热闹了!”

  对于阎埠贵的顾虑,何大清和王麻子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对,

  不管是林文华还是于大肚子,都不是那种讲理的人,

  真的很有可能随手拿他们这些无辜的路人撒气,

  “成,那咱们趁着于大肚子还没出来赶紧走,免得摊上祸事。”

  从西交民巷出来就是正阳门,

  与之相对的闻名遐迩的东交民巷使馆区,

  虽然修得跟西交民巷一样奢华,但东交民巷还是有不一样的地方,

  这是一个并不允许夏国老百姓随意出入的封闭区域,

  各个大门除了有哨兵,

  还有一些拿着棍棒、戴着头巾、趾高气扬、当狗都当出了优越感的天竺阿三在来回巡逻。

  当然,自从东交民巷在四五十年前成为租界以来就没有夏国老百姓再进去过,

  所以何大清他们也早就习以为常,

  除了暗骂满清不争气以外并没有挑战规则的想法。

  一行人穿过中华门,然后进入天安门广场,从东长安门出来,沿着皇城城墙进入王府井大街,然后快步向着四合院走去。

  (本章完)

第36章 这次,何大清没答应

  路过东安市场,

  何雨柱又让何大清掏钱在路边的店铺买了一包生石灰,准备带回去消毒杀虫。

  刚到帽儿胡同,就看见这里的金元券兑换点跟大家想的一样已经开始继续运行,

  不过跟街坊们想的不一样的是,

  或许是上面那些当官的也不想把自己辖区的老百姓推到其他城区去兑换金圆券,

  所以并没有搞出兑换比例再次减半的骚操作,

  而是按照前几天的比例进行兑换。

  不过这跟何大清他们这些已经兑完金圆券甚至把金圆券都快花光的人并没有什么关系,

  大家也就没怎么重视,

  跟王麻子寒暄了两句之后,就转身就回了家。

  走进四合院,何雨柱打开前院东厢房的房门,

  先是在一些相对阴暗的角落撒上生石灰,然后仔细的打量了一下房子的边边角角,

  发现状况比起昨天收拾房子的时候已经没那么潮了,不由得笑了起来,觉得再有个一两天就可以搬家了。

  关上房门,又去院子里找了找,

  看到何雨水正跟许招娣在后院翻花绳,也就没管,准备回家眯一会儿,

  可刚回到中院就听何大清说道,

  “柱子,你现在也没什么事儿,正好家里的玉米面要吃完了,咱们爷儿俩去倒座房磨点面出来,

  过两天上班了,怕是没时间。”

  听到何大清的话,何雨柱也就打消了回耳房睡觉的念头,

  跟他一起提着一口袋玉米去了倒座房。

  这年头机器并不普及,老百姓加工粮食还是使用传统方法,

  四合院的石磨那是相当的笨重,并不是人力能够长时间的使用的,

  等何大清在磨眼上加好一堆玉米,父子俩就开始吭哧吭哧的推着石磨上的木杆转圈,

  感受着手上巨大的阻力,何雨柱不由得开口说道,

  “爹,咱们四合院的石磨这么大,要不干脆买头牲口算了,

  这不比自己傻乎乎的推磨轻松多了。”

  “你还真说对了,

  你小时候老太太家里原本就是用驴来拉磨的,那时候简直不要太轻松,

  可后来她家败了,

  养驴的花销得由咱们几家来承担,

  可免费的东西用习惯了,谁也不乐意花钱,更不想自己个儿吃亏,

  慢慢的也就不养驴了,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我也想养牲口,可咱们家就是干厨子的,当不起这个冤大头,

  你啊,还是老老实实的推磨吧!”

  听完何大清的话,何雨柱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只能感慨很多时候并不是人多力量大,更有可能什么事儿也干不成。

  不过想到人性如此,更何况是四合院里的这些邻居,

  他又不觉得奇怪。

  “那还不如昨儿个不去搓澡呢,

  今儿磨完面,累一身的汗,后天上班,明儿个还得洗,这不是浪费钱嘛!”

  “这有什么,咱们做厨师的就得勤洗勤换,

  不然邋里邋遢的,谁敢吃你做的饭,

  不管明儿个能不能见着人,下午都得去澡堂再洗一次,

  后天得去上班了,再闲下去我估计你手艺得荒废。”

  有道是一天不练自己知道,两天不练师父知道,三天不练全世界都知道,

首节 上一节 31/11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