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就是他。”
刘周知道这个人,他是个比较优秀的导演,虽然拍的片子屈指可数,但几乎部部精品,最知名的就是那部《我的左脚》。
“既然我们的电影入围了,那安排什么时候放映?”
“电影节闭幕的倒数第三天。”
“看来我们的电影不是很被看好。”
一般热门的电影都会在电影节的前两天和最后两天放映。
“你想什么呢,电影能入围就已经足够幸运了。”
“也对,是我太贪心了,那接下来我们怎么安排?”
“接下来我们会去宣传一下我们的电影,争取放映的时候能多点观众。”于立伟接话道。
这就是没有经费剧组的苦,没钱做宣传,只能亲力亲为,厚着脸皮去“发传单”。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这次柏林之行的经费还是刘周赞助的。
宣传的钱刘周当然也能拿的出来,但他不可能为这样一部小成本投入太多,贾樟可和于立伟两人也不好意思再叫刘周投钱了。
接下来几天,三人出没在各个放映厅宣传着自己的电影,顺便也看了不少参展的入围影片。
几天下来,看了一圈电影,三人发现好像就自己的片子最low,画面粗糙。
以前还不觉得有什么,一对比之下就能很明显的看出来。
不过不管怎样,那毕竟是自己的片子,这天也到了《小武》放映的日子。
刘周扫了眼入场的观众,偌大的放映厅,才坐了不到三成,不禁有些沮丧。
“人不多啊!”
“没办法,我们根本就没投过物料宣传,有现在这些人也还是我们之前一直推荐的结果,不然可能人更少。”于立伟叹气道。
对于两人的忧虑,作为导演的贾樟可却显得更乐观,笑着说道:
“没事,先坐吧,咱们这种电影能有几十个人看,我还觉得赚了。”
这时,突然进来几个老外坐在了第一排。
“他们是谁?”刘周对于立伟问道。
“应该是片商。”
“那我们要去打个招呼吗?”
“不用,打不打招呼对他们来说丝毫没有影响,会买就会买,不买再怎么打招呼他们也不会买。”
“好吧。”
没一会,电影开始放映。
开篇就是坑洼的土路,几个衣着破旧的农民站在路边,麻木的来回扫视。
然后一辆破破烂烂的大客开了过来,小武上了车,对着卖票的哥们说了一句:
“我是警察!”
那哥们面无表情的看了他一会,还是放弃了管他要钱,回到了座位。
刘周因为看过整部电影,所以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在场的观众身上。
他看到好几个老外看到这噗嗤笑出声。
刘周没感觉到高兴,不由地皱了皱眉。
在零八年奥运会之前,老外觉得华夏应该是满大街的自行车,没有高楼大厦,国民每天都跟在菜市场讲价一样的叽叽歪歪,愚昧而且落后。
这是一种思维的传统认知,在西方社会中也代表着一种思潮,通常被称为“想象华夏主义”。
所以他们喜欢看这种表现华夏贫穷落后的电影。
《秋菊打官司》如此,《霸王别姬》也是如此,因为这些电影,符合他们脑袋里的华夏形象。
《霸王别姬》为什么在国际上声誉如此之高,还拿了迄今为止唯一一座华语电影的金棕榈?
不就是因为它拍出了外国人想看到的一切东西么。
《小武》本质上也是此类的电影,但不同之处就是贾樟可处理的更写实,更贴近华夏底层社会的真实写照。
贾樟可用近似纪录片的手法将底层人们的生活呈现出来,而不会故意添加那些自诩文化人臆想的畸形的底层人们的故事。
因此《小武》这部电影,对很多西方人来说欣赏价值几乎为零,电影放映不到一半,观众就几乎快要走光了。
就连第一排的片商也有好几个起身走了。
放映厅剩下的人中,除了零星几个观众,就剩下各路记者还在坚守,不是因为他们喜欢,而是职业道德让他们必须得看完这片子,然后回去写稿。
一百零五分钟的电影放映完毕,仅剩下的那几名观众和记者立即起身闪人。
《小武》的首映就在一片惨淡中落幕。
三人看着空荡荡的放映厅,不由地相视苦笑。
此刻就连刘周都有点不淡定了,他记忆中《小武》是获奖了的,但看现在这样的情况,获奖的希望似乎很渺茫。
不会因为自己的乱入,把这部电影的奖项给弄没了吧。
此时还是贾樟可更豁达,说道:
“没事,我们的电影可以在这里放映就已经是惊喜了,不能奢求太多,唯一对不住的就是师弟,这次可能让你的钱打水漂。”
“钱的事不重要,反正对现在的我来说也不是太多,只是有点可惜,这部电影不能让更多的人看到。”
其实真要说抱歉的是他刘周,他现在有点担心因为自己引发的蝴蝶效应把《小武》的奖给弄没了,让贾樟可失去崛起的机会。
要知道,贾樟可就是通过《小武》才打响名气的。
“既然如此,那接下来几天我们该吃吃,该喝喝,该看电影看电影,参加完闭幕式就回去。”贾樟可笑着说道。
之后他们俩也是这样做的,看看电影,吃吃东西,打打牌,好不自在。
刘周见状也放下了心中的愁绪,既然已经这样了,能不能得奖也看老天保不保佑了。
开幕式前一天,刘周打听到哥哥张果荣的房间,壮着胆子专门跑过去拜访了一下。
哥哥对这个年轻有趣的后辈兼粉丝印象也挺好,俩人很愉快的聊了一会。
如果不是怕太冒昧,刘周真想问他要个联系方式。
第二天,柏林电影节闭幕式。
相比开幕式,这次就热闹了许多,诸多剧组和明星纷纷到场。
刘周三人坐在角落了,默默地看着一个个浓妆艳抹的女明星。
刘周对外国明星不是很感冒,反而对着离他有点远的邱淑珍更感兴趣。
她是《越快乐越堕落》的女主,也跟着来到了柏林。
虽然就看到一个侧脸,也不妨碍他一边臆想着《**羔羊》或者《慈禧秘密生活》什么的。
“你们说我们能拿奖吗?”刘周还是不禁问道。
“不知道,不过别抱太大希望,那也就不会有什么失望。”
没多久,颁奖典礼也马上开始。
欧洲的电影节奖项设置都很奇葩,名字都特别的长。
就如柏林电影节颁发的第一个奖,《胜利纪念柱报》读者评审团大奖,这一大串的名头别说刘周他们,就是一些老外也听得一头雾水。
还有那些个“堂吉诃德奖”、“蓝天使奖”、“卡里加里奖”,别说路人,就是很多业内人士都不知道这些是什么玩意儿!
第42章 获奖,落幕
主席台上,一个奖接着一个奖被公布出来。
台下时不时地爆发出欢呼的声音,听得刘周心里越发忐忑起来。
贾樟可虽然看起来云淡风轻的样子,但刘周依然从他的眼神里看到了一抹期待。
这时台上的一哥们念道:
“下面颁发的是柏林电影节最新设置的一个奖项——青年论坛奖,以德国导演沃尔夫冈.施多德的名字命名,现在全世界的电影产业都在蓬勃发展……
获得该奖项的电影是《The Thief》!”
刘周和贾樟可还没反应过来什么意思,一旁的于立伟突然激动地从椅子上跳了起来。
然后他抓着贾樟可的肩膀使劲的晃,激动的话音都在颤抖:
“是我们!我们获奖了!”
“真是我们?”贾樟可有点难以置信。
此时刘周也反应过来,《小武》原本的名字是用拼音写的,但是尼玛被组委会翻译成英文就变成小偷,小偷不就是The Thief吗?
“是我们!别坐着了,快上去领奖!”刘周拽起他道。
看来自己这只蝴蝶产生的效应也没那么大,亏之前刘周还感觉对他非常的愧疚。
贾樟可有点晃晃悠悠地从角落走向主席台,刘周都担心他会不会突然摔倒,看来他的心情也同样很激动。
从颁奖的人手里接过奖杯,贾樟可先来了个深呼吸,缓了两秒才用英文说道:
“谢谢!谢谢组委会!谢谢评审团!谢谢大家!谢谢刘周!谢谢那些陪我一起完成这个梦想的兄弟们!谢谢!
这真是个让人激动万分的时刻,《小武》这部电影虽然很粗糙,但是它的诞生非常的艰难,里面凝聚了我们十几个人的心血。
能够获奖我非常的高兴,谢谢大家!”
台下的刘周和于立伟此时也是一脸笑意,两人的心情也都渐渐平复下来了。
“诶,于哥,师兄他不是不会英文吗?”
“他肯定提前偷摸着背的。”
“我去,他准备的还挺充分,这么说之前他那淡定的样子也是装的?”
“应该是吧。”
“肯定是!”
贾樟可磕磕绊绊地说完自己的获奖词,然后又晃晃悠悠地回到座位。
还没等他坐下,奖杯就被于立伟给抢了过去。
刘周看着他将奖杯抱在怀里摩挲了好一会,脸上特虔诚,就跟过年摸财神一样。
“于哥,可以了,让我看看。”
“给!”
刘周拿着奖杯,不大,还被于立伟捂着有点温热。
但就是这么个小东西是他们一直期待的,这证明之前的一切辛苦都没有白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