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1992,我的娱乐时代 第43节

  一个又一个的歌手上场演唱一首拿手的歌曲,然后由几个评委评分。

  别说什么歌手不会让人给自己打分这种事。

  现在不是二十一世纪那个歌手们一个个自视甚高的年代。

  这个时期,很多歌手其实就是靠参加比赛出来的,大家基本都不会排斥批评。

  唱得好,你自然拿高分。

  唱得不好,是自己没本事,怪不得别人。

  当然,文武第一,武无第二。

  这音乐比赛这东西其实并不是那么好评的。

  人都是有喜好的,不同的人,对音乐的评判标准都不一样。

  因此,也不是说你被评了一个比较低的分,就说明你不如人了。

  而评分高的,也并不说明伱就高其他人一等。

  音乐,特别是在场大家基本从事的都是流行音乐。

  这可不是靠评委打分就能决定的,主要还是要靠市场,靠听众。

  你磁带卖得好,你就算在其他同行眼里唱得一塌糊涂,那你也是行业翘楚。

  总之一句话就是,别太把专业人士的评价当真。

  反正周子恒就是这么认为的。

  来自后世的他,简直见多了那些专业人士吹成神,结果听众完全不买账的歌曲。

  也见多了被专业人士骂成翔,但却广受观众喜爱的歌曲。

  所以,下台以后,周子恒就没太关注所谓的比拼,而是把现场当成了一个大型交友会场。

  在人群中窜来窜去,结交朋友。

  而对于周子恒的主动结交,大多数人还是非常热情的。

  毕竟,谁又能拒绝一个当前内地磁带销量第一的存在当朋友呢!

  一圈下来,周子恒跟在座的大部分人都混了个眼熟,除了刘欢这个主动跟他交换联系方式的人外,他还与毛阿敏以及解晓东各自交换了联系方式。

  喔!还有几个幕后人员。

  比如中国火,也就是后世大家普遍称呼魔岩唱片的创始人张培仁。

  其实这个时期,魔岩唱片还不叫魔岩,而是叫中国火。

  1991年,宝岛滚石唱片国语事业处副总经理张培仁来到京城,成立了魔岩文化。

  并以这个公司为主,成立了中国火品牌,并签约了大量摇滚歌手与乐队。

  到了,1995年,中国火品牌才正式改名为魔岩唱片。

  不过,到那时,魔岩的辉煌也开始成为过去。

  旗下最主要的大将魔岩三杰因为骚操作,直接把中国摇滚掐死在萌芽之中,导致滚石也对他们进行雪藏,整个中国摇滚都因为三人被砍掉。

  周子恒接触张培仁当然不是为了拯救摇滚。

  他没那个本事。

  他接触与对方结交,主要目的是为了对方背后的滚石唱片。

  周子恒对自己的规划很明确。

  在内地站稳脚跟,然后杀向港台。

  凭什么港台可以在内地大红,就不能容许内地歌手反向输出了?

  他就要做那个人。

  内地乐坛没人扛,那就他来。

  而想走出内地,在港台有所作为,该有的人脉资源还是要有的。

  周子恒不是王菲,没有一个立委爷爷。

  他想走出内地,在港台抢食,完全得靠自己。

  而滚石就是一个不错的目标。

  其原本就是杂志出身,有着非常庞大的媒体资源。

  与其搭上线,可以让周子恒的唱片在港台发行以后不至于无人可知。

  说实话,周子恒算是领教到这个年代没有媒体资源的苦了。

  内地还好,因为磁带卖得好,太平洋想从他这里赚更多利润,所以,或多或少还是会给他一些帮助。

  再加上现在内地正在造星,他也算符合条件,媒体会自发宣传他。

  所以不用太过担忧。

  但港台不一样。

  这点从《流浪歌》这张磁带在港台发行以后连水花都没有就能看出。

  的确,《流浪歌》这张磁带或许并不是港台听众喜欢的类型。

  但其实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宣传资源上。

  据周子恒了解,《流浪歌》在港台出版发行的时候,那是几乎没有宣传。

  拿去电台让人家推荐。

  人家直接来上一句,“内地的歌能听?”

  最后直接退了回来。

  报纸方面倒是给钱刊登了几个小版面,但在这个电台听歌为主的年代。

  谁会无缘无故,光在报纸小页上看到几行字,没在电台听过就去出钱买磁带?

  别说这个年代的人不会,就是后世,也没人那么傻。

  所以,周子恒算是明白了。

  他以后如果想在港台有所作为。

  必须得有一定人脉资源。

  最起码,电台得上。

  再牛逼的歌曲,你总得让听众知道好不好听吧!

  就算是内地,那些订货商们订货,都要大老远跑到唱片公司,亲自听几遍,确认歌曲的确好听,才会订货。

  当然,港台的除外。

  作为内地磁带最大输出地。

  港台的磁带,特别是有名的歌手磁带,比如刘德华等四大天王,订货商们完全不用听,只要你放出消息说他们出唱片了,保准,你磁带都还没制作完,订货商们就把货款打过来了。

  所以,周子恒目标很明确,跟张培仁认识,找机会跟滚石那边搭上线。

  然后,等自己在内地站稳跟脚,就杀向港台。

  ……

  时间过的很快,在周子恒大交朋友的时候,歌手比拼终于结束了。

  最终,南方歌手以微弱的优势赢下了这次比试。

  而北方这边,虽然输了,但除了少数人,大部分人也没沮丧。

  显然,大部分人的心态跟周子恒差不多,并不是太在意比试的结果。

  不仅歌手们没在意,那些制作人们也没太在意。

  相反,他们在比试结束以后,便聚在了隔壁一个大包间里,开始讨论研究当前的市场变化以及该怎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制作出好的歌曲磁带。

  因为周子恒自己也会创作,所以他也被陈小奇叫了过去。

  “或许这才是这次交流的正题。”

  坐在一众制作人中,看着陈小奇滔滔不绝的在讲解着现在的唱片市场变化,周子恒默默的想道。

  “我们广州的各家唱片公司今年各自都推出了大量原创磁带。

  而大家也应该看到了成绩。

  周子恒与杨玉莹俩人的磁带销量都突破了百万,这绝对是前所未有的。

  所以,我坚决认为,对歌手进行包装,进行商业运作,这绝对是我们未来要走的路

  ……”

  听了几句,周子恒就有些昏昏欲睡。

  这里面这群人,好多人身上都有官职。

  一个个说起话来官腔重的很。

  陈小奇还好。

  其他几个讲话的,像极了周子恒上小学时,开大会,领导讲话的样子,通篇官话。

  讲了几个小时,你只知道他说了,要根据什么指示,什么方针,走什么道路……

  求追读,求追读,另外推一本书,链接在下面,华娱文,老作者新书。

第49章 纳税,厮杀激烈的电台点播榜

  “子恒,你对咱们内地音乐发展有什么看法?”

  包间里乱哄哄的,有人大声发表着自己的看法,也有人在窃窃私语,周子恒正在走神,突然陈小奇点了他的名字。

  众人全部看向他。

  周子恒讪讪一笑,“我没什么看法。”

  看法,周子恒当然有。

  他要是真有决策权,他能讲一天一夜。

  但很可惜,他不是领导,能坐这,完全是陈小奇拉过来的。

  让他发表建议。

  就算他说了,眼前这些大佬们也不会当回事。

  所以,他干脆懒得说。

  反正,按照趋势,内地流行音乐在未来几年会迎来大爆发,开始积极追赶港台。

  所以,他说不说都无所谓。

  陈小奇可能也就是下意识的问问,并不觉得周子恒有什么要讲的。

首节 上一节 43/23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