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加上之前张一谋的两部片子,都没有在国内上映,这部片子说什么都必须得上了,不然他就会跟后来的第六代导演们一样,成为大众媒体抨击的对象。
电影局那边也肯定会对张一谋出现不一样的看法,外面舆论纷纷,不处理一下肯定是说不过去的。
所以张一谋电影拍完了,需要一剪,二剪,三剪…都是有可能。
必须得保证既能够拿奖,又能够卡在红线上映。
“那也不能这么折腾人啊。”
李艺书皱着眉头。
他知道这部电影主要角色就只有巩丽一个人,说是她的独角戏也不为过,但状态不好拍出来的效果就能好了?
感受到关心,巩丽咧嘴笑道:“艺书,伱不用太担心的。我自己的身体我自己清楚,休息休息就好了,而且我觉得现在的状态,才能拍好秋菊这个角色,你没看过剧本,不清楚秋菊的遭遇…”
谁没看过了?我还看了不止一遍呢。
看着要强的巩丽,李艺书也不好多说什么,只是说了几句话,便让她早点休息了。
出了房间,李艺书关上门,就出去找张一谋了。
说不动巩丽,那就得说说张一谋这个导演。
求追读,求月票,求收藏!
第73章 【隐入尘烟,大西北遍地都是故事】求追读
从巩丽这边出来后,李艺书也是去找了张一谋。
听见要让巩丽好好休息几天的建议,老谋子显得有点迟疑,不过还是点点头道:“这个不需要李导操心,我已经重新调整了拍摄方案,延长了十天左右的拍摄期,这几天正好可以让巩丽好好休息休息。”
他其实也知道以现在巩丽的状态,其实是很难拍好的,而且现在天是越来越冷,市里面还说最近又要下一场大雪。
不延迟拍摄根本不行,这种情况下,继续让巩丽坚持,已经没多大的意义了。
“张导,不是我想打扰你们剧组拍摄,主要是想着威尼斯电影节时间上也还算充裕,倒也不至于那么着急。”
眼见张一谋好说话,李艺书的脸色缓和了不少。
他其实还是挺敬重张一谋的,不管后面的电影拍的怎么样,单单就08年奥运会开幕式能够举办的那么成功,那么精彩,就已经足够让人尊敬了,所以刚才说的话有点不客气,这会儿自然要说点软话了。
“没事的张导,我能理解。”
张一谋笑了笑,他忽然想起一件事,问道:“听巩丽说,霸王别姬你已经让赵飞担任摄影指导了?”
李艺书点点头:“嗯,赵指导的能力在国内数一数二,之前张导跟他合作的《大红灯笼》,画面色彩很漂亮,跟我想要的画面感有几分相似,所以选择了他。”
“是,赵飞是很优秀。”
张一谋迟疑道:“李导,关于顾常为的事,我很抱歉,本来一直想当面跟你说的。而且顾常为也不是有意的,他之前跟陈恺哥有过约定,谁也没想到陈恺哥突然回国,还有了新的制片计划。”
他跟顾常为的关系还是蛮不错的,都是西影厂的人,加上前几年还有过合作,私交也很好,自然不希望李艺书因为这次的事,跟顾常为有什么变扭。
“哈哈,张导太客气了,这事跟伱本来就没什么关系。”
李艺书爽朗一笑:“再说了,我也不会因为这件事怪责顾指导,什么事情都得讲究一个先来后到,既然是陈恺哥导演先跟他约定好了的,我这边自然不会有什么异议。”
说到这,他略微阴阳道:“说起来,还得感谢顾指导,要不是他推辞了,我还就错过跟赵飞指导的这次合作,前些日子在燕京我跟他探讨了一番霸王别姬的拍摄计划,赵指导的表现让我很满意。”
张一谋微微一怔,苦涩一笑:“是,李导能满意就好。”
算了,还是别当这个和事佬了。
一直过了三四天。
这天,巩丽大病初愈了,精气神好转了很多,说话也有力气了,李艺书放下心来,也是准备返回川蜀老家过年了,张一谋得知以后,也是让人弄了点酒菜,要为李艺书亲自送别。
饭桌上。
听到李艺书的话,张一谋诧异道:“李导也想拍大西北的戏?”
巩丽也惊讶的看向他。
“是啊,倒是有这个想法,不过也未必拍就是啦。”
李艺书笑了笑道:“就是这几天,在周围转了转,也去看了看附近的西北农村是什么样的,倒是给了我不少的感悟,这地方全都是故事啊!”
这几天李艺书在剧组工作人员的带领下,除了参观剧组,顺便去看了看这边的特色窑洞,还有周围那遍地灰土色的乡村风貌,让他不由想起了《隐入尘烟》。
这电影是在甘S拍的,但陕X的地貌跟那边很接近,都是典型的大西北地貌。
所以来到剧组附近的农村后,李艺书就发现这地方跟电影中很像。
而且因为风沙的关系,妇女们大都也爱在头上裹一层纱巾。
不少上了年纪的老人,也大都跟剧中的老四马有铁很像。
这让他不由想着自己是不是也可以拍一拍?
《隐入尘烟》是一部很好的片子,不然也不会在当时引起广泛的讨论,特别是在当下这个时代,如果拍出来去参加柏林电影节的话,拿奖的概率是很高的。
“李导说的没错,陕X…不,是整个大西北遍地都是故事。”
张一谋很认同李艺书的这番话,他的作品几乎绝大多数都是以大西北为主题,除了是因为他所在的是西影厂外,最主要的还是他是西北人,对这片土地充满了感情,同时也是知根知底。
这也是为什么《红高粱》《菊豆》包括现在这部《秋菊打官司》能够拍的那么好的原因,张一谋在执导的过程中,投入了自己对这片土地的真挚情感。
瞧着李艺书不是开玩笑的样子,巩丽开口道:“艺书,你要真想拍,回头可以让张导帮你联系联系西影厂。”
“是啊李导,你要是来拍,西影厂那边肯定很高兴的。”张一谋连连点头,这两年随着北影厂挖走了不少西影厂的导演后,西影厂的日子其实也不太好过了。
不似八十年代末期那般辉煌,等到周星星的《大话西游》,还有张一谋去了燕京,算是彻底的一棒子打死了西影厂。
在那之后,西影厂就开始落寞,直至千禧年,西影厂改为西部电影集团后,基本没出过什么精彩的影片。
“再说吧,也不一定要拍,等手头上的项目都搞定了再说。”
李艺书摇了摇头,他只是有这个想法,还不一定会拍。
饭吃了一个小时。
李艺书也是动身走人了,跟巩丽约好了,等她拍完了《秋菊》以后,回燕京养一养皮肤。
她在这边待了不少时间,大西北强烈的紫外线,让巩丽看起来平白苍老了十几岁,跟《霸王别姬》中青楼头牌菊仙,相差甚远。
不过好在她的戏份不算多,先养养皮肤养养状态,等到后面再集中拍摄也不迟。
李艺书回川蜀,已经是1月25号了,距离过年也只剩下9天,好在他是坐飞机回来的,没去坐拥堵的火车。
不然还得晚两天才能回来。
一回家的第二天早上。
李艺书还想好好的睡一个懒觉,就被父亲李建给带到了峨眉电影制片厂,去见厂领导了。
领导们见了李艺书,当面自然是一顿猛夸,陈副厂长嘴巴都要笑歪了,当初是他帮忙,如今李艺书成绩斐然,虽然对方不是厂里的职工,但买的是峨眉厂的厂标啊!
对外也能算是峨眉厂的电影。
论功欣赏,李建有份,剧组其他人也有份,他这名义上的“监制”,自然也是有份的!
求追读,求收藏,求月票!
第74章 【逐渐萎靡的电影市场】求追读
峨眉电影厂的诸多领导当中,李艺书最熟悉的人除了陈副厂长外,就是韩三坪了。
陈副厂长是他父亲的老领导了,上一世李艺书进厂也是对方安排的。
在对方手底下待了几年,总的来说人还不错,但发展前景很差,千禧年各地区制片厂改革的时候,陈副厂长基本退居二线了。
韩三坪就不同了,一步一个脚印,去了北影厂当厂长不说,后来更是直接当上了中影的董事长。
跟谁打好交道,自然不言而喻。
所以韩三坪邀请李艺书回头来坐坐,他也是欣然答应。
下午。
韩三坪的办公室内。
“不错不错,艺书,当初我没看错你啊!”
韩三坪对李艺书是满意极了,在海外拿奖了不说,前几天,李艺书还凭着这部电影,在宝岛那边大出风头,连央视都搞了一个专访节目。
采访中,李艺书吃水不忘挖井人,重点提到了峨眉电影制片厂。
上头对峨眉制片厂这种大胆启用新人导演的行为,那自然是一顿好夸的。
李艺书笑呵呵的:“三叔客气了,一点小成绩,可不能再夸了,再夸我可就得飘起来了。”
“哈哈,夸一夸不要紧,但一定要记住,千万要不骄不躁。”
“我明白的三叔。”
眼看李艺书还是跟去年一样不卑不亢,这让韩三坪很满意道:“《赤伶》这个剧本我看过了,写的很不错,是我们厂明年重点推广的项目,你父亲李建也是老导演,交给他厂子上下都是认可的……”
听到这话,李艺书眉毛一挑,他可不信“厂子上下认可”这样的话。
在峨眉厂待过几年,李艺书可是很清楚一个电影导演的岗位有多么抢手。
父亲李建的资历肯定是够的,好歹也混了二十来年,不过能成功担任《赤伶》的导演,还将电影选为重点推广的项目,恐怕还是厂长一锤定音的。
毕竟剧本是李艺书的,他是交给自己父亲拍,可不是交给峨眉厂拍。
韩三坪突然道:“对了艺书,《霸王别姬》之后,你可还有什么新的电影制片计划?不管伱有什么制片计划,厂里面都是全力支持你的!”
李艺书摇摇头:“三叔我现在还没考虑那么多,想着还是先把《霸王别姬》拍好了再说,这电影徐砜监制可是期待好几年了,能邀请我拍,我肯定得铆足了劲的,可不敢三心二意。”
峨眉厂的人脉肯定不能断的,只是李艺书现在真没项目跟峨眉电影制片厂合作,不过好在有父亲李建这一层关系,这次《赤伶》也算是第一次合作,而且还弄成了中港合拍片,利益能得到保证,也是为下次的合作打一个基础。
“那倒也是。”韩三坪虽然有点失望,不过也没说什么。
二人又聊了一会儿关于目前国内电影市场的事。
听到李艺书说未来肯定会是商业片时代的时候,韩三坪也是眼前一亮。
尽管现在国内文艺片还是很多,看起来花团锦簇,但身为副厂长的韩三坪,还是了解到观影市场越来越萎靡不振。
前些年,随随便便一部好片子,都能拿到上亿票房。
而且韩三坪因为是领导的关系,能够拿到外界所不知道的数据,根据70年代和80年代的电影数据来看,国内年观影人次接近300亿,年人均观影数量差不多也是30部。
而去年的数据,观影人次只有144亿。
这其中有电视机开始普及的关系,但更多的还是经济高速发展下,外来事物越来越多,导致国内文艺片市场受到了极大地冲击。
港片、好莱坞电影,还有让人热血澎湃的三级片……
这也导致全国各地录像厅生意爆火,越来越多的人开起了录像厅。
录像厅虽然只有一台彩色电视机,还要忍受极差的环境,但每个人收五毛,就能看不同题材的影片,还是有很多人选择去的。
更不要说到了晚上,再收一笔钱,老板就会播放刺激眼前的影片。
所以想要把人带回电影院,就必须得想办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