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世界从九龙夺嫡开始 第482节

  但很难用于军事上,因为鸽子飞行途中可能会遇上很多困难,比如狂风暴雨等恶劣极端天气,鸽子需要躲避,或者遇到猎人或者天敌的捕食,自己去寻找食物的时候遇到风险等。

  而且鸽子传递情报需挑选专门的鸽子,不是随便的种类就可以,还要经过专门的训练,鸽子并不认识路,只是通过其归剿的天性,从远处往固定的地方飞行。

  总之,鸽子只是非官方的势力,用于传递不重要的一些信息,像军事上都是十分重要的军情,很难通过这种随意的方式传递。

  所以,历朝历代,官府主要还是通过驿战,靠人力加急投送,比较稳妥。

  不过,鸽子虽然不太靠谱,失败率极高。

  但在这个时代,效率是惊人的,鸽子一天可以飞一千多里,而且基本上都是直线飞行,不像地上的道路,蜿蜒曲折,需要绕过山川、河流、城池和一些匪患严重的地方。

  地上几乎需要近一个月的路程,若是全程使用信鸽,一切顺利的话,突厥牙帐到长安的信息,最快三天就可以到达。

  李世民闻言一愣,若是这样的话,时间上都合理了。

  随后不可置信的问道:“草原上的民族都喜欢射杀飞禽走兽,鹰也非常多,鸽子几乎无法生存,你怎么可以用这么不稳定的方式传递这么重要的情报。”

  “父皇,儿臣的锦衣卫只是朝庭的辅助部门,目前还只是东宫下面的一个非正当机构,若想生存,只能尝试常规以外的方式。”

  李言一本正经的干着胡说八道的事情:“相信父皇也有官方的渠道,那个倒是十份稳妥,只是效率太慢了。飞鸽传书在锦衣卫中也只是刚刚开始试行,在摸索阶段,没全指望它。”

  “估计也就是这个情报太重要了,所以探子们才冒险一试。”

  “正常的信息估计要一个月以后才能传递到长安,儿臣是心里焦急,这才提前报来,让父皇心中有数,早做准备。”

  “当然了,儿臣不敢保证消息的真实性,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还要等到军驿的信息了。”

  李言不得不加上这一句,锦衣卫用飞鸽传输是真的,但消息却是实实在在的假的,不过按照剧情,葜必部和薛延陀部火并,也就这段时间的事儿了。

  何况,李言通过多次汇报,早就发现,大唐对于突厥的情况了解的非常少,而且信息也非常滞后,好多自己说的事情,包括锦衣卫探查到的基本情况,李世民竟然都不知道。

  这说明唐军在北边根本就没有系统性的信息网络用来搜索敌情,都是靠抓一些俘虏,或者一些商队传回些零散的消息,这种方式太落后了,也太被动了。

  有些边城被突厥人攻破了,竟然还是从一些逃出来的流民嘴里得知,不可思议啊!

  从信息时代过来的李言,很轻易的就能在这方面有所建树,使得李世民越来越依赖自己。

  当然了,也不能说这个时代的人不重视信息,像李世民和颉利,不都懂派出卧底到对方身边潜伏,来达到自己的意图,像是葜必何力身边的侍卫长库哥,侯君集身边的大将屠长贵。

  只是他们将所有的精力都用在控制内部势力了,对于外面的世界,则是比较顺其自然,只知道个大概,有时候西域某国改朝换代了,朝庭过个一年半载的才知道。

  至于往敌对方派出卧底,基本上就别想了,连正常的往来一次动辙就需要一两个月,又没有电话,信息沟通极难,派出去的人随随便便就是一年半载的,这点儿时间还不够自己人打入内部。

  而长期卧底根本无法保证卧底的忠诚和可靠,最后多半是鱼入大海,消失于无踪。

  根本没有可操作性,所以大家宁可事到临头,花大量的代价去临时策反收买,也不会派出长期的线人。

  李世民听到李言这么一解释,也是默默的点了点头,突厥的事情要等到确定,恐怕还要二十多天。

  不过这依然不能缓解李世民的压力和焦虑,信息自己可以晚一点知道,可草原的变数,颉利统一的脚步却不会因为自己不知道而停止下来,也许等到一个月后,颉利都已经收拾完突利了。

  是以锦衣卫在这方面的作用,现在其他方式根本无法替代。

  李世民想了想,问道:“你上次说的,促成突厥、葜必部和薛延陀三部的结盟,还没有来得及实施吧?”

  “父皇,儿臣已经开始做了,锦衣卫的人已经接触了薛延陀的处罗,向他表述了唇亡齿寒的道理,对于是否联合大唐,处罗未置可否,但对于和其他两个部族拉近关系,他很感兴趣。”

  李言脑中疯狂的转动,开始信口开河,说着自己的猜想和推理,窃取根本就不属于自己的功劳:“处罗去葜必部,就是为了和葜必何力结盟,可随后就传来了葜必何力的侍卫长在送处罗返回的时候,将处罗给杀了。”

  “儿臣猜测,正是因为两部的接触,让颉利嗅到了危险的气息,所以他收买了窟哥,杀了处罗,然后将屎盆子扣到了葜必何力的头上,推波助澜,引发了两部的火并。”

  李世民脸上浮现惊奇的神色,震惊的说道:“锦衣卫竟然有如此能量,接触到突厥的核心,真是不可思议啊!”

  “他们都是我大唐的好男儿,都是因为父皇的教导和感召,他们抱着为大唐尽忠,报效父皇的心态,这才舍生忘死,深入草源,冒着杀头的风险,在刀尖上拼搏。”

  做戏要做全套,李言一幅为锦衣卫事实上根本就不存在的成就感到骄傲的神情,厚颜无耻的说道:“只是因为他们的处境和性质,为了完成任务,打探出有用的情报,有时候也会做出一些假意投敌,贪财好色,腐化堕落的行为来掩饰和取信于敌人。”

  “到哪个时候,还望父皇能看在他们一心为公的份上,能宽恕他们的罪行?”

  李言这么说,实际上是在为自己以后出错打基础。

  是在变相提醒李世民,自己为了大唐,也会犯一个锦衣卫该犯的错误,父皇你也不要介意啊.

  “这一点儿朕当然知道,生活在唐境之外,他们的所有行为都不用尊崇大唐的律法,其所做所为,也可以不受大唐约束,自然没什么的,朕只会记他们的功,不会记他们的过。”

  李世民很显然听出了李言的务未言之不预,到唐境之外的时候,语气略略重了一些。

  李言顿时一脸的无奈,李世民嘴角微微撇了撇,最后感慨了拍了拍李言肩膀安慰道:“只是你要约束住他们,不要让他们失去控制,反被敌人所用就好了。”

  “不过,你设的那个镇抚司,朕看很不错,能起来监督和制约的功能,你能考虑这么周全,朕心甚慰。”

  “对了,昨天中午李恪被行刺的事情,你知不知道,昨天一天都看不见人,你干什么去了?”

第735章 宫禁令牌

  2024-07-13

  呃,你咋还记得这一茬儿,这么重要的军事情报,这么沉重的气氛,哪壶不开提哪壶啊?

  李言立马慷慨激昂的说道:“儿臣昨天做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若是事情顺利的话,有可能将突利拉到我们大唐这一边来,为了促成草原三部的结盟,儿臣做出了巨大的牺牲。”

  李世民额上黑线瞬间下流,转过头睁睁的看着李言:“哦,这么有意义的事情,给朕说说?”

  “父皇,儿臣做事一向稳妥,在没有做成之前,不喜欢吹嘘。这里还请父皇容儿臣卖上一个关子,等到事情成了,儿臣再向父皇邀功不迟。”

  李言一幅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模样,一脸坦荡的看着李世民。

  和李言对视了半响,李世民缓缓的摇了摇头,这小子脸皮是真的厚啊,明明自己去喝酒,喝得五迷三倒的,到今天早上才醒,现在竟然厚颜无耻的把自己放浪形骸说成为国尽忠。

  不管怎么样,这幅厚脸皮的样子,倒是不让人讨厌。

  不过太子的表现一向都令自己满意,识大体,知进退,不管是在朝中还是民间名声都还不错,有时候还给自己一个惊喜,比如锦衣卫的事情,还有这次的情报。

  真真假假的,自己也无法判断,不过总归是有了点成果。自己原本也没指望锦衣卫能做出什么成绩,同意太子设立这个部门,也是为了起培养和锻炼的作用。

  没有效果也无所谓,有了更好。

  而且太子一向听话孝顺,也从没有犯过什么大错,一直都是循规蹈矩的,偶尔放纵一下,也不算什么。

  就是昨天马宣良来报,似乎在会昌寺门口,太子和李恪发生过一些冲突,太子竟然打了李恪一巴掌,后来又发生了刺杀事情,李世民有些担心,不过刺杀事件已经搞清楚了,肯定不会是太子所为。

  即然打了巴掌,就不会再行刺杀,若是要刺杀,就不会在表面起冲突。

  太子是长兄,又是储君,教训一李恪一下,也不算什么大不了的,李世民担心的是手足相残。

  他只担心刺杀这种恶劣事件,只要不是太子所为,其他的,无论是谁,李世民都能接受,也都能查个水落石出,只是时间问题罢了。

  排除了这一点儿,李世民又十分好奇,李恪到底做了什么事情,逼得一向脾气甚好的太子竟然动了手。李世民昨天在蜀王府里,也看到了李恪脸上的红肿和指印,这明显不是刺客干的。

  那些刺客用的是弯刀和弓箭,肯定没有心情去搧巴掌的,奇怪的是李恪对此也绝口不提,难道他昨天要进宫不是来就此事向自己告状的,那他进宫是为什么?

  还有,马车上被砍得面目全非的尸体,真的只是一个普通侍卫吗?以前也没听说李恪出行要用替身啊?

  再说了,在京中,谁不认识他,大摇大摆的骑在马上,刺客真的是睁眼瞎,认错人了,把马车中的人当成蜀王了吗?听说那些胡人在京中待了好几年了,怎么在行刺的当天,认错了人?

  若不是认错,那马车上的人又是谁,难道他们的目标从一开始就是马车上的人?

  无论是刺杀事件,还是被太子抽了一巴掌的事情,李恪都没有说,很明显是有什么龌龊或者是把柄,被人拿在手中了,心虚所致,所以也不敢告状。

  总之,昨天发生的一连事情,李世民都感到十分的怪异。

  李世民已经让马宣良着手在调查了,但这种内情恐怕一时半会儿的也没那么快。

  当着太子的面,李世民本想问问的,但具体内情没搞清楚之前,李世民也不想糊里糊涂的无的放矢,事关两个皇子之间的关系,冒冒失失的,影响自己这个父亲兼皇帝的权威。

  最后想了想,李世民还是没有开口,想等到搞清内情后,再决定如何处理。

  走到御案前,拿起自己时常在手中把玩的一只玉如意,想了想,转过身递给李言道:“算你这次汇报敌情有功,这支如意朕就赏你了.”

  “多谢父皇,儿臣会再接再励,不负父皇期望的!”

  李言眉开眼笑的接过如意,入手温润软滑,如婴儿股肤般柔嫩,心里感叹,这时代也没有人工合成的,这么一大块羊脂白玉雕成的如意,恐怕价值连城啊!

  由其是这是李世民常常把玩的,不少王公重臣都知道,拿着手上,可谓如朕亲临啊

  李世民见李言露出孩子般的笑容,心里也是微微一乐,眼神深邃,脸上露出了意味深长的笑容。

  有功则赏,有过则罚,这是天子的权柄,也是统御天下之道。赏是恩,罚是威,有赏才能激发臣子的进取之心,有罚才能让臣子心生敬畏,决不能搞功过相抵那一套。

  哪怕是太子,立了功就要赏。

  当然,要是查出来有过,李世民也不吝惩罚,而且有了赏之后,罚的时候才能理直气壮,让对方心服口服。

  太子负责的锦衣卫能打探到这么重要的军情,执行几千里之外分化瓦解敌人这么艰巨的任务,就算在军中,也是大功一件,不能不赏。天子执掌天下生杀赏罚之大权,若是不赏,何以展示天子恩威?

  适当的赏赐能激励人心,更加努力的去做事,去立功。

  当然了,若是只有赏赐,则体现不出皇帝的高明,李世民的赏赐里面,也隐含着高悬头顶的天威。

  伱小子汇报的这些东西,目前没有旁证,无法证实,只能靠你个人的信用来背书。

  朕只能相信!

  但军国大事,不能儿戏,这些赏赐就是代表着朝庭的认可,做实了情报的真实性,万一哪天查出来你是在信口开河,那么这些赏赐就成了欺瞒君父的铁证,到时候的雷霆之威,也要你来承受。

  但赏什么东西,李世民也着实做了些思量。

  太子不同寻常臣子,以后注定要君临天下的,一些普通臣子的爵位和官职都不合适,即降低了太子的身份,而且这些职务和爵位以后都不能用了。

  太子是朝庭权力核心十分重要的一环,起着稳定民心的重要作用,是天下安定的第二个制度保障,皇帝即要培养,又要制约,不及了不行,过了也不行。

  立功当赏,但若是随意增加太子的实力,也容易引起人的贪心,激发人的野心,让太子生出不安定的心态,扰乱自己培养太子,驾驭天下的步骤。

  而太上皇李渊的问题,并不在于限制太子,而在于限制太子后,又无法扼制自己这个次子实力的膨胀,以至于威胁到太子的安全,让太子仇视自己,引起两子间的对抗。

  矛盾剧烈激化,以至于引发极端事件。

  所以李世民必须控制太子和诸皇子实力的增长,用一些不会引发人贪欲的物质来奖励。

  而一般用于物质赏赐的封邑、田宅、金银、绢帛,说实话,对于其他亲王和臣子有意义,对于要拥有天下的人来说,意义不大。

  李世民想来想去,就只能用一些自己使用过的御用之物来赏赐,用以激励太子,表达亲近之意,还没有负作用。皇帝用过的东西,别的人自然是没资格享用,就是其他皇子亲王也不好随便给,搞不好就会引起群臣的胡思乱想。

  但太子就无所谓了,还体现了皇帝和父亲的双重心意叠加,十分合适。

  臣子们也不会多想,独一无二的身份,也没有可比性,更不会引起别人的嫉妒。

  这些幽深入微的考量都是处在李世民所在的位置上,才能感受到的东西,李世民是在潜移默化的用这些举动来言传身教,教自己的太子如何去做一个上位者,如何去做一个君临天下,统御万方的帝王。

  能领会多少就看太子的悟性和用心了?

  但李世民也知道,现在就要求十几岁的太子有这样的眼光和阅历不太现实。

  看着面前笑得一脸童真,捧着玉如意爱不释手的儿子,李世民心里闪过一丝舐犊之情,心里一软,同时暗暗摇了摇头,也不知道这小子能领会多少,什么时候才能体会到自己这个父亲的良苦用心,早点成长起来。

  “昨天李恪受了伤,你做为太子,又是兄长,要过去看看,关心一下。今日的朝会,你就不要参加了,出了宫就去吧!你是太子,天下人都在看着,要为天下做出表率。”

  “是,父皇,儿臣等出了承庆殿,就去绮云宫。”

  听到李世民提起李恪的受伤,李言连忙收敛起自己脸上的笑容,略带歉意的说道:“母后昨天就想去看三弟了,就是因为儿臣之故,这才耽误了,待会儿臣就和母后一块去三弟府上。”

  “嗯!”

  李世民想了想,又走到旁边的架子上,找到一个盒子。

  从里面拿出一面巴掌大小的令牌,一面雕着金色的五爪金龙,另一面刻了一道门的形状,递给李言:“这是出入宫禁的令牌,除了可以进入太极宫之外。”

  “还可以在城门关闭后,容许十人以内的数量进出,而且可以宵禁后在长安城中畅通无阻。”

  “朕赐给你,若是下次锦衣卫再有十万火急的军情,可以让人拿着这个令牌,直入禁中,向朕禀报。不过你要慎用,这面令牌每次使用,都会严格的登记在册,并且在第二天报到朕这里来,朕的意思你明白吗?”

  李言一愣,这可是好东西啊?

首节 上一节 482/62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