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到了后世的工业化时代,抱上了毛熊和鹰酱的大腿,由其是新罗和百济,给中原大国找了无数的麻烦,拼命的给鹰酱做代言人,使劲扯中原大国的后腿。
后世的李言无数次扼腕叹息,几千年的历史,中华大地出现了无数的人杰,建立了数个大一统的强大国度,可为什么没能将三韩之地纳入中原国土呢?
在李言看来,中原王朝最令人遗憾的不是失去漠北,也不是丢掉中南半岛,而是没有将三韩之地纳入统治范围。
中原王朝吞并同化庞大的草原是千难万难,基本上没有可能。
可若是已中原之辽阔,人才之鼎盛,实力之强横,搞定三韩之地,区区一两个道的地方,难道还做不到嘛?
以古代的天下寰宇来论,这里确实是偏辟的角落地带。但放眼全球,从海洋大国的视角来看,这里是东亚门户,属兵家必争,是妥妥的战略之地啊!
要是说中原的地图像一只大公鸡,而三韩之地就是这只公鸡的喙,即是向外吞吃食物的地方,也是对外攻击的像征和武器。
这里若是中原大地的固有领土,那就能直接将边疆推到倭国的大门口。
毕竟,三韩之地在手,离倭国就隔着一道海峡了,打起来也方便了不少。
而整个黄海都能变成内陆海,倭国海也能变成自家的外海域。
燕京之地也能被山东和半岛层层守护起来,那时的京城更是虎距龙盘、固若金汤。
这才是李言不惜以太子之尊,放下安逸的生活,跑到草原上建立一方势力的根本原因所在。
而李言更是知道,高句丽和新罗百济之地虽小,但却滑得和泥鳅一样,极懂生存传续之道,面对强敌,绝不会死扛到底。
只要见机不妙,会第一时间投降,以保存根本。
这也麻痹了任何对这里感兴趣的人,认为区区贫瘠之地,也不值得攻下来。
或者也可以换一种说话,每次都不用攻就征服了,所以也不会有人大动干戈。
只要愿意上贡,就可以留着他,还省得管理了
而李言恰恰是想利用高句丽这种特殊的生存方式,将此地完全占下来,把原本这些地方上的人一鼓脑的迁徙到大草原。
表面上是给突厥补充人口和实力,实际上是三韩之地空出来,然后让大唐占据,再把内陆人口慢慢往此地补充,真正的做的将这里完全纳入大唐的版图。
李言有几千年的视角,经过后世信息大暴炸时代的洗礼,知道征服不同的地方,使用的方式也会不同。
对于西北,采用分封制,慢慢汉化融合;
对于大草原,靠播撒血脉掌控,扶弱锄强分化瓦解,分而制之,能管得了一时,却无法永久。一旦内陆王朝衰败,依然会摆脱,反过来威胁中原。
这谁也没有办法,古代拥有绝对优势的机动化力量掌握在游牧民族手中。
只有到热兵器,才能取而代之,现在只需羁縻即可。
可对三韩之地,李言看得很重,不容有失,同时也对文化影响没有太大的信心,这里的人总是能将别人的东西据为已有,然后编造出一套思想来蛊惑自己人。
据说三韩才是世界的发源地,整个地球都他们祖先遗失的领土?
所以,与其用那些精细化的措施,不如直接简单粗暴将所有人全都给搬家,在草原上划出一块‘肥沃’的土地,让他们生存好了。
颉利这时被李言的提议打开了思路,果断的放弃了西南两面的阿史那云和葜必何力这两块难肯的骨头,注意力开始朝东南转移。
派人将辽河一带的地图给找了出来,颉利当场开始查看起来,最后抬头询问李言:“这里地方虽然狭小,但国力却是不弱,能抗住当年炀隋帝百万大国的连翻轰击,也确实是不容小觑。”
“我们现在最多只能动用十五万骑兵,能拿得下这里吗?”
李言自信的一笑:“可汗不必忧心,隋炀帝征伐高句丽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其实是借战争来解决国内的世家军权过盛的问题,不然十个高句丽也被灭了。”
“刚刚同罗部的布罗禄首领说的没错,高句丽的重镇都在辽河平原,针对的是大唐。”
第823章 颉利的试探(上)
2024-07-13
“高句丽对我突厥的东北方向,则是不设防的。”
李言微微一笑:“他们不会想到我们会盯上他,从这里进攻,必然势如破竹,再加上隋炀帝时期的战争虽然没有取胜,但对高句丽的破坏也是致命的。”
“连年的作战,早已困弊不堪,到现在都没有缓过来。”
“我敢保障,现在的高句丽,空前的虚弱,只要我们大军一到,必然如摧枯拉朽,反掌可灭。”
李言的话音一落,迅速得到了众多部族头领的认可,就连颉利也是一脸的赞同。
他虽然想给儿子出头立功的机会,可也不想为现在刚刚稳下来的局势招来大敌,原本在将攻击目标选在阿史那云部或者葜必何力部的时候,就有些踌躇不定。
而李言提出的高句丽,十分合乎颉利的意图。
高句丽地盘不大,实力不强,名声却非常响亮,毕竟是拖垮了隋帝国的存在。
对此颉利是颇为不屑的,认为诺大的隋朝,打一个小小的弹丸之地,竟然都把命搞没了。若是让自己去打,只需二十万铁骑,要不了三个月可以将三个小国给扫平了。
三韩之地虽小,但人口和财富都不弱,对于草原来说,此地就像是一个缩小版的大唐,都是农耕民族,有时候突厥缺少衣食需要过冬的时候,也会派人去打秋风。
对于征服这里,颉利还是很有信心的。
最重要的是,可以借这次的灭国之战,将自己儿子给培养起来,只要施罗叠成长起来,自己又何尝想把汗位传给别人。
见众人意见趋于一致,颉利热血沸腾,那种君临天下的霸主豪气又充斥在胸腔里,虎目一扫,当即拍板道:“好,即然这样,就这么决定了,各部回去准备,调遣精兵强将。”
“等到进入冬季,辽河封冻后,咱们尽起大军,攻伐高句丽,若是一切顺利,就把新罗和百济也拿下来。”
“是,可汗!”
帐内诸部族首领纷纷起身应诺,随后大家开始商议各部出兵数量和分派任务。
和上次攻打大唐时候不同的是,这次没有人退避,众人摩拳擦掌,都争着要冲在最前方,抢着你争我夺,将高句丽北部的几个城池给瓜分殆尽了。
众人都认为,高句丽是软柿子,打仗不行,不会有什么抵抗力。
只要大军一到,必然是望风而降,谁抢在前面,就能缴获更多的财宝,俘获更多的女人。
对此李言很是大度,他要的是战后的地盘,对于地域上面的东西,无论是人还是物,都不感兴趣;而这些突厥人,对城池地盘却是一点儿不感冒。
游牧民族武力强悍,草原广阔无边,对于土地根本不看重。
他们的逻辑是,只要有草原,就可以养活无数的战马和牛羊,他们就会有无数的人口和战士,只要有了人有了马,再拿起刀枪,中原大地就有无数的城池可以随时取用。
他们又不会种地,打破的城池,也是抢走财富,掳走人口,城池还是丢给中原人。
在突厥人的眼里,中原人就像牧草一样,割过一茬儿后就要养一段时间。
等到长出来,再来割,要是连根都挖掉了,那以后就没得割了。
这种思路不能说错了,反而很是合乎情理,符合实际,就连真正在草原生活了一段时间的李言也无可辨驳。
提到最重要的谁为统帅的时候,帐内有些尴尬,刚刚颉利是想让李言出头,可现在不打阿史那云和葜必何力了,改换成弱小的高句丽,所以施罗叠又冒了出来。
本来颉利是大汗最合适,可他在突厥汗国的威望已经足够高了,现在是要培养下一代的时候,所以一开始颉利就表示了自己不会挂帅。
李言当即站出来道:“可汗,我推荐世子施罗叠为统帅,带领大军南征,我愿为副,辅助世子建此不世之功。”
施罗叠没想到李言竟然还是像以往一样,一点也不恋权,分明是想给自己机会,将自己推到可汗的位置上去,一脸感激的握着李言的手:“右贤王果我不愧是我施罗叠的好兄弟。”
“我施罗叠在此立誓,此生必与右贤王同享富贵,生死与共。”
李言也当着众多的部族首领表了态:“世子放心,我是可汗的臣子,也是世子的臣子,必当感念可汗知遇之恩,辅助阿史那氏,忠心耿耿,此志不渝。”
颉利看得老怀大慰:“哈哈哈,左右贤王精诚团结,何愁此战不胜,我突厥不兴?”
最后经过商议,由施罗叠出动本部八万大军,做为绝对的主力,颉利和李言各出两万,其他十个部族,每部出兵八千,凑足二十万大军,打左贤王施帜。
由施罗叠指挥,发动南侵。
而战后的收获,土地城池交给李言,其余人口和财富,归其他部族瓜分。
施罗叠能获得灭国的战功和继承汗位需要的威信,颉利也能借此机会将突厥的影响力扩大,李言得到念念已久的‘鸡喙’,众部族得到女人和财富。
各取所需,皆大欢喜。
等到众人都散去后,颉利将李言单独留了下来,准备了一大桌丰盛的宴席来招待李言。
帐内只有颉利和李言之外,就连侍卫和奴仆都被赶了出去。
今天颉利兴致极高,精神有些亢奋,频频举杯,不不会,一大瓮酒就见了底,两人也都有些醉意熏然起来。
颉利放下酒杯,开始和李言谈起自己年轻时候的事情,一会又扯到继承兄弟的汗位后,如何殚精竭虑,如何统治群臣,最后说到武德九年,带领三十万骑兵打到大唐都城之外。
颉利眼中闪烁着无与伦比的光彩,激动的说道:“李言,那时候你还小,不知道本可汗当年是何等的雄风,三十万铁骑在草原上展开,无边无际。”
“铺天盖地,投鞭断流。”
“那种气吞天下的声势,本汗一辈子也不会忘记,挥手间一座座城池破碎,无数敌人灰飞烟灭。”
“在长安城外,本可汗与李世民问这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说到这里,颉利脸上的表情缓慢的僵硬下来,又充满了无比的懊恼和悔恨。
咬牙切齿,眼里散发着让人发寒的彻骨仇恨:“若不是突利和葜必何力这些狗贼,本汗那时候就踏破长安,灭了李世民,吞并整个大唐,何致于有后面的定襄之败?”
“还有夷男这只杂碎,给我玩了一出人在汉营心在曹,在关键时刻背后偷袭,还有言过其害的阿思那思摩,更有见死不救的突利,是他们,一手毁了父兄留下的大突厥汗国。”
“都是他们的罪过,他们都该死”
“有朝一日,本汗统一草原后,一定要将这些小人们都抓回来,五万分尸、挫骨扬灰,以解我心头之恨。”
李言听着发牢骚的颉利,心里略微有些不太舒服,同时又觉得颉利是真是喝醉了,竟然当着自己一个汉人说要把大唐灭了,不知道又触到哪根神筋了。
之前的五年里,颉利时不时的就要把这些人拿出来鞭挞一番,发泄心中的郁愤。
这也是人之常情,常人遇到颉利这样的事情,估计早就垮了。
都这把年纪了,遭遇这样几乎灭国的惨败,不是谁都能东山再起的,虽然有自己的帮助,但老骥伏励的颉利,那种重整旗鼓的雄心和霸气,也确实让李言钦佩。
对颉利的怨愤和唠叨,李言也没有太放在心上,而是照例的说一些安慰的话。
忽然,醉熏熏的颉利一把抓住李言的胳膊,神情变得无比严肃和认真:“李言,我要把可汗之位传给你。”
“伱是右贤王,战功显赫,威名远扬,草原部族无不佩服。也只有你,能带领突厥汗国征服那些背弃祖宗的部族,重新统一草原,将汗国发扬光大?”
李言心里一突,我靠,刚刚才放松了一下,觉得颉利喝醉了。
现实就狠狠的打了自己一把掌,这哪儿是颉利醉了,分明是自己醉了?
面对颉利的试探,李言心里一凛,瞬间警惕起来。
在权力场上,试探和考验是永恒的话题,上位者频频使用,下位者要经常面对。
这种试探往往最为凶险,一旦出纰漏,等待自己的或许就是万劫不复。
当然了,这种考验同时也蕴含着巨大的机遇,上位者不会凭白的去考验你,一般都是在重大的决择之前进行的判断,顺利通过,后面也会有莫大的惊喜在等着你。
对此,李言身经百战,几乎从来没有出过错。
“可汗,您喝醉了”
李言面不改色的说道:“您忘了,世子施罗叠智勇双全、文韬武略,是人中龙凤,更是我突厥未来的大可汗,这一点儿草原上无人不知。而且我是中原人,怎么能做草原的可汗呢?”
说完后,李言还有些不自然的看了看颉利手上的杯笺,心缘意马的想着,万一自己说错话了,颉利会不会摔杯为号。
然后大帐外冲进来无数脸色狰狞的刀斧手,将自己剁成肉泥
第824章 颉利的试探(下)
2024-07-13
“不,李言,你以为我喝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