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下方大山夷为平地,唐三藏抹了抹额头的冷汗,暗暗埋怨这猴头行事鲁莽。
一路上的见闻,再加上这一番刺激,以及安言的那番话,唐三藏的心中隐隐有了修炼的念头。
不为别的,只求不给别人添麻烦。
“俺老孙,终于重归自由了!!!”
一声长啸,震荡天地,惊得山林鸟兽四散。
孙悟空的身影落在筋斗云上,跃到天空,来到安言与唐三藏身前,道:“师父,我出来了。”
“还有,多谢神仙出手相助。”
安言摆了摆手道:“大圣不必客气,唤我安言即可,当年英姿实属是让人心生向往。”
孙悟空闻言一叹,没想到眼前之人居然还是自己仰慕者,但越是这样,他越感觉羞愧,沉默片刻叹道:“过去之事休提,如今我奉观音菩萨旨意,护送师父前往西天取经。”
唐三藏闻言,问道:“徒弟,你可有姓名?”
“有,有,我姓孙,法名为悟空。”孙悟空答道。
“悟空、悟空,这名字好,正合我佛门。”唐三藏一听这法名,便觉得与佛门有缘,当即欢喜道:“那我再给你起一个混名,称为‘行者’,可好?”
一听这名字,还挺顺耳,孙悟空当即喜笑道:“好,好,我听师父的。”
“我们先下去再说吧,随从估计等急了。”安言看着下方四处寻找自己的随从身影,说道。
于是三人一同降了下去。
四个随从敬畏看着孙悟空,刚才那崩碎大山的一幕,可把他们吓坏了。
而孙悟空见了两匹白马,眼睛一亮,跳了上前轻抚着马儿。
还别说,虽然弼马温这个官职他不喜欢,但是对于那些马儿他可是喜欢得很。
随从们对视一眼,咬了咬牙,齐齐跪了下来道:“安道长,三藏法师,我们”
“你们这是作甚?快快起来。”唐三藏吓了一跳,连忙道。
安言倒是看出了点眉头,问道:“你们不愿再走下去?”
唐三藏闻言一愣,也是看向四人。
随从们显然是下了决心,齐齐点头,其中一人道:“道长你法术高明,如今法师又喜添一高徒,我等凡夫俗子再硬跟下去,只怕不是帮助而是累赘。”
这话说得倒没错。
如今的磨难只是开胃小菜,真到了后面,各路妖魔鬼怪,安言自己都不一定敢说自保。
孙悟空眼睛滴溜一转,看向自家师父,谁知自家师父很没主见地看向了安言,显然在寻求安言的意见。
这就让孙悟空很纳闷了。
什么时候佛门和道门关系这么好了?取经还能带着一个道士吗?
忽然间,孙悟空在其中嗅到了异样的味道,心中挠痒似的好奇起来。
他有心想询问,但一双火眼金睛,却是注意到云端上监视的一众仙神护法,心中疑虑更深,同时按兵不动。
种种迹象看来,这安言身份不简单呐!不是简简单单一金仙!
说实话,放在五百年前,他距离太乙金仙只差一步之遥,寻常金仙不放在眼内,更是能够力拼太乙金仙而不败。
但被关了五百年,他想通了许多事情,也明白了许多事情。
给你太乙金仙又怎样?不成大罗,终归没有话语权。
而且,在道门、佛门、天庭这些超然物外的庞然大物眼里,大罗金仙都还有些不够看。
现在回想起当年自己大闹天宫,孙悟空不禁自嘲一笑,不过一场戏罢了。
见唐三藏望来,安言看向四人道:“既然你们已经做了决定,那我也不强留。我给你们书信一封,回去后你们呈给唐皇,唐皇不会怪罪你们的。”
四个随从闻言又惊又喜,他们都做好隐姓埋名一辈子的准备了,没想到安道长非但没有怪罪他们,反而帮他们开脱。
四人感激涕零,再度叩首道:“多谢道长,我们兄弟四人回到大唐必为道长立长生位,日夜供奉。”
“你们拿着去吧。”
安言取出一道黄符,手上灵光一点,再将黄符递给四人。
拿了黄符的四人,兴高采烈往回走了。
孙悟空也圆滑了起来,很有眼里劲,轻松一把挑起两担行李,说道:“师父,安哥儿,这行李便交给我就好。”
看到诚诚恳恳的孙悟空,唐三藏流露出欣慰之色,这徒弟没白收。
有了孙悟空在前开路,一路上遇到毒蛇猛兽,再也不用安言出手。
期间,孙悟空还打死了一头猛虎,剥皮给自己做了一个虎皮围裙围在下身,显然知道礼义廉耻。
傍晚之时,找到了一户山野人家,经得老人同意,留三人暂住一晚。
这户人家说起来,还与孙悟空有些关系,老人小时候还给他送过水果。
夜晚,唐三藏借来针线,用悟空剩下的半张虎皮缝了衣物,给悟空当上衣。
孙悟空眼睛闪烁,对这便宜师父也是多了不少信任。
而安言则是忙着发展信徒,他听了小玲的话,在赶路时感受了一下自己现在的身体修炼情况。
发现自刘伯钦家离开后,修炼速度更上一层楼,而且自己的功德气运也已经快浓郁到在脑后结成圆环了,刚突破不久的境界,也是已经稳固下来。
尝到了甜头后,他自然更加卖力,而这还仅仅是西游的开始。
天空之上,自灵山赶来的观音看着下方场景,眼睛微微一眯,安言之事虽紧要,但当下还有一件更为紧要的事情。
那就是要试一试孙悟空的态度。
这猴头跟脚机缘深厚,乃补天石孕育而出,与那位更是有着微妙的关系。
可以说,这西游除去唐僧外,第二个主角便是这猴头了。
以观音现在的实力,只要不是她想暴露,以安言和孙悟空的境界还真发现不了。
等到夜深人静时,所有人都入睡。
观音从玉净瓶取出柳枝,往那猴头一招,六道不同颜色的气息自孙悟空身上飘出,汇聚在柳枝上,形成六滴不同颜色的露水。
佛门中人,讲究六根清净。
正好用此一试,看看这猴头是真心,还是假意。
至于安言
观音菩萨意味深长一笑,西游九九八十一难,总有一难是适合他的。
不急于一时。
毕竟,他是太上的人,不能过于明目张胆。
而且,即便动手,也绝不能伤其性命。不然等到西游结束,恐怕会惹来道门的疯狂报复。
如此想着,观音将柳枝上的露水一甩,落下凡间。
第383章 佛也有火,金刚怒目
翌日,安言三人再次踏上征途。
此时深秋已过,正值初冬时分,红叶落尽挂寒霜,唯有几株松柏尽显葱郁。
孙悟空在前引路,安言与唐三藏边骑着马,边探讨经文,论证所学。
对安言而言,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这些时间里,通过与唐三藏的探讨,他发觉自己对道经的感悟更深,不是由外挂得来,而是自己一点点理解过来。
同时,对佛门的经文也了解更多。
正所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在辩论过程中,唐三藏也是感触良多,“与安言探讨多日,如今我方知,我这才叫纸上谈兵。”
“所以呀,做什么事都要知行合一。”
“受教了。”
唐三藏合十认可点头,心里对于西游之事又有了新的见解,或许这就是佛祖的意思吧。
期待越大,往往最后失望越大。
也不知唐三藏真的走完这西游之路,还是否能够保持这个想法。
前方领路的孙悟空也是忍不住寂寞加了进来,回首道:“我也觉得安哥儿说得没错,想我当年,也是说做就做,闹了地府,掀了凌霄宝殿。”
唐三藏闻言哭笑不得,笑骂道:“悟空,你这不是知行合一,是随心所欲。”
“随心所欲不好吗?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孙悟空也不觉羞愧,带着几分怀念道。
回想花果山。
说起来,五百年过去了,也不知道他的猴子猴孙过得好不好。
孙悟空心里一滴溜,寻思着什么时候跟师父请个假,回去看看他的花果山,看看他的猴子猴孙有没有被别的妖怪欺负。
“随心所欲自然好。不过要在规则里,要是逾越了规则,好事就会便坏事。”安言笑着,话语里带着提醒。
谁不想随心所欲?
但人人都没有规则的话,那这个世界还不得乱套?
强如圣人,也不能豁免。
孙悟空闻言神情一阵恍惚。
确实,如果当初他安分在花果山,或许他现在还是那個逍遥自在的美猴王,就不会被压在五指山下五百年。
醒过神来,他讪讪一笑,摆手道:“安哥儿,论经说道,俺老孙说不过你,不说了,不说了。”
“哈哈,你这猴头。”
唐三藏见状,不禁笑了起来。
就在这谈笑间,忽听路旁一阵口哨声,跳出六人来,手执长枪短剑,利刃强弓,拦住了一行三人,大喝道:“此树是我栽,此路是我开,要想从此过,留下买路财。”
“交出马匹行李,就放你们过去,不然休怪我们兄弟六人刀剑无情。”
“强盗?”知道安言和自家弟子实力的唐三藏,非但不怕,反而好心出声道:“诸位还是速速离去吧,不然等会伤到你们就不好了。”
“嘿!你这和尚分明瞧不起人!”一持刀大汉闻言大怒道,“我从未见过如此嚣张的人!”
“老大,你今天不就见到了吗?”旁边一人傻乎乎回道。
这一问一答,逗得安言笑了出声,孙悟空更是不堪,指着六人抱腹大笑。
连唐三藏都有些忍俊不禁。
真应了那句话,没文化,真可怕。
“笨蛋,我不知道吗?”持刀大汉气得脸发绿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