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是张师父老战友、甚至可能是老下属的女儿,那就不用过多质疑。
陈凡也基本放下心来。
吃完早餐,拿起周亚丽带的纸巾擦了擦嘴,在某人的抗议声中,陈凡看着刘娟和马岚笑着问道,“你们没想过参加高考吗?”
两人相视一眼,几乎同时摇头。
刘娟苦笑着说道,“我们上学的时候,虽说成绩都还可以,可那时候学的是工基和农基,语数外的难度也不高,跟现在的课本很不一样。
后来下乡三年,基本上没怎么看过书,又忘了很大一部分。
其实去年的高考我们也都报名参加过,只是没有考上。
回家后,在家里闲着没事做,我们也都想过复习,可是复习了几个月,成绩还是很不理想,所以今年的高考连名都没报,也不想再浪费时间。”
陈凡轻轻点了点头,对于这种天赋不佳的人,除非他开着教学光环讲课,否则再努力也没多少用。
可即便自己把她们送进大学,后续的学习也会让她们绝望。
嗯,这点倒是跟刘璐、黄鹂她们有点像,都是动手比动脑厉害的主。
不过陈凡也没在意,他本来就不是想送她们去大学,无缘无故的,还没到那个交情。
他主要是想看看,这两个人有没有培养的价值。
如果有,那就留下来做全职家政,省得以后再换人。
真当那栋花园旁的小楼是放着好看的?
那里就是他为以后家政人员准备的宿舍区,这么大的房子,他可不想自己打扫。只不过在张师父他们面前,说是客房而已。
不过这个先不急,以后慢慢再说。
又聊了几句之后,他便去处理买回来的菜。
菜不多,但是处理起来却很讲究,牛肉切片、猪肉切丝、鱼剔骨去刺……,再用他亲手调制的酱料研制,既可以入味、还能保证不会在炎热的环境下腐坏。
这里可没有冰箱空调。
嗯,要不再薅一把表姐的羊毛?
她不是说夏天没空调睡不着觉么,虽说她昨天晚上睡得很好,可也不耽误给房子装空调啊。
刘娟和马岚站在一旁,本来想打下手,却不知道从何做起。
两人的眼神也越来越惊讶。
不是大作家吗?怎么越看越像大厨?
倒是姜丽丽熟练地过来帮忙,将这些预处理过的菜重新处理,装在一只只饭盒里,动作娴熟有序,一看就是经常在厨房里做事的。
看到这一幕,刘娟和马岚心里不禁满是别扭。
她们也清楚自己现在的工作是什么,说白了,就是女工,甚至连保姆都算不上。
鲁迅在《朝花夕拾·阿长与<山海经>》中写过:“长妈妈,已经说过,是一个一向带领着我的女工,说得阔气一点,就是我的保姆。”
可见保姆比女工要更高级一些。
真正的保姆,除了打扫清洁,还要能下厨做饭、照顾小孩,要求再高一点的,甚至要能够给孩子启蒙教学。
而她们之前只会打扫清洁,原本想着这次主人家回来,能不能展示一下厨艺,现在一看,根本拿不出手啊。
想到这里,两人都有些无地自容。
陈凡动作麻利收拾完,洗干净手,然后在周亚丽三人期盼的目光中,对着刘娟两人说道,“我们上午要出去,装盒的菜也要带走,剩下的那些是给你们留的,中午饭你们就自己解决。
下午我们回来,到时候看情况,可能要拜托你们带我们在周围胡同里转一转。”
他指了指旁边的周亚丽,笑道,“我表姐是从美国回来的,对我们首都的民俗风情比较感兴趣。”
刘娟两人立刻连连点头,“好的,这一片我们都很熟,去哪里我们都知道。”
陈凡笑了笑,随即对着周亚丽说道,“现在时间还早,你们先在家里休息一下,或者跟娟子她们聊聊老京城也可以。我出去一趟,很快就回来。”
周亚丽愣了一下,“你该不会是想甩开我们,自己一个人去吧?”
陈凡没好气地指了指旁边的篮子,“没见菜都在这儿呢?我甩着两只空手去?”
周亚丽讪讪笑了笑,不吭声了。
姜丽丽和姜甜甜虽然也有些好奇,但她们对陈凡信心十足,相信绝对不会骗她们,便没有说话。
陈凡也没拿什么东西,只带了一点钱,出门就去找出租车站。
不一会儿,等调度员叫来一辆车,便拉门上车,往西而去。
车子没开多久,按照陈凡说的地址,停在一座明显是刚建好不久的四合院门前。
和传统的四合院不一样,没有广亮大门、如意门这样的传统门户,嵌在墙上的,是两扇红色的木门,下面连个门槛都没有,直接就是水泥地坪。
木门旁边,挂着一块白底黑字的牌匾,上面写着“云湖汽车厂驻京办事处”。
没错,这里就是云汽厂在京城的地盘。
至于陈凡为什么会来这里?
当然是借车来了。
作为一家汽车厂,办事处里能没有几辆汽车?
走到门口拍响大门,啪啪啪三下,里面立刻响起一个带有云湖口音的声音,“来了来了。”
伴着一阵不太明显的脚步声,大门从里面打开,一道身影出现在门口。
陈凡打量一眼,当即笑道,“石主任,你这是调到驻京办来啦?”
石主任一看是他,也乐得咧开了嘴,“原来是陈顾问,快请进、快请进。”
说着便把人往院子里迎,同时笑着说道,“是调过来了,不过是副主任,主任是李副厂长兼着的,他就比较辛苦,云湖京城两头跑,平时他不在,我就负责看家。”
陈凡看了一眼院子里停着的几辆汽车,笑道,“那也不错啊。等事情理顺了,这主任肯定还是你。”
石主任乐得合不拢嘴,“没想过、没想过,能把事情办好就行。”
寒暄了几句,陈凡便道明来意。
石主任一听,当即二话不说,拿出一辆云湖轿车的钥匙递给他,“随便开,来了这儿,就跟回家一样,千万别客气。”
陈凡却摆摆手,“轿车就算了,我们人比较多,给我换个面包车。”
主要是轿车太惹眼,还是面包车低调些。
石主任也不客套,又换了一把钥匙给他,还给他拎了两桶汽油。
一分钟后,陈凡潇洒地开着面包车出了门。
第618章 逛胡同
开着车来到大栅栏胡同,停在院子门口,陈凡推门下车。
现在正是工人们去上班的时候,见胡同里停着一辆模样古怪的汽车,有些人连上班都不管了,赶紧凑过来看热闹。
恰好院子里也出来几个人,他们是见过陈凡的,打头的那位姓闫,在附近一处门市部里做会计。
此时看见陈凡,先客客气气打了个招呼,再看向面包车,眼珠子都挪不开,“这是个什么车啊?从来没见过。”
他这话一出,周围十几个看热闹的都眼巴巴望着陈凡。
虽说云湖汽车厂的两款车多次上过报刊,可那些报刊基本上都是工业类期刊,报纸也只在云湖和江南日报上刊登过,而这两個月卖出去的车也不多,所以绝大部分人都没见过这种车型。
陈凡手里拿着钥匙,笑着说道,“这种叫面包车,是云湖汽车厂生产的,不过全国还有十几家汽车厂也在生产,7月份才刚上市销售,所以车子不多,您才没见过。”
闫大爷恍然点点头,“原来是面包车。”
他晃了晃脑袋,“看着还挺像个面包。”
随即又面露疑惑,“那为什么不叫馒头车呢?我看着也挺像刀切馒头啊?”
馒头有圆的、也有刀切的直馒头,别说,相比面包,确实更像直馒头多一些。
陈凡有点无语,他哪想到这位大爷思路如此清奇,便耐心解释道,“这个面包也是从英文直译过来的,外国把这种车叫minibus,听着就像面包,然后长得也像面包,所以就叫面包车了。”
闫大爷瞪大眼睛,“迷什么死?”
陈凡眼角微抽,“英文、英文,就是小型客车的意思。”
闫大爷还是没明白什么死,不过他懂了,那是外国话,重点是客车。
陈凡不想再跟他瞎扯,抬手打了个招呼,便进了院门。
而围着的人不仅没散去,反而越来越多。闫大爷还摆出一副饱学之士的样子,大声向街坊邻居做起了科普,“知道这是什么车吗?面包车,就因为看着像个面包,为什么不叫馒头?这就有来由了。”
陈凡满头黑线拐进师父的小院,反手把院门关上。
三位师父正在客厅里坐着喝茶,看见他过来,林远祥当即问道,“外面吵吵啥呢?”
陈凡走到八仙桌旁坐下,自己拿水杯倒了杯水,这才说道,“我找人借了辆车,准备带你们去刘爷爷那里,结果让人围观了,他们都没见过,我就说了几句。”
“哦。”
林远祥点点头,随即好奇地问道,“什么车?他们还没见过?”
张玄松一口将茶水喝干,抹了把嘴,杵着拐杖站起来,说道,“这都到了门口,出去看了不就知道。”
说着便往外走去。
林远祥一听也对,当即将手背在身后,和李尚德一起,颠颠地往外走。
就剩陈凡还坐在凳子上,一看他们都走了,赶紧将还有些烫嘴的茶喝掉,随后快步跟上。
等他出去,李尚德锁上自家院门,走出门道,便看见停在倒座房旁边的面包车。
张玄松一边跟街坊打着招呼,一边绕着车子看了半圈,等陈凡出来,便示意他开门。
林远祥早已守在副驾驶门旁,等陈凡开了锁,二话不说拉门上车,张玄松硬是没争赢,只能和老李一起坐在中间排。
这款车陈凡借鉴的是五菱之光,内部空间比早期的面包车更宽大,林远祥扭扭屁股,再转着脑袋看了一圈,最后轻轻点头,“还行。”
还在围观的群众见他们都上了车,连发动机都启动了,才意犹未尽地散开,看着车缓缓远去。
陈凡开着车上了主干道,径直往北而去。
十几分钟后,便到了家门口。
随后接上周亚丽三人,正好7人满员,一起往刘爷爷家里开去。
和上次来一样,只剩刘爷爷和警卫员两人在家。
虽然刘爷爷现在因为疾病、基本处于退休状态,不过他夫人还在单位坚持工作,甚至经常加班到很晚才回来,秘书也长驻单位,只是每天都会过来这里汇报工作和接受指示。
所以陈凡他们这么多人过来,这个安静的小院立马变得喧闹起来。
上次陈凡来的时候,还接受了一番安检,这次有三个女生在,警卫员同志顿时陷入两难,是搜也不是、不搜也不是,闹了个大红脸。
最后还是刘爷爷听到动静,发话让他们进去,这才解了难题。
这天上午,他们便一直在这里陪着刘爷爷聊天。
尤其是周亚丽,跟见了偶像似的,一直追问当年战斗的经历。刘爷爷也不生气,反而精神很好、跟她讲当年的故事。
倒是姜甜甜和姜丽丽刚开始有些拘谨,甚至不敢说话,随着刘爷爷的讲述,她们才慢慢放松下来,和周亚丽一样听得入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