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在1977 第626节

  何青生看见他,颇有些惊喜,当即一支烟飞过来,“什么时候回来的?”

  谭庸则翘着二郎腿,嘿嘿笑道,“也是为了分房?”

  不等陈凡说话,被围着的许启珍就说道,“他的房子从一开始就定好了,还分什么?”

  随即无奈地站起来,对着老段几人说道,“房子多得是,你们都是干部、把所有单位都算上,也没多少人比你们高,你们自己说,来这里凑个什么热闹?”

  陈凡走到沙发上坐下,一个劲地火上浇油,“刚才他们还堵我了呢。”

  许启珍一听这话,更是无语望天花板。

  老段则理直气壮地说道,“虽然房子多,可好的楼层、朝向都有限啊,可不得争一争?!”

  老熊几个人齐齐点头,下一秒,忽然想到了什么,纷纷怒目对视。

  陈凡在一旁看着偷笑。所以他们是既合作、又竞争?

  许启珍一巴掌拍在脑门上,果断拎起公文包,对着老段几人说道,“我现在要去城建委办手续,你们是在这里堵着,还是一起去?”

  老段几人相视一眼,果断让开路,等许启珍走出去之后,又齐齐跟上。

  终于等到办公室安静下来,何青生不禁呼出一口长气,转头对着陈凡说道,“明明房源充足,保证每个人都有,一个个却跟人来疯似的,连工作都不上心了,就围着房子转,你说是不是有病!”

  谭庸也在一旁,故作抹冷汗的样子,“原来是没房子分的苦,没想到有了房子,还有这么多麻烦事,苦也。”

  陈凡却不以为然,“什么苦,我看都是作。不过也是,形式主义很重要,您去外面看看,别人家是怎么分房的?虽然咱们单位的房子多,但意思也要意思一下吧,要不然多让人羡慕嫉妒恨?”

  何青生还在想他说的是什么意思?陈凡又继续说道,“他们爱折腾就让他们折腾去,反正人都是这样,千挑万选,最后一定是别人选的最好。

  要我说,不管你们怎么分,反正等分完以后,给他们一次调换的机会,就让他们自己去谈,最后什么样子,就是什么样子,管那么多干嘛。”

  何青生和谭庸相视一眼,两人都感觉选错了吐槽对象。

  都是自家单位的,一点优越感也没有啊。

  不过为啥对单位里其他人说起来,就很有感觉呢?

  晃了晃脑袋,何青生将这件事抛到脑后,对着陈凡说道,“寄给你的通知看了吧?除了通知书,还有协会总部那边给我们的复函。……”

  他正要继续往下说,就听见陈凡说道,“通知书?没有看见啊。”

  转头看去,只见陈凡两手一摊,“我那里还有十几袋子的信没拆,你们给我寄信,我收到应该是收到了,可也不知道是你们寄的啊。”

  何青生顿时满脸无语,揉了揉脑袋,瞟了一眼咧着嘴无声大笑的谭庸,转头看着陈凡,耐心地说道,“总部那边的意思,就是不要因为困难就退缩,终有一天,我们是要走出这一步的。

  虽然外面的世界可能会对我们的同志造成冲击,但是我们不能因为这个就止步不前,反而更应该与外面的世界接触。

  只要提前做好准备,相信一定会有好的结果。”

第667章 最适合背锅

  看着侃侃而谈的何青生,陈凡咧着嘴呵呵直笑。

  领导这些话,不就是自己回卢家湾之前,跟他说的话么。

  现在又原封不动搬回来?

  看陈凡的表情,何青生就知道他在想什么,但毕竟是老江湖,岂会为这点事所动?

  反而还摆出一副过来人的样子,苦口婆心地说道,“虽然你的想法和领导的意见一样,但你是能拍板的人吗?你都拍不了板,说再多有什么用?

  所以啊,别的什么都不用想,这些天你把自己的工作成绩,都好好的总结归纳一下,等开会的时候,拿出来跟大家讲一讲、分享一下好的工作经验。

  这样老谭想推你上位,才有理有据嘛。

  你自己呢,也能再进一步,到时候有了什么新的想法、建议,就没必要跟这个说、跟那个说。你写个方案出来,在理事会上那么一过,然后就可以安排下去,不是方便得多?!”

  陈凡脸色微微呆滞,深深地看着他,原来这就是社会人吗?

  说好的文人风骨呢,就这?

  等他回过神来,赶紧将烟头扔掉,一本正经地说道,“先说好啊,进不进步无所谓,但是千万别给我派任务,我学业都还没完成,老家那边几千号社员都还没安顿下来,事情可不少,没那么多时间摁在这里耗着。”

  何青生和谭庸也很是无语。

  除了那些马上就要退休的,他们只见过揽权的领导,哪见过这种一点都不像沾事的人?

  而且还是个年轻人,能不能有点年轻人的冲劲?

  陈凡表示:冲不了一点儿。

  如果不是为了镀一层金,别随便来个人都能使唤自己,连这个作协的工作他都不想要。

  呃,虽然之前的卫生处科长,和这里的主任都是别人硬塞给他的,可他当时不是做好了进学校学习的准备么,躲进校园成一统,也是一条路嘛。

  没办法,杨书记他们再维护他,也只不过是个大队部领导而已,连最基层的科员都算不上,真有上面的领导来下调令,结果会怎么样且不说,只要陈凡不乐意去当老黄牛,矛盾就肯定少不了。

  但去了就是老黄牛,穿越前他也是牛马,穿越后还当牛马,那不是白穿了吗?

  他会乐意才怪。

  即便这种事捅到林师父他们面前,三位师父也不一定会支持他,说不定反而会教育他一顿。

  人家都在讲贡献,就你有本事却藏着,下调令都不去,想当隐士呢?

  但有了这层金身就不一样。

  代表咱也是有正当职业的人,不是在生产队里局限于一隅,而是在单位上正儿八经的发光发热。

  正所谓花花轿子众人抬,没有陈凡这张老脸,卢家湾别想有现在的发展。

  若是反过来的话,上上下下的人给使绊子,即便能养再多鸡,也别想卖出去多少。

  所以作协这个位置,他还得占着,若是能往上挪一挪,他也很乐意。

  但是最好不要事情太多,主要肩膀太嫩,担不住。

  何青生抽了口烟,对着他说道,“论资历,本来你是没机会的。但是论功劳,不给你抬一抬,放哪里都说不过去。

  本来我还想着,给你来个‘明升暗降’,只升级别、不另外加担子,把那个函授中心主任的职务,还有外联部欧美分部主任的位置,我打算都给你卸了。

  毕竟这是一开始就说好的嘛。

  但是没办法,函授中心还好一点,我从杂志社那边可以挑个人过来接手,可这个欧美分部,目前还真没有合适的人能替代你,所以欧美分部还是只能让你直管。

  小段呢、原地不动,还是管着亚非分部,等过一两年,他把成绩做起来,你再把外联部主任的位置让给他,你自己就做个跟老谭一样的吉祥物。

  这样一来,里外没人会有意见,也能如你所愿,平安过渡,你看怎么样?”

  陈凡两眼发亮,“阔以啊,我没意见。”

  级别升不升且不提,最起码能把函授中心甩出去,能省多少事啊!

  看到他的样子,何青生和谭庸忍不住一起摇头。

  随后何青生站起来,抬腿就往外走,“小许不在这里,咱们坐这儿不合适,都去我办公室。”

  陈凡跟在最后,“有事没?没事我要出去一趟,老师给布置了作业,限时完成。”

  这个学期都没几天了,确实是限时完成。

  何青生回头看了他一眼,“徐教授布置了作业?”

  陈凡很认真地点头,“嗯啊,不信你去问。”

  何青生转回去继续往前走,“问就不必了,虽然你不怎么靠谱,但还不至于拿先生开玩笑。”

  谭庸在一旁深以为然点了点头,“小陈同志原则还是有的,要不然我都不敢推荐。”

  陈凡黑着脸,说谁不靠谱呢?

  三位大佬出行,走廊上的闲杂人等纷纷避让,霎时间便为之一空。

  幸好他们很快就进了办公室,便有人头悄悄探了出来。

  几个女生悄咪咪地溜达到陈凡办公室,围着边慧芳八卦,“你家主任回来了,又去了老何办公室,老谭也在,他们是不是在密谋什么大事啊?”

  边慧芳正在埋头写住房申请,闻言抬起头来,脸上满是茫然。

  我家主任都把工作扔给我了,他能有什么事?

  陈凡最后进门,顺手把门关上,自觉地去泡茶。

  端着三杯茶放到茶几上,坐下后接过谭庸递来的烟,点燃后说道,“云湖机械厂开辟了几条生产线,专门生产小型家用电器,其中有一个可以现烧的热水壶,配上南方的功夫茶具,非常适合喜欢喝茶的人,要不要买两套?”

  何青生端起茶杯吹了吹热气,视线瞟了他一眼,“别问,直接送过来,比什么都强。”

  谭庸倒是嘿嘿笑了两声,“那东西就没在柜台上见到过,票也弄不到,要不然我早买了。”

  陈凡有些惊讶,“不是吧,连您都弄不到票?”

  谭庸笑道,“真要去找找人,也没问题。不过就为了这个小东西,真不至于。何况……”

  他对着陈凡使了个眼色,“不是还有你在么,今天你不提,我都要开这个口。”

  说着又转头看向何青生,“昨天我在老戴家里看到那玩意儿,确实方便,他那是一整套的,带个小型抽水马达,旁边放个小水桶,一根管子伸到水里,水龙头就固定在桌上。

  要用的时候按下开关键,就能把水抽上来,直接用热水壶接着,等水快满的时候关掉,就能直接烧水,太方便了。

  正好马上要分新房,买个这东西放在家里,跟新房正配!”

  何青生对着陈凡笑道,“听见了吧?”

  陈凡抿抿嘴,“云湖机械厂明年就要改制,根据业务内容一分为三,小家电会单独成立一家公司,而且有可能会去参加广交会。”

  他对着两人笑了笑,“外贸公司自成一体,虽然对公也能搭上线,不过如果能有人帮忙牵线搭桥,……”

  谭庸立刻一拍大腿,“待会儿我给你个联络人,你让他们直接去找就行。”

  陈凡双手一拍,笑道,“一周之内,我让他们送200套小家电过来,让财务准备好钱就行。”

  没说怎么分配的话,因为作协加上杂志社和函授中心,总共才161个人,两百套怎么分都够。

  何青生在一旁满意地点点头,“这么一来,年终福利不就有了么。”

  谭庸也是满脸笑容,不过他隐晦地与何青生相视一眼,都能看见对方眼里的惊讶。

  作协本身只是个职业协会,协会里面的会员,绝大部分都来自于各行各业的文学爱好者,以及少部分的职业作家。

  撇开职业作家不提,其他会员能够为作协提供许多便利,比如从去年开始出现、在市面上极其抢手的小家电,只需要陈凡一句话,就能送来两百套。

  这可不是两百台,而是包括了电饭煲、热水壶、烧茶机、电烤箱、电暖气、果汁机、豆浆机、搅拌机、等十几种产品的云湖牌小家电。

  他们知道陈凡对机械厂有一定的影响力,但能不经商量、就敢自作主张送出来这么多东西,……虽然也需要付钱,可在一切看计划的背景下,确实也挺离谱的。

  当然,再离谱他们也不会说怀疑的话。

  这小子可不能用常理推测,万一他顺势反悔怎么办?

  陈凡更是没当回事,之前李副厂长就跟他说过,如果有需要只管提,厂里每个月都会预留1000套的货,专门应对各种情况。

  他以前都没要过,现在只要200套而已,而且再过几天就是下个月,李副厂长还会不给面子不成?!

  更别说谭庸还给了省外贸公司的一个联系人,单凭这一点,哪怕没有陈凡的面子,李副厂长都会把东西送过来。

  突然就办妥了年终福利的事,何青生心情大好,点上一支烟,翘起二郎腿,看着陈凡说道,“国际写作计划那边,不用你负责,总会那边已经安排了人员对接,如果不出意外,明年三、四月份,就会有第一批青年作家过去学习交流。”

  陈凡眉头轻挑,“这么快?”

  何青生笑了笑,说道,“我们联系上对面之后,对方特别热情,还向茅老、巴老几位发出了邀请,希望他们能过去,为世界各国的青年作家讲课,不过他们都以年事已高为由拒绝。”

  陈凡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他没记错的话,聂华苓女士确实多次邀请过茅老,后来茅老还是写了一幅字给他们,一直被他们珍藏。

首节 上一节 626/6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
20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