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开局相亲女儿国王 第273节

  “我觉得还特么不如陪读呢?”

  “长河,你这完全得不偿失啊。”

  李长河笑着摇摇头:“这有什么得不偿失的,张老师都信任他,带他研究生,上面也安排了进北大,我们有什么不信任的。”

  “再说你不上,我不上,大家都无形的排斥他,那岂不是寒了同胞一片赤诚的报国之心?”

  “人家放弃了那边优渥的生活,来到祖国,不为名不求利,为的不就是给祖国建设添砖加瓦嘛。”

  “我觉得这大哥别的不说,就这份姿态,我就很认可。”

  李长河笑着说道。

  海文叹了口气:“话是这么说没错,我们也佩服他,就是风险太大了。”

  “我觉得还好吧,放心,正好我也亲自关注一下,如果他有二心,绝对逃不出我这火眼金睛。”

  等到了中午,李长河回了宿舍,然后将自己的铺盖收拾了一下,随后背着往研究生楼走去。

  而相比较于普通宿舍的大通铺,研究生楼里面环境就好多了。

  同样是一间宿舍,里面是两人住一间,不但空间宽敞了不少,还有了独立的卫生间和洗手台。

  当李长河搬着东西进来的时候,林毅夫正坐在桌子旁边。

  看到李长河进来,林毅夫的脸上露出了好奇的神色。

  他从张友仁和董文军老师的口中听说了李长河的信息。

  除此之外,他来的这几个月,也零零散散的听到过这个名字。

  这是在北大,尤其是北大经济系,非常有名气的一个人。

  就像水浒传中的宋江一样,急公好义。

  当然,这是林毅夫在内心自己的评价。

  如果让李长河知道了,李长河肯定要反问林毅夫一句:怎么能骂人呢?

  宋江可不是什么好鸟!

  “你好,李长河同学,要我帮你吗?”

  看到李长河走进来,林毅夫站起来微笑着说道。

  毕竟张老师已经说了,让李长河跟他住一起,就是为了帮助他的。

  他当然得提前释放善意。

  “不用,这点小活我自己干就得了!”

  李长河的铺盖是直接卷好了背过来的,所以只要解开绳子再铺开就行了。

  轻松地搞定了这些,李长河转过头看着林毅夫,身形有些精瘦,个头不算太高,留着小平头,两只眼睛还是很有神的。

  “虽然你可能已经知道了,但是我还是自我介绍一下。”

  “你好,我叫李长河,77级政经二班的,以后咱们就是一个宿舍的舍友了。”

  李长河看着林毅夫,主动伸出了手说道。

  林毅夫见状,也笑着伸出了手:“你好,林毅夫,湾岛人,祖籍福建漳州。”

  林毅夫觉得自己的来历对于对方来说,应该不是什么秘密,所以也没有隐瞒。

  两只手轻轻地握了一下,李长河看了看外面,随即笑着说道:“怎么样,中午吃饭了吗?要不我请你去个好地方吃饭怎么样?”

  “不,还是我请你吧,你是张老师请来帮助我的,应该我请客!”

  林毅夫并不孤傲,这时候认真的冲着李长河说道。

  李长河笑了笑:“这样,我们也不要争了,石头剪刀布,谁赢了谁请客。”

  “输的人下次找机会再请就是了!”

  听到李长河的话,林毅夫很惊奇的看向了他。

  两个大人,还要用这种简单幼稚的小把戏吗?

  不过听起来确实有点意思,也不用争来抢去。

  “好,那就听你的!”

  “石头,剪刀,布!”

  两个人出完,李长河赢了。

  “走,带你去长征食堂!”

  请客吃饭,自然是外面的长征食堂了。

第241章 光刻机教父

  长征食堂里面,林毅夫有些诧异的打量着眼前这个小饭馆。

  “没想到北大外面,还有这样的小餐馆。”

  他来到这边之后,一直吃的都是食堂。

  因为身份特殊的关系,也没什么人跟他交流。

  这种校外的小餐馆,没人告诉他,他自然也就无从知晓。

  “这个属于我们学生的第六食堂,好处是不用饭票,拿钱就可以。”

  “至于坏处嘛,就是吃什么全看店里有什么食材,要是有忌口或者不喜欢吃的东西,提前说。”

  李长河笑着跟林毅夫说道。

  “没有,能有吃的就不错了,可以改善一下生活!”

  林毅夫笑着说道。

  他来到这边,其实并没有带什么钱财过来,过来之后没多少钱,主要还是靠国家给他发的补贴。

  虽然对他的补贴有些优待,但是说白了这年头,国家物资就这么多,他也是正常吃食堂什么的。

  这几个月了,吃的也的确有些干巴巴的,现在能吃点好的,自然也觉得不错。

  李长河是这里的熟客了,点了几个肉菜,要了几个馒头。

  “你们在南方,应该是吃米饭为主,可以尝尝我们这的面食。”

  李长河给林毅夫推荐了一下,随后跟林毅夫闲聊了起来。

  两个人其实能聊的不多,毕竟还不太熟,而且有些话题也敏感。

  不过饭桌上拉近关系向来是国人的传统,等吃到最后,两个人相对来说,已经算是熟络了。

  “对了,林学长,我向你打听一个人,不知道你认不认识?”

  吃到最后,李长河笑着冲林毅夫问道。

  林毅夫闻言,有些诧异,李长河向自己打听人?

  打听谁?

  海峡对岸的人?

  “你是想问那边的人?”

  林毅夫好奇的问道。

  难不成李长河家在那边也有亲人不成?

  林毅夫下意识的想到。

  因为当年战争的缘故,两边很多妻离子散的家庭,这时候都在相互打听消息。

  “我想问的人叫林本坚,不知道林学长认不认识!”

  “他以前应该是在安南那边的华裔。”

  李长河笑着问道。

  林本坚是什么人呢?

  这个人就是台积电的大功臣,未来光刻机领域的教父,是阿斯麦公司打败日系光刻机巨头,成为全球光刻机龙头的关键人物。

  李长河不懂技术,但是他前世那本书查过资料,光刻机领域有好几条赛道。

  而林本坚提出的浸润法就是让阿斯麦走上了跟原本的光刻机方向不同的新赛道,然后由此成为了全球光刻领域独一无二的新龙头。

  台积电也由此跟阿斯麦紧紧地捆绑在了一起,慢慢的成为了芯片行业的超级巨头。

  芯片领域作为未来世界发展的方向,李长河是一定会介入的。

  但是这个时代,如果直接杀入光刻机行业,其实并不划算。

  一来起码在互联网技术没有爆发之前,芯片领域的使用范围是很狭窄的。

  八十年代的芯片行业主要在家用电脑和游戏机。

  但是家用电脑那个时候以商务办公为主,个人家庭采购量不算大,整个市场都没有扩散开。

  作为芯片上游的上游的光刻机更不用说了,技术很重要,但是市场确实就那么大。

  芯片产能真正的大爆发,要等到手机和互联网的崛起。

  手机芯片以及电脑和互联网的搭配下在全世界铺开,再由此进入信息时代,包括汽车等行业全部进入这个行业。

  那才是芯片产业的爆发时代。

  所以说,李长河其实也不着急,但是不妨碍他提前布局。

  阿斯麦的前身是飞利浦集团旗下的一个光刻小组,但是这个小组生存环境并不好,再跟林本坚的技术合并之前,属于快倒闭破产的那种。

  但是对方手里有一项专利技术储备,好像是紫外光方面的技术。

  总之,李长河记得,阿斯麦的技术加林本坚的浸润法联合起来,就成了最高端的光刻机技术。

  李长河的第一选择是最好能介入到阿斯麦的这条赛道中,截胡林本坚,然后搞一个类似台积电的公司,跟阿斯麦合作,再慢慢的转化自己的技术。

  但是这个计划并不保险,因为林本坚这个人,对大陆并没有什么态度,所以未必会有什么爱国情怀。

  即便是李长河用假身份收拢他,未来也不能保证,他一定会按照李长河的计划走。

  所以在此之外,李长河还有个备用计划,那就是搞一个研究所,研究林本坚的学术。

  说白了,就是盯着林本坚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方向,直接派人开始高仿,跟着他的方向研究。

  到最后如果进不了阿斯麦这条赛道,那李长河就会考虑跟别的半导体巨头合作。

  当然这种事情李长河也不着急,需要慢慢的谋划。

  未来的半导体领域风险很大,尤其是当世界形势走上对立之后,这种高科技技术领域,一旦被大洋彼岸发现跟我们扯上关系,必然会强势打压。

  毫不客气的说,如果李长河提前十年二十年打造出类似“遥遥领先”那样的公司,那下场一定跟阿尔斯通没区别,必然会被对方肢解。

  因为国家跟米国对抗保护公司,也是基于国力来的,国力到不了那个程度的时候,想保护也有心无力。

  所以这个行业,李长河肯定要苟起来发育,稳扎稳打。

首节 上一节 273/60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