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开局相亲女儿国王 第3节

  “你好,我是咱们院刚回来的知青,我叫李长河,刚才在找我爸的自行车,可能让你误会了!”

  李长河初惊诧过后,便冲着朱啉解释说道。

  “这是我们家的自行车证。”

  朱啉听完之后,看了一眼证上的信息,果然是李立山的自行车证。

  她想起来了,昨晚吃饭的时候她爸妈还聊天说来着。

  说她李叔叔的儿子知青回城了,还是因为救人负伤才回来的。

  没曾想今儿个就见到了。

  “不好意思,李同志,我刚才误会你了!”

  “我叫朱啉,跟你是一栋楼的,我爸爸跟李叔叔是同事!”

  朱啉这时候温和的冲着李长河致歉,毕竟刚才她的语气不太好。

  “没事,你姓朱,你妈妈是不是刘医生?”

  李长河这时候随口又问了一句。

  女儿国国主啊,多聊两句怎么了。

  前世看西游记的时候,年龄小光顾着看猴了,等年龄大了才发现了柔情似水的女儿国主。

  可惜那个时候朱啉都已经老了,多少人产生了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的感叹。

  没曾想回到了这个年代,还有这番日常奇遇!

  【女儿国主住我家隔壁】

  听到李长河的话,朱啉脸上浮现出一丝诧异:“没错,刘医生是我妈妈,你怎么知道的?”

  “昨天我回来,多亏了刘阿姨帮我找了家里人,保卫科才让我进门。”

  “后面保卫科的人告诉我,刘阿姨是朱教授的夫人。”

  “你刚才又跟我说你姓朱,我就想着你是不是他们的女儿?”

  李长河笑着又解释了几句。

  “你真聪明!”

  “这边这辆就是李叔叔的自行车,在我的旁边隔着一辆。”

  “他跟我爸的车子一般都是挨在一起的,平常就停在这里,你再骑回来,还是停这里就行。”

  朱啉随后又指着旁边的一辆黑色二八大杠,冲着李长河说道。

  “谢了!”

  李长河随后拿钥匙将自家的车锁打开,然后将车子推了出来。

  “先走了,小朱同志!”

  李长河冲朱啉摆了摆手,然后骑上自行车就往外走去。

  朱啉看了离开的李长河一眼,笑了笑,李叔叔家这个儿子果然跟昨晚妈妈说的一样,挺有礼貌的。

  等等?

  朱啉弯下身开锁的时候又忽然想到了一个点。

  他刚才喊的什么?

  小朱同志?

  这小子,年龄应该比自己小吧?

  另一边,骑车往外走的李长河此刻心情也很不错。

  专家说看美女会让人心情愉悦,李长河此刻觉得,专家这次说的很对。

  二十来岁的女儿国国王啊,风华正茂!

  毕竟这可是他前世好几本小说里的女主呢。

  也不知道对方现在结婚了没?

  前世他查资料的时候只知道朱啉结婚挺晚的,最初找了个普通工人结婚。

  具体哪一年不好说,

  不过按照今天的态势,朱啉还跟父母住一块,这绝不可能是结了婚的状态,十之八九还是单身。

  算算时间,七七年这会这姑娘应该是还在上大学啊。

  不过李长河同样知道,这姑娘家里可能不一般。

  前世查资料的时候,李长河就猜到了。

  在文工团选走,退伍后又被举荐进入中国医学科学院。

  这可是现在国内医学的最高学府,这可不是说一般的人能办得到的。

  卫生系统很有势力啊!

  不过哥们现在也不差,未来会更好!

  李长河一边骑着车,一边心里美滋滋的夸赞了自己一番,很快就来到了中关村公社的大队部。

  进去之后,将知青材料交了上去,然后一套流程走完,领上了粮本票本这些。

  随后,李长河从公社离开,带着老妈给的二十元巨款,向着中关村的供销社杀奔而去。

第4章 七十年代从啃老开始

  在1980年以前,海淀的定位一直是农业区,这里是整个燕京的副食基地,为京城提供着大量的瓜果蔬菜。

  所以在白颐路也就是未来的中关村大道的两旁,不时地还有大片的树林荒野以及坟地。

  顺着白颐路一路往北,然后到了东大院,再转道往西,过前官胡同儿,大井胡同这些老胡同,就到了HD区繁华的商业地带。

  经常在年代文里出场的样式雷他们家的大宅院,就在这一片地带,而且是好几个大院子。

  后世这一整片区域,就是中关村西区,这些老胡同啥的都拆了。

  从这些老胡同里面七拐八拐,过了老虎洞胡同,就到了海淀镇的中心。

  海淀百货商店,基督教堂,包括许许多多的商店,都在这一片区域。

  李长河没有着急去百货商店,而是先骑着自行车,来到了北大街的新华书店。

  虽然未来的海淀是国内首屈一指的科教文卫图书基地,但是如今的HD区,却只有北大街这一家新华书店。

  新华书店旁边,有专门的看自行车的地,一次五分钱。

  李长河交钱,领票,锁车!

  然后迈步走进了这个年代的新华书店。

  “同志,买书吗?”

  进来之后,有售货员不咸不淡的问道。

  跟粮食店副食品店的热闹不同,这个年代的书店其实还是很冷清的。

  原因大家都懂,知识分子可是很被排斥的。

  “我要一套伟人选集,然后有没有之前的高中教材,给我来一份!”

  李长河轻声的说道。

  售货员有些诧异的看了李长河一眼。

  伟人选集很正常,这年头的年轻人谁不想有一套?

  可是高中教材就不同了,毕竟高中都停了多少年了。

  “伟人选集好说,你说的高中教材,这得去库房找吧,而且我估计都得是十年前的。”

  “小同志,你找这些书干什么?”

  售货员有些狐疑的看着李长河,这要是放在前两年,他这种诉求可是很容易被举报的。

  “我这刚从知青点回来,区里一时半会还安排不了工作,我就想着把以前学的东西再复习一下,以后上了岗位,也能更好的搞建设。”

  李长河顺口解释说道。

  “你是知青返城?”

  售货员看着李长河的目光,起了些许变化,这年头返城的知青大部分路子都不正规,有些人认为他们是逃兵,是可耻的。

  “嗯,我在那边修水库的时候救人跌落了山里,受了伤,公社领导批准我病退回来!”

  李长河认真的解释了一番,不解释不行,这年代有些事情性质可是很严重的!

  果不其然,听到李长河是救人病退,售货员的目光又起了变化,原本的鄙夷消散了,脸上泛起了敬佩的神色,也多了几分笑容。

  “原来如此,小同志你是好样的。”

  “这样,我带你去库房找找吧,我记得以前有一批积压书都在那里,还没处理!”

  “那可太谢谢您了!”

  随后,售货员带着李长河来到了后面的库房,然后在里面认真的寻找了一番。

  “找到了!”

  “这是65年最后一批高中教材,有数学,语文,政治,地理这些。”

  “可以吗?”

  售货员大姐指着地上一批落灰的书本,冲着李长河说道。

  “可以,太可以了!”

  李长河蹲下身子看了一眼,然后不经意间往旁边一瞅,又看见了一套书。

  《数理化自学丛书》

  1964年1月出版

  李长河看到这个书名,就知道,这是未来大名鼎鼎的高考神书,而且还是六十年代的第一版原始版。

  “大姐,这个数理化自学丛书,能给我也来一套吗?”

  “没问题,那你一块拿着吧!”

  售货员大姐果断答应了下来,反正是库存书,卖几本都是卖。

  随后,李长河提着厚重的一摞书来到了前面。

  这些教科书,普遍定价三毛到五毛钱一本,一共二十多本书,花了李长河8块二毛钱。

  然后李长河又花了五分钱买了个大袋子,将这些书装了进去。

  “对了,大姐,咱们这里现在有什么报刊吗?”

  李长河又问了一下。

首节 上一节 3/60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