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海岛悠然人生 第12节

  “两张!户主和你自己的,在同一页。”

  “那户主是我爸还是我妈?”

  “……第一页!”

第14章 不要在别人装逼时插嘴

  跟可乐一样,在照相馆里复印户口本二十年后是啥价,现在也是啥价。

  黑白,A4纸,五毛钱一张,两张就是一块钱。

  连方为都忍不住有些肉痛,直呼奸商!

  老板倒是乐呵呵的,每学期一度的开学季,可把他赚得眉开眼笑的,把店开在学校旁边准没错。

  三人拿好各自的户口本和复印件,推著自行车走进了这一所校园里。

  大门是敞开著的,只有个老头在当门卫,悠闲地坐在椅子上抽著烟,看到是三个推著自行车的小鬼头,便随意地往某处指了指:

  “自行车不能乱停乱放啊,停到停车场那边去,就围墙那排树那里,记得摆放好。”

  方为三人就过去停车了。

  这里零零散散地停著几台自行车,还有两台摩托车,估计是老师或者来报名的家长的,即便是镇上,有小车的人家也极少,对私家车上岛,各岛的管控都是比较严格的。

  进了校园,自然少不了参观参观了。

  徐采苓和方元胜从小到大都没少在校门口张望过,可进来白潭中学还是第一次。

  幻想中,校园会很大很大,但进来里面后逛了一圈,不免又有些失望。

  “好像也没多大嘛!就一个篮球场、一个田径场、一座教学楼、一座行政楼、一座师生宿舍、一间饭堂、一间小卖铺,几颗乱七八糟的树,然后就没啦?!”方元胜大失所望。

  “害……从外面看的时候,我还以为里面很大呢,会跟电视里看到的学校一样呢。”徐采苓也没了兴趣,以她的脚力,绕著学校跑一圈,都用不了三分钟的。

  方为听著倒是好笑:“你俩以为是大学呢,咱们小岛上有这么所中学,已经算挺大了,周围小岛的都到这里上课。”

  “大学很大吗?”

  “那肯定啊,越是好的大学,就越漂亮越大,什么图书馆啊、大礼堂啊、足球场啊、游泳池啊这些,平时从宿舍去教室上课都得骑自行车呢。”

  “卧槽,真的假的,从宿舍到教室都要骑自行车?!那得多大?比咱们岛都要大了吧?!”方元胜震惊了。

  “那他们那些跑道是不是都是胶做的?足球场也是绿油油的青草,膝盖在上面滑都没问题的吗?”徐采苓也震惊了,她想像不到自己要是在那种又软又有弹性的跑道上奔跑,能跑得有多么飞快。

  “当然,反正你们想的那些,大学里面基本都有。”

  方为没多细说,毕竟……他也没有上过大学。

  虽然他是读书那块料,但上辈子也只不过是高中毕业而已,主要是上了高中,去了条件更好的大岛,什么小说、游戏、网吧分散了注意力,成绩也节节下滑,对学习也不再上心,最后只考了个大专,后来也没去读,而是直接去大城市里打工了。

  还记得那时候他租的房子就在某所大学附近,经常下了班之后,他就喜欢在校门口看那些有说有笑、青春洋溢的大学生们,偶尔还会装成学生混进大学里去,漫无目的地闲逛……

  人总是后知后觉的,如今想来,大概同龄人里,也不会再人有比他更懂读书的意义和重要性的了。

  ……

  三人逛完了白潭中学,便径直往教学楼的方向走去。

  虽然附近小岛的学生都会来这里上中学,但白潭中学的学生其实并不多。

  教学楼一共只有四层,一层是老师们的办公室,二层是初一学生、三层是初二学生、四层是初三学生。

  每个年级有四个班,没有分班,无论成绩好坏,大家都是打乱混合在一起上课的,每个班平均四十人左右。

  在教学楼一楼最显眼的地方,有一个公示栏。

  “光、荣、榜!”

  徐采苓一字一字地念出来,三人好奇地查看起这个所谓的光荣榜。

  最左边的那张红纸,写的是今年学校中考的成绩,有多少学生考上了高中啦、学校的高中升学率是多少啦、中考前十都是谁啦等等。

  而排在后面的两张红纸,则是上学期初一和初二年级,期末考试前十名的优秀学生名字和分数。

  红纸上面的字,都是用黑色粗笔手写的,也不知道是哪位老师的笔迹,字写得相当漂亮。

  “这个我们小学没有诶!”徐采苓说。

  “要是在光荣榜挂个名,应该很长脸吧!”方元胜嘿嘿幻想著。仿佛都已经看到自家老子来开家长会回来时,狠狠夸奖自己的场面了。

  “确实长脸,但好像跟阿胜你没啥关系诶。”扎心小能手徐采苓立马补刀。

  “哎我说你,我又没说我在光荣榜上,我说阿为!阿为肯定是第一!那我哥俩是堂兄弟,我不长脸吗?”

  “我、我,那我也长脸!”

  “你跟阿为啥关系你就长脸。”

  “他是我邻居!”

  方为:“……”

  不是,未来上光荣榜的人是我,怎么脸都让你们给长完了?!

  好吧,说出来有些嚣张,方为觉得她俩想的没错,这光荣榜他不仅要上,而且必须是第一。

  “诶对了!分班的名单在哪儿呢?”俩小伙伴这才想起来重要的事。

  “这儿呢。”方为已经在公示栏右边看著名单了。

  跟上辈子一样,缘分相当不错,方为和徐采苓、方元胜都在初一二班,班主任是文素素,他当年非常喜欢的一个老师。

  记忆里,文老师好像是大学刚毕业没多久,而且是从内陆的大城市来到小海岛这里教书的。

  无论是她温柔的性格、还是她新颖的教学方式、还是她时常跟学生们讲起的那些遥远地方的故事,都相当地吸引著班上的少年少女们。

  只可惜文老师只带了他们班一年,初二的时候就离开了学校,没有微信没有QQ的年代里,后来也没再见过了。

  除了三人的名字和班主任名字外,方为也看到了好多熟悉又陌生的名字,这些都是他曾经的初中同学。

  看到这些名字的时候,脑海里尘封的记忆便开始模糊闪现,明明是自己经历的人生,但回忆的时候却总是第三视角,或欢笑、或吵闹、像老电影中流动的胶片。

  但有些人的名字真的已经记不太清了,以至于他都不知道是不是随机分配后其他不认识的同学。

  毕业后才发现,世界真的太大了,无论是老师也好、曾经的同学也好,没有刻意的见面,就真的不会再见了,当时离开学校时,却只以为是彼此间平凡的一次告别。

  ……

  “哎哎,阿为你们快看,这个女同学的名字真好听!”

  方元胜手指点的位置,是一个非常有诗意的名字,在一众同学普通的名字当中,显得尤其亮眼。

  “柳知意!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徐采苓念出了这个名字,还有些小激动:“她也跟我们同班!”

  “谁啊?你啥时候这么有文化了?”

  方元胜有些迷糊:“不对,你俩居然认识我不认识的人?……果然感情是有轻重的是吧!小团体了是吧?!”

  “什么鬼,我和阿为也不认识她呀,只不过知道她而已。”

  “那她肯定长得非常漂亮!”

  “哈?你都不认识人家,就知道人家长得漂亮了?”

  “名字好听啊,总会让人联想的嘛。”

  说到名字,徐采苓就来劲儿了,一脸兴奋地跟方元胜科普。

  “那你知道我和阿为为什么知道她吗,因为我的名字也是……”

  “柳知意的爷爷帮忙取的。”方为插嘴道。

  徐采苓瞪了他一眼,该死的家伙!不要在她装逼的时候插嘴啊!

  “啥?还有这回事儿?”方元胜愣了愣。

  “我的名字是不是也很好听!那你知道我的名字是从……”

  “源自诗经,《唐风·采苓》,非常有典故。”

  “……啊啊啊啊!我杀了你!!!你能不能闭嘴啊啊啊!!”

  方为乐得哈哈大笑,坏心眼地打断了少女的装逼时刻,急得她伸手捂住他的嘴,一副要把他闷死掉的模样。

  当然,嘴贱的方为最后还是活了下来,只是被她邦邦锤了两拳……

第15章 城里来的老师

  找到自己所在的班级之后,方为三人便一起上了教学楼。

  初一年级在二楼,因为报名的时间有两三天比较宽松,大家来报名的时候都比较分散,加上也不是上课时间,教学楼里安安静静的,三人也不自觉地放轻了各自的脚步声。

  走过楼梯拐角处,上到二楼的走廊尽头,视野便从狭窄的楼道里一下子变得宽敞起来了。

  从边上往里数的第二间教室门口,正坐著一位老师模样的年轻姑娘。

  她特地搬了一张课桌出来放在门口,自己就像是学生似的坐在椅子上,桌面摆放著她的水杯和一些纸张资料,她手里还拿著一本语文书,这会儿正安安静静地翻书看著,时不时就会拿起笔来,在一旁的笔记本上写写画画。

  “那个,就是我们的班主任文素素吗?”徐采苓压低声音好奇道。

  “文老师好漂亮……!而且看起来好年轻……!”方元胜一下子就捕捉住了画面里的重点。

  “嗯。”

  方为也郑重地点头,表示认可阿胜的看法。

  夏日午后的微光里,安安静静的教学楼走廊中,金色洒落在她的脚边上。

  她穿著一身素朴干净的长裙,就在这教室门口坐著,偶尔有风吹过,她颈后的发丝微扬……

  相隔两世,上辈子对于文老师的印象早已经在记忆里模糊了,如今再次相见,立刻便有种故人重逢的感觉。

  她没有发福老去、也没有沾染上市井气息,像是永远生活在记忆里的这个夏天,等著学生们回来找她报名一样。

  很难形容这样一位气质、与海岛乡下完全不同的年轻姑娘,给从未见过世面的小岛学生们,带来的那种视觉冲击。

  就像是某种‘梦想未来的自己也想要成为的模样’在此刻突然具现化了一样。

  “文老师真的好漂亮!我第一次见岛上有人穿裙子、也是第一次见有人能把裙子穿得这么好看!”

  徐采苓憧憬极了,她从小到大都很看不起裙子、牛仔裤之类的穿搭装扮,觉得那都是平庸女孩穿的,而她自命不凡,当然要特立独行,如今见了文老师后,竟也有点蠢蠢欲动起来了。

  “人家文老师好看,又不是因为穿了裙子才好看,是……唔……有个词,怎么说来著?”方元胜挠挠头,词汇量突然不够了。

  “气质。”方为补充道。

  “对!气质!文老师的气质!”方元胜突然在此刻明白了这个词的意义。

  “那、那我是什么气质?”徐采苓有些害羞地问道。

  “……”

  哥俩同时沉默,采苓什么气质倒是说不太上来,总之是不太适合穿裙子的那种气质了……

首节 上一节 12/37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