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拼搏年代 第38节

  “至少百分之七十的可能?”

  杨宁的神情也十分严肃,毕竟他说的那个地点实在太匪夷所思了,当年脚盆鸡都快把那片地方翻烂了,也没有一丝油田的痕迹,现在他竟然说那里有油田,而且是超大型油田,这话怎么听着就不靠谱啊。

  郭院长看着桌上的地图,在杨宁说的那个地方看了一会,然后抬头看着他说道:“我不是怀疑你拿这种事开玩笑,当年脚盆鸡也在那地方找过,但是一无所获,你凭什么确定这里有油田?”

  “郭院长,当年脚盆鸡之所以在那片大肆勘探,说明那地方是符合油田产生的各种地质条件的。

  但是当年他们因为技术原因,采用的是浅层勘探技术,而经过我的计算模拟,在那种地质条件下,形成的油层至少在地下千米,所以我们只要在脚盆鸡原来的基础上,再往下挖个几百米就差不多了,也费不了多少事。”

  “好,既然你这么说,那我会把这件事以中科院的名义报告上去,你没意见吧?”

  “没有,这是院长您保护我,我怎么会有意见。”

  杨宁赶紧笑着说道,他明白,郭院长这么做不是为了抢功,而是为了保护他。

  要是那里真的发现油田也就罢了,要是徒劳一场,浪费了资源,这件事的结果也由中科院承担。

  虽然杨宁笃定那里一定会有油田,但是面对郭院长的好意,他也说不出什么拒绝的话。

  毕竟现在讲究的都是集体荣誉嘛。

  感谢各位投票的书友。

第60章 杨宁的重要性(求收藏,求追读!)

  当即,郭院长就带着那张地图和杨宁的分析材料出门了。

  看着郭院长的离开的身影,杨宁心里也随着松了一口气。

  总算解决了一个大问题,以大庆油田的出油量,加上西北那几个油田,在现阶段以及之后很长一段时间,也能满足我们自身的需求了。

  至于说继续找油田,卖石油换外汇,别开玩笑了,在石油危机还没爆发之前,石油的价格低的令人发指,这个时候想要靠卖石油换外汇,那不是全便宜别人了吗?

  这个时候香江那边的发电厂,宁愿烧油也不愿意烧煤,就可想而知这个时期石油有多廉价了。

  “马上就要国庆了,到时候我们要不要回趟家啊?”

  下班回家时,胡映红突然问道。

  “这么快就国庆了?”杨宁愣了一下:不知不觉已经过去一个月了吗?

  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杨宁几乎整天把自己埋在了文件堆里,都快忘记时间了。

  “既然如此,那就回一趟家吧,还有,到时候也去看看爷爷。”

  杨宁歉意的拍了拍胡映红的手,这一忙起来,都有点忽略身边这个未婚妻了。

  胡映红听杨宁这么说,脸上闪过一丝幸福的微笑。

  她现在可是知道杨宁有多忙,就算是他整天埋在文件堆里处理那些资料,但是资料室的资料丝毫不见少,反而越来越多,这让胡映红更加担心杨宁的身体了。

  还好上面考虑到杨宁的情况,也担心把他累坏了,严格控制了杨宁的工作时间,不然胡映红真怕杨宁会把自己累死了。

  在这期间,胡映红也是严格遵从上面的安排,一到了杨宁休息下班的时候,她就会强行停止杨宁的工作。

  那时候就算一向克己奉公的卢主任,也会站到胡映红一边,这就让杨宁很无奈了。

  因为这两人的配合,现在每天送到杨宁手里的资料都是严格控制数量的。

  每到饭点和下班时间,要是食堂或者门口没有杨宁的身影,卢主任总会第一时间板着脸出现在杨宁面前。

  杨宁现在都怀疑,卢主任这保卫工作才是兼职吧?

  其实还真让杨宁猜对了,中科院本来就守卫严密,安排卢主任只是为了再加一道保险罢了。

  这段时间有了杨宁的帮助,好几个项目都有了可喜的进展,特别是纯氧顶吹技术,有望在年前生产出第一炉钢。

  这么一来,我们的炼钢技术也会到达世界领先水平。

  虽然这个项目现在主要是董教授和叶老负责,但是杨宁在设计阶段发挥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

  加上歼五项目的顺利推进,以及其他项目在杨宁帮忙解决了计算问题后的进展,这也让上面更加重视杨宁的作用了。

  也因为这样,上面已经将计算机技术列为了后面的重点发展项目。

  虽然有杨宁这个作弊器,但杨宁终究不是机器,万一出点什么状况,那可就晚了。

  再说杨宁就这么一个,各研究机构又分散在各地,上面也不可能让杨宁为了一个项目全国各地乱跑,那样其他项目不就耽误了吗?

  上面甚至为了弄清楚杨宁的身体情况,专门找人研究了历史上类似他这种变化的例子。

  虽然最后没有一个确定的答案,但是总归有和杨宁这种变化相似的例子。

  就比如百年前鹰酱就有这么一个人,被人袭击了头部之后,他的心算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让他计算一个人具体活了多少秒的时候,他也能一口报出答案来,其中还把闰年考虑了进去。

  而这个人也和常人一样寿终正寝,这就让上面松了一口气,至少不用担心杨宁的这种变化会对他的身体产生什么隐患了。

  即便如此,上面也更加重视杨宁的身体状况了,所以卢主任这才会在这方面,和胡映红站在同一战线上。

  “嗯,我们对面有人进来了?”

  就在杨宁准备开门的时候,突然听到对面屋里传来了响动。

  “不清楚,应该是刚搬进来的吧,毕竟这地方哪个不要命的敢进来偷东西啊?”

  胡映红也侧耳听了一会,听到对面隐隐传出的谈话声后,这才松了口气。

  杨宁听后也是莞尔一笑,自己现在也太敏感了,毕竟街上那些佛爷只是图财,又不是真傻。

  即便在这里随便偷一张纸,都有可能让他们吃花生米,那些佛爷疯了才会这么想不开,来这里寻财。

  这时对面屋里的人似乎也听到了外面的动静,一个面容慈祥,四十岁左右的女士打开门房门。

  杨宁看到屋里出来的人后,先是愣了一下,然后一脸惊喜的说道:“孔先生,这是您家?”

  

  也难怪杨宁这么激动,这位女士正是钱教务长的夫人,鼎鼎有名的教育家孔先生。

  杨宁在学校时,见过她几面,所以一眼就认出了这位女士的身份。

  既然孔先生在这,那岂不是说钱教务长的家也搬到了这里来了?

  果不其然,就在孔先生疑惑的看着杨宁时,钱教务长从屋里走了出来。

  “哈哈~杨宁同志,没想到我们竟然成了邻居?”

  说着他向孔先生介绍道:“这是我们学校的优秀毕业生杨宁同志,现在也是我们学校的老师。”

  杨宁一听这话,就脸色一苦,他知道钱教务长这是怪他开学一个月了,他这个老师竟然没有去过学校一趟。

  就算是兼职,那你也不能这么糊弄啊?

  接着钱教务长好像没看到杨宁的苦笑,看着胡映红继续介绍道:“这位就是杨宁同志的未婚妻胡映红同志了。”

  接着他若无其事的对杨宁两人介绍道:“这位就是我妻子了,你们喊孔先生就成。”

  “孔先生!”杨宁和胡映红连忙上前打了个招呼。

  随即杨宁苦笑着看着钱教务长解释道:“钱教授,这真不是我故意不去学校报道,而是实在太忙了,这段时间我上厕所都是掐着点的,不信你问问你胡映红同志?”

  听到杨宁这话,钱教务长的脸色才好看了一点。

  他其实也没真的生气,他也知道杨宁的重要性,只是借此机会提醒他别忘了他还有一个老师的身份。

  不好意思着,这章把二钱搞混了,已改。

第61章 一顿饭干蒙了新邻居(求收藏,求追读

  !)

  杨宁他们俩看钱教务长还在收拾房间,急忙把自己的东西放回自己屋子,然后过去一起帮忙。

  有了杨宁和胡映红两个年轻人的加入,收拾房间的速度快了不少。

  插不上手的孔先生只能要了杨宁家的钥匙,去给几人准备晚饭去了。

  “孔先生,做饭的时候多做一点,不然一会恐怕有人不够吃。”

  在孔先生离开的时候,胡映红特意叮嘱道。

  “哦?”孔先生疑惑的看了一眼胡映红,然后顺着她的眼神找到了杨宁。

  “怎么?杨宁同志的饭量很大?”

  “嘿嘿,是大了那么一点点,毕竟每天的工作比较费脑子,得补补。”杨宁不好意思的摸着头解释道。

  “那你能吃多少?等会别做多浪费了,现在粮食金贵。”

  出身南方的孔先生想象不出杨宁的饭量能有多大,唯恐等会做饭做多了吃不完浪费。

  “要不等会多下一把米?”孔先生心里寻思着。

  “呵呵~”钱教务长呵呵一笑,指着杨宁对自己的妻子说道:“算了,这里马上就收拾完了,你和胡映红同志去做饭吧,不然等会真有可能把杨宁同志饿着了。”

  钱教务长也是个妙人,私下里没有一点架子,也难怪年轻时物理只考五分,数学化学总分20分就敢弃文从理,想必那时候也不是个循规蹈矩的主,据说当时听到他转到物理系去做了旁听生时,差点把视他如珍宝的国学大师陈寅恪气死了。

  正常人谁敢这么干啊?

  但也正是他这种敢于接受新挑战的勇气,这才成就了如今的科学大牛。

  胡映红看了杨宁一眼,杨宁赶紧对她点了点头,这要是真让孔先生自己一个人去做饭,吃不吃得饱先不说,等会恐怕又是米饭了。

  胡映红过去一起做饭,好歹也能照顾一下自己的口味。

  于是胡映红和孔先生两人,就去杨宁房间做饭去了。

  孔先生到了杨宁的房子,看到杨宁房间的面积后,也是微微愣了一下。

  她可不是什么都不懂的人,能在特楼住这么大面积的房子,肯定也是极其重要的人物。

  但是她也什么也没问,毕竟和钱教务长在一起待久了,也明白有些事是不能随便打听的。

  和胡映红一起去了厨房,两人就忙了起来。

  只是不一会,正在淘米的孔先生看着胡映红热了十多个成人拳头大的馒头,一个劲的喊着“够了,够了,这里还有米饭呢,我和老钱吃不了多少。”

  胡映红看着一脸着急的孔先生,讪讪的笑了笑:“孔先生,您误会了,这些都只是给杨宁一个人准备的。”

  胡映红这一句话,把饶是见多识广的孔先生也直接干蒙了:“杨宁同志一个人能吃这么多?”

  看着一脸不信的孔先生,胡映红笑着说道:“恐怕还差点,等会再熬点稀饭就差不多了。”

  孔先生听到胡映红这么说,连连直呼好家伙,这一刻什么孔门风度都被扔到一边去了。

  难怪刚才要让胡映红跟着一起来做饭呢,真要让她做,恐怕她尽可能的多做,最后还不一定够杨宁一个人吃的。

  饭量大的人她见过不少,但是杨宁这饭量,她恐怕只有在历史演义里见过了。

  “我一直以为古籍里那些人的饭量有点夸张了,今天才算真见识到了。”

  孔先生估算了一下,光是这些馒头,怎么着也得三四斤了,要是再加上几碗稀饭,这要是没点家底谁家养的起啊?

  就这还是晚饭,孔先生已经不敢想象杨宁吃午饭时的场景了。

  等到杨宁和钱教务长扫尾工作做完之后,到杨宁家里吃饭时,杨宁发现孔先生的眼睛一直盯着他,而且眼神一直怪怪的。

  看到放在他跟前的馒头,杨宁就明白怎么一回事了,出身南方的孔先生,这辈子恐怕还是第一次亲眼见到杨宁这种饭量。

  就算是早就听说杨宁情况的钱教务长,看着杨宁跟前的馒头,也愣住了神。

首节 上一节 38/10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