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第一机械厂
跟着老董这两年,杨宁也学到了很多,所以对于这个老教授,他还是很尊敬的,至少人家手里有真东西,还不会胡说。
看着手里自己这个得意门生的申请表,董教授摘下眼睛,揉了揉有点发涨的眼睛。
“华老可是想让你去他那继续研究数学,你不再考虑考虑?”
“不了,时不我待啊!”
杨宁知道自己只有两年时间干自己想干的一些事,他想利用这段时间,尽量干出一些成绩。
杨宁之所以选择第一机械厂,不仅仅因为那里设备齐全,而且还有逃离那座四合院的想法。
虽然现在大家都挺正常的,易中海还和贾东旭父慈子孝,秦淮如也温柔贤惠,贾张氏则是有儿有孙万事足,也不怎么闹腾。
何大清跑后,易中海也没有帮自己的徒弟谋取何家的房子,许大茂老老实实的跟着他爹学习放电影,阎家也不像原著里那么抠搜,只是别人很难占他们家的便宜罢了。
反倒是刘海中,已经有了原著里的几分风采,随着他家两个小的慢慢长大,叫骂声和孩子的哭喊声从中院转到后院了。
聋老太太也没有让别家有了什么好吃的就要给她送一份,只是现在比较喜欢使唤何雨柱罢了,也没贪图他的手艺。
在这个定量票证还没开始的时代,一切都显得那么祥和。
可是杨宁能够感受到,随着他们这一辈慢慢长大,院子里的的气氛也越来越不平静了。
贾家阎家的住房问题,刘家的家庭教育问题,易中海两口子的养老问题以及何雨柱的结婚问题都随着时间的流逝日益彰显出来。
其中这些问题还不算什么,最重要的还是贾家几个口的户口问题,这可能就是造成以后各种矛盾的源头。
杨宁发现,全院几十口人,就只有贾张氏和秦淮如以及棒梗是农村户口。
这要是过几年,他们一家子吃饭都是个大问题。
贾东旭后来之所以会挂到墙上,也可能有家里口粮不够的原因。
但是人家贾张氏现在就认准了他们在农村的地能分到粮食,死活不愿意将她家几口子的户口转成城市户口,这就让人很无奈了。
其实贾家的问题很好解决,只要户口都变成城市的,再让秦淮如出去找个工作,这样不仅能够解决以后他们的口粮问题,而且街道也会考虑他们的住房问题。
不说刚解放那会,就是现在趁着还没全面公私合营之前,秦淮如找个工作还是很容易的,毕竟她好歹也上过学,人家识字啊。
但是人家贾张氏现在虽然不怎么在院里闹腾,但是人家就想好好享福,秦淮如出去工作了家里的家务谁来干,户口转到城里了他们损失的粮食谁来赔?
只能说摊上贾张氏,贾家的问题就是无解的。
至于何大清给何雨水寄抚养费的问题,杨宁也和何雨柱打听了,易中海已经告诉他这件事了。
但是何雨柱可能是因为面子问题,既然不是给他的,他就让易中海继续保管着,等到何雨水出嫁时再给她,他就不信自己还养活不起自己的妹妹。
所以说现在四合院虽然还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还没有发展到很多同人文写的那样。
但是杨宁不敢赌,谁知道到了票证时代和困难时期,这些人会变成啥样。
要知道老贾死后,贾东旭十五岁之前,贾张氏可是附近有名的泼妇。
只是后来考虑到儿子长大了,马上就要结婚,注意影响了,这才收敛了点。
他可不想以后把心思放在这些勾心斗角的鸡毛蒜皮的小事上,这也算未雨绸缪吧。
院子里的事还是交给父母对付吧,他可是要提桶跑路了。
第一机械厂位于建国门外豫王坟,这里不仅能够生产各种机械设备,而且距离南锣鼓巷足足有六公里,也算是天高任鸟飞了。
“杨同学,欢迎来我们第一机械厂实习。”
看过杨宁的介绍信后,负责人事的科长站起来握了握杨宁的手,热情的说道。
人事科长四十多岁,穿着中山装。
办完实习手续后,杨宁就被安排到了附近一个职工宿舍。
说是宿舍,其实就是附近的一处民房,几个单身小伙子挤在一间屋里,也算是就近安置了。
第一机械厂虽然主要生产机床设备,但是还有一些生产其他设备的的机器,杨宁来这里,也是因为自己的一些想法在这里能更容易实现。
跟着其他技术员熟悉了工厂的设备后,杨宁就领了一些作图工具,一头扎进了绘图室。
一张张设备的原始图纸被杨宁在脑海里勾勒,随即一台台和厂子里一模一样的机器被杨宁在脑海里模拟出来。
通过几年的锻炼,他的空间想象能力加上自己脑海里的快速计算,可以让他在脑海里直接模拟出机器的运行状态。
于是在杨宁的脑海里,各种机器设备经过一次次调整后,又按照不同的工序一次次变换位置。
每秒几十亿次的运算速度被杨宁运用到了极致。
直到听到下班的铃声,他这才结束了模拟,发现自己已经饿得头脑发晕了。
“呼!幸好之前给自己批了特殊补贴,不然自己恐怕真的养活不起自己。”
其实自从知道杨宁的情况后,上面就给杨宁批了特殊补贴,这些补贴在这时足够养活一个三口之家了。
这也足够杨宁每天开启三小时的超脑模式了,毕竟他也不可能一天到晚都用到这种模式。
即便如此,在要用到杨宁时,也会给予他一些额外奖励,并且工作期间饭菜管饱。
这些补贴父母知道后也没动,让他自己处理,所以杨宁这几年才没饿死。
在食堂一众工人惊骇的目光下,杨宁直接干掉了普通工人四个人的饭量。
“好家伙,以前总听说日啖一牛,今天总算见到真的了。”
杨宁吃完饭后正打算去洗饭盒,一个身穿中山装的领导走了过来,身后还跟着几个明显不是普通人的工作人员。
第13章 胡书记
“领导好!”
虽然不知道来人是谁,但是杨宁却明显感受到来人不简单,赶紧站起来喊了一声。
“小同志不要紧张,坐下说。”
来人很亲切的拍了拍杨宁的肩膀,把他按到了座位上。
“吃饱了没,没吃饱在盛点?”
领导坐到杨宁对面,笑着问道。
杨宁能说什么呢,只能尴尬的笑了笑,说道:“饱了,谢谢领导关心。”
“早就听说你这个小同志胃口不错,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既然来到我们第一机械厂,就不用客气,尽饱了吃。”
领导看到杨宁坐立不安的样子,呵呵一笑,就让尴尬的气氛缓解了很多。
这时跟着领导一起来的那几个人都各自去打饭了,还有人打算替领导也打了,但是领导摆摆手拒绝了。
“行了,小杨,在厂里有什么事可以直接来找我,我姓胡,是厂里的书记,想必应该很容易找到。”
说完就拿着自己的饭盒离开了。
“谢谢领导。”
原来听说杨宁申请到第一机械厂实习后,部里就知道了,专门给第一机械厂打了招呼,免得让杨宁饿着了。
杨宁到生产地一线实习,显然不是混日子的。
知道杨宁的情况后,胡书记本来想专门找杨宁谈谈的,但是一想又觉得不合适,所以就有了这次偶遇。
其他人看到杨宁竟然和书记认识,纷纷开始打听杨宁的情况。
但是杨宁刚来不久,一开始上班就忙活开了,认识他的人不多,所以那些人注定只能白费一番功夫了。
来到绘图室,杨宁发现同事都用奇怪的眼神看着自己。
一开始他还以为吃完饭嘴没擦干净,赶紧用手摸了一把,然后发现同事们想笑又不笑得样子,这就让杨宁感到好奇了。
“怎么了这是?”杨宁问了一下昨天带着自己熟悉厂子的技术员张立。
张立三十多岁,人挺热情的,是厂里的老骨干了,49年厂子建立初就在厂里任职。
“嘿嘿,没想到你小子还真是深藏不露,要不是小刘恰好看见了,我们还不知道你竟然认识胡书记。”
“嗨,我还当什么事呢?”杨宁终于明白刚才为什么同事看自己的眼神那么奇怪了,原来是因为这个。
“各位误会了,我今天和胡书记也是第一次见面,以前根本就不认识。”
弄明白了怎么回事,杨宁赶紧解释,免得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切,不认识胡书记能对你那么热情?你小子还想蒙我们。”张立一副你看我信不信的表情,让杨宁直接无语了。
“放心,我们又不要你帮我们找胡书记办事,就是觉得你小子不够意思,这么大的事还瞒着我。”这时刘海军也凑过来说道。
刘海军就是张立口中的那个小刘,是个二十五六的青年技术员,老家在晋省,是去年调过来支援四九城建设的。
“算了,说真话还没人信了。”杨宁也不打算解释了,随他们怎么想吧。
杨宁坐到自己座位上拿出笔和纸,在上面写写画画。
其他人见此,也纷纷坐回自己的位子工作了起来。
现阶段技术部的任务主要是保证生产,除了解决一些技术上的问题外,还要负责维护厂里生产设备的维护和维修,所以大家现在分成两部分,一部分负责产品技术问题,一部分负责机器维护维修。
这样可以使大家快速的熟悉自己的工作,杨宁现在就在负责设备维修这边
通过上午的模拟,先不说机器设备的改进问题,杨宁发现车间的生产流程也有能够改进的地方。
只要适当调整一些工序的顺序,就能使生产效至少提升三成。
忙碌起来时间就过的特别快,直到下班时间到了,杨宁的规划稿还没写完。
查询脑子里的模拟结果就不用开超脑模式了。
到了食堂杨宁发现,和早饭一样,在食堂吃晚饭的也大都是单身男女。
这个时候还没实行票据制度,所以有家有室的职工通常只在厂里吃一顿午饭,早饭和晚饭都是回家自己做。
杨宁刚端着自己饭找了个位子坐下,刘海军就凑了过来。
“不是,刘哥你也在食堂吃晚饭啊?”
杨宁看着刘海军好奇的问道,这家伙看着已经二十五六了,应该已经结婚了啊?
“怎么,我就不能在食堂吃了?”刘海军咬了一口手里的窝窝头,含糊不清的说道。
“能,怎么不能?”杨宁也端起汤喝了一口,见他也不说事,索性也乐得装傻。
快要吃完的时候,刘海军这才扭扭捏捏的问道:“小杨,你真的不认识胡书记吗?”
“真不认识,我和胡书记今天之前就没见过面,我父母也只是普通工人,我上哪认识胡书记去?”
杨宁看出他有事,但是杨宁也不打算多问,自己和他也不熟,没必要自找麻烦。
“那就算了。”刘海军快速吃完自己的饭,拿起饭盒就走了,看样子有点不乐意了。
杨宁真是服了,决定以后离这家伙远点。
晚上回到宿舍,发现其他两人已经回来了,炕上还摆着一张小桌,两人有滋有味的就着一碟花生米和一盘拍黄瓜喝着小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