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大哥开什么车?”
他忽然问。
黄清雅有点讶异地仰脸看他,笑问:“你问这个干什么?”
曹胜:“好奇,说说呗!他开什么车?”
黄清雅:“宝马。”
顿了顿,她也有点好奇,“怎么?你想买车了?”
曹胜嗯了声。
黄清雅蹙眉,“你大学都还没毕业,平时也不怎么出门,买车干嘛?”
曹胜微笑,“我老家远啊!有一辆车,逢年过节,回家的时候,就不用挤火车了,而且,徽州附近那么多景点,我都还没去看过呢!有辆车,以后咱俩可以挨个去看看。”
黄清雅失笑,“随你吧!不过你暑假刚买了那么多房子,还有钱买车吗?要不要我借点给你?”
曹胜失笑,“不用!一辆车而已。”
送完她,曹胜回到住处的时候,已经凌晨3点多了。
一觉睡到次日上午10点多。
晨跑是跑不了了。
他出门吃了碗牛肉面,顺便去菜市买了些食材回来。
回到楼上书房。
他把《一个人的武林》文档打开。
眯眼看着。
有一个念头在他脑中盘旋。
他想把这个故事改成剧本,投给香江的影视公司,以他如今的名气和人脉,找人帮忙递一份剧本,应该没什么难度。
如果这个剧本能卖出去,他买车的钱应该就有了。
昨晚送黄清雅回家的路上,他想的是用自己的积蓄,加上贷款,买车。
但今天睡醒后,却觉得花存款买车,不吉利,容易养成坐吃山空的习惯。
还是打出油来吃油,比较好。
然后,他就想到投一份剧本出去,看看能不能卖点钱。
正好他最近为了准备无限流作品,已经把《一个人的武林》、《叶问1》、《叶问2》的剧情都写了出来。
剧本的格式,他上次见过刘骏杰导演给他看的剧本,已经了然于心。
早点把《一个人的武林》投拍出来,也方便他发表无限流小说的时候,迅速积累人气,让读者有更好的代入感。
想做就做。
整理了一下思路,他新建一个文档,就开始编写剧本。
剧本写好了,投给哪家影视公司?
他心里也有初步的想法。
比如黄白鸣的公司,原时空,《叶问》系列就是黄白鸣的公司投拍的,说明这家公司有拍摄功夫片的能力。
比如洪进宝的公司,洪进宝作为香江功夫片的一个代表人物,能导能演,人脉广泛,攒一个功夫片的剧组,对他来说,没什么难度。
而且,洪进宝还是一个很出色的武术指导,手下养着一个洪家班,由他做武术指导的话,打戏部分的质量会有保证。
只是,曹胜有点担心原时空因为这部戏,而大放异彩的王保强,目前恐怕演不好封于修。
因为现在时间太早了,王保强的演技应该还没磨炼出来,脸也太青涩了,看上去还像个中学生。
所以,这部戏如果提前拍出来,封于修这个角色得换人。
曹胜一边写剧本,一边在脑子里回忆香江那些动作明星,想着他们谁适合封于修这个角色?
封于修是一个心狠手辣的武痴,所以,演这个角色的演员,不仅需要身手好,有足够的武术功底,还要能演出狠辣、邪气的感觉。
至于饰演男主角夏侯武的演员,曹胜倒是不担心。
因为《一个人的武林》,戏眼在封于修身上。
夏侯武名义上是男主角,其实角色魅力远远不如封于修。
香江目前能演这个角色的演员,随便都能挑出好几个。
比如:洪进宝、狄泷、姜汏卫、陈观溙等等。
第162章 被剧本征服的第一个人
写剧本对曹胜来说,难度不是很大。
尤其是在对《一个人的武林》剧情了然于心的情况下,写剧本,对他来说,只是改变一下写作习惯,将所有剧情写成剧本的格式。
让他意外的是——他托人想把这个剧本投给洪进宝的时候,得知一个让他很诧异的消息:洪进宝两年前,举家去米国发展了。
听说这两年在米国拍电视剧,还给动画片配过音。
曹胜在电话里听刘骏杰导演说这些的时候,诧异不已。
重生前,他还真不知道洪进宝也去过米国发展。
他本来是打算请刘骏杰导演帮忙把这个剧本投给洪进宝,他觉得这种功夫片还是交给洪进宝比较靠谱。
谁能想到对方两年前就提桶跑路去米国了?
还是举家搬去米国?
没办法,他只能将剧本投给另一个选择——黄白鸣。
黄白鸣倒是没跑,曹胜在网上查到的资料显示,黄白鸣于1991年,成立了东方电影发行公司。
电子剧本投递很方便,黄白鸣收到剧本后,还打了一个电话过来感谢曹胜给他剧本,并表示会认真看。
对曹胜来说,他的主业是网文,写剧本只是捎带手的,反正《一个人的武林》是他下本书里的故事背景之一,只是当作下本书里的故事背景,有点太可惜了。
正好他最近想买车,就试试这个剧本能不能卖点钱。
剧本既然已经投出去了,他就没再多想这件事。
毕竟,影视圈对他来说,有点远。
他不觉得拍电影这种事,自己能插多少手。
就算黄白鸣看不上这个剧本,他也无所谓,大不了过几年再投给其他导演。
至于他为什么不把《叶问》的剧本投给黄白鸣?
一来,他暂时写出剧本的,只有《一个人的武林》。
二来,他都还没想好在写无限流的时候,到底用不用《叶问》系列。
他的记忆显示:《叶问》这部戏有电影之外的麻烦。
比如:叶问的后人还活着。
拍摄这种电影,叶问的后人如果不允许,就是自找麻烦,原时空,《叶问》系列从一开始,就有叶问后人参与。
他如今写小说,会考虑自己的作品以后能不能改编成影视剧或者游戏,相比稿费,影视改编权和游戏改编权,才是大头。
一本既卖不了影视改编权,也卖不了游戏改编权的作品,他现在没什么兴趣写了。
……
“一个人的武林?”
香江。
这天晚上下班后,黄白鸣吃过晚饭,来到书房,在电脑上,打开曹胜投过来的剧本,眼神有点好奇。
曹胜这个名字,他是刚听说。
在收到这个剧本之前,他没听说过曹胜,只听说了“中原一点灰”。
他当年以编剧身份进入娱乐圈,前几年,还曾在香江的东方日报写连载专栏,对香江的文坛,一直都有关注。
平时也有看报的习惯。
因此,他早就听说近年来,有一个笔名叫“中原一点灰”的内地作家,横空出世,小说卖得很火,香江这边已经有“小黄易”的说法。
说是这个内地作家和黄易一样,也开辟了武侠小说的新写法。
不同的是:黄易开创的是玄幻,而中原一点灰开创的是仙侠修真。
仙侠,他明白是什么。
修真,他就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了。
仙侠修真结合在一起,他脑门上是有问号的,不知道这是什么鬼?
他平时工作很忙,也没太多时间去了解这些新兴名词。
他怎么都没想到,有一天,这个中原一点灰竟然托人给他投来一份剧本。这是觉得小说圈已经容不下他了?想跨界来影视圈插一脚?
他挺好奇这个中原一点灰写出来的剧本是什么样?
小说作者写剧本,在香江这边一点都不稀奇。
以前很多作家都这么干过。
影视公司也喜欢找知名作家约稿。
刚开始看剧本的黄白鸣,是很放松的,工作了一天,回到家里,只想放松一下,看曹胜的剧本,也是他放松自己的一种方式,就当是看报纸打发时间了。
手里还捧着一杯刚冲的咖啡。
只是因为咖啡还烫,所以没有急着喝。
但……
看完这个剧本的故事梗概,他忍不住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皱眉想了一会,不自觉地坐直腰身,眼睛凑近屏幕,神色认真了很多。
一个好的剧本,应该是什么样?
以编剧身份进入影视圈,曾经创办新艺城,后来又创办东方电影公司的黄白鸣,有自己的判断标准。
剧本的立意,他认为是重中之重。
比如:喜剧剧本,所有剧情都应该为了搞笑而服务。
鬼片,是歌颂人鬼之间的爱情?还是讲鬼的可怕和恶?
立意不同,拍出来给观众的感觉就完全不同。
一个好的立意,天然就能为剧本增彩三分。
《一个人的武林》故事梗概,给他的感觉就是——这个剧本的立意很好!
——现代社会的一个武痴,在亲手杀死妻子之后,已经了无牵挂,准备在近期内,去地下陪妻子,但在去地下之前,他还有一个心愿:与天下群雄争锋。他决定按古老的传统,一一挑战武林中各个领域的天下第一,既分高下,亦决生死。
从短短几百字的故事梗概中,黄白鸣感受到了封于修这个角色的死志,这个角色是打算死在挑战各路高手的过程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