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几天后。
他和王婧动身,飞到鹏城,花了几天时间四处看楼盘,几天后,在鹏城蛇口买了一栋楼。
是一栋总共18层的住宅楼。
目前鹏城的房价每平米五千多。
一套百平米的房子,总价大概在五十万,十套就是五百万,一百套就是五千万。
这栋18层的住宅楼,有108套房。
总价近6000万,因为其中有些户型不止一百平米。
但因为是整栋购买,所以,价格上谈下去了几百万。
最终总价5500万。
曹胜没法全款购买,他目前没这么多资金,也不觉得全款买楼划算,首付了1500万,其余部分走的银行贷款。
这几天,王婧看他的眼神都和以前不同了。
就像看一个狗大户。
别人买房买一套,都要精挑细选,犹豫纠结很久,这狗日的竟然一买就是一栋楼。
之前她刚担任曹胜助理时,得知他在京城、魔都都有房产,在徽州除了那套别墅,还有一套小院,她并没有很惊讶,觉得以他的收入,有那些房子挺正常。
只是有点惊讶他这么年轻,就有这样的魄力投资这么多房产?
但这次跟曹胜来鹏城,听他说要买一栋楼……
一开始,她以为他在开玩笑。
心想他挺幽默。
没想到,到了鹏城之后,他真让她去打听最近刚刚开盘销售,或者准备开盘销售的住宅小区。
连续几天,她都将信将疑,不确定他到底是想买几套?还是真准备买一整栋?
此时。
她目睹曹胜在售楼部经理、公司老板、销售小姐等人的含笑注视下,在一份份购房合同上,随手签字、盖章。
她麻了。
神情都有点恍惚。
感觉眼前的一切都那么得不真实。
他才多大啊?
20?还是21来着?
这就买一整栋了?
她忽然觉得这个世界上,真正的奢侈品,并不是什么名牌手表、包包,而是房子!
特别是一整栋楼的房子!
总价五千五百万啊!他签签字就花出去了?
她想起之前在新闻上得知他今年上半年挣了两千多万时的感觉。
当时,她没太大感觉,只觉得他发了!很有钱!是个千万富翁了。
而现在呢?
看着他轻松买下一栋价值五千五百万的楼,她才真正意识到他手上那笔缴税后,已经不足两千万的资金,真正的购买力有多惊人。
一千几百万就能首付买下五千多万的楼。
这一刻,她忽然觉得可能要不了十年,他就能身家过亿。
2000年的亿万富翁,是很多人不敢想象的。
在很多人眼里,亿万富翁就是一方巨富,可以冠以“大亨”的头衔。
这一刻,曹胜在她眼里,似乎多了一层光环。
——未来大亨的光环。
作为未来的大亨,曹胜这次不再是以个人名义买楼,而是用公司名义购买。
最近他正式注册了一家公司。
公司名还是用的“喜通”二字。
用公司名义买楼,有两个好处。
一是能减税,二是能避免将来结婚的话,万一离婚,被人分一半家产。
当曹胜签完面前的协议,这家地产公司的老板立即上前,双手紧紧握住曹胜右手。
态度非常热情。
“曹作家!走!我已经在酒店订了酒菜,咱们去好好喝两杯!我刚才跟您说,我儿子是您书迷,是真的!他真是您书迷,我刚才已经让人给他打电话,让他过来了,等他到了,我让他给您敬两杯!哈哈……”
是的!
这售楼部的人,已经认出曹胜的身份。
曹胜的这张脸目前怎么说呢?
平时走在大街上,能一眼就认出他的人不多。
很少有人会将一个路人与著名作家联系到一起。
即便曹胜已经上过很多次新闻,但他毕竟不是明星、主持人那种经常上新闻的。
所以,除了少数书迷,一般人在路上是认不出他来的。
就像他和王婧刚来这个楼盘看楼的时候,售楼部十几个售楼小姐,包括销售经理,都没能一眼认出他的身份。
但随着他问整栋楼的价格,说想买一整栋楼之后,售楼小姐惊讶之余,就下意识仔细打量他。
很快就小心地问他是不是中原一点灰?
当天,整个售楼部就都知道他是中原一点灰了。
其中很多人在听说他是中原一点灰后,都忍不住盯着他的脸看,然后一个两个……都认出他来。
都确定他就是中原一点灰。
这天中午,曹胜被这家地产公司的老板、各部门负责人热情招待。
热情程度,宛如粉丝见面会。
“曹作家!我是您的书迷!”
“曹总!我也是您的书迷哦!”
“阿灰!阿灰!这个称呼您熟悉吗?我们平时在您书评区都是这么喊你的,对吧?嘿嘿。”
……
被这些人轮番敬酒的曹胜,听着这些人的这些话,不禁怀疑自己是不是进了书迷窝?
理智告诉他——不可能!这些人是盖楼、卖楼的,不可能有那么多时间天天看他的小说。
但这些人都太会演了,从表情到语气,乍一看,全是书迷的样。
曹胜一边喝酒,一边有点担心自己在这里买一整栋楼的消息,会不会传出去?被媒体报道?
他不希望这件事被报道出去。
就趁着喝酒的时候,和这家地产公司老板提了一下保密。
而这位老总则不以为意地摆摆手,“没事!找我们买房的名人多了,您不会觉得咱们国内那些名人、明星什么的,都不投资房产吧?那您平时看见几条他们买房的新闻了?没有几条!对不对?哈哈,所以啊,您放心!这个消息肯定不会传出去的!我们公司上下,都是受过专业培训的,有这样的保密意识,所以,您放心好了!”
听他这么说,曹胜微微放下心来。
但事实却很快证明——这位老总的话说得太满了,他小看了中原一点灰的名气,也小看了年少成名、年少发大财的新闻价值。
当天下午。
鹏城一家晚报就刊登了曹胜买楼的事。
标题很简单粗暴:“20岁的中原一点灰买下一整栋楼!!!”
加粗的标题,醒目的三个感叹号,吸引了不少读者的注意。
……
孙海,是曹胜的初中同学。
目前在鹏城一家电子厂打螺丝,这天傍晚,他下班后,像往常一样,回到城中村。
鹏城这边的打工人,很多都住在城中村。
在回宿舍之前,孙海来到常常光顾的一家大排档,要了一个韭黄炒蛋,菜上桌时,他起身去盛饭。
盛饭回来的时候,看见自己旁边那桌的客人埋单走了,剩下一份报纸在桌上。
孙海犹豫了一下,起身将那份报纸拿过来,一边吃饭一边随手翻看着,打发着时间。
在工厂打螺丝的生活,已经耗尽了他对生活的热情。
对未来,完全看不到希望。
五官端正、身材匀称的年轻姑娘,他渐渐的,都不敢直视了,因为他觉得自己这样的打工仔,配不上那样的姑娘。
在鹏城打工的这几年,他逐渐变得冷漠。
节衣缩食。
他觉得自己唯一的希望是在鹏城多干几年,等存些钱,回老家相亲,找一个没到大城市见过世面的姑娘结婚。
报纸这种东西,他没买过。
也舍不得买。
让他没想到的是——这份捡来的报纸上,竟然出现了一张他熟悉的脸。
“曹胜?”
看着报纸上的曹胜,孙海怔住。
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下意识认为这是一个和曹胜很像的人。
但好奇心还是驱使他一点点看这篇新闻。
“中原一点灰”五个字映入他眼帘。
“20岁”也映入他眼帘。
很快,他就在这盘新闻中,看见“曹胜”二字。
实锤了!
真的是曹胜?
孙海感觉太假了!怀疑自己是不是在做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