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1997,我成了网文鼻祖 第44节

  天空烈日高悬。

  桂花树下,清风徐徐,清风中带着新安江的丝丝凉气,还能闻到杨柳树叶的清香。

  略显遗憾的是院里的这棵桂花树还没有开花。

  不过应该也快了。

  过段时间,坐在这树下吃饭,还能闻到桂花香气,胃口可能都会好一点。

  这样的日子,重生前,是他向往的。

  那时候,他住厌了高楼。

  心里很怀念小时候住的平房。

  楼上没有别人,楼下也没有住户。

  每天不会被楼上的噪音影响,也不用担心哪天楼下的住户家里卫生间返水了,自己莫名其妙就坐上法庭被告席。

  这样的小院生活,重生前,他没能实现,重生后,却这么快就实现了。

  心里不禁有些感慨。

  然后就想到老家在建的新房,不知道主体建好了没有?

  家里没有电话,村里目前好像也没谁家有电话,他准备新学期开学前,抽空再回去一趟,看一下。

  老家的新房,他除了出钱,什么力气都没出。

  只在临走之前,给父母画了一副简易的图纸。

  不知最终建出来的效果是什么样。

  ……

  下午。

  二楼书房。

  曹胜坐在崭新的电脑前,眼睛看着屏幕,双手十指看似随意地在键盘上不断敲击着。

  一行行文字,随着他十指在键盘上的飞舞,不断出现在电脑文档中。

  盲打,于他而言,早就如吃饭喝水一般自然。

  码字是他为生的技能。

  打字,早已变成他的本能。

  想打什么字,无需眼睛去看键盘,在脑子里闪过某个字的时候,不用他多想,双手就会先一步把字打出来。

  就是这么轻松。

  终于不用手写稿子了。

  除了键盘没重生前的键盘好用,其它,都很奈斯。

  对了,还有空调。

  空调的冷气,让他终于不必再忍受夏季的炎热。

  ……

  曹胜的小日子爽歪歪的时候。

  榕树下站长朱威廉正在亲自和花城出版社负责人电话沟通,沟通的是曹胜新书的版税分成问题。

  正在沟通的双方,都没觉得爽。

  朱威廉:“许总,真的没得谈了?”

  许总:“老朱!不是没得谈,而是没法谈啊!按理说,他第一本书这么畅销,他第二本书出版,我们是应该给他的版税提高一档,我们之前说的8%他不同意,行,没问题!我们可以谈,给他10%也不是不行,哪怕再高一点,给他11%,也不是完全不可能。

  但你说他想要14%,这怎么可能?

  是!我承认他上本书销量很好,现在这本《我欲成仙》在你们网站目前的人气看上去也很不错,但是……”

  顿了顿,继续道:“但是,老朱啊!咱们也是老朋友了,我就跟你说几句掏心窝子的话,行吧?”

  朱威廉:“你说。”

  许总:“嗯,怎么说呢?就说他上本书的类型吧!《和空姐同居的日子》是典型的爱情故事,这种故事,天然适合所有人群,不管男女老幼,都能看,也都有兴趣看。

  但他现在写的这本《我欲成仙》呢?

  我承认他这本书的开头写的很有新意,文字水平也不差,很有吸引力,我个人也喜欢看。”

  朱威廉:“那你还不愿意让两步?”

  许总:“你听我说完!”

  朱威廉:“好,你说!”

  许总:“但是这本《我欲成仙》是仙侠题材,‘仙侠’两个字听上去很大气,但在目前的出版市场上,却算是一个全新的题材,也是一个很小众的题材,很多人对这个题材可能根本就没兴趣的,你懂我的意思吗?”

  朱威廉皱眉,“怎么可能?这本书在我们网站很受欢迎……”

  许总打断他,“这能说明什么呢?去你们网站的都是喜欢看小说的,还有很多他的书迷,他们喜欢这本书不奇怪,这就好比过年的时候,你在火车上,会发现所有的乘客都有车票,但你能因此得出结论——说今年春运大家都买到票了吗?不能吧?”

  朱威廉:“所以,你绝对不会同意14%?对吗?”

  许总:“如果他坚持要14%,那我确实没办法同意。”

  ……

  接下来几天,榕树下的编辑们纷纷动用自己的人脉,联系内地其它出版社。

  因为曹胜现在的名气,以及《我欲成仙》的质量,确实有好几家出版社有意出版。

  但接连几家出版社的回复,都不同意给14%的版税分成。

  直到一周后的一天上午。

  一名编辑来向朱威廉汇报。

  “老板,好消息!长江文艺出版社那边给我回信了,他们对《我欲成仙》有兴趣,我跟他们说版税最低要14%,他们也没有一口拒绝,但他们想要加几个前提条件,您看?”

第58章 断更三天的影响

  8月29。

  下午一点多。

  曹胜拎着行李包,走下火车,走出徽州火车站,坐进出租车。

  三天前他回了老家一趟,看了一下老家新房的进度。

  新房主体建好了,院墙也砌好了。

  但内外粉刷都还没做。

  进度和他估计的差不多。

  这个暑假的建房,让他父母肤色都黑了不少,但他们脸上的笑容却多了不少,精气神也比以前好很多。

  老爸说话的声音,都比以前大了。

  他上次回去给的五万块钱,目前只花了一万多点。

  就这,他爸妈还总是念叨这么建房,太费钱了。

  本来按他们的意思,房子的地梁不用做、柱子不用做、楼板不用现浇、直接用预制板,二层楼顶盖瓦的话,还能再省一笔。

  墙砌成空斗墙,砖头也能省下大半。

  可按曹胜的要求,成本翻了好几倍。

  但建好的房子主体质量,他们却很满意,就是老是念叨太费钱了。

  曹胜总结出一句话:除了费钱,没别的缺点。

  这次回学校之前,他跟老爸商量——让他以后不要去窑厂出窑了。

  他爸考虑过后,答应了。

  以前他一直在窑厂干活,是因为供儿子念书的压力,现在儿子的学费不用他操心了,眼看着儿子以后结婚的费用,好像也不用他承担了,他也不是贱骨头,非要去窑厂吃苦。

  ……

  回到滨江路的小院。

  曹胜给自己煮了碗鸡蛋面。

  吃饱了,洗了个澡,换了身衣服,来到二楼书房,打开电脑,准备更新《我欲成仙》。

  这三天他在老家,上网不便,已经三天没更新了。

  他估计书迷们已经如嗷嗷待哺的小鸟,饿得不行。

  所以,他准备今天更新两章。

  当是补给大家。

  结果?

  当他登录榕树下的作者后台,却意外看见榕树下给他发了两条站内短信。

  什么情况?

  又给我安排推荐位了?这次给我安排了两个吗?

  带着这样的疑问,他点开短信箱。

  看见第一条站内短信——“中原一点灰您好,在我们的努力下,长江文艺出版社有意出版您的《我欲成仙》,但他们和其它出版社一样,也不同意直接给您14%的版税分成,不过,他们愿意在您的作品销量达到一定数量的时候,给你14%甚至更高的分成。具体条款,请查看您的电子邮箱,我们有专人和您联系。——榕树下”

  第二条站内短信——“曹胜!您怎么回事呀?这三天您不仅没回我邮件,还停止了《我欲成仙》的连载?您要是不满意长江文艺出版社的条件,您跟我说呀!我们再帮您找其它出版社,您怎么还把连载停了呢?收到请尽快回我邮件,拜托!——王婧”

  电脑前。

  看完第一条站内短信的时候,曹胜眼神还有点疑惑,在想长江文艺出版社说的销量达到一定数量,大概是多少数量?

  具体的条款是怎样的?

  但看完第二条站内短信时,他忍不住失笑。

  他没想到自己只是回了趟老家,三天没更新而已,竟然会让王婧这么紧张。

  有意思。

  既然王婧这么紧张,他就不着急回她的邮件了。

  反正紧张的人不是他。

  他先按自己的计划,调出两章存稿,更新《我欲成仙》。

  然后又看了会儿书评区的帖子。

  不出他预料,三天没更新,书评区果然充满了怨念。

  “啊啊啊……三天了!为什么三天了还不更新?作者你死哪儿去了?不更新也不出来说一声?”

  “还没更新?怎么回事呀?”

首节 上一节 44/25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