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景泰帝的表情倒还稳得住。
“你有心了,朕没事儿,就是那几个草原蛮子太吵。他们在自己的地盘上也这么大呼小叫不成?吵的朕头疼。”
“父皇还是要保重龙体啊。”
四皇子张了张嘴,就说了这么一句干巴巴且没营养的废话,弄得景泰帝也不知该如何反应了,顿了一下之后,才安慰的拍了拍他的肩膀。
“你是个孝顺的孩子,朕一直都知道。”
四皇子的眼睛顿时红了,但他很快就垂下头去,不敢与景泰帝对视。
就在这个时候,有个小太监轻手轻脚的进来。
“陛下,荣福宫那边儿……”
接下来的声音四皇子并没有听清,他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随后归于无形。
景泰帝很不耐烦,直接摆了摆手。
“这种小事儿还用我教你?把宫门守好了,谁都不许进出。”
“是。”
就在那小太监出去的时候,也不知怎的,今天这么多人找景泰帝,只是当他说明是睿安公主找陛下有要事先生的时候,四皇子惊讶的发现表情一直不太好的父皇竟会这般表情舒缓,虽然他紧接着神情紧绷,但那一刹那间流露出来的松缓,叫四皇子如鲠在喉,就算在自己这个亲儿子面前,父皇都没表现出这样的信任,那个应九阙,不过是个离经叛道的孤女,凭什么做到?
当然了,在陛下面前,他就算心中有再多的不满也不可能流露出来。片刻过后,一个衣着稀松平常的男人如影子般走了进来,并且他说的第一句话就叫在场所有人面色紧绷。
“陛下,应大人发现京城中疑似有疫病出现。”
景泰帝深深的吸了口气,他知道九阙不会无缘无故这种时候派人进宫找他,也知道一定有大事儿发生,但没想到竟是这样的大事儿。疫病啊,这个词对景泰帝来说并不陌生,当年他四处拉队伍造反起义的时候,整个中原大地几乎每隔一两年都要有疫病纵横,毕竟那个时候死的人实在是太多了,而且大家都穷困饥饿,不少人根本没力气把他们的亲人掩埋,只能浅浅的撒上几把黄土。野狗,野狼等畜生能吃掉的尸体到底不多,当天气逐渐炎热,那些四散各处的尸体总会带来各种各样的疫病。
那时候如果遇上严重的疫病,几乎十室九空。但那个时候因为战争死的人同样很多,疫病对大家来说已经稀松平常了。
但这并不代表疫病就不可怕,尤其是大景正在缓慢恢复的时候,若是遇到那些疫病,岂不是之前多年的努力都要功亏一篑了?不过还好,这侍卫接下来说的话让大家稍稍松了口气。因为真正出现病情的人并不多,零零星星几个,只出了个苗头。
四皇子松了口气。
“应大人实在谨慎,我还以为京中已经疫病纵横了呢。”
景泰帝看了他一眼倒没有生气,毕竟这个儿子从小就被保护的很好,就算有疫病出现,他也绝对是第一批被护送离开的。
刚好趁着这个机会教导他一番。
“你可不要小瞧疫病。如果是传染性很强的那种,即便此刻只出现零星几个例子,很快就能传染大批人。现在只能希望是误判,或者出现的疫病不会传染,得病之后不会死了。”
“……父皇说的是。”
四皇子抿了抿唇,恭敬的垂下头。
哪怕早就知道这个儿子不堪造就,景泰帝依旧忍不住皱眉。怎么是这个反应?就没有一点儿自己的看法吗?而且他对于四皇子跟着自己出来这件事儿也不是很高兴,并不是觉得他窥探自己行踪,而是方才自己离场,那是个多么适合皇子站出来主导气氛,结交群臣,顺便给那些蛮子们一个震慑的机会啊。结果老四就这么白白浪费了。
如果他死了,没有意外的话,老四就是下一任皇帝,他得在那些北蛮蛮子面前表现出下一任皇帝的气魄呀!结果就这么跟着自己离开了,简直像小鸡仔找老娘!
当然了,现在也不是教导儿子的最佳时机,景泰帝很快就下了决定。
“传旨下去。六部官员,巡城卫,京都卫……需帮助应侍郎查清疫病,管束百姓,务必将疫病的苗头扼杀!若遇到不可决之事,听应卿决断!左右大营做好准备,随时出战。”
“是。”
就算是九福听到这道旨意,心肝儿也忍不住颤了颤,陛下对应大人的信任真是与日俱增啊。这与将整个京城交给应九阙有什么区别?当然了,非常时期行非常之法。这种时候也只有那些完全听从陛下的士兵能如指臂使。也只有应大人孑然一身,完完全全是陛下一手提拔起来的,身后没有其他算计私心。这个时候,交给那位应大人,反倒合适。
倒是四皇子听到这命令之后瞳孔猛然一缩,张了张嘴,想要说些什么,但在景泰帝的注视下却悄悄闭上了。
“……老四先回皇子所。金甲卫,全面接管宫中事务,若发现有疑似患病者,先集中在冷宫,那地方偏僻,一定要守好了,不要让得病者到处乱跑。让太医院的人做好准备,拨出一半的人外出探查,仔细查验到底是不是疫病,是哪种疫病,有何解决之法?养他们这么些年,总得给我做点儿实事儿。”
如果真是棘手的疫病,太医院里聚集着全国上下顶顶杰出的医者,哪怕不排除乡野之间有名医不愿入太医院,但太医院的水平已然是全国顶尖。有他们出马,景泰帝也能稍微放心些。
第289章 运转
等将一切都交代清楚之后,景泰帝重新回到了宴会之上,与众臣继续享受宴饮的欢快。那些来自草原的使臣本来是很开心的,毕竟他们能免费享受美酒佳肴,甚至还能看那些身姿窈窕的美人跳舞,但就算他们的精力再旺盛充沛,等到这场宴会进行到深夜还没有停下的时候,也察觉到了不对劲。
他们其中的大多数人都已经喝醉,但正使和副使是为数不多保持清醒的人,正使眼珠子转了转,借着酒劲儿上前请罪。
“尊敬的大景皇帝陛下,感谢您的盛情款待,只是我们已经不胜酒力,还请您恕罪,让我们回去休息。”
“哈哈哈,诸位来自草原的勇士不必自谦,朕知道你们都是一顶一的壮士,个顶个的喝酒好手,才喝了这么一点儿酒,怎么可能喝醉?你们还没尝过我们大景最美味的酒!来人啊,把那些‘百年春’抬上来。”
景泰帝根本不给对方拒绝的机会,拍了拍手,立刻就有强壮的太监抬着大坛大坛的酒上来。
等拍开封泥之后,原本准备拒绝的正使顿时坐了回去。
什么时候不能休息呢?死了之后自然有大把时间长眠。可是这样好的美酒错过了,下半辈子难再喝到。草原的勇士就没有不喜欢美酒的,正使当然也是其中一个。他端起面前被倒满的大碗,一口气儿将碗中的美酒尽数吸入肚中,打了个满足的饱嗝,脸上顿时浮现一层红晕。
“好酒!好酒!”
正使是个海量,不过就算再怎么上瘾,在喝了整整三大坛百年春之后也还是迷迷糊糊的一头栽倒在满是食物酒水的桌案上,淋淋漓漓弄了一身,好不狼狈,周围有不太明显的嘲笑声,不过正使已经听不到了。草原使团已经被妥善的送回休息的房间,外面有重重侍卫把守,十分安全。
早在景泰帝不断劝酒的时候,大景臣子就意识到了不对劲,因此哪怕他们频频举杯,实际上杯中之酒根本没有明显下降,等没有外人之后,众臣紧张的看向景泰帝。他们知道一定发生了大事,但在听到有关疫病的消息之后,还是禁不住大惊失色。
疫病?
这个词已经十几年没出现在众人耳中了,为什么偏偏会在这个时候出现?怪不得陛下方才要将草原使团的人都灌醉,哪怕这件事儿跟他们无关,如果这些草原使臣想要借机搞事儿,对大景来说也将是不可预估的灾难。更何况这事儿也未必和他们无关。
能来参加宴会的都是朝中积年老臣,再不济也有着绝对的聪明与智慧,此刻众人聚在一起,头脑清晰,有条不紊的商量对策,不过片刻,一条又一条的命令从宫中传出去,整座京城进入了绝对的戒严状态。
所有人此刻脑海中只有一个想法,无论如何一定要保住京城安稳!
当然,等京城安稳下来之后,也要出发探寻四周城镇乃至全国各地有没有疫情,毕竟疫病这东西根本不是人力可以预测的。众人甚至现在还不知道它是通过什么途径传播的,只知道似乎有不小的传染性。
当众臣都从宫中出去之后,整座京城更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运转起来。京城所有的药堂医铺甚至药材商都被强行征用,服务于太医院。在这个时代,有时候皇权集中也有一点儿好处。
九阙几乎彻夜未眠,她也在不停奔走,今天晚上很少有人能睡个完整的好觉。第二天上午,九阙终于得到了完整的资料,不得不说在看到这消息时,九阙心中一沉的同时也有些庆幸。京城有人口120万左右,已经出现明显症状,比如头晕发热的,大概在三千人左右,这个数字听起来很可怕,但相对于庞大的人口基数来说还算可控。
她在城外那座庄子面积不小,容纳3000人,那还是足够的。但现在面临的问题是,那些已经有明显症状的人以及他们的家人根本不同意将病人移送到城外庄子。在百姓们朴素的认知中,官府将患病之人带走,那就是要集中屠杀。如果不是这样,为何以往疫病发生之时,那些被官府带走的人能回来的寥寥无几?
当然这些都是百姓们关于前朝时期的记忆。自景泰帝登基以来,虽说天灾人祸不断,但这还是第一次出现大规模的疫病。然而百姓们心中对于朝廷处理疫病的措施心有余悸,此刻怎么愿意看着自己的亲人被带走?
过来禀报的淳于霜也是一脸无奈。
她是刑部官员,本来不该插手疫病的管理,但此次疫病,朝堂上下都很重视,几乎所有人都参与其中,她也不能幸免。这会儿之所以过来向九阙禀报,正是因为那些患病之人以及他们的家属反抗情绪太过强烈,几乎要和士兵们发生冲突了。
如果再不管束,只怕还没开始治病,就要发生流血事件了。
九阙对此也很头疼。都说人心里的成见就像一座大山,那些患病之人以及他们的亲人并不知晓朝廷会如何对待他们,只是以前朝时期的经验为准,实在是有些冤枉他们家陛下。既然如此,九阙也不能坐以待毙,总得让这些被保护被治疗的病人及其亲人和全天下人都知道,在危急关头以强硬措施出手保护他们的人是谁。
至于他们不肯跟着士兵离开,主要是因为他们并不知晓士兵们要把他们带到哪里去,要做什么。对此,九阙倒是有解决办法,当她带着淳于霜等人来到发生冲突的地方时,那里已经里里外外聚满了人,两边的街道、民宅、甚至大门后头都有人在悄悄的关注。
不过当看到九阙时,那些原本怒气冲冲的百姓脸上的表情有些许软化。九阙的名声在百姓们之间可比与群臣之间要好。尤其是她做了很多对百姓有益与百姓真切相关,切身体会的好事儿。
这会儿有个胆大的在人群中喊了一声。
“应大人,您的人品我们都是知道的,咱们也不是不配合官府,只是想知道官府的人这是要把我们带到哪儿去,总不能不明不白的就跟着走了吧?谁知道还能不能回来。”
第290章 我与你们同在
听到这话,九阙一点儿也不意外。她这会儿也没有面带笑容啥的,而是十分严肃,甚至堪称冷酷。
冲着喧嚷的人群抬了抬手,众人不由自主的渐渐安静,在一片沉静中,九阙沉稳的声音缓缓响起。
“我知道大伙儿现在的心情。说句实在话,天底下有谁不害怕疫病呢?更何况现在还不知道是什么疫病。我如果是大伙儿,只是因为一点儿轻微的头疼发热就要被官府人带走,心里也会害怕。不过大家放心,我们这些官员的存在就是为了让大家安心的。我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大伙儿,这些士兵也是冒着感染疫病的风险出来执行任务,他们的职责就是守卫大景百姓。”
“我在城外有个庄子,是陛下所赐,叫云秀山庄,在场可能有些人听说过。”
说到这里九阙停了停,果然有人按耐不住开口。
“我听说过云秀山庄,之前还在外边儿远远看了一眼,那可是皇帝老爷手里的皇庄,里面有一等一的好田地!”
不错,城外的庄子也分好坏,毕竟京城的权贵实在太多了,而城外的田地却有数,那云秀山庄就是一等一的好庄子。
不过应大人这会儿提起云秀山庄做什么?有些聪明的已经想到,眼中闪现出不可思议的光芒。
果然,下一刻,众人就听到九阙那似乎永远都不会焦急慌乱的声音。
“不错,那庄子是陛下所赐,不仅风景优美,而且面积大,粮食多。我愿意将它提供出来,让诸位已经显现出病症的住在里边儿。大家应该都知道,疫病之所以会死那么多人,正是因为它会人传染人,所以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将那些已经有明显发病征兆的人隔离起来。当然,里面会有大夫药材和粮食。陛下已经知道如今京城里的情况,特地派了太医院医术高明的大夫去云秀山庄等着为大伙儿诊治。”
“我知道,我也承认这世上没人会不怕死,我也是。这世界如此美妙,谁会闲着没事儿抛弃它而去呢?但是诸位,大家都是人生父母养,有自己的亲朋好友,所以我们更要为那些我们所珍爱之人着想,我们生病了,那确实很难受。但正因如此,难道要让那些我们所爱之人也承受同样的苦难吗?事情不是这么算的。”
四周聚集的人听到这话已经明显发生了动摇,但很快也有人表示质疑。
“你说的好听,但是谁不知道你们这些官员的嘴就是骗人的鬼。你们说哪里有大夫药材和粮食,谁知道是不是真的有?等到时候你把我们送去,大门一关,四周再派上武艺高强的士兵看守,我们哪个还出的来?”
原本有些松动的百姓顿时紧张起来,说的也是啊,谁也不能保证应大人说的是实话,虽说应大人好像与其他官员不同,但她毕竟也是个官儿。这年头,官官相护已经是百姓们刻在心里的铁律了。
淳于霜等人见状,心里都有些紧张,今日这事儿万一处理不好,可就成了其他官员攻击九阙的伐子了。
然而九阙并不感到慌乱,毕竟她知道就算话说的再好听圆满,如果不做出实际行动,就不会得到别人信任。因此她趁热打铁,直接宣布自己也会跟着他们一起入住。
“我知道大家心里的慌乱,明明日子已经好过起来,明明大家已经能慢慢吃饱,明明大家遇上了个盛世明君,日子眼看就要好起来了,偏偏这个时候出现疫病,谁也不想死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疫病之中,但是我们没办法,事情发生了就是发生了,谁也不能逆转。但是我可以保证,我会跟着诸位一起前往云秀山庄,在疫病彻底清除之前,我不会出来。”
“九阙!”
淳于霜发出了一声惊呼,九阙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那可是疫病呀!十几年前,就是个懂事的姑娘,自然记得那场疫病的可怕,几乎十室九空!原本熟悉的伙伴,可能上午大家还在一块儿活蹦乱跳的玩耍,下午就变成一句不会动的尸体运出去!其实让他来说,可怕的不是疫病,而是疫病带来的那种紧张可怖的氛围。因为那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大家谁也不知道自己自己会不会成为下一个被传染的人。在未知情况下的恐惧,才是人类最大的敌人。
就连周围那些死撑着不敢跟士兵离开的病人,此刻都忍不住多看了九阙一眼。他们根本不相信一个官员会为他们做到这种地步。要知道到了那云秀山庄,只要没被彻底治愈,怎么可能出的来?而且他们都知道那疫病不是一时半会儿能治好的。再加上这位应大人现在看起来脸色红润,肯定没被感染,可一旦进入云秀山庄,和那么多已经出现明显病症的人住在一起,就算不感染也会被感染了。
她图什么呢?
对淳于霜摇了摇头,九阙这会儿才露出一个笑容。
“话说回来,陛下赐给我的庄子,我还从来没进去住过呢,今儿个倒是要和大伙儿一起去见识见识了。”
“……”
没人笑的出来,哪怕是那些心中十分抗拒的病人及其亲朋好友,这会儿都笑不出来。他们看着面色如常的九阙,鼻子突然有些发酸,不少人狠狠搓了把脸。
这会儿突然从人群之中走出来一个老者,面色略显苍白,正是许久不见的木老。
“应大人不必说了,别人不信你,我信你。当初我们丢失的那些孩子都是你替我们找回来的。我这把老骨头,死了也就死了,总不能再祸害其他没得病的人吧?我去!”
“木老!”
“我,那我也跟着你一起去吧,我家里还有几岁的小娃娃,我这个样子,留在家里也是传给他们。要死就让我一个人死吧……”
慢慢的,越来越多人试探性的上前一步。他们未尝不知道这是一场豪赌,而赌注就是他们唯一的命,可他们还是站了出来。
有不少人眼含热泪,看着自己熟悉或不熟悉的人走上前去,主动坦露身上的病情。
他们不知道怎么了,鼻子发酸,他们心里怎么就这么难受?怎么就这么想哭呢?
第291章 各司其职
其实当真正面临生死的问题时,很多人都难以坦然面对。但人类实在是一种很神奇的生物,有时候他们会极力反抗,因为没人想死。可有的时候,他们却能将他人生死放在自己之上。
现在就是这样的情况。
当得到应九阙的保证之后,大多数人都不再惧怕前往云秀山庄。毕竟按照老百姓朴实的观念,连当官的都愿意和他们一起去,显然云秀山庄应该没有风险,就算真的有风险,有应九阙这么个大官儿跟他们一起,又有什么好怕的呢?
反正当官的命比他们的命可重要的多了。
当然,也有一部分人心里其实是反对的,但又拗不过九阙。在大伙儿朝着城外出发的时候,淳于霜忍不住拽了拽九阙的衣裳。
“九阙,你想好了吗?你实在不必跟他们一起去的,毕竟你现在这么健康,根本没有染病的迹象,可一旦你进入云秀山庄,周围都是染病的百姓,就算你之前健康,到了之后,有八成可能会被传染疫病。如今情况尚且不明,医者大夫们甚至不知道这是哪种疫病,能不能治。你没必要拿自己的性命去做赌注。要不换我去吧,我也是个三品官儿了。跟他们一起去,他们也能放心。”
九阙回过头笑了笑,顺便把她抓住自己衣服的手放下去,诚恳望着淳于霜的眼睛,她当然知道这位好友是在担心自己。毕竟在这种大灾之前,人人都想的是如何保住自己的性命。像她这种不仅不远离,反而还要靠近的行为实在叫人费解。
不过,人生在世嘛,总得需要做些什么。在此之前她要做的是成为陛下的双手,能够处理这大景朗朗乾坤之下潜藏的阴影。今日她要做的,就是带领这三千患病百姓,让他们能够看到生的希望,不至于萌生被抛弃之感。她之前已经应允过要和大伙儿一起去云秀山庄,如果中途换人,哪怕换的是同样品阶不低的淳于霜,都会让这些百姓心生惶恐,为什么应九阙不跟着他们一起走?为什么中途换人?是不是说明这疫病特别厉害,是不是代表他们一进云秀山庄就不能活着出来?
在这种人心惶惶之际,能够短暂安抚住众人已经是意外之果。又怎能奢求有更多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