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娶秦淮茹,改剧情就变强 第206节

  “别这么看着我呀!曲园酒楼,我是去做菜的,又不是要给我授勋,瞧您几位这些个眼神!再说了,若不是有人推荐,我能过去吗?”

  他收到的文件就是这月底去给功勋做菜的,所以接下来这段时间,他将会受到各方审查,他拿到的也并非正式邀请他过去做菜的文件,而是有关注意事项之类的文件,其中标明了做菜什么不能放什么能放等内容。

  曲园酒楼,要宴请的人可不多,总共十五桌,这十五桌能去的,那可真真儿都是顶了天的,杨为民等人不激动就怪了!

  黄建军此刻自然心里也是突突的,他没想到他竟然会受邀前往做菜,但更没想到会有人联合举荐了他,其中正有硒*厅那位。

  告别了杨为民几人,黄建军跟李怀德、朱常顺一块儿下了楼,三人一边朝车间的方向走,一边聊着。

  “黄主任,您这次受邀前往曲园也是应该,您名头在厨师这一行可是响当当,您还不知道您早已经登过报纸,还跟另外三位被合称为四小名厨吧?”

  “啊?有这事儿吗?”

  黄建军还真不可知道,除了黄老太太登报那次和寻找黄有荷那几次,他是从来不看报纸的。

  “还有这事儿?我怎么没看到过?”朱常顺也是疑惑地看向李怀德。

  “朱厂长大概是没有注意看过,或者是不看四九城报,我前段时间在上面看到黄主任了,跟罗逍云、左前、范晓峰并称为四小名厨,不过据我了解,黄主任居于四小名厨之首。”

  听李怀德这么讲,黄建军倒是把这三人记在了脑海,暗道:罗逍云和范晓峰不会跟罗国荣、范俊康两位有什么关系吧?这俩可都在四大名厨内……

  等黄建军回到三号食堂后厨,心头还在叨咕这三个名字。

  “师父!”

  听何雨柱喊自己,黄建军才回神:“柱子,你听过罗逍云、左前、范晓峰这三个人吗?”

  何雨柱神色疑惑,眉头微动,摇了摇头:“师父,这三人我就听过一个,左前就是我之前跟您提过一嘴的厂食堂师傅大比武的状元,压我一头害我拿了个第二那人!”

  “哦?是他?他是哪个厂的?竟然还有这样一位隐藏在厂内的高手!”

  听黄建军说“高手”,刘岚等人都不由看了过来,刘岚更是说道:“黄主任,您才是隐藏在厂食堂的大高手,也就是您没有参加那次食堂师傅大比武,要不然能让什么左的拿到状元!”

  “唉!刘岚说得对!”

  其他人附和了几句,何雨柱也跟着附和了一句,却见黄建军摇了摇头:“你们呐!甭小瞧人,这位左大师傅跟我并称为四小名厨,利害着呢,柱子栽在他手里也无大差!”

  “跟您齐名?那是真厉害!”刘岚等人都惊了惊。

  何雨柱在松了一口气的同时,也是暗道:原来左师傅跟我师父齐名,那我输给他输的不怨。

  想定,何雨柱看着黄建军这才说道:“师父,左师傅是华北无线电联合器材厂的。”

  咝!

  听到这个厂名,黄建军现在心头倒吸了一口凉气,这个厂可不简单,由老毛子、东德援建先不提,最主要的是第一颗大蘑菇的一些个零部件可是从这个厂里运过去的,它还有另外一个称呼,叫七一八联合厂。

  “成!我知道了!有时间,我可得见见他!大比武那次我没去倒是可惜了,他最擅长什么菜系?”

  听黄建军这么一问,何雨柱面色有些怪异了:“川菜……”

  “川菜?他们仨不会都是擅长川菜的吧?”

  黄建军点点头,没再多讲,只是心道:赶明儿让全无跟他接触接触,看看能不能让他去峨嵋酒家当个名誉主厨什么的!

第315章 唉!你们不懂我啊!

  南锣鼓巷,95号四合院。

  前院内,一院子妇女围坐在石墩旁,晒着太阳,凑在一块儿闲聊着。

  “今儿早上,菊儿胡同的热闹都去瞧了吧?黄老二那铺面说什么公私合营了什么的,咱也不懂是什么意思,是不是说,以后黄老二也是公家的人了?他老黄家的人还真是沾了一个皇字儿!”

  “老刘家的,那就不是一个字儿!”高翠兰插了一句。

  “热闹是热闹,但咱街道那些个小业主怎么看起来都蔫儿了吧唧的?这公私合营不应该是好事儿吗?”

  “这是好事儿就怪……”阎杨氏幽幽来了一句,却很快闭嘴没有继续说下去。

  阎家身份成份可就是小业主,自然跟院内剩下的几位妇女的认知有所不同。

  甭看阎埠贵抠抠搜搜的,但他们两口子的思想还真就是小业主思想,虽然他们两口子不经营铺子几年了,但可不代表他们不关注公私合营这件事。

  昨天他们两口子听说公私合营后,就在屋内私下聊过,用阎埠贵的话来说就是:还好他早早去学校当老师了,要不然铺面早晚被公方吞并。

  这也是现在大部分小业主的想法,他们担心的正是公私合营后铺子逐渐会被公方吞并,因此排斥公私合营的不在少数,这也是每个街道、每个区公方人员头疼的原因之一。

  “唉!我看三大妈说得对,这要是好事儿,那些个经营铺子的小业主还不上赶着加入公私合营啊?但是你看看,就黄老二一家!”

  “咝!我突然想起来一事儿!”一旁后院的牛氏也在这时候开口,继续道:“这要是公私合营了,以后买东西会不会更贵?”

  牛氏这么一开口,阎杨氏、刘氏、高翠兰等人的神色也变了变,这个问题她们刚才可没有想过,现在被牛氏这么提了一嘴,她们忍不住也开始朝着更错误的方向想去。

  “老牛家的说得对啊!甭以后咱们去买个小咸菜儿什么的,价儿看似是原来的价儿,但给的少了……如果是这样,这也是涨价了吧?”

  前院内,这些个老娘们儿坐在一块儿闲聊着,自然是聊跟她们自身利益的吃喝用度有关的内容了,公私合营不合营她们其实不那么在乎,最主要的是会不会涨价。

  “甭说这个了,咱们现在所有的粮票可是定量给的,咱可得跟三大妈学学,这算计不到,每个月的吃喝都愁!老黄家的小咸菜儿怕是都快要吃不上喽!”

  “老牛家的说得对!你们是不知道,我上个月二十五号去粮店买粮,就晚了那么一步,细粮一斤没买到,就剩拉嗓子的苞米面,害得我这几天天天被我家的数落!”刘氏有些委屈巴巴的。

  “老刘家的,你能买到苞米面就不错了,还有很多晚去的只能买棒子面,棒子面更拉嗓子!”

  刘氏和牛氏提到的苞米面和棒子面,这两个虽然材料一样,但可不是一回事,苞米面是纯玉米粒磨出来的细玉米粉,而棒子面则是粗玉米粉,并且磨制的原料中含有一定的玉米芯,能不拉嗓子就怪了。

  现在已经开始实施计划经济,所有人的吃穿用度都是定量的,每个人每个月吃多少、布料每年用多少、棉花每年用多少等等全部都是以票的形式定量供给,多了没有,并且票是有时间限制的,发展到后来还会有地域限制。

  票只是票,在明面上,票是不能换钱的,也不能当钱用。比如去粮店买一斤细粮,除了要给粮店一斤的细粮票外,还要支付一斤细粮的钱。

  先不说别的,就说吃的口粮,都是按照计划中的量来供给的。像工人,分为重体力劳动者和轻体力劳动者,重体力劳动者每月供应的粮食量为35~55斤,轻体力劳动者每月是26~34斤。

  机关、大厂等单位的脑力工作者是每月24~29斤,然后是大学生、中学生、一般居民和儿童等等口粮定量各不相同。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那就是必须是城市户口才有这样的口粮供应,在城里的农村户口,是没有口粮的。

  也就导致了,有些人家里富足想一个月都吃细粮,但家里给的定粮又不够,而有些人呢,家里人口多,买的细粮可不够一家子人吃一个月的,需要换成粗粮。

  因此,鸽子市已经在小街小巷小胡同应运而生了。

  鸽子市相对于鬼市不同,鬼市很大,买卖的种类也多,但鸽子市相对就小多了,并且主要是以物易物的方式,比如拿细粮换粗粮。

  不过,不管是鸽子市还是鬼市,都属于投机倒把,都是被打击的对象。

  现在,大多数人跟刘氏差不多,暂时还没有完全适应过来这种凭票购粮的方式,像她说的一样,若是当月晚去粮店一步,细粮八成就没了,粗粮也得看情况,只有棒子面最多。

  院内几个妇女讨论着这些事,一个个唉声叹气的,说着不够家里小子吃什么的,尤其是后搬进来的牛氏和邹氏,她俩占着农村户口,在建国初几年享受了农村红利,根本没有转为城市户口。

  这个时代,儿随母户,母是什么户口性质,那么孩子就是什么户口性质,所以牛氏和邹氏她们的孩子也都是农村户口,没有口粮。

  “唉!我家小子跟我都是农村户口,根本没有口粮,全靠我家的一个人的口粮我们三口吃!”牛氏叹了一口气,脸色不好看。

  一旁,邹氏在这时候也不由叹了一口气:“是啊!我和我家小子也是一样,农村户口,没有口粮!”

  “说起来,我现在是真羡慕翠花啊!咱要是像她一样也进厂上班就好喽!咱俩可就都能转成城市户口喽!”

  牛氏和邹氏这么说着,刘氏、高翠兰、阎杨氏三人神色也各有变化,尤其是刘氏。

  “谁说不是呢!我要是跟翠花一样也不要脸的硬要进厂,哪怕就是去扫地当个杂工都成啊!我家口粮都能提一提!唉!建军当初怎么不给我们出这么好的主意?”

  刘氏念念叨叨的,前院内却没人回应她了,因为有几道身影已经从垂花门走了下来,其中正有张翠花,她那一双三角眼在直勾勾地盯着刘氏。

  “你说谁不要脸呢?啊!怎么着?老刘家的,你这张破嘴就那么喜欢在背后嚼我舌根是吧?今儿我非得撕了你这张嘴,特奶奶个腿儿的!”

  张翠花一声吼,手中背着的布包直接朝刘氏后脑勺砸了过去。

  就听一声闷响,刘氏被张翠花的布包砸了一个结实,但张翠花布包里可没有什么砖头块。

  “张翠花,你干什么你?我说的不对吗?你现在好了,你还转成了城市户口,有口粮,你们一家三口都有口粮,难道不是因为你不要脸才得来的吗?”

  刘海中在这时候站在了张翠花和刘氏中间,挡住了张翠花抓过来的手,也怒哼了一声:“张翠花,你就是黄家小子的泥腿子你!你每年都给黄家小子送棉鞋,咱们院儿谁不知道的?我家的说你两句哪儿说错了?”

  “唉!我还就是建军泥腿子了,我就当了,就当,就当了怎么着吧!”

  张翠花手中布包一扔,一手掐腰,一手指着刘海中两口:“我和老沈我们两口子都是泥腿子,你们要怎么着吧!等东明长大了,我还想让东明当天年泥腿子呢!”

  “我他奶奶个腿儿的,当年没当成黄奶奶泥腿子,我还不能当建军泥腿子了?”

  “你们这群妇女,你们就是羡慕、就是嫉妒我,看我一个原来的寡妇现在比你们过得好了!你们一个个眼馋了吧?嘿!我就是过得好了!后悔死你们!”

  “建军这几年给你们几家出了那么多好主意,他丝毫不埋怨你们在背后的议论,多次给你们出好主意啊,真心诚意为了咱们院儿、为了你们这几个老住户着想啊!但你们哪一个听了?谁听了?啊!”

  “看我张翠花听了,日子也过的好起来了,嘿!几次在背后说我张翠花坏话,还真以为我张翠花是泥涅的没火气了是不是?”

  张翠花掐腰怒吼着,一双三角眼那叫一个怒火喷张。

  “唉!”

  一声长长的叹息,在这时候从垂花门的位置传了过来,惹得前院众人不由循声望去,就见黄建军一脸悲苦地推着自行车从垂花门走了下来。

  黄建军看着前院内围聚的所有人,视线一一在易中海、刘海中、阎埠贵、许伍德等人身上略过,然后又从高翠兰、刘氏、阎杨氏、许氏等人身上略过,最后看向站在他身侧的贾东旭和刘娟两口子。

  一脸悲苦,又作悲天悯人装,再次长长叹了一口气:“唉!也就张婶儿您一人懂我了!现在你们呐,说什么都晚了!”

  “这么多年,我黄建军所作可没有一件是对不起你们的事儿,要不是为你们考虑,我一晚辈何必上赶着找骂不是?”

  “高婶儿,你就说你现在过的幸不幸福?刘婶儿,你三儿子现在吃得饱穿得暖又不挨打挨骂,你这个当妈的应该心里也舒坦吧?”

  “三大妈,再说你……算了,你就不说了,反正你和三大爷是从没有听我讲过!”

  “唉!做人难,做好人更难呐!”

  黄建军摇头晃脑地朝东厢房走去,嘴角忍不住的上扬,然后背着众人在进屋前那一刻,又幽幽来了一句:“我可是真心诚意为咱们这个院儿、为你们考虑啊!唉……你们不懂我啊!”

第316章 院内又乱起来了

  看着黄建军进屋那道落莫的背影,前院内刚才被黄建军点名的几个妇女都面面相觑,心头暗道一声:难道……我真误会建军了?

  此刻,尤其是抱着易唤娣的高翠兰,易拉娣在她身后也有些害怕的站着,她脸色更是变了又变,情绪之复杂。

  怀中易唤娣和进拉着自己衣摆易拉娣给她带来的温度,她能真切地感受到,想着自打有了自己孩子以来的点滴,她脸上都不由浮现出笑容,但又想到易中海对两个丫头的不喜,她脸色也黯淡了一分。

  偷偷看向一侧的易中海,眼底又带了失望:当家的现在也有光福以后给他养老,也许我……还是算了,再等等看吧!

  刘氏听完黄建军的话,此刻也是心乱,看着躲在三道门那边的易光福,一双三白眼怒瞪,吓得易光福快速跑走了,但易光福这一跑,她心头也好似被拉扯了那么一下,脸色又白了几分。

  而刘海中却是一双小眼睛眯了眯,心头忍不住道:嘿!这就是领导嘿!我什么时候能当个小领导就好了,哪怕是小组长也行啊!

  易中海一双倒翻眼盯着黄建军的背影,只感觉后背发凉,暗道:这小子……怎么,怎么感觉……我原本应该跟他一个作派才对呢?怎么回事儿?

  阎埠贵和许伍德两个,则是忍不住再次对视,这两人看起来都有一股子想笑的冲动,但阎埠贵又略有不同,他盯着黄建军进屋的背影,不由扶了扶他的眼镜框:建军难道还在惦记我什么东西?

  贾东旭此刻也是面色古怪,一时间他这个打小跟黄建军一块儿晃悠的,此刻也拿不准黄建军到底是什么意思了。

  难道……黄建军打一开始还真是真心为我们考虑的?若是我当初听话不跟我妈闹……会不会过的跟现在不一样?

  贾东旭这么一想,心头就越发肯定了几分,他身侧刘娟此刻也怔怔看着东厢房:“旭哥,你说……黄主任……怎么还是那么俊!你怎么……”

  “啊?”贾东旭扭头看向刘娟朝自己看过来略带嫌弃的眼神,原本心头的想法立刻抛到了脑后。

  “媳妇儿,你甭受他迷惑啊!他就是乱讲!他要搁在以前封建社会,那就是一个祸乱朝纲的妖道!走走走,咱们回屋去!”

  “你个死小子,死性不改!”

  张翠花话落,贾东旭脸上就挨了一巴掌,他根本毫无防备,没想到张翠花原本的怒气会转移到自己身上。

  “得嘞!谁让你是我妈,打就打吧!我总不能还手不是?媳妇儿,咱们回屋!”

  贾东旭也不知道作何想法,这次竟然没跟张翠花闹,脸色似乎也没有太多变化,这让原本认为他刚才说的那番话没大差的刘氏此刻神色再次变了变,不由再次看向三道门头偷偷朝这边瞄的易光福。

  “老易家的,光福可该上学了吧?”

首节 上一节 206/36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