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我!享受缺德人生 第84节

  “别看了!我可以明显告诉你,你被人放鸽子了。”

  阎解成在等步向东,阎解放也在等,步向东没来,他心里舒服的多了。

  不患寡而患不均。

  凭什么步向东请老阎家吃饭和解,阎解成是代表啊?

  这没道理。

  现在好了,两手一摊,等了个寂寞,心里相当的爽。

  “不会的,东子还是讲信用的,他让咱爸承包装修,让咱妈做饭,让我们帮忙收拾屋子,说给钱就给钱,不差这顿饭。”

  “笑死,我前下去了中院,遇见了白公安。人家说已经吃过饭了……很不巧的是,和步向东吃的,啧啧,竹篮子打水喽。”

  “不是,他说要带我下馆子的。我就不信,等不回他了。”

  “白公安漂亮吧,人家不带白公安下馆子非得带你去啊。”

  “……”

  我曹,出门不捡东西就是亏。

  错失步向东这一顿饭感觉错亿。

  ..............

  步向东可不知道有一个阎解成的家伙,站在四合院门口,还时不时猥琐的探头张望。

  我等的船还不来。

  我等的人还不明白。

  寂寞默默沉入海,未来不在我还在。

  “对三!”

  “要不起!”

  “艹,胖子,你特么的玩我呢,对三要不起?大胡是地主,地主知道吗?往死里斗。”

  没错。

  步向东教他们玩斗地主的棋牌游戏。

  靠着手电筒的光线也玩的不亦乐乎。

  胡八一脸嘴角抽搐了一下,“要不,我们还是出摊吧,黑市这会儿也热闹了。”

  步向东看看外面的天色点点头起身。

  “猪肉一扇,练练手,年底紧俏,另外十个面包是送给你们了,一人五个。”

  “现在猪肉可紧俏了,我上国营肉店等了半小时,居然只剩下一条排骨了。”

  “煲汤挺好。”

  “可是没肉。”

  这年头什么猪下水啊,瘦肉啊,排骨啊,一点都不受欢迎,和后世的情形相反。

  一扇猪肉差不多有100斤,系统出品的都是大肥猪,肉质好,膘也肥,很漂亮。

  “这手感真好,好叹好润,估计和摸小寡妇差不多。”

  胖子一边摸一边发出啧啧的声音。

  步向东一头黑线,“你摸过?”

  “瞧你这话说的,小寡妇有什么好摸的,还是猪肉好啊。”

  步向东:“……”

  淦。

  王凯旋不会喜欢男人吧。

  这下,他看胡八一的眼神都不对了。

  胡八一只觉得菊花一紧,“胖子别玩了,东哥哪来的面包。”

  “我要说是路上捡来的……你们肯定不信,反正吃就是了。”

  “嗨,还想说去天寿山逮兔子,最近路口多了不少公安。”

  ............

  天寿山?

  估计是因为杀手二组盗了人家祖坟,现在估计在设卡严查。

  你要说去天寿山抓兔子指定没人信,说不定就觉得你盗墓。

  盗墓似乎契合他们的目的地,杀手二人组得行为就这么闭环。

  那边是明十三陵所在地,当然,一个山麓不仅仅是明十三陵。

  没准白玲郝平川他们已经往天寿山方向去查了。

  步向东编造的梨花协会,就是白党的寻宝组织。

  步向东摇摇头,“天寿山咱们现在还是别去了,周末钓鱼去。”

  “我去,还钓鱼呢,上次北海公园倒霉催了。”

  “人家是英雄救美,找错人而已。”

  胖子嘟呐道:“我都要成笑柄了。大院那些人没少调侃我。”

  胡八一也是冷峻不禁的。

  胖子其实也住军队大院。

  他寄人篱下也是寄的大院里头的。

  只是他父母不在,更是没人管了。

  他和那些大院子弟也没怎么深交,手头也是最近才阔绰的。

  “行了,特么的,真想抓兔子再等等,要不就换个地方去。”

  “那就去永宁山。”

  “燕京有永定山吗?哪个方位,远不远?”

  胡八一呲笑一声,“永定山是在保定易县。”

  “胖子你特么……”

  一说易县步向东才反应过来,那是清西陵。

  他哪里是为了抓野兔啊,胖子之意不在兔。

  胡八一皱皱眉头,“胖子你丫的别老想去盗墓,古墓里头的古董是国家的。就真被你找到宝贝,那也得上交给相关部门的。”

  步向东竖起一根中指,“胡八一你脑子进水了是吧。”

  “啊?我说错了吗?”

  别看他家老爷爷曾经盗墓,但是他的教育让他太正派了。

  “当然错了,你是吃错药了,还是你脑子是锦旗做的。上交有关部门,这特么说的是人话吗?胖子有空组织挖一次坟让他清醒清醒。”

  “好嘞,我知道咱们四九城边上有一个将军坟……”

  ..............

  黑市!

  步向东只是去了一下就撤了,一扇猪肉胡八一和胖子能搞定。

  自己找个地方换了一身行头,也利用超级伪装术换了一个装。

  淘宝,办证,还是其他……

  反正出来了就溜达溜达,但是指定不能用原来的面目出行了。

  黑市现在出手古董的人还真的不少。

  步向东挑挑拣拣的,没敢随便下手。

  说明这年头,日子是真的难过,但是从来不缺聪明人也就是造假。

  古董造价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宋了。

  唐代最喜欢仿制的是青铜器,朝廷甚至还有官办的仿造古董工场。

  宋代著名艺术家宋徽宗赵佶嗜古成癖。

  《宣和博古图》著录了当时皇家在宣和殿收集之三代青铜器。

  宋徽宗挨个仿制了一遍,这个皇帝只能说当的艺术成分很高。

  当然,当年皇家官方仿的也同样有价值。

  但是民国之后也有不少,人家祖传手艺。

  “大哥,那只壶过个手。”

  “秦始皇的酒壶您看看。”

  “这个造型,你要说笔筒我都信,劳烦请个价。”

  “六千,你看还有青铜手链,故宫一件我一件。”

  “六块!”

  “掏钱!”

  “我淦!”

  步向东苦笑不得,还是砍的不够狠啊。

  这青铜器秦始皇的肯定不是,做工和纹饰有点像宋仿的作风。

  步向东自己也是半桶水晃荡,他不缺钱拿在手里不亏就是了。

  大大小小的盘子碗也买了好几个,价格不贵,步向东几乎等着白捡。

  越是这种相对普通的古董越没有人仿,但看起来也是大开门老物件。

  ..........

  走了几步。

  一个神色疲惫的青年人拦住他。

  “干嘛?”

  “我看您是诚心来买东西的。”

  “然后呢?”

  “看看我这件梅瓶,是元青花梅瓶。我家祖传的宝贝。”

首节 上一节 84/36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