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我!享受缺德人生 第87节

  步向东大吃一口,“我都打算好了,找个比我有钱的媳妇,我吃软饭。”

  “噗,咳咳咳!”

  “瞧你这是,这么大的人,吃面还能噎住。白玲,你这战斗力不行啊。”

  “步向东,你长点志气。”

  “不是,你生气什么啊。”

  “哼,趁面热,赶紧吃。”

  “你轻点,我的碗都快被你戳破了,碗筷都是无辜的。”

  “对,碗筷是无辜的,但是你不是,你可恶,你混蛋。”

  “那,要不,我还是不吃软饭了,人是铁饭是钢,我哪里都硬成了吧。”

  “再说,我铐你!”

  步向东:“……”

  哪里又不对了。

  漂亮的女人会骗人,聪明的女人不好搞。

  又漂亮又聪明的人,是会骗人还不好搞。

  白玲的调查分析能力还是很强的,而且脉络很清晰。

  要换一个没有开挂的人,估计就要被她给找出来了。

  不管是超级伪装术还是系统空间都帮了他很大的忙。

  睡前,步向东自己复盘了一下,没有什么疏漏才睡。

  而调查到这个地步。

  说明没法往下查了。

  因为这个案子里有个关键的人物,那就是办证的人。

  如同上次北海公园的案子,那俩神秘人也没消息了。

  受于时代的限制,没有监控没法查,只能伺机而动。

  也许他们会持续盯着,保持对几个相关人物的盯哨。

  易中海可能会被放快来了,刘海中他们也不会抓了。

  白玲调查的重点可能会变成梨花协会了。

  这就……相当为难她了。

  毕竟……一个假的组织。

  步向东没忍住,在难搞的日子笑出声来。

  ............

  第二天!

  步向东一去轧钢厂就被厂部联络员喊去. 0

  厂办办公司,黄副厂长笑呵呵的打招呼。

  “这位是国家日报的同志,这位是出版社的同志,这位是华新社同志,这位是国家乐团的同志,这位是中央广播的同志。”

  步向东一一握手。

  “同志们辛苦了!”

  “为人民服务。”

  几个齐齐回应!

  呃!

  好像哪里不对劲。

  “您几位这是?”

  “都是为了你的那首《我和我的祖国》来的。向东同志啊,我一向是很看好的,你极具时代艺术细胞和爱国情怀。”

  “请问,你这首歌,版权能不能让我们歌唱团使用。我们像用美声的方式重新演绎歌曲里的爱国主义浪漫情怀。”

  “哦,都是革命的战友,都是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志,歌曲拿去用,说什么版权呢。”

  “那不行,艺术创作是脑力劳动,怎么能剥夺劳动所得,不能委屈了人民艺术家。”

  华新社的同志很有原主,严肃的强调了这个事儿。

  啊!

  这就是人民艺术家了。

  步向东感觉有点虚啊。

  人民艺术家就是这个时代顶流啊。

  千万别提什么讨论会,音乐研讨,会死人的。

  “我们商量过,一家给你二十块钱的稿费费用,毕竟我们也经费紧张,您可别介意。”

  “二十块?”

  “对,一家二十块!”

  “对对,回头其他期刊单位转载,发表,都是有稿费的,这一点上,这个你请放心。”

  还有钱啊!

  “不介意,不介意,我要是能再写几首这样的歌曲呢。”

  太实在了。

  五个单位稿费一百块,回头缺钱了可以再搬运几首红歌。

  关键是,这是带着光环的钱。

  “再好不过,可以送到我们单位,也可以寄到我们单位。我们等下写个地址给你,步向东同志,有没有兴趣调到我们乐团来工作。”

  “……多谢好意,艺术来源于生活,我还是希望在轧钢厂工作。”

  “艺术来源于生活,果然人民艺术家为人民,受教了,受教了。”

  ............

  几个人全走了,步向东才放松下来。

  跟他们说话得高举高说,相当的累。

  “向东同志……”

  “我曹!”

  步向东猛的后退,吓了一跳,抬头看才发现是黄鹤黄副厂长。

  “向东同志,我决定给你提级提工资。”

  “等等,黄厂长,时间不是还没到吗?”

  步向东前几天已经提过了,因为贾东旭的事儿,直接上了11级办事员,也就是行政29级了。

  “特事特办,华新社的同志都说了,你是人民4.6艺术家,人民艺术家去仓库搬运食材像话吗?”

  “别,我要是别调动了,在食堂仓库挺好。”

  步向东可不想就此打上黄鹤一系的标签啊。

  “对了,我不调动,工资能提吗?”

  黄鹤嘴角抽了一下。

  人民艺术家也挺俗。

  “提,提到9级办事员,行政27级的待遇。”

  也就是工资从原来的25块5,提到了30块。

  “谢厂长!”

  得了实惠就行,厂里的职位,他还真不在乎。

  等到时代浪潮变幻的时候,谁知道会多麻烦。

  食堂后厨仓库!

  贾东旭更加阴郁了。

  就如同这个阴沉的天空,整天拿着个日记本,也不知道哪来的那么多东西写。

  沈光林现在就是等着调职,所以每天喝茶看报纸很安逸。

  “步向东,刚刚拿了多少稿费?”

  “你都知道了?这一笔是一百。”

  噗!

  沈光林一口茶全喷了,“一百?我靠,哪个单位那么豪啊。”

  “不是一家,是五家。”

  贾东旭突然转过头来,“写歌很赚钱吗?”

  沈光林呲笑一声,“文艺创作没法量产,好的文艺作品,当然值钱了,歌曲还是按首算,诗歌按字算或者按行算。”

  贾东旭的笔一抖,似乎发现了新大陆一样。

  看看自己写的满纸辛酸泪,要是能换成钱?

  很快《我的我的祖国》再次在大喇叭响起。

  贾东旭拄着拐杖望着天,何雨柱拄着扫把望着坑,步向东的高光,让他们感觉生活多了一抹灰色!

  .............

第82章 步向东同志,劝架别开生面(求全订)

  年关将至。

  领关饷是工人的一个很重要的时刻。

  好些家庭,可就盼着关饷好过年呢。

  “向东同志!”

  “向东同志!”

  “向东同志!”

  自从厂里写了封学习向东同志扎根基层为人民搞创作的表扬信.

首节 上一节 87/36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