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目光在陈默和赵樱脸上看了看,没想到随便拉个游客都能遇到这般颜值的。
感觉年龄相仿,就是不知道是不是情侣关系。
“白鹿洞书院的导游是80元,十人以内都是这个价格,我们可以双拼一下。”
“双拼?”陈默愣了愣,还是头次遇到这个情况。
省钱倒是挺省的,两人只要40元,人均20。
问题是他和赵樱都是不差钱的主。
还没等陈默开口,赵樱笑吟吟的同意了。
“好啊,正好还可以结个伴。”
陈默对这事情无所谓的态度,就顺其自然。
请了一位三十多的大姐,是九江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的,加上本地人的身份,毕业后一直从事导游工作。
为人挺健谈的,微胖,笑起来的样子容易让人心生好感。
“我姓江,叫我江导就行。”
江导有些被今天的团员颜值给震惊到,既是玩笑也是认真道:“今天咱们这个团还是高颜值团,个个都是帅哥美女,都可以原地出道当偶像了。”
jk女生笑嘻嘻开玩笑道:“江导真会说话,是那种拍戏喊12345的偶像明星吗?”
“12345是什么梗?”赵樱在国外待久了,有些梗都get不到。
女生一怔,没多想便解释了一遍。
随后赵樱哈哈大笑,两个都具备神经大条的女生很有共同语言,马上就以姐妹相称。
陈默也通过两人的对话知道些信息。
比如这对兄妹姓苏,哥哥叫苏晓晨,中学数学老师,刚工作一年;妹妹叫苏晓琳,还是大三在读。
反倒是陈默和苏晓晨没怎么沟通,就专心听着江导讲解。
国内有许多景点、历史遗址“四大”之类的称呼,比如古代四大书院,古代四大名楼等等。
而不管是哪种说法的“四大书院”里都有白鹿洞书院,甚至还被誉为是海内书院第一,四大书院之首,
之所以叫做“白鹿洞”,并不是真的有个洞,相反是山谷间的一方坪地。
中唐时期李渤曾在此读书,养有一头白鹿为伴,所以才有了“白鹿洞”的由来。
书院始于唐,盛于宋。
最出名的莫过于当时的山长朱熹,以及周敦颐、王阳明、陆九渊等老师。
来到一处丹桂亭前,江导指着亭子旁边的丹桂,对着四人讲解道:“帅哥美女们,这两棵丹桂树有九百多年的历史哦,你们猜得出来是谁种的吗?”
苏晓晨悄悄看了眼赵樱和陈默,抢先道:“应该是朱熹吧!”
“这位帅哥说得没错哈,确实是朱熹亲手所植的老桂……”随后,江导孜孜不倦的介绍起朱熹。
语气中,还夹杂些骄傲。
嗯……没错,江导说朱熹是我们江西人。
有意思的是,朱熹在现代不仅口碑存在很大的争议,他是“哪里人”也争议不小。
一个人,同时被三个省说是自己本地名人。
因为朱熹家族世代居住于徽州府婺源县,也就是现在的江西婺源,但是朱熹本人并没有出生在婺源。
从他父辈开始,已经在南剑州尤溪县(三明尤溪)发展,出生于尤溪,幼年随母来到崇安(武夷山),后面当官也基本都在福建地区。
所以按照祖籍,在古代他是安徽人,在现代是江西人;按照籍贯,朱熹是福建人。
江西、福建两地也多有拍一些朱熹的记录片、影视作品。
毕竟当年的婺源现在是划给江西,江西有祖居故里,福建有朱熹遗址跟故居,唯独安徽手上能打的牌一张也没有,只能拿历史说事。
倒是后面江导讲得一个知识让四人都很意外。
尤其是陈默,他眉毛上扬,眼中闪过惊讶。
“怎么查资料的时候都没注意到?”
第167章 一寸光阴一寸金
“大家应该都听过「一寸光阴一寸金」的说法,但你们应该不知道这其实也是跟白鹿洞书院有关的。”
苏晓晨惊讶道:“一寸光阴一寸金,只要不是九年义务教育漏网之鱼应该都听过这句至理名言,但它怎么跟白鹿洞有关?”
苏琳眨了眨眼睛,疑惑道:“可是「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不是一句俗语吗?”
江导很满意众人的反应,她摇头道:“是俗语,但后半句是后人添上去的。”
“那原本是首诗吗?”陈默眉心一动,他感觉这应该是诗句,便又追问道:“诗人是白鹿洞书院的学生还是老师?”
“原诗名为《白鹿洞二首》其一: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意思是诗人专心读书,不知不觉中春天又快过完了,一寸光阴就像一寸黄金珍贵。”
解释完,才想起还没回答陈默的后一个问题。
江导便补充道:“诗人王贞白是唐末时期江西学子,当时正在白鹿洞求学。”
“原来是这样子。”
陈默恍然大悟。
以前中学的时候,总能听老师拿这句格言来激励学生,但他当时心里总有些好奇。
凡事总要有个原由吧,怎么就得出时间很宝贵的道理?
现在一听到完整的诗句,瞬间能理会了。
“一寸光阴一寸金”是由第一句叙事自然引发出来的感悟,毕竟学海无涯,知识是无穷无尽的,时间确实是不够用。
陈默与赵樱对视一眼,不约而同的笑了笑。
感觉有些地方还是要请导游,不然网上查资料也总有漏过的一些信息。
当然也不是这么绝对,有些导游很水,态度和专业水平也不行。
找个好口碑专业的导游,不太容易。
哪怕是音符平台上那些头部导游,别看粉丝量动辄上千万,视频里还有不少错误的信息。
随后,跟着江导的步伐缓缓拜访这座古代著名“学府”。
白鹿洞书院是三进院落,但整个白鹿洞建筑群有五处院落,说小不算小,说大也不大。
如果没请导游,很大概率就是走马观花看一遍,兴许半小时都用不到。
像他们这种漫游,需要1-1.5小时左右。
行走其中,书院的环境是青山环抱,碧树成荫,幽静得很。
陈默不由感慨道:“还是古人会享受啊,在这种环境读书,心情都十分惬意,学不下去还可以去爬爬庐山解闷。”
“可是也偏啊。”
苏晓晨大煞风景的抬杠道::“就算是现代,从白鹿洞打车去九江城区都要不少时间,何况是唐宋时期?”
陈默看了对方一眼,“位置偏僻跟环境优美冲突吗?”
苏晓晨顿时被呛住,好像还真不冲突?
尴尬的都想找个缝钻进去,太丢人了。
苏晓琳扯了下老哥的衣服,然后对陈默歉意道:“不好意思,我哥他是杠精,平时经常抬杠。”
随后,她开玩笑道:我一般都是在他抬杠时就回答‘啊对对对’,他就没招闭嘴不说了。”
陈默颔首点头,也没把对方当回事。
都是男的,他还能不懂这苏晓晨是什么想法吗?
可惜了,就算没有他在场,无论怎么对赵樱献殷勤都是泡沫一场。
因为赵樱是颜控啊,颜值上直接pass了。
等逛完所有建筑群,重新回到观光车等待点。
本该是分别时刻,苏晓琳又发出邀请,热情道:“陈默哥,我听赵樱说你们下午也要去秀峰瀑布?”
“正好行程都一样,不如结伴而行?”
“而且现在是饭点,还可以去秀峰附近吃个饭,四个人点菜也可以多点一些。”
“我都行,看她。”陈默无所谓说着,把决定权交给赵樱。
这对苏家兄妹,作为哥哥的苏晓晨有点讨厌,但实际人不坏,就是单纯到了发情期。
反倒是妹妹苏晓琳为人大大方方,性格也很开朗,不惹人厌。
赵樱笑道:“可以啊,多个伴也热闹。”
于是,四人结伴而行。
直接打车去秀峰瀑布景区。
秀峰瀑布这一块经营的还可以,不像白鹿洞书院基本没有什么经营性的餐饮场所。
给陈默的感觉就是描述很多,厨师之外,餐馆甚至奶茶店都有。
四人找了一家人气还不错的餐厅,点了五菜一汤。
味道竟然比牯岭镇上面还要好一点,这点是陈默没想到的。
吃饭的时候,当苏晓晨知道赵樱人在美国读书工作,瞬间流露出羡慕的眼神。
“美国好啊,收入高,待遇好还不用996。”
“我们数学组有个老教师,他去年和老婆孩子到美国旅游,逢人就说那里多好的,吃进口的也卫生健康。”
赵樱听得扑哧一笑,哈哈大笑道:“我去美国十年了,这说得我差点跟我印象里的美国对不上号了。”
陈默没作声,从容吃着菜,只是嘴角挂着几分嘲讽。
都2024年了,还有这种精美的人呢。
苏晓琳听着老哥的话,气愤不已:“哥,你以后远离那个老教师,三观不正就算了,还有点崇洋媚外!”
苏晓晨不乐意道:“美国是世界第一强国,光是发个流浪汉每个月的补助就有两三千美刀,还能比我们国家差吗?”
其实也不怪苏晓晨会这么想,国内的中产阶级,比如教师、医生、律师这种体面的职业,不少都向往美国。
想想也不奇怪,可能是饱暖思淫欲吧?
“简单啊,问赵樱姐就知道了。”
随着苏晓琳这番话,苏晓晨和陈默都把目光放在赵樱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