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重生了谁还去旅行啊 第40节

  怕姜未晞再多虑,正好前面一栋楼外面聚集了十几个人,他赶紧转移话题道:“诶,未晞,你看看前面怎么人好多啊?”

  “前面有景点吗?”姜未晞注意力瞬间被吸引过去,毕竟人都是爱看热闹的。

  “我们过去看看吧。”

  陈默拉着姜未晞走到人群周边,这才发现基本都是女生,很多人都在门口铁门处拍照。

  姜未晞左看右看,摸不着头脑:“这是在干什么?”

  “集岑路7号。”看着这个门牌号,陈默脑海里浮现起这几天看过的攻略,有些哭笑不得。

  “额,这是楚雨荨的家。”

  “是我不叫喂,我叫楚雨荨的那个吗?”姜未晞瞪大眼睛。

  陈默看了对方一眼:“拜托,你在厦门念的书,这里你不知道?”

  姜未晞无奈道:“附近的石鼓路来过好多次,但是这里我还真没来过……”

  “那你也要去拍照吗?”

  “……还是算了吧,”姜未晞看了眼铁门里面的黄色建筑,有些心动,却尴尬的摇摇头:“以前其实我还挺喜欢流星雨这部剧,算是我的青春了,可惜爽子现在跟癫子一样,感觉也没意思了。”

  陈默想到了什么,调侃道:“嘿!别说,你还跟楚雨荨是校友呢!”

  毕竟艾利斯顿商学院的取景地里面就有厦门大学,这一算起来,可不就是校友关系嘛。

  “神金吧你!!”姜未晞脸色涨红,掐了陈默一把。

  “还不让说实话啊……”

  走之前,陈默看了铁门一眼,有些感慨。

  真是物是人非啊,那一年楚雨荨还没癫,慕容云海也没变成油王。

  几分钟后,两人到达一处名人故居门前。

  “还好赶上了,再过十几分钟就要关门了。”看了眼时间,陈默连呼侥幸。

  很多名人故居及室内建筑景点基本都是下午5点半关门,甚至还有5点的,还需要注意的就是,像博物馆美术馆之类的,会周一闭馆。

  所以旅游一定要做好攻略,不然容易白跑一趟。

  这个故居是一栋白色小洋楼,分为上下两层,门口有一株大龙眼树,是嘉庚先生及其胞弟陈敬贤回国期间工作和生活的地方。

  走到一楼门口,抬头是一块写着“陈嘉庚先生故居”的匾额,右边的门柱上很有意思,挂着一块繁体字的牌子。

  “胡省XM市,私立集美学校委员会。”

  姜未晞念着名字,和陈默一同开始参观。

  一楼展出集美学校校史;

  二楼是嘉庚先生工作室、卧室、餐室和卫生间里,他使用过的床、桌椅、沙发等家具,当然了都是复制品,现在名人故居都是这样摆设的,像真实的手稿之类的也都进入博物馆里面。

  不过置身在二楼的房间,姜未晞有股时光倒流的感觉,仿佛置身在那个风云变幻的年代。

  再想到下午先去看了的陈嘉庚纪念馆,那些事迹哪怕是看了无数遍,都让她敬佩不已。

  “你说陈嘉庚先生怎么这般伟大?”

  陈嘉庚先生在1913年创办集美小学,随后不到15年时间里,女子小学、师范、中学、幼儿园、水产、商科、农林、国学专科、幼儿师范等相继创办,统称为“集美学校”,也就是集美学村的前身。

  67年倾资助学118所,这竟然是一个人的力量做到的。

  想想这些,陈默都会感到震撼。

  本可以成为“为富不仁”“一身铜臭”的富商,但陈嘉庚先生的选择却是捐资办学,兼济天下。

  以一己之力,来发展教育。

  陈默缓缓回答姜未晞的问题:“伟大的人之所以伟大,不仅在于他们拥有超凡的智慧和卓越的能力,更在于他们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目标,即使面临再大的困难和挫折也不退缩。”

  姜未晞眨了眨眼睛,看向陈默:“那你做得到吗?”

  “我?”陈默原地怔住。

  他看了看墙上的那副陈嘉庚先生的画像,有些茫然,又有些苦笑:“你也太看得起我了,这可是陈嘉庚先生啊!我哪里能跟这种人物相提并论。”

  姜未晞满不在乎道:“什么嘛,陈嘉庚先生22岁的时候也不知道自己未来会立下这么伟大事业!”

  她眼睛很亮,像是藏着星星在里面。

  “那你有信心吗?”

  “这个……”

  陈默挠挠头,成为一个伟大的人?

  这个还真是他未曾敢去想象的道路。

  不过,他有点心动。

  感觉这是一件很有挑战,又很有趣的事情!

  “我可以试试。”

  “嘻嘻,黑狗,我相信你可以做到的!”

  “为什么你觉得我……”

  两人的声音越来越小,直至消失不见。

  阳光透过窗户打在陈嘉庚先生的画像上,先生似乎在微笑看着前方,旁边有句先生对学生的语录:

  “我培养你们,我并不是想要你们替我做什么,我更不愿你们是国家的害虫、寄生虫,我希望你们的,只是要你们按照‘诚毅’校训,努力地读书,好好地做人,好好地为国家和民族做事。”

第50章 海上列车的日落,最美的是眼前的你

  离开陈嘉庚先生故居后,两人前往集美大社戏台。

  一路上有许多老建筑,

  古厝,祠堂,戏台,充满了闽南气息,还有好多咖啡店、各种文创小店,也很适合拍照。

  “感觉这里有点像岛外版的沙坡尾。”陈默左顾右盼,然后点评道。

  “确实,不过嘛~”

  姜未晞眼睛像猫咪一样微微眯着,很开心道:“这里原住民更多,商业化还没太严重,我更喜欢这儿!”

  陈默很赞同的点点头。

  沙坡尾太新了,虽然也有原住民,但是像便利店大爷那般有故事的人越来越少了,不像集美大社这里,随处可见坐椅子上聊天的老奶奶和下棋的老爷爷,生活气息十足。

  除了嘈杂浮躁的电动车喇叭声以外,一切都是生活忙碌美好的模样。

  如果说沙坡尾有一个渔港梦的话,那集美大社一定是闽南古厝的梦。

  不过嘛,经过一处巷子时,旁边房子破败的程度让他忍不住道:“整体都挺好的,就是房子有点破。”

  “略略略~”姜未晞哼了一声,不忿道:“破说明人文气息浓郁,真要崭新的话,你又不乐意了!”

  陈默尴尬的摸了摸鼻子,别说,姜未晞这一番话还挺有道理的。

  这也是许多游客面临的问题。

  想要原生态吧,又嫌弃破旧、肮脏。

  当地重建后,环境是好了,但是游客又觉得商业化严重,没有原生态的生活气息了。

  这就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诶,这里有卖炸咸枣!”姜未晞一见到路边有个阿姨在路边摆摊卖着小吃,瞬间眼冒金星。

  陈默只好快步跟上姜未晞,然后买了两个炸咸枣,价格倒是不贵,一个5元。

  外皮糯叽叽的,充满着闽南古早味的一个小吃。

  味道还行,尤其是价格美好。

  不像鼓浪屿上面,又贵又不好吃,陈默还想起了那个跟游客对骂的叶氏麻糍,建筑和历史完美,可惜景区经营环境太差了。

  再一对比集美大社这里,陈默好感飙升。

  逛完集美大社,两人来到南薰楼群。

  这里有几栋中西合璧式风格的南洋建筑楼,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是陈嘉庚先生为改善集美学村教育环境而兴建的校舍建筑群。

  “你知道南熏楼名字由来吗?”姜未晞问道。

  “不知道。”陈默摇摇头。

  姜未晞道:“南熏二字出自《南风歌》「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陈嘉庚先生取这个名字的寓意是教育如和煦南风,滋养学子。”

  “不愧是文化人。”

  陈默嘴角弯出一个弧度,说道:“我倒是知道某人名字的由来。”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出自《诗经·蒹葭》,怎么样,我没念错吧?”讲到最后,陈默挤眉弄眼道。

  “……”姜未晞不自然道:“不是,你怎么知道的?”

  “拜托,这篇语文课本上背过好吗?”陈默眉毛一挑,笑道:“早在我们刚认识的时候,你跟我讲名字的时候我就猜到出处了。”

  他手撑着下巴,欣赏道:“不过未晞这个名字挺好听的,而且有内涵,还朗朗上口。”

  “白露未晞”的字面意思是描绘秋日清晨露水未干的自然景象,但也是对自然之美的捕捉,象征纯净初心,未被蒸发污染的晨露犹如赤子情怀。

  “我爸是个乡镇老师,他就是教语文的。”姜未晞强挤出一个笑容,语气失落道:“可惜查出心衰后,学校不让他上课,他只能天天在家里看书养病。”

  “这……”

  陈默真想抽自己两巴掌,我他吗的真该死啊!

  哪壶不提开哪壶,这下把对方伤口给揭开了,原本的时间线上面,姜父只剩下三年左右的生命。

  “咳咳,我嘴巴不会说话,怪我。”陈默真诚的道歉道。

  “怎么会怪你,”姜未晞摇摇头:“你是我们一家的恩人,谢你都来不及。”

  “叔叔肯定会好起来的!”

  陈默不知道这时候该怎么处理,只好转移话题道:“马上要日落了,我们快去十里长堤吧!”

  “好。”

  两人继续前行,不多时来到十里长堤。

  这里其实没什么特别的地方,就是适合拍照。

  可以拍地铁从海上大桥穿过去的一幕,就像山城的李子坝轻轨一样,成为了网红打卡地点,蜂拥至此的游客太多了。

  两人待了七八分钟,简单拍照了下,正好天色渐渐昏黄,便走向地铁站。

  “厦门这个海上地铁挺有意思的,”陈默边走着,边回忆来时看到的地铁外景色:“挺像宫崎骏《千与千寻》里的海上列车,挺美的。”

  此刻的姜未晞心情好转了不少,开着玩笑道:“那我是千寻,你是无脸男咯?”

  陈默眼睛滴溜转,笑着道:“你是千寻她妈还差不多。”

首节 上一节 40/18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