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到当时军阀割据,都是一帮虫豸!
矮个子里拔高个,不是微操大师老蒋有能力,而是其他的既没能力还更坏,只会在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什么国家、百姓都不重要,民国历史看着是真来气!
离开二楼前往三楼,这层楼是卧室、餐厅、盥洗室和做礼拜的凯歌堂。
蒋宋二人生活习惯完全不同,不仅分房睡,连餐厅都有两部分,美龄喜欢吃西餐,老蒋喜欢吃中餐。
礼拜也是宋美龄做的,可能看得出来蒋夫人思想上完全西化了。
来到盥洗室门口,看着里面的设施有些普普通通,甚至有些陈旧,但这可是九十多年的装修。
许星晚道:“马桶、水龙头和浴缸,好像都是当时从国外进口过来的。”
陈默回忆道:“上个世纪30年代就用上了马桶,啧啧,我们老家乡下那里,好像到08年后新建的房子才开始有蹲便,之前都是茅厕。”
记得小时候寒暑假回乡下老家,整个镇上基本都是茅厕,就是那种站在两块木板上,然后底下是一口大缸的那种。
每隔几个月,等里面储藏着不少的“肥料”后,就会挑出来去田里施肥。
在装蹲便之前,他最怕的就是上茅厕,实在吓人,木板上会有蛆在旁边爬着!
大便没办法,小便他都是往草丛里尿。
想想整个国家的迅速发展,好像差不多就是08年左右开始?
再想想当年的华夏,估计绝大部分的农村地区都还住在土房子里,马桶和浴缸别说见,想想都不敢。
等到要下楼的时候,有两个女生参观的时候,还发出羡慕的感慨:
“不愧是民国大小姐,这别墅真漂亮啊!”
“一句梧桐美,种满南京城。老蒋也很浪漫,就因为爱他夫人种了这么多棵梧桐树。”
“羡慕这种甜甜的爱情,要是我也能遇到这样的老公就好了。”
陈默听着心里火气冒起,真想怼对方,但想想没必要。
等两人走出建筑,陈默重新看着美龄宫,自嘲一笑:
“这一栋美龄宫造价36万大洋,相当于5000万人民币。当时一个大洋在北平能买6斤猪肉,在广州能买25斤大米,而资金来源是老蒋挪用了大笔的军费,先是由海陆空总司令部垫付,后来不够让南京财政局又承担一部分。”
“修建美龄宫的1931年,这一年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爆发,不到半年东北全境沦陷,亡国灭种就在眼前,老蒋不积极抗日,还剿红敛财,用军费去建别墅,这和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唐玄宗一骑红尘妃子笑有什么区别?”
“1934年别墅建成,当他们坐在三楼餐厅里吃西餐喝红酒的时候,四万万黎民百姓正在啃窝头吃野菜!”
“这是一栋别墅吗?”
陈默摇头,嘴角挂着不屑:“不,这是民族血泪凝成的个人享受!”
不得不说,这两玩意儿还真是般配,一个挪用军费建别墅,一个把去美国买飞机的军费挪用放到银行里吃利息。
如今这个时代,甚至在网上还能看到怀念老蒋的,现实里也能看到歌颂蒋宋两人爱情的。
真是荒诞!
“这么说也没错,但是建筑无罪嘛。”
许星晚安抚道:“而且它还是有一些意义,来这里看看美龄宫也能了解到当时蒋宋奢靡的生活,这也是一种爱国教育。”
“星晚,你说得对,是我有些上头了。”陈默平息自己汹涌的情绪,主要是那对女生的言语太让人恼火。
往观光车站点走去的时候,许星晚忽然道:
“还有哦,作为本地人我要辟个谣,南京城的梧桐树跟老蒋是没有关系的。”
“不是老蒋下令种的吗?”
陈默原地一怔,“一句梧桐美,种满南京城”这种文案网上疯传。
MD,又是狗屎自媒体瞎编的?
等耳边传来许星晚的回答,陈默更是呆若木鸡。
“当然不是,甚至这法国梧桐连梧桐树都不是~”
ps:已修改好,抱歉。
第77章 法国梧桐?不,是悬铃木!
“法国梧桐不是梧桐树吗?”
要不是许星晚是南京本地土著,换成别人这么说,他肯定嗤之以鼻。
法国梧桐,听名字就知道了,不就是法国品种的梧桐树?
这个不仅是陈默的知识盲区,甚至是绝大多数人的知识盲区。
正好两人走到观光车上车点,等候间,许星晚阐述道:“传说里面,凤栖梧桐,但这里的梧桐是我们华夏本土的梧桐树,是锦葵科梧桐属。”
“而法国梧桐实际上是叫做悬铃木,悬铃木科悬铃木属,简单说都叫做梧桐,但亲缘关系非常遥远,连近亲都不是。”
“啊?”
陈默听了大为震惊,头发发痒,感觉要涨脑子了。
刚想继续发问,见观光车来了先入座后,才继续对许星晚问道:“那样子感觉都差不多,怎么去区分本土梧桐和法国梧桐呢?”
“其实很简单,咱们国家的梧桐树是不会长那个会飞毛的球果,长球果一律是外国的梧桐,也就是悬铃木。”
车子启动,许星晚的秀发被炎热的夏风吹拂起来,她用手遮挡住阳光,继续道:“悬铃木有三个品种,可以根据球果数量进行分类:一球悬铃木(美国梧桐)、二球悬铃木(英国梧桐)和三球悬铃木(法国梧桐)。”
陈默听懂了,表示道:“那也就说,南京四处可见的都是三球悬铃木?”
然而,许星晚摇头道:“错了,实则是二球悬铃木居多,掺杂些一球悬铃木。”
陈默顿觉不对劲,皱着眉道:“不对啊,法国梧桐不是三球悬铃木吗?二球悬铃木不是英国梧桐吗?”
“是啊,”许星晚顿了顿,这个问题还是她当初无意中查到的,后面花了不少时间去查阅资料,才发现大家竟然都陷入了一种误解中。
再加上自媒体对蒋宋二人爱情的吹捧,在这认知的路上越走越远了。
“前面我不是说了吗?南京的梧桐树压根就不是老蒋建的,准确说有三个建设时期,第一个时期是1872年,法国人在上海法租界的霞飞路(现今的淮海中路)将悬铃木(主要为一球和二球悬铃木)作为行道树大量栽植,当时的国人第一次见到这种树,觉得叶子和梧桐挺像的,又因为是法国人引进的,因此称为【法国梧桐】。”
“实际上,这个悬铃木是原产地英国的二球悬铃木,完全就是一个误解。”
每次提及到这点,许星晚都哭笑不得。
因为是法国人引进的,所以叫法国梧桐,可人家名字是英国产的二球悬铃木。
陈默听得津津有味,比上课有意思多了,继续追问道:“那第二个时期呢?”
“第二个时期,就是经常被自媒体吹嘘的蒋宋爱情故事,实际上我查过不少资料,没有一个权威的官方机构报告过而且美龄宫的建设时期是1931年,建成是1934年,比较靠谱的说法是为了迎接孙先生灵柩奉安中山陵,市政在钟山这一带主干道栽种约2万棵悬铃木,时任总理陵园管委会园林组主任傅焕光主导了这一工程,被誉为法桐之父。”
“至于第三个时期,这里才是最重要的,听我奶奶说,南京城的绝大多部分的‘梧桐树’也就是悬铃木,都是解放后刘伯承元帅担任NJ市长的时候,带领军民栽种的。”
许星晚说着,语气有些鸣不平:“你网上找一些民国时期的老照片就会发现,不光南京城,连钟山这一片实际上树木覆盖率有限,可以说都是刘帅的功劳,跟蒋光头有个屁的关系啊?”
陈默基本明白了,也就说早期的引进是法国人干的,主要覆盖地区是法租界;小规模的栽种是与孙先生奉安大典直接相关,主要覆盖地区是钟山(当时为紫金山);真正覆盖全城的栽种是解放后刘帅带领的。
传到现在,就变成了蒋光头为了表示对宋美龄的喜爱,投其所好,把全城种满法国梧桐树。
这个文案他还真的看过,什么“城是南京城,树是梧桐树。一句梧桐美,种满南京城”,感情是造谣啊?!
陈默黑着脸,为刘帅愤愤不平,还不等他开口,同车有几个游客,其中两三个人按捺不住开骂了。
“妈卖批的,劳资还真信了小红薯的鬼话,原来是刘帅种的,跟光头有个屁的关系!”
“美女讲得好啊,真是给我们上了一节课,不然都被网上那些信息带偏了。”
“那些自媒体是50万吧?还是说是4v啊,刘帅也敢造谣,他们怎么敢的?这特么是洗白光头啊,搞的我真的以为这梧桐树跟蒋宋爱情挂钩嘞。”
毕竟车子空间就这么大,即便陈默和许星晚的对话声音不大,可几位游客基本听的一清二楚。
别的不说,把南京现在的梧桐树跟蒋宋关联在一起,不少人被风景惊艳的时候,下意识会对光头心生好感,毕竟这种爱情故事最为撼人心。
陈默和许星晚都有些尴尬,不过听着一句句的夸奖,嘴角更是压不住的上扬。
其中一个大爷哼唧了声,不满道:“这个老外的悬什么木会长飞毛的球,还不如我们华夏自己的梧桐树,干嘛还种它们?”
陈默其实也想问这个问题,于是看向许星晚,等待对方的回答。
“咱们本土的梧桐树虽然好,但是作为行道树缺点还是挺多的,比如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性较弱;适合排水良好的肥沃土壤,不耐涝。”
许星晚无奈道:“反之,悬铃木耐寒耐旱,长得快不爱生虫,遮阳效果还好,与银杏、北美鹅掌楸、欧洲七叶树和欧洲椴被誉为世界五大行道树种之一。”
所以这个悬铃木能成为行道树也有一定的道理,优点很多,缺点就是应季会满城飞毛,对人的健康有影响。
“唉,行吧。”大爷不甘心的闭上嘴。
能出来旅游的,条件不会太差,何况大爷还是跟大妈单独出来的,身边没有小辈跟着,光看外表大概能猜出来是个有文化的。
作为行道树,悬铃木确实比本土梧桐树更合适,不然也不会这么多城市都栽种着。
等抵达中山陵南站的停车点,所有人从车上下来,大爷和大妈在走的时候还朝着陈默二人友好笑了笑。
往中山陵西门走去的路上,两人各买一瓶水,无论是是中山陵还是明孝陵,都要走很长一大段路,尤其是中山陵还有好几百个台阶要爬!
7月酷暑,风吹过来都是热的。
待看不见同车上的那些游客身影后,陈默喝了口水,眼神中充满着好奇:“星晚,怎么感觉你懂好多?”
“我喜欢看各种杂书吖,”许星晚嘻嘻一笑:“而且我还是半个植物爱好者,所以这方面懂的比较多点吧?”
陈默称赞道:“保持阅读是个好习惯,挺好的。”
很多人大学毕业后就很少看书,其实人还是要保持阅读的习惯,不然很多知识量会随着年纪的增加慢慢遗忘,尤其是短视频这种碎片化阅读,你以为涨知识了,实际上是左耳进右耳出,知识在大脑过了遍就出去了。
要靠自己去探寻、佐证和研究得出来的知识,才会牢固的保存在大脑里。
或许是得知这些梧桐树,不,准确说是悬铃木不是蒋光头种的后,陈默心情大好,拿起手机拍了几张风景照留作纪念。
正这时候,两个不速之客拦在许星晚的身前。
ps:以上内容2.5k了,节奏还是有点慢,主要是这个误会还挺大的,很多平台上一搜南京梧桐,都是跟光头有关,我查了不少资料,基本可以证明南京的梧桐,或者说是悬铃木,压根就不是光头为宋种的。
真正大规模栽种应该是刘帅执政南京的期间,所以大家去南京前往别再以为是跟蒋宋爱情有关,这种说法真的太恶心了。
晚点应该还有一章,我尽量加快节奏。
第78章 会街拍的“大”明星?(2.7k)
李子恒是一个二线明星,其实现在已经有些过气。
主要是他当初以偶像的身份出道,拍的第一部电视剧就爆火,本来以为自己星途会一路顺利,什么一线明星都不在话下。
但让他没想到的是,自己跟网剧毒药一样,后面合作的几部剧不是女主塌房了,就是男二出轨了,加上本来他演技就不是很好,人气不升反降。
持续几年下来,网剧、电影几乎是每年2-3部,奈何没有男一的份,基本都是男二、男三。
他也就放弃成为顶流的打算,开始享受生活。
每当没有戏的时候,带着助理四周旅游,顺便街拍、美食探店维持热度,还能倚靠短视频账号让自己的粉丝汇集过来,万一以后没戏拍了来当带货主播也不错。
这次来到南京,钟山自然是不可能错过。
有挺拔的梧桐树做背景,拍照效果出乎意料的不错。
当然了,他一般都是遇到美女才会上去问可不可街拍,以自己的名气,只要认出来了几乎不会拒绝。
除了拍照以外,他还有自己的想法,只要是自己的粉丝加上长得好看,会找个时间约出来一起喝酒,再发生点什么很正常嘛。